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著名十大地理學家
世界著名的十大地理學家世界著名地理學家有哪些?阿爾弗雷德·魏格納、埃拉托色尼、李特爾、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達·伽馬、斐迪南·麥哲倫等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地理學家。其中,魏格納是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被稱為"大陸漂移學說之父"。
Ⅱ 著名地理學家楊守敬有什麼成就
楊守敬(1839~1915),字惺吾、號鄰蘇,晚年自號鄰蘇老人,湖北省宜都市陸城鎮人,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書法藝術家、藏書家。楊守敬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八歲的時候,母親為他請了一位老師覃先生。
一天,母親准備好酒席,請覃先生吃飯,開席後覃先生夾了一塊雞腿一咬,雞骨頭把牙齒「頂」了一下,覃先生就對楊守敬說:「香雞稀爛棒硬。」此時,楊守敬正從廚房捧著一碗綠豆湯出來,隨口就應聲道:「豆湯翻滾熱煬。」覃先生聽後大吃一驚,想他小小年紀就出口不凡,於是就高高興興地收下了這位學生。
第二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宜都陸城家家戶戶門口都掛大紅燈籠,覃先生的夫人做了一個鯉魚躍龍門的大燈籠,覃先生就在燈籠的右面寫了上聯:龍變魚,魚變龍,龍魚變化。寫好後叫楊守敬來對下聯。楊守敬說:「老師,我若對上了,你獎給我什麼呢?」覃先生說:「我書案上的文房四寶任你挑一件。」
楊守敬馬上對出了下聯:老攜幼,幼攜老,老幼歡欣。覃先生聽後,大加贊賞,連說:「好,好,好!」楊守敬隨即機敏地爬上覃先生的書案,抱上一塊端硯跑回家去了。
楊守敬一生專心致志,刻心學習,一絲不苟,嚴謹治學,這既是他的成功之道,也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他十一歲時,由於生計而輟讀,開始習商,但仍不廢學業,白天站櫃台,晚間在燈下苦讀,常至雞鳴才就寢。十八歲時參加府試,因答卷書法較差而落榜,於是他發憤練字。十九歲再次參加府試時,五場皆第一。
楊守敬一生具有多方面的成就,尤以輿地學的成就最為突出,代表作是與門人熊會貞歷時數十年寫成的《水經註疏》。他對我國正史地理志和其它地理著作,都曾深入研究,撰寫、繪制了十餘種歷史地理著作和72幅歷代沿革輿地圖。為寫《水經註疏》,他對《水經》和《水經注》作了深入研究和考訂,總結前人的得失,比前人的研究更為周詳。《水經註疏》吸取歷代《水經注》的研究成果,以朱謀瑋《水經窪箋》為正文,考證精詳,疏之有據。
《水經註疏》是明清以來酈學研究的一次全面總結和發展,代表了酈學地理學派的最高水平,備受學術界重視。近代學者汪辟疆評價它:「抉擇精審,包孕宏富。前修是者,片長必錄,非者必嚴加繩正,至於期當;其引而未申者,稽考不厭其詳。故精語絡繹,神智煥發,真集向來治酈《注》之大成也。」
2006年5月25日,楊守敬故居和墓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Ⅲ 古羅馬地理學專家斯特拉波有著怎樣的畢生成就
公元前2世紀,地理學開始在羅馬興起,在多部科學著作中都出現過對地理學的精確描述。但對羅馬地理學影響最大的還是斯特拉波和他的《地理學》。
斯特拉波(約公元前64~公元23年)是古希臘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他編著的17卷本《地理學》一書,是古代希臘給後世留下的篇幅最大、資料最為豐富的地理學專著。直到今天,斯特拉波的著作不僅對於從事古代地理學和歷史學研究,而且對於致力古代其他學科的研究,都是一個重要的資料來源。
斯特拉波出生於希臘本都地區阿馬西城的一個貴族家庭,幼時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20歲時移居羅馬,並有機會結識各學派的知名人物,接受他們的教育,這對他爾後的學術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公元前29年,斯特拉波在羅馬結識了奧古斯都的親信加盧斯,次年加盧斯出任埃及總督,他隨同前往,並在埃及逗留多年,游歷了埃及的主要城市。他還和加盧斯一道沿尼羅河上溯探險,直到西恩納(今阿斯旺)和衣索比亞邊境。這些地理考察和探險活動不僅使斯特拉波大大開闊了眼界,而且使他從此與地理學結下了不解之緣。晚年,他定居羅馬,潛心《地理學》一書的寫作,由此奠定了自己在地理學上的宗師地位。
《地理學》不僅廣采博收了前人的優秀成果,而且全面、系統地描述了直到羅馬帝國時代的整個古代西方世界,被譽為古代最全面、資料最豐富的地理學專著。斯特拉波的《地理學》共分17卷:其中頭2卷是引言;第3卷至第10卷講述了歐洲地理,特別是西班牙、高盧、不列顛、義大利、日耳曼、斯基泰、巴爾干半島等地區的地理狀況;第11卷講亞洲的概貌;第12卷至第14卷講小亞細亞;第15卷講波斯和印度;第16卷講兩河流域、敘利亞、阿拉伯;第17卷講埃及和北非地區的地理狀況。這種將歐亞非三大洲囊括其中的世界地理學,充分顯示了羅馬帝國時期人們視野的開闊和空間觀念的拓展,直到哥倫布航行美洲之前,該書一直是涉及歐洲已知世界全部的名作。
Ⅳ 找一下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的名人的簡介。謝謝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視徐霞客為游聖,步徐霞客足跡,游覽祖國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遊界的嶄新時尚。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游准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並憑興趣游覽太湖、泰山等地,沒有留下游記。
