❶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節課該怎麼講
可以結合一些具體事件,以及美妙的天文圖片,還有一些故事來導入課程。再加上地理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如GPS、地鐵、旅遊等,還可以結合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地點來講。
❷ 怎樣講好高中地理第一節課
唉....做老師的,不容易啊,用心講就行,對於新高中生一定不要在第一節課就給他們什麼壓力,所以第一節課講的不要太死板,生動有趣一點,關鍵是你自己也別激動,先跟學生交流一下,活躍一下氣氛,也放鬆一下自己
❸ 如何上好高一地理開學第一課
上好高一地理開學第一課技巧
1、預習非常重要,預習只需快速瀏覽一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預習不僅可以使我們對新課的內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而且還能了解自己知識薄弱點。上課時有重點地聽,聚精會神地聽,非常重要。常有這種情況,稍不注意,便發現自己從斯里蘭卡跑到了瓜地馬拉。
2、上課時能適當有重點地記筆記也很重要,俗話說得好:「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老師強調的內容。記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內容;記筆記時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間,便於在復習時做注釋和補充。
3、盲目濫記、為求隻字不漏、圖文並茂,其實也是誤區。因為記多了影響聽講,會舍本求末的,所記內容也不知其所以然。第三是要課後及時復習,當天鞏固,效果更佳。
學習技巧
地理書做了許多藍色標志,大家習慣把有籃點標志後的句子背下來,邊背邊叫苦,最後在考試時空有滿腹經文卻無從下筆。現行課本不僅有帶籃點標志的是重點,而且,圖和圖下的小字同等重要。
這一點往往被忽視。地理老師建議將書「由厚變薄」「再薄變厚」。何謂由厚變薄: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識體系,將每一知識點歸納為知識樹上的一片樹葉,那麼幾本書的內容也不過是幾張薄薄的提綱。
❹ 如何上好高中地理第一節課
好羨慕你啊...學姐!學弟建議你從天文、區域地緣政治,一些男生喜歡時政、由於地理交叉很廣你也可以從歷史方面找些地理故事;用這些服務與地理研究的對象及其定義(要生動點)
❺ 如何上好高中地理第一課求解答
在許多學生的眼裡,地理只不過是一門副科,學習興趣都不大。如何讓這些大多數在初中沒有接觸過地理的高一新生,盡快引導進入到高一地理必修課程的學習中,是擺在我們地理老師前面的頭等大事。我認為,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第一堂地理課和地理老師的個人形象或者教學風格的影響。如何上好新學期開始第一堂課,我做了大量准備工作。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至少應該落落大方,舉止得體。其次,我收集了大量的地理趣聞和小知識。最後,我對第一堂課做了詳細的步驟設計,從而保證使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產生一個深刻的印象。
上課伊始,我盡量放鬆,面帶微笑進入教室,在經過一番簡單的自我介紹後,我就開始了和學生聊天。
(自我點評:和學生進行拉家常似的聊天,可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因為我是一個剛走上講台的老師,這方面應該比較有優勢。)
「可能有些同學覺得地理這門課沒意思,一點用處也沒有,那我可以告訴你,有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滴!」此時,原本有點雜音的教室里安靜了許多,學生都想細聽我的下一句話。
(自我點評:通過這樣一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一些注意力分散和一些不打算看地理的學生集中注意力,聽我的解釋。)
「我們古代形容一個人有學問,常常說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我們古代就有一個人的地理學的非常好,大家知道是誰嗎?」(學生在下面議論紛紛,說出了好多答案)
「我告訴你們,是諸葛亮!」
「再拿赤壁之戰來說,還是一把火,燒得曹操號稱是百萬雄獅的軍隊僅剩幾百人,要不是關羽放走了曹操,歷史都得從寫,很厲害吧。並且,諸葛亮還學會了天氣預報!」(全班大笑)
(自我點評:這里抖個包袱,提高學生的興趣。)
「咱們想想,草船借箭中用到的大霧,赤壁之戰借到的東風,只不過是諸葛亮准確預報了天氣罷了,並不是他裝神弄鬼做法搞到的。」(講到這里,班上的氣氛非常活躍,基本上每個人都盯著我。)
