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中國有什麼文化適合地理位置緊密聯系的

中國有什麼文化適合地理位置緊密聯系的

發布時間:2022-01-18 04:12:50

A. 中國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越的地方

相對位置:在冷兵器時代,中國的優越地理位置體現在國家安全上,往北是寒冷的西伯利亞,往西是乾旱的中亞地區,往南是濕熱的東南亞,還有高寒的喜馬拉雅山,往東就是大海了,這樣的位置使得我國在歷史時期沒有強大的敵人,所以中華文明得以延續。
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亞熱帶和暖溫帶、中溫帶分布廣泛,還有小部分熱帶和寒溫帶,在高山地區還有高寒氣候,夏季全國高溫,冬季北冷南熱,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
海陸位置:中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到亞歐大陸的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由於所處位置海陸差異大,所以季風氣候明顯,造就了副熱帶高壓控制區域的「沙漠綠洲」。加上我國我國地形西高東低,利於徑流自西向東,也利於來自大洋的水汽向內地輸送,大氣的海陸循環頻繁。
地質位置:我國位於兩大火山地震帶交匯處,雖然地震頻繁,造成了我國復雜的地形,同時也給了充分的成礦條件,在新華夏的沉積帶和隆起帶蘊藏著豐富的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等,礦種齊全,為我國今天工農業發展和高新技術發展提供了原料。
復雜的地形、多樣的溫度帶、復雜的降水組合成中國復雜的自然地理環境,發育了豐富多樣的生物物種和多樣的地域文化。

B. 地理位置與文化的發展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當然有聯系,不同區域人文環境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的。

C. 中國文化與地理的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影響。在中華民族不斷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就顯得非常有價值。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地理環境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1、疆域、政區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圍,以鴉片戰爭前的清疆域為極盛。秦漢實行郡縣制,唐朝逐漸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宋朝主要為路-州-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清沿襲,基本形式為省-府-縣。

2、民族、人口
中國歷來是多民族國家,各族共同締造中國,中國領土也由各民族共同開拓和鞏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萬人口,幾經起落,至19世紀中葉達4.3億。人口分布極不均衡,遷移頻繁,移民眾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發生巨大變化;水道、水系的變遷,如黃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陸變遷,一些沿海地區陸續成陸,另一些地區又淪入大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擴大或范圍變動等。

4、氣候
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誕生在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里,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性,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1、具有連續性和持久性
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中,中國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斷的、具有連續性的文化,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歸功於中國擁有一塊完整而廣闊的地理環境。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周邊外來文化進行潛移默化中,始終保持著自己完整的風格和日趨完善的系統,長期綿延不絕,使中國文化具有較強的自信心和穩定的發展過程。
中國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同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但不同的是:中國文化的發展從一開始便依託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內部擁有廣闊的迴旋餘地。歷史一再表明,當北方強悍的游牧民族揮師南下,中原王朝在失去黃河流域時,還可以以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為依託延續著自己的文化。因而在中國歷史上,西晉、北宋滅亡,隨後還能在東南一隅分別建立了東晉、南宋,並且都延續一百多年。正是因為擁有這種迴旋餘地較大的空間,使得中國文化不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等古文化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或是被取代而中斷了,或是湮滅、消失了。

2、具有多樣性和包容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內生文化, 內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使生息於黃河流域的漢民族率先發展了自己的文化, 隨後便不斷融合了中國境內其他的地區及民族的文化,中國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羯、契丹、遼、金等最終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了中華文化並融入她的血脈之中, 沒有這種融合, 就沒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這種融合力和同化力正是一個獨立的古文化系統得以保存和延續的先決條件。

3、具有保守性和封閉性
中國文化是在三面陸地、一面臨海,四周較為封閉的地域里發展起來的。自然障礙將古代中國人與外界隔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這樣很容易造成一種隔絕機制,阻斷了中國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上內部優越的自然條件,幾乎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再加上因早熟的農業文明,周邊地區的相對落後,使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國人更不願主動與外部世界打交道。在中國歷史上,雖有張騫開辟「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但大多數朝代基本上都是奉行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與外部世界交往較少,到了近代更是採取愈發嚴重的閉關鎖國。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閉性,使得中國在近代沒能及時地吸收和受容外來的優秀文化,導致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屈辱。