第二階段為28歲(1613)至48歲(1633)的紀游前段,歷時20年,游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華山、恆山諸名山。但游記僅寫了一卷,約佔全書的十分之一。
第三階段為51歲(1636)至54歲(1639)為紀游後段,歷時4年,游覽了浙江、江蘇、湖廣、雲貴等江南大山巨川,寫下了9卷游記。
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今19個省、市、自治區。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觀察的結果。直至進入雲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仍堅持編寫《游記》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55歲(1640)雲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56歲(1641)正月病逝於家中。遺作經季會明等整理成書,廣泛流傳。
Ⅳ 中國古代著名地理學家有哪些分別有哪些成就
中國古代著名地理學家有哪些?分別有哪些成就?
寫回答有獎勵 共1個回答
易書科技
致力於圖書出版、影視IP
關注
裴秀(223~271年),字季彥,西晉時著名地理學家、制圖理論家。他領導和組織編製成《禹貢地域圖》18篇,是中國和全世界見於文字記載的最早歷史地圖集。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制圖六體」。而且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系統制圖理論。
酈道元(約466~527),字善長,北魏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他一生閱讀了大量地理著作,並對我國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調查、考證和研究工作,以《水經》為藍本,撰寫出了一部地理學巨著——《水經注》,共計40卷,約30萬言,記述了大小河道計1252條。使原先僅記述137條河流、僅一萬余字的《水經》擴大了20餘倍,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水經注》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江陰人。21歲開始出遊,30年間歷盡艱險,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將其觀察所得,按日記載。被後人編輯整理成60餘萬字的《徐霞客游記》,不但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被譽為「千古奇書」。
魏源(1794~1857),原名遠達,字默深,湖南邵陽人。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侵入中國,而中國人對外國知之甚少,於是他決定編寫《海國圖志》。這本書的基礎是林則徐主持編寫的《四洲志》,在朋友的鼓勵下,他僅僅半年就完成了五十卷的《海國圖志》,後來又花四年時間精心擴充到六十卷,到1852年,編成一百卷。這本書是近代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的介紹世界各國國情的著作。包括了政治、經濟、軍事、歷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而且在書中魏源還重點介紹了自己抵抗侵略、民族自強的重要思想。
Ⅵ 說一說我國古代著名地理學家以及在地理方面的主要成就
1、沈括
沈括分析出華北平原過去曾是海濱,今已東距大海已千餘里,而華北平原是由黃河、滹沱河、涿水、桑乾河等沖積形成的。這是對華北平原成因(沖積平原)最早的科學解釋。沈括根據峭拔險峻的雁盪諸峰頂部在同一平面上的現象,推斷雁盪山是由流水侵蝕作用而形成。
沈括還詳細記錄了各地發現的化石、並根據化石來推究古代氣候的變遷,解釋虹的大氣折射現象,科學地描述了龍卷風生成的原因、形態和破壞威力,用月亮的盈虧來論證日、月的形狀及海潮與月球的關系等等。沈括對自然地理的研究,在許多方面都走在了當時世界的前列。
沈括完成了奉旨編繪的《天下州縣圖》,圖幅之大,內容之詳,前所罕見。全套地圖共有二十幅,包括全國總圖和各地區分圖,比例為九十萬分之一。沈括還首創了用「飛鳥圖」來繪制地圖,以代替傳統的循路步法制圖。
2、徐霞客
《徐霞客游記》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徐霞客在地理科學上的貢獻很多,對火山、溫泉等地熱現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對氣候的變化,對植物因地勢高度不同而變化等自然現象,都作了認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對農業、手工業、交通的狀況,對各地的名勝古跡演變和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也都有生動的描述和記載。
3、郭守敬
郭守敬曾提出,以海平面作為基準,比較大都(今北京)和汴梁(今河南開封)兩地地形高下之差,這是地理學上的一個重要概念「海拔」的創始。
郭守敬在西夏水利工程結束後曾溯黃河之流而上,探尋黃河的發源地。由此他成為以科學考察本身為目的,專程探求黃河河源的先驅者。
4、酈道元
酈道元寫成地理著作《水經注》。《水經注》是六世紀前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述。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水經注》共四十卷,是當時一部空前的地理學巨著。它此書不僅開創了古代「寫實地理學」的歷史,而且在世界地理學發展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5、賈耽