此時,我心裡比較高興,看來大家對地理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為了使課堂氣氛更熱烈,我繼續舉一些比較生動並且貼切生活的例子。
「下面,我們再從我們生活當中找些例子,比如最基本的衣、食、住、行。」
「先說『衣』:同學們,假如你們現在去海南島度假,就穿現在這身衣服去合適不合適?(大笑:不合適)那麼,假如我們去北極看企鵝,也穿這身衣服去合適不合適?(有學生笑:那不凍死人了)可見,不同的地區,在同樣的季節,穿的衣服也是不一樣的。」
「再來談談『住』:我們余干縣的商品房一般是6層左右,每棟房子有一定的間隔。一般來講,三層、四層比較貴,一、二、五、六比較便宜,知道為什麼嗎?(七嘴八舌:三、四樓採光好,不用爬樓,視野比較開闊……)。對了,那麼如果我要打算買第二層,怎麼樣才知道買的好不好呢?(全體無語)其實我們只要量下前面樓和這棟樓的間距,再目測下前面樓的高度,經過簡單的一個計算就可以了。」
講到這里,我把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寫在黑板上。推出了余乾的冬至正午太陽高度а,由此推出樓高h,再和目測的樓高h進行比較。
(自我點評:衣食住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行為,從這些人類的簡單行為入手,既貼近同學們的實際生活,又使得他們在簡單中體會到地理學的原理蘊含其中)
「如果說上面的例子離我們比較遠,那我們就拿商業上一個例子來說明地理的重要性吧,在工業和商業上,都很講究整體布局,我們就先拿超市來說。」
指著一個學生,「假如你有100萬,讓你在新建街建個大型超市,你干不幹?」
學生:「那不賠死了!」
學生:「人多的地方,比如迎賓大道!」
「好了,我們聊了許多身邊的例子,大家說說看,地理重要不重要?有用沒有用?」
學生說:「重要,有用!」
在這節課末部分,我簡單介紹了高中地理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最後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結束了高中階段的第一堂課。
(自我點評:在課的結尾部分,我講了下高中地理第一冊的課程結構安排,並且簡單介紹了學習高中地理的一般方法,主要是要求他們養成做筆記和預習的習慣。我認為,一堂好的地理課,除了要有輕松愉快的氣氛,還必須把教材中的知識貫徹其中,否則課表面是達到了熱熱鬧鬧「寓教於樂」的目的,而實際上學生對教材課文內容還是一知半解,只是讓他們開拓了下視野,增長了見識,我想這是每位地理老師不想看到的結果。)
❻ 高二分科後怎麼上好第一節地理課
同為文科生,我的經歷就是,上高二後,基本靠自學地理。不知現在是什麼樣的,但是我高二時,文科在會考前要學九門課。因為物理和化學要會考,不可能把所有經歷都放在文科課程上,要有所取捨。地理重要的是學好自然地理,靠的是課下多做題。其實,我高一時地理曾是全班唯一一個沒有及格的女生,但是高二開始我低里就突飛猛進了,直至高三畢業地理單科也能進年級前三(我們年級三百多人),就靠興趣和自學。地理其實真得很有趣(只指自然地理),學習地理的Golden
key就是地圖。買一本適合高考用的小本地圖冊,有時間就看看,漸漸的,你會有重大的發現。多看圖,多琢磨,第一節課不重要,沒長總結復習才重要。有時間好好交流。
❼ 要去當初中地理老師了,不知該如何上好第一節課,好緊張。。。。
第一,因為是校長老師要聽課,不是單純只關注學生了,所以這是一堂講給校長的一場表演課,要讓校長聽著舒服,表演好了加分,表演不好印象分大減。無論是誰,第一次課緊張是免不了的,緊張是正常的,這時候就要想一想考教師資格證面試的自己是如何與緊張做斗爭的。
第二,就按照傳統的套路來就行了。想一想,這么多年來你的老師是如何上第一堂課的。比如自我介紹(這個可以有趣一點),講適合的地理段子(主要是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提問同學他心目中的地理是什麼(一定要有師生互動)、談談自己對地理的理解、傳授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等等。
第三,如果有機會,就請教該校老地理教師,不恥下問嘛。網上也有很多名師第一次的授課經驗可以找找嘛。光是一味的緊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總之,要提前備准備好講的內容,多次的演練,可以讓不同的人看你的演練是否存在問題,多多考慮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提前想出解決的方案,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發揮。光是一味的緊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辦法總是有的,只怕你不去做。
祝你順利!