三、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各朝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以農業立國」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2、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中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緣文化和區域思想觀念。早在先秦時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嶺南文化等。中原地區由於對農業的重視而養成重土安遷的觀念;東南沿海一帶由於耕地有限,重視海外貿易,思想觀念開放,西北的綠洲地區因土地限制和地處交通要道,商業發達較早;北方游牧民族由於環境惡劣,不得不以頻繁的遷徙和戰爭來對付環境的壓力。中國的區域文化雖然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但又並存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體多元結構。隨著中國農耕經濟向周邊的擴張,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區域文化的相輔相成、漸趨合一。儒、道、佛三教的並行而立,盛唐時的胡漢交融,都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正是由於這種多樣性及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

3、地理環境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地理環境的開放與封閉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生產力對環境有不同要求,也會產生不同結果。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四、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上下數千年,歷史悠悠不絕,不僅包含豐富的內容,覆蓋了遼闊的國土,還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現實生活。現在,在整個世界連成一體、世界文化不斷交融的新形勢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要求下,我們必須努力建設自己的新文化。既要結合自己的國情,引進一切優秀的、有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善於吸收外來的新鮮的文化成分,更要充分發揮、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自身的傳統文化資源,使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長期延續,並用其解決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避免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許多弊病,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健康向上的、積淀深厚的精神文化做保證,並使各國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分享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貢獻。
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地理環境關系的意義,在於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有價值思想,加深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強化對文化環境的熱愛和保護,在強調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區域文化的建設與協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和發展於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舞台,它已經而且必將在這一舞台上、甚至在整個世界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D. 中國的飲食文化和地理有什麼聯系

中國文化是一個什麼樣的文化呢?這必須了解一下早期中國文化的地理環境,因為越是在早期,文化受環境的制... 中國飲食文化的諸多特徵,體現在飲食文化之上,直接影響著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首先因為人口壓力以及其它...
長江流域的地理環境與飲食文化:長江流域是中華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中華名饌的搖籃.
世界飲食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飲食文化包括我國各省市的和世界上部分國家的比如說:山西人喜歡吃醋,湖南人,四川人等都喜歡辣。

E. 考慮中國地理位置,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國家有哪些

受中國影響的國家肯定是跟中國接壤的一些鄰國。比如韓國和日本。
韓國的一些節日比如端午節,應該是中國傳入的,誰知他們捷足先登,先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再如日本,日本的和服,其實都是根據我國古代的衣服樣式,修改而成。還有日本的文字,完全是參考了中國的漢字演變而來的。

F. 談談中國所處地理位置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什麼樣的影響

中國的地域遼闊,主要處於亞熱帶,適合農耕。除了沙漠地區,全國各地都有豐富的耕地資源,並且很早就掌握了農作物的耕種技術。因此歷史上中國很早即建立了以農耕為主的經濟格局。農耕經濟產生的即主要是農耕文明,守土而不遠征,甚至連商業也視為不良。歷史上把國民分為幾等,士農工商,商人是最下一等。帝王希望百姓安居樂業,莫思國事。管理國家是士人的事。倡導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科學技術是可有可無的事,用機械那是懶惰的表現。鹽鐵歸帝王所轄,民間不得冶煉,不能造兵器的同時,也難有機械。再就是傳統文化里是多神論,比如土地、雷公、電母、風神、龍王,等等,但是沒有像其他民族的上帝和真主,遵崇祖宗,講究孝道。這些應該是傳統文化的基調。
古代農耕文明的發達,還造就了思想界的發達,幾千年前就對天地自然、人文的理解和表述達到了世界的頂峰,注重道而鄙視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顯著特點。

G. 精闢的說明中國地理和文化的關系,作業。。。

中國近代對「地理與文化關系」的討論及其影響

張九辰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100010)

摘要:本世紀初期隨著西方近代科學的傳入,中國學者對許多科學理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有些問題還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在眾多的理論問題之中,以「地理與文化關系」的討論涉及范圍廣泛、影響深遠。本文分析了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它對中國近代地理學研究方向的影響,並試圖通過這一研究,分析中國近代地學發展與社會文化背景的關系。

