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城市功能區
城市功能區是指城市內部各功能活動的分布空間及其相應產生的小區分異。
它受自然、經濟、歷史、社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隨著城市的發展而形成、發展、現代城市根據各功能對環境、社會、技術經濟等條件的要求,為避免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居民生活相互干擾,為有利於生產和環境保護,並合理利用土地和自然條件,將城市按一定功能劃分為若干功能區。
資本主義國家大城市內部一般分為中心商業區、行政區、工業區、文化(娛樂)區、居住區、倉庫碼頭區、遊憩區和郊區。
中小城市的分區則相對簡單或不明顯,工業區、居住區和商業區是各類城市共有的、基本的功能區,但有時各區劃分的界限並無明顯的標志。城市功能區的合理布局,對促進生產、方便居民生活、城市環境保護等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等級
等級劃分(以城區常住人口劃分)
城市規模劃分標準是由《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1]明確提出的城市劃分標准,即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准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小城市、Ⅰ型小城市、Ⅱ型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
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城市,其中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小城市,2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小城市;
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
城區常住人口 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
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
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㈡ 城市有哪些主要功能區 其分布特點包括哪些
中心商務區
商業區
住宅區
工業區
由城市中心依次向外輻射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7頁
㈢ 高中地理~功能區分布
你該注意到圖中的陰影有兩塊,如果僅僅是中間那一條,也可以說是倉儲區。不知你是哪裡人,北方主要城市的倉儲區都這樣。可左下還有一片臨近公路的郊區,那種城區邊緣、地價低廉的土地最好的用途就是工業區。
不知你想選什麼,若商業區和居民區布局在鐵路沿線,噪音的不利影響會很大。
㈣ 地理,比較城市主要功能區的特點是什麼
汕頭市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地理人文有四個特點:
一是瀕臨南海,自然條件優越。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北回歸線橫貫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二是華僑眾多,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00多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獨特的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與世界各國友好交流合作日趨活躍,先後與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聖約翰市、韓國平澤市和越南芹苴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三是百載商埠,經濟外向。汕頭於1861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貿歷來比較發達。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頭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與57個國家和地區的268個港口及國內各大港口有貨運往來,56家跨國公司、大財團、大商社在汕投資興業。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454人,人均耕地面積0.14畝,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素以精耕細作聞名遐邇。汕頭文化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方方言為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汕頭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誠實信義而著稱於世。
㈤ 地理 區域中的 均質區和功能區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均質區指自然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對一致的區域。 自然要素的相似性:高原區、平原區、丘陵區(地形) 人文要素的相似性:方言區(語言)、水田農業區、旱作農業區(農作物) 具有單一的面貌,是根據內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異性來劃界的,其特徵在區內各部分都同樣表現出來,這種區域稱之為均質區。如乾旱區。(來自網路)
均質區:假定地表形態一樣,都是平原,交通通達性一樣,城填分布一致,這樣的地區叫均質區。以某種功能為主的區域或同類部門的集聚區叫功能區。如工業區、住宅區、商業區、文化區等。 來自:http://attach.etiantian.com/staticpages/study/question/question_4348471.htm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㈥ 城市的功能區有哪些(初一地理)
摘要 城市功能區的分布及特點
㈦ 城市功能分區分為哪幾種
城市功能分區主要分為三種:
1、商業區:位於城市外緣、交通干線兩側,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並趨向於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集聚成片。
2、工業區:高級住宅區在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低級住宅區在內城工業區附近,與低地、工業區相聯系。
佔地面積最大;建築質量上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分化;位置上中高級住宅區與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集聚成團狀,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3、住宅區:高級住宅區在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低級住宅區在內城工業區附近,與低地、工業區相聯系。
佔地面積最大;建築質量上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分化;位置上中高級住宅區與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集聚成團狀,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區,工業化後出現分化。
(7)地理功能區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則:
1、城市一般設生活區、工業區、對外交通運輸和倉庫區、郊區;各功能分區應結合自然條件和各區功能特點合理配置,避免相互交叉干擾和混雜分布。
2、生活居住區應選擇城市中衛生條件最好的地段。
3、工業用地應當按當地主導風向配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下風側,工業用地與生活居住區用地之間應保持適當的防護距離。
4、保證各功能分區到達規劃期時,仍有進一步的發展餘地並保證各部分用地協調發展。在衛生上不允許工業區發展到包圍生活居住區,或鐵路包圍城市的用地。
5、為了保證生活居住用地的衛生條件,各個功能分區的用地選擇應同時進行。
㈧ 關於高中地理城市功能區的問題
「高級住宅區在城市邊緣」這種情況出現在城市發展的逆城市化階段。
在這個階段,城市發展迅速,城市范圍迅速擴大,城市建設逐漸完善,交通
更加便利,城市功能輻射范圍更廣。由於常年的發展,老城區內環境質量下降,
交通變得擁擠,各類設施逐漸不能滿足人們日益發展的需求。因此,高級住宅區
逐漸向城市邊緣發展,而工人住宅區由於工作的需要也逐漸向城市中心轉移。
因此說,高級住宅區在城市邊緣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逆城市化。
㈨ 高一地理城市的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發布各有什麼特點
根據人的居住換居住區進行劃分的,商業區一般在最中心其實是住宅區工業區,最遠距離市中心。
城市的各項經濟活動都需要佔用一定的土地,由於城市土地面積相對有限,不同地塊的交通通達度和地價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項活動之間必然要發生競爭,並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區。
城市土地面積相對有限,各個地塊的交通通達性和地價也各不相同,各項活動之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劃分:無明確界線,區內以某種功能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各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的界線,一個功能區往往以某種功能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大城市功能復雜,還會形成行政區、文化區等功能區。
(9)地理功能區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因:
1、歷史因素:
歷史背景:很大程度上決定功能分區的現狀。例如:北京的商業區,上海的中心商務區;歷史變化:城市土地利用隨歷史而變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區的班落、城內污染工廠外遷。
2、經濟因素:
距離市中心的遠近:距離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價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隨距離的增加而遞減。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業區,商業區外圈形成住宅區,城市外緣形成工業區。
交通通達度:通達度越好,土地價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則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達度低,則往往形成住宅區
3、社會因素:
收入:形成不同級別住宅區的常見原因;社會群體: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區和活動區。例如:住宅區出現分化,高、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知名度:對住宅區的選擇有很大影響,還影響到商業區和工業區的發展變化。例如:高收人階層集聚形成高級住宅區。
種族:對住宅區分異的影響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種族聚居區,如唐人街等
4、行政因素:
政府採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規劃,干頂城市社會經濟的自由發展,通過合理引導明確劃定不同功能區。例如:北京方庄住宅小區
㈩ 高中地理 下列功能區在中小城市中,因佔地面積小,往往不能形成功能區的是
我認為這題有問題。
地理教科書必修三第20頁的右下角有這么一段話「住宅區,商業區和工業區是城市中常見的功能區。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復雜,還會形成其他的功能區,例如行政區、文化區等。而在中小城市,這些部門佔地面積很小,或者布局分散,形成不了相應的功能區。」
此段最後一句話中的」這些部門「並沒有很明確的指出是那些部門(住宅,商業,工業,行政或文化),但根據分析:第一句話說A.商業區 B.住宅區和工業區都是城市中常見的功能區,且根據此段段意,」而在中小城市……「此句的轉折應該是為」有些大城市……「句服務的,也就是說,中小城市應該是缺乏」行政區和文化「。綜合以上,此題只能選C,D。
我也解釋不了為什麼答案是A,D。
望高手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