❽ 如何上好初中第一節地理課
有人以為,初中第一節地理課」既不是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要點,也不會統考,一般地講講就可以了。筆者認為,第一節地理課,是地理課程的開宗明義之篇,是地理老師的亮相,是地理課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這個意義上講,它是最重要的一節課。那麼如何上好它呢,下面我談一下我的體會。 一、通過自我介紹,增加學生對老師的認同 幽默的自我介紹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所以,第一節地理課上,老師在做自我介紹時,要盡可能地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示出來,把自己的教學特色展示出來,把自己的優勢所在展示出來,給學生留下好的印象,以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 二、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讓學生輕裝上陣 在小學時,學生所學科目較少。
1把課本的內容吃透,這是最關鍵的.
2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技巧)要靈活掌握,運用.
3注意把握時間、節奏,以及內容的推進速度
4教師學生的課堂互動要活躍。
❾ 初中第一節地理課怎麼樣演講方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學好地理這一學科,小學是「啟蒙」,初中是「興趣」,高中是「提高」。這幾個階段中,初中地理是關鍵,初中地理中初一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就尤為重要。—.列舉身邊事例,以「談話、聊天」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以世界地理七年級上冊為例,在講授《與同學們談地理》一節時,首先請同學們先回想一下:在小學的科學,品德與社會等課程中學過的「地理」方面的知識,同學們思考後,請學生解釋什麼叫「地理」?有些學生答到:地理就是有關陸地、海洋等方面的知識。根據同學們的回答,老師最後總結:大家說得都很好(即使有學生答錯了,也要委婉糾正,因為初中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求知慾強,適宜多鼓勵,如果採用批評式的做法,有可能他的「自尊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會遭到抹殺,那麼學習地理的興趣就無從談起)。到了初中,「地理」一詞內容要擴大了,我們不但要知道「地」,還要研究其之間的聯系即「理」。例如:我們生活著的大地,為什麼有時會發生地震?同樣在中國,為何這地方經常下雨,另一地方很少下雨?……這些問題講後,所有學生都睜大眼睛聚精會神地聽。很顯然這時學生們對老師講的「地理知識」感興趣了。這時老師要趁熱打鐵,再總結說:我們生活離不開地理,學好地理,對我們每個人的將來大有好處。二 、課前精心准備,上好第一節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初中新生大都是11——14歲的學生,對「事物好奇,課堂上好動」是其最大特點,因此老師要善於抓住這一特點,結合學生喜歡看動畫片這一習慣,有機恰到好處地熔於地理教學之。例如在講授第一章第一節《地球與地球儀》(《與同學們談地理》為一節的內容)時,課前應先准備以下教學用具設備(1)將「航天英雄楊利偉登上神州五號遨遊太空」一圖從網上下載下來,並將照片放大;(2 )每人准備一個乒乓球;(3) 一個上面著上蘭色、褐色等形似地球表面顏色的大氣球。趁著學生在上《與同學們談地理》的興趣被激活之時,立即呈現航天英雄楊利偉的神州五號照片,(頓時每位學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到這張大照片上,無疑這時的興趣被充分激活!)按著老師發問我們住在什麼上?地球到底什麼樣?話音剛落,很多學生舉手回答而且答案還可以!再趁此時契機將准備好的大氣球系在講桌上,與圖結合起來總結: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好像這個大氣球;我們看到這個大氣球,就好像楊利偉叔叔在神州五號上看地球一樣!地球是一個形似球體的巨物。大家長大要想進一步研究地球、想做一名像楊利偉叔叔一樣的航天英雄就必須學好地理!三、 建立「學習地理興趣小組」,盡力做到將已學知識從理性認識上升到感性認識。新課程的改革,其目的是:無論用怎樣的手段方法,其宗旨是讓學生由「過去的老師讓你學」「,變「學生要學」。就這一節課效果來看,無外乎讓學生從過去「厭煩地理」從思想上變為「想學地理」。讓每生都能有這樣的感覺:原來地理課這樣有意思!哪天不上地理課心裡好象少點什麼的感覺?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導;讓學生動起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