關鍵詞:地理 文化

進入20世紀以後,中國科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新的問題不斷出現、新的學科不斷產生,西方的科學理論大量傳入中國,科學思想空前活躍,出現了探討科學、研究科學的可喜局面。在眾多的理論探討之中,關於地理與文化(或人類社會)之間關系的爭論,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論題。

對於地理與文化之間關系的研究,源於人地關系這一悠久的歷史命題。人地關系論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但作為具有近代科學意義的命題,卻始於18世紀的歐洲。當時的一些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將地理環境決定論推向了高潮。19世紀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F.Ratzel,1844~1904)在他的著作《人類地理學》中,將這一理論引入了地理學,並強調了人類活動受地理環境的多方面的控制。20世紀初,拉采爾的思想經過他的學生,美國地理學家辛普爾(E.C.Semple,1863~1932)的著作《地理環境的影響》(1911年)而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辛普爾同時代的美國地理學家亨丁頓(E.Huntington,1876~1947)在1915年出版了《文明與氣候》,創立了人類文化只有在刺激性氣候地區才能發展的假說。1920年,他又出版了《人文地理學原理》一書,進一步強調了地理環境對於經濟與文化的決定作用。

在地理環境決定論產生廣泛影響的同時,法國學者維達爾·白蘭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1845~1918)提出了「可能論」又稱「或然論」,反對決定論的觀點。他認為地理環境只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而人類又根據不同的生活方式作出選擇,並能改變和調節自然現象。他的學生白呂納(J.Brunhes,1869~1930)在1925年出版了《人地學原理》,使這一觀點在歐美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經過激烈的爭論,到了本世紀20年代「或然論」逐漸替代了「地理環境決定論」, 並在西方國家占據了主導地位。

一 問題產生的社會背景

本世紀上半葉的中國,長期戰爭的破壞使得剛剛起步的近代科學更是舉步維艱,因此這一時期人為的、政治的因素對科學發展的影響顯得尤為突出。時局的動盪、民族面臨的存亡危機,加上科學技術的落後使當時中國的知識分子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意識。他們試圖通過科學的分析找出中國落後的原因,同時又希望能夠通過科學拯救危難中的中國。

在這種社會背景條件下,許多學者試圖通過東西方地理環境的不同尋找出東西方的本質差異,以探討中國人如何擺脫困境。這種超越學術的研究動機,使得有關「地理與文化」的爭論在本世紀20~30年代顯得格外活躍,並成為眾多近代科學理論探討中最為突出的論題之一。也正是這種原因,使得在西方已經沉沒了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在中國卻格外的風行。

從19世紀末開始,達爾文(C.R.Darwin,1809~1882)的進化論在中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達爾文所指的「進化」本來是由於自然界中的生物與其地理環境之間相互作用中的改變而造成的,但英國哲學家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將本屬於生物界的進化論引入到社會科學中,提出了「社會有機體」學說。嚴復在他的介紹達爾文進化論的譯著《天演論》中,闡述了斯賓塞的觀點,這種觀點迎合了當時中國社會環境的需要。到了本世紀20年代,進化論已為多數中國學者所接受[1]。

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深入人心的社會背景下,盡管進入本世紀20年代以後「地理環境決定論」在西方已被「或然論」所代替,但近代人地關系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卻首先始於地理環境決定論,而且還在中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反映出了政治熱情高於科學精神的時代環境的特殊需要。進化論也為本世紀地理環境決定論能在中國找到生存的土壤奠定了思想基礎。

五·四前後有關東西文化問題的論戰也是促成地理學界「地理與文化關系」討論的原因之一。由於五·四前後正值中國歷史的重大變革時期,東西文化的差異問題就成為一個敏感的問題。這場在思想界進行的延續時間長、涉及范圍廣的論戰,也直接影響了地理學界的相關討論。地理學者們試圖通過中西地理環境的差異,尋找中西文化差異的根源。

中國的地理學研究在本世紀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20世紀初,中國近代地理學剛剛起步,地質學、氣象學、土壤學、動植物學、地貌學等分支學科不斷從地理學母體中分化出去,伴隨而來的就是地理學研究的危機感。如何繼續發展地理學?如何使地理學從傳統的描述向近代科學研究方法轉化?在中國地理學的發展還不夠成熟的背景條件下,地理環境決定論成為中國近代地理學發展中的一個生長點。在許多研究領域還是一片空白的情況下,西方人地關系理論的傳入,無疑使中國學者感到了一種「清新的氣息」。