是中國地理地圖史上一位人物,他繼承並發展了科學制圖的方法,在書籍中的地理記述是中國對外宣示領土和海權的重要依據。利用掌管接待外國使節的工作便利,向外國使節打聽各國的山川形勢、地理沿革和風土人情,然後再分門別類加以整理
賈耽用裴秀的制圖六原則繪制「關中隴右及山南九州圖」一軸,主要表現隴右兼及關中等毗鄰邊州一些地方的山川關隘、道路橋梁、軍鎮設置等內容。他用文字注記詳加說明,然後匯編成冊,故名《關中隴右山南九州別錄》、 《吐蕃黃河錄》。
Ⅶ 中國古代地理學家
一、酈道元(約466至472年—527年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將,冀州長史,魯陽郡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關右大使。酈道元年少時博覽奇書,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集。是我國游記文學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二、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地理學家、科學家。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佑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元豐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隱居夢溪園。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明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的作者,被稱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二十一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他經三十年考察撰成的六十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四、裴秀
(223年—271年),字季彥,魏晉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地圖學家。李約瑟稱裴秀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古希臘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
Ⅷ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地理學成就
(1)南北朝時期:①西晉時期,裴秀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地圖學家。繪制出《禹貢地域圖》,還提出了繪制地圖的原則。②北魏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通過為古書《水經》作注,以《水經》為綱,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水道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的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2)明清時期: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對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 早於歐洲約兩個世紀。還記錄了一些地理發現,糾正了前代地理學著作中的一些錯誤。
Ⅸ 地理學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1、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年11月1日生於柏林,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1930年11月在格陵蘭考察冰原時遇難。被稱為"大陸漂移學說之父"。魏格納以倡導大陸漂移學說聞名於世,他在《大陸和海洋的形成》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復地球物理、地理學、氣象學及地質學之間的聯系。
李特爾(Ritter,Carl,1779~1859),德國地理學家。近代地理學創建人之一。生於奎德林堡,卒於柏林。曾任法蘭克福大學、柏林大學教授。德國第一個地理學講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學會創建人。
最早闡述了人地關系和地理學的綜合性、統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學的基礎。認為地理學是一門經驗科學,人是整個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頂點。創用「地學」一詞。主張地理學和歷史學結合。堅持目的論的哲學觀點,認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著有《歐洲地理》、《地學通論》等。
Ⅹ 世界上較著名的地理學家有哪些
哥倫布、達·伽馬、迪亞士、僧一行、王凡 、黃凱、徐霞客、顧祖禹、張相文、酈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