人地關系論題涉及的學科相當廣泛,幾乎涉及到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由於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歷來是地理學者關注的中心議題之一,所以在中國近代有關「地理與文化」的爭論中,以地理學者們的探討最為深入,並且這種爭論對中國近代地理學發展方向的影響也最為廣泛。

二 近代人地關系論在中國傳播的過程

地理環境決定論是最早為中國學者所了解並被廣泛接受的人地關系理論。190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中國近代地理學的開山之作——張相文的《地文學》。張相文在這部書第五編生物界中,闡述了不同氣候帶人種的優劣:「寒熱帶之人,為天然力所束縛,或昏怠遲緩、或畏瑣困陋,皆不免長為野蠻。亞熱帶則生物以時,得天頗優,常為開化之先導。亞寒帶則生物鮮少,人尚武健。」並認為「今世富強文明諸國,莫非溫帶之民族所創建也」 [i]。張相文是中國近代最早闡述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學者之一。

張相文的學說是從日文著作中轉介過來的。而且他的環境決定論的觀點,在當時的地理學界並未引起廣泛的注意,也沒有造成「地理與文化」關系的討論。直到20世紀20-30年代大批留學生學成回國後,西方近代地理學理論直接地、全面地傳入中國,才產生了廣泛的「地理與文化」的討論。

1921年《地學雜志》介紹了亨丁頓的的著作,認為「漢丁頓之學說,主以地面上之自然現象與空氣情況解釋人類生活組織之現象,而定人類文明創造與發展之界限,此種學說簡括稱之,即地理的歷史觀」[ii]。1922年《地學雜志》譯載了亨丁頓的《文明與氣候》一書的第一章,《史地學報》譯載了弗爾格里夫(J.Fairgrieve)的「各國歷史所受地理之支配」。這一時期的有關雜志發表了大量的譯文和介紹性文章,評價了地理環境決定論,並認為這種理論「以地理環境判斷全世界古今各國文明之狀況」,是「唯物史觀、地理的歷史觀」[iii]。決定論思想在中國地理學界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出現了一批闡述決定論觀點的文章和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的是張其昀的《人生地理學》(1926年)和白眉初的《地理哲學》(1933年)。

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了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缺陷。胡煥庸在留學法國期間,受教於法國現代地理學大師E.德馬東(de Martonne)和J.白呂納(Brunhes),並受到法國人地學派思想的影響。1928年他回國時,中國近代地理學剛剛起步,在西方已經落後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思想還在中國學術界廣為流傳。他深感中國地理學研究與西方的差距,撰寫了「西洋人地學說晚近之發展」、「白呂納的人生地理學」和「法國研究地理學的近況」等文章,介紹了法國人地學派的「或然論」觀點。1935年白呂納的《人地學原理》中譯本出版,在這部譯著的長篇譯者序言中,系統地介紹了原作者的觀點,從而使「或然論」在中國地理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並逐步為越來越多的學者所接受。

30年代,馬克斯主義(當時稱為新社會派)的辯證唯物論的人地觀也介紹到了中國。楚曾(楚圖南)在《地學季刊》上發表了「人文地理學的發達及其流派」,最早介紹了馬克斯主義的人地觀,指出「自然環境對於人類的影響,則以在自己的作用之下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為媒介而主要地影響於人類」[iv]。強調了自然與社會是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而不是嚴格對立的。

三 「地理與文化」討論的興起

西方人地關系理論對中國學者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學者們紛紛著文闡述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掀起了 「地理與文化」問題的大討論。早在1904年(光緒二十九年),張之洞、張百熙、榮慶等人擬定了京師大學堂的《大學堂章程》。《章程》對於各學科講習方法的解釋中,即強調了對於「文化與地理之關系」、「軍政與地理之關系」和「風俗與地理之關系」的講解[v]。

本世紀20~30年代,對「地理與文化」的討論形成了一個高潮,論文數量之多、涉及范圍之廣是中國地理學史上前所未有的。在1933年《地學雜志》發表的169期總目中,特地開辟了「地與文化」一欄,可見此類文章之多以及當時學者對這一問題的重視。《東方雜志》也發表徵文討論地理與文化的關系。據筆者不完全的統計,這一時期專門探討地理環境與文化(或文明)關系的文章有40多篇,它們分別發表在10餘種期刊上,而以《地學雜志》論文最多,影響也最為廣泛。而在地理學的相關文章中闡述了人地關系思想的文章就更多,尤其是在區域研究中,人地關系的研究已成為研究主題之一。因此這一時期包含有地理與文化關系的論文、論著有近百篇。從而使這一論題成為中國近代科學史上的主要論題之一。

在中國近代地理學的發展進程中,地理環境決定論始終也沒有退出歷史的舞台,尤其是在20~30年代,在其它西方人地關系論傳入之前,這種觀點更為盛行。

一些學者首先試圖用中國優越的地理環境來解釋歷史與文化。1914年,王桐齡發表「中國文化之發源地」,分析了世界文明六大發源地的地理環境,認為漢族文化發達是由於「氣候溫暖、土脈肥沃、物產豐饒」[vi]。1924年,他又在《地學雜志》上發表了「陝西在中國史上之位置」,從氣候、土壤、河流、人口等方面的分析,提出「陝西為中國開化最古之地」,「為中國文化發源地」是由於「陝西地理有種種特別優異之點」[vii]。甚至有學者將中國近代列強侵略中國歸咎於中國的地理環境太優越,從而引起了列強的羨慕與嫉妒[viii],將地理與文化關系的研究引向極端。

近代的中國知識分子已深刻地認識到中國與西方科學技術上的巨大差距,一些學者試圖在地理環境上尋找中國落後的原因。1914年,王桐齡發表「亞洲地理之缺點」,指出「亞洲為自古文明發源地,最古之文明國,皆起於亞洲。然迄今式微已甚。」而「亞洲之歷史所以生此結果者,亦亞洲地理之缺點使之然也」 。作者在分析了地勢、海岸線等特點後指出:「亞洲地理凡可以阻絕交通之條件,無不具備」,而內部資源豐富、交通不暢是人民缺乏交流精神的原因。作者還指出歐洲「交通便利,而天產物缺乏,故歐人多利用交通機關,以求糊口於四方。其所以富於活潑進取之氣象者,職是之由」[ix] 。

還有一些學者試圖證明地理環境對人類的精神和社會制度也有決定的作用。他們認為「地理與文明,如肌膚與精神之關系。充分之精神,必因健全之肌膚而始具。充分之文明,必有健全之地理而始生」[x] 。而「社會制度乃人地相應之結果,歷史乃人類適應自然的及社會的環境之成績之記錄及其說明;……不同的自然環境使人類不同的適應,而產生不同的社會制度」[xi]。他們試圖通過分析中西地理環境的差異,以及世界歷史上的一些社會、文化發展的具體事例來證明他們理論的正確性,並試圖以此歸納出西方文化具有交流精神,而東方文化缺乏交流精神。

持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學者一方面用中國優越的地理條件解釋古代燦爛的文化,另一方面又以同樣的地理環境解釋近代落後的原因,因此這種解釋不免有牽強附會、自相矛盾之處。當時就有學者指出了這種觀點的危害性。20年代,姚存吾在《地學雜志》上連續發表文章,指出地理環境決定論如果「不糾而正之,將何以勵國人因襲之氣,鼓勇力以貢獻於將來之世界,以圖民族之自存?」他還進一步指出「況此等駭人聽聞言論,只為偶然之感觸,而非根本之觀察,只為一時之現象,而非追往查來之研究」[xii]。並相信「人類能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者,其文化必日益進步」[xiii]。

1933年,李長傅上發表「科學的地理學的新轉向」,也批判了決定論的觀點,認為它們「陷於速成推論法,把人與地的中間項的勞動過程漏掉了。其結論是任意規定,雖有時正確,但常常半正確,甚至完全錯誤」[xiv] 。

四 對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影響

近代中國學者對於「地理與文化」關系的廣泛討論,不但使地理學中人地關系的理論探討更加深入,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影響了中國近代地理學者的研究方向,並且促進了地理學中一些對人類生產和生活關系密切的應用性分支學科的發展。

1 土地利用和農業地理的發展 中國自古以農為主,土地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之一,也體現了人類與自然界最為緊密的聯系。土地利用是人類生產活動及科學研究和自然環境關系表現得最為具體的景觀。因此通過研究土地利用可以了解人地關系的主要問題。這種思想促成許多地理學家選擇土地利用和農業地理作為他們一生的主導研究方向。

從30年代開始,北京、廣東、浙江、廣西、福建、江西等省先後設立了土壤調查、研究專門機構。通過調查研究,許多學者分析了土壤與氣候、岩石等自然要素的關系,也有學者研究了土壤與人類活動、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等的關系,還有學者探討了土地利用與人口分布的關系[xv]。

2 民族與人口地理的研究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早已有學者從事人口問題的研究。但早期人口研究偏重於人口數字的推求,很少重視地理背景的影響。從30年代開始,胡煥庸發表了一系列研究人口地理的論文,從地理環境和農業生產等方面的影響,分析了中國人口分布的特點和規律。1935年,胡煥庸在《地理學報》上發表了「中國人口之分布」,文中發表了中國第一張人口等值線密度圖。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璦琿—騰沖線是中國東南部人口密集區與西北部人口稀疏區的分界線。1936年,胡煥庸又在《地理學報》上發表了「中國之農產區域」,第一次從單位面積的人口容載量與農業生產水平之間的關系進行人口地理的研究。

民族地理的研究也發展起來。張相文的《地文學》中較早地將人種分為直發、拳發和絨發三種。民族的地理分布是民族地理研究的主要內容。張其昀在「中華民族之地理分布」[xvi]一文中,根據地形特點將民族分為四個分布區。而更多的文章是研究不同民族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

3 應用氣候學和生物氣候學研究 氣候的變化是對人類影響最為顯著的地理因素之一。氣候學在商業、農業、交通、軍事等方面的應用日趨廣泛深入。從30年代起,對於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的台風、季風、降雨量、氣壓等氣候要素都有深入的研究,並有大量的論文發表。如竺可楨的「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xvii],徐近之的「熱帶旋風」[xviii]等文章。此外,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物候和氣候分區的研究也有所發展。

地理學者還開始研究利用適宜的氣候環境治療疾病,從而發展起了生物氣候學。許多學者還對不同地區歷史時期氣候的變遷進行了研究,以求尋找中國氣候的變化規律。例如,竺可楨就根據中國古籍的記載,論述了中國旱澇變化的周期[xix]。

五 幾點啟示

地理學中所強調的人應該是自然的人,但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人是離不開社會背景的。直到今天,地理與人類社會的關系仍然是地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而且由於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在不斷變化之中,對這一論題的研究至今也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但每一次對人地關系認識的深入都有利於以人類和自然界為研究對象的地理學科的發展。中國近代地理學在「地理與文化」的爭論中向前發展,正是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

首先,由於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中包含了「人」這一因素,使得這一學科較其他學科更易受到社會思潮的影響。前文談到的20世紀20年代,地理環境決定論在西方已經消沉的情況下,在中國還能蓬勃地發展正說明了這一點。我們不能將它簡單地歸因於西方理論在中國傳播的滯後性。前文談到嚴復譯的《天演論》是根據英國學者赫胥黎(T.H.Huxley,1825~1895)在1893年發表的文章編譯的,而嚴復至遲在1895年就開始翻譯了[xx]。本世紀20~30年代,隨著中外學者互訪的增多和留學生現象,已經大大縮短了中西方科學交流的過程,西方出版的一些較有影響的地理學著作,在三、五年內就能見到中文譯本。至於介紹西方地理學理論和研究成果的文章更是廣泛。而且,在本世紀上半葉的這場「地理與文化」的爭論中,環境決定論觀點一直在地理學界佔有一席之地,並沒有因為學科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而退出歷史的舞台,直到1948年,還有學者在宣傳亨丁頓的學說,並認為他的研究「獨樹一幟」[xxi]。

其次,必要的理論爭鳴和論證將有助於學科的發展。一方面這種爭鳴促進了理論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科學理論對學科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不乏環境決定論的觀點,如《禮記·王制》中有「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 管 子 · 水 地 》中有:「齊之水,道躁而復,故其民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輕果而賊;越之水,濁重而泊,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最而稽,淤滯而雜,故其民貪戾罔而好事;齊晉之水,枯旱而運,淤滯而雜,故其民諂諛葆詐,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沉滯而雜,故其民愚戇而好貞,輕疾而易死;宋之水,輕動而清,故其民閑易而好正」。 《大戴禮·易本命第八十一》有「堅土之人肥,虛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息土之人類,耗土之人丑」。 《周禮·地官大司徒》中有「山林之民毛而方,川澤之民黑而津,丘陵之民專而長。 衍之民 而瘠,原隰之民豐肉而痹」,此外,《呂氏春秋》、《淮南子·墜形訓》等著作中也有類似的觀點。

中國古代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思想可謂豐富,但它只是少數哲學家談論的話題,並未在學術界引起廣泛爭鳴,因此並未對中國地學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從反面證明了科學理論爭鳴對學科發展的重要性。

第三,理論的研究是相輔相成的,「地理與文化」的爭論促進了中國近代地理學理論研究的深入。通過討論,學者們深刻地意識到了傳統地理學的缺陷,認為應當「趕緊拋卻那種好象只有骨肉而無靈魂的地理記載」[xxii],在討論「地理與文化」關系的同時,對地理學科的對象、性質、范圍和研究方法的探討也逐步展開[xxiii]。而這種理論研究正是近代地理學與古代地理學的重要差異之一。

本世紀「地理與文化」的討論及其對中國近代地學的影響

張九辰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100010)

20世紀中國科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新的問題不斷出現、新的學科不斷產生。在眾多的理論問題之中,「地理與文化關系」的討論涉及范圍廣泛、影響深遠,並成為本世紀眾多科學理論探討中最為突出的論題之一。

地理與文化關系的論題,幾乎涉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由於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人地關系)歷來是地學關注的中心議題之一,所以中國近代「地理與文化」的爭論,以地理學者們的探討最為深入,並且這種爭論對中國近代地學發展方向的影響也最為廣泛。

中國的地學研究在本世紀發生了重大變化,地質學、氣象學、土壤學、地貌學等分支學科不斷從地學母體中分化出去,伴隨而來的就是地學研究的危機感。如何繼續發展地學?如何使地學從傳統的描述向近代科學研究方法轉化?在中國地學發展不夠成熟的背景下,地理環境決定論成為中國近代地理學發展中的一個生長點。

近代地理環境決定論是最早為中國學者所了解並被廣泛接受的人地關系理論。一些學者試圖證明地理環境對人類的精神和社會制度有決定作用。他們試圖通過分析中西地理環境的差異,以及世界歷史上的一些社會、文化發展的具體事例來證明他們理論的正確性,並試圖以此歸納出西方文化具有交流精神,而東方文化缺乏交流精神。他們一方面用優越的地理環境來解釋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另一方面又在同樣的地理環境上尋找中國落後的原因。

地理環境決定論的解釋不免有牽強附會、自相矛盾之處,當時就有學者指出這種觀點「陷於速成推論法」,「其結論是任意規定,雖有時正確,但常常半正確,甚至完全錯誤」。隨著討論的深入,強調人類的選擇能力和強調人與環境相互影響的觀點受到了學者們的重視,並影響了這一論題的發展方向。

近代對於「地理與文化」關系的廣泛討論,不但使地學中人地關系的理論探討更加深入,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影響了中國近代地學的研究內容和發展方向。當時許多地學工作者正是受到了地理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作用這一思想的影響,才選擇了農業地理學、土壤地理學、人口地理學、氣候學與氣象學等與人類生產和生活關系密切的應用性分支學科作為他們一生的主導研究方向。

地理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在當代仍然是地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而且由於人與環境關系的不斷變化,對這一論題的研究至今也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但每一次認識的深入,都有利於以人類和自然界為研究對象的地學的發展,並且這種認識直接影響著地學的研究

H. 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何優勢

中國所處的位置非常好,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因為這種地理優勢,才使得中國在封建社會的時候,在世界上實力很強。也是很多國家爭搶的地方。

因為中國所處地理位置,中國有五種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這五種氣候類型,形成不同的人文景觀,和盛產種類繁多的蔬菜瓜果,我們都知道新疆盛產瓜果,尤其葡萄乾是一大特色,因為地形原因,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的堆積,所以有這么好吃的水果。

在中國我們不用愁吃水果,在日本水果價格很高,日本地少,人都不夠住,哪有這么多的地,讓他們種水果,中國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中國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發展,讓我們吃東西沒有那麼多限制,還是很幸福的。

因為中國山多,樹木也多,在古代中國建築都是用木材建造的,這也形成中國的建築特色,尤其是斗拱的應用,代表著我們中國的建築,因為所處地理位置的原因,才可以形成獨特的中國文化。

在中國,既可以體會東北的寒冷,也可以感受南方的溫暖,想怎樣都行,冬天去海南,可以在冬天穿T恤,廣東經常入冬失敗,這對喜歡夏天的人,也是好消息。

放眼世界,中國「吃」是很厲害的,各大菜系,各種小吃,而這些菜系的界定標準是地理位置,因為不同位置氣候不同,所以在不同位置,吃的東西也不一樣,形成各種菜系。

我們都說中國文化豐富多彩,而造就這些文化的原因是中國的地理位置所造就的。

I. 中國的地域文化與地理位置和環境有什麼關系

關系密很切,就比如說雲南的高腳樓就是一種建築文化,它就由西雙版納地區的熱帶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氣候決定的,為了防止地面的水氣浸泡傢具和防止
有毒的動物入侵就發明了這種高腳樓,後來私有制出現私有財產出現了就把高腳樓下面用來喂牲畜了嘛,其它比如像黃土高原的窯冬也是一個道理

J.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作用與影響有哪些

一、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1.由於土地、氣溫、雨水等條件較好,所以較早形成農業社會,使文化發展較早、較快.

2.盡管也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沖突和融匯,但由於農業人口始終佔有數量上的多數和文化上的優勢,所以農業文化始終佔主導地位.

3.由於疆域遼闊,跨緯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環境的變動,並不能影響總體的農業生產,使文化的延續有了穩固的物質基礎.

4.由於受周圍的地理障礙的保護,文化得以獨立發展,長期延續.

二、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1、由於地形地貌繁復,地理特徵多樣,造成文化多樣.

2、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不同.農業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區別.

3、各種文化區域之間經濟形態、生活方式、觀念形態不同,且接受外界影響的程度也不同.

三、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1、相對封閉的環境,使中國文化獨自完成文明發生期(與其他文明的比較).

2、形成中國獨特的表意文字、文學藝術、哲學、思維方式、社會結構,自成體系,與西方大異其趣.

3、使中華文化沒有斷層,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具備前後遞進、陳陳相因的延續性.

4、長期隔離和文化發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識.

(10)中國有什麼文化適合地理位置緊密聯系的擴展閱讀

中國周邊的地理環境較為封閉,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沒有一種外來力量能夠對中國文化形成挑戰。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雖然在軍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卻是被征服者。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均因為地理屏障,未能較深地影響到中國文明。反過來,同樣由於地理原因,中國也未能將自己的文化影響范圍擴大到全世界。

很多人認為古代中國的文化是全世界領先的,中華文明引領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開始落後,也有很多人喜歡拿同時期漢朝與羅馬帝國進行比較。實際上這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樣的比較也沒有任何意義,原因就在於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范圍內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間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難比較羅馬帝國與漢王朝。此外,一種文化必需與相應的地理環境相適應。

自古以來北方的游牧民族與華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頻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華夏民族的先進文化,但中原對草原的影響始終不像對日本、朝鮮那麼大,原因就在於中原、日本、朝鮮都是農耕文化,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影響更加容易,而草原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對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全盤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鑒。明朝後期工業革命後的歐洲開始強大並逐漸加強最中國的文化影響和滲透,而由於中華文明深厚的底蘊,這樣的影響始終非常有限,防線最終被穿破是在鴉片戰爭以後。

雖然如前所說,中華文明由於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響較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化是閉塞的。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從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東西,只不過這些東西都被漢化了。例如現在的凳子就是從游牧民族傳入的,在南北朝時被稱為「胡床」。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文化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什麼文化適合地理位置緊密聯系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9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6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