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尋求八年級地理說課稿,
關於地勢和地形的說課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講的課題是地勢和地形。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下分析:一、 說教材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第八冊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我國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國情。在這個基礎上學習本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就順理成章了,同時本節內容又是本章重要的基礎性部分,為今後學習高中自然地理大下了基礎。2、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 運用地形圖,讓學生總結出我國地勢特徵以及各級階梯的主要特徵,並能識記各級階梯分界線的名稱,培養學生讀圖的能力。(2) 理解山脈走向的概念,能確認幾條重要的山脈走向,並能解釋重要山脈所起到的「骨架」作用。(3) 通過閱讀統計圖,總結出我國山區面積廣大的特點。過程與方法:組織學生討論地勢特徵對氣候、河流、交通以及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使學生初步掌握評價地理事物的方法。思想目標:通過對本節的學習,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決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學習的思想。3、 重點、難點的確立本節課的核心是讓學生認清中國地形的整體特徵,因此中國地形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而中國地勢西高東低這樣一個特點對氣候、河流、交通等的影響是本課的難點,因為學生年齡偏小,對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經歷的現象不能很好的與理論知識相連接,因此對於這些問題需要老師進行指導,從而讓學生能夠總結出來。二、 說教法1、 教學方法「讀圖—討論—講解」結合法圖表分析、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探究式學習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後」的原則,根劇初二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注意麵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2、 課前准備:教師准備:中國地形模型圖、中國地形圖學生准備:地圖冊、直尺、紙張三、 說學法1、 學生特點分析對中學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同時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像力也在迅速發展。從年齡特點上來看,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因此要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從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的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學習方法觀察法、討論法、綜合分析法四、說教學過程1、 教學結構:復習舊課——導入新課——講解新課——課堂練習——鞏固新課——布置作業2、 教學程序:(1) 復習舊課: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國的人口和民族,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回顧以下。(3分鍾)(2) 導入新課: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樣一個大家庭里,那我們熟悉我們所生活的這個自然環境嗎?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環境——中國的自然環境,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的地勢和地形。(板書: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1分鍾)(3) 講解新課:()① 出示中國地形模型圖,讓學生從宏觀上認識中國的總體地勢和地形(1分鍾)② 分析課本P22圖2.2「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讀懂分層設色圖,再配以直觀形象的「樓梯」形狀,讓學生得出「階梯」的分布特點。(活動:讓學生在黑板上和自己的作業本上畫出樓梯圖,只要求畫三步。)(6分鍾)③ 閱讀地圖冊P10~11「中國地形」,讀出每一級階梯的位置以及海拔高度。(板書:1、地勢呈三級階梯狀分布:)(5分鍾)讓學生再對照書本,確定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海拔高度。對於重點的一些字眼用筆畫下來。(板書)(3分鍾)④ 分析P22圖2.1「我國東西向(北緯32。)地形剖面」,讓學生得出中國地勢的特點。同時能夠歸納出第一級階梯以什麼地形為主,第二級階梯以什麼地形為主第三級階梯以什麼地形為主。(板書:一、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3分鍾)⑤ 講解:在第三級階梯上,由於東流入海的河流將所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從而形成了肥沃的沖積平原。在廣闊的近海大陸架區,不僅島嶼星羅棋布,同時海洋資源非常豐富。⑥ 分小組討論:(5分鍾考慮,8分鍾回答)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面向海洋,對氣候產生了什麼影響?(教師有選擇的板書:利於東部濕潤氣流深入大陸內部,帶來降水)這樣的地勢特點對河流的流向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板書:使大多數河流的流向為自西向東。)舉例:如中國的三大河流對交通起到了什麼樣的影響?(板書:促進了東西方的往來,阻礙了南北的交通往來。)因此,在我國古代就修築了京杭大運河來溝通南北的交通。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向低一級時,落差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有什麼利用價值?能不能舉出一項工程(現在談論的比較多的)。(4) 鞏固新課:(3分鍾)對本課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可請學生進行總結。(5) 布置作業(5分鍾)① 我國的地勢特點是---------,呈---------狀分布。② 讓學生完成P23「活動」,在圖2.3上標出三級階梯的界線名稱(6) 有疑問的學生進行提問(2)附:板書示意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一、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1、三級階梯狀:第一階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階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階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2、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的影響對氣候:利於東部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豐富的降水對河流:使大多數的河流流向為自西向東對交通:溝通東西,阻礙南北
⑵ 地理怎麼說課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7&class_id=253
『初中地理說課』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中國行政區劃》說課稿
·一、說教材:(一) 教材結構與地位:《中國的行政區劃》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上)第一章第二節內容。從全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來看,本章教材以確定地區空間位置的知識為主,是......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28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法國」說課教案
·「法國」一課時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內容:本節教材分二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歐洲的經濟大」敘述法國基本概況,地勢地形特點和氣候特點,在此基礎上,......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35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印度說課稿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第三節 「印度」(第1課時)教學說課案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印度,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18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日本》教學設計(說課稿)湘教版地理七年級
·3.1 《日本》教學設計(說課稿) 一.教學設計說明:本課設計的教學載體是湘教版七年級第三章第一節《日本》第一課時:「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學內容。二、授課類型:新......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085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說課稿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
·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節選自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是氣候部分的基礎知識,內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81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多變的天氣」說課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多變的天氣」說課教案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是阿城區進修學校的地理教師趙秀波。我說課的題目是《多變的天氣》,本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1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地球的運動之地球的公轉說課稿
·地球和地圖 說課稿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之地球的公轉泉州實驗中學 陳維權一、課題陳述: (一)課題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該部分內容歷來......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7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地形的變化 說課稿
· 《地形的變化》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人教版)《地理》第一冊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 ①使學生掌握褶皺、斷層的成因; ②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 ③使學生......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75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土地資源》說課稿
·《土地資源》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上教版八年級《中國地理》"土地資源"一節教學的第二課時,其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我國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場,沙漠......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68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南北氣溫的差異」說課稿
·「南北氣溫的差異」說課稿 一、 說教材本課是新課標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的第一課時。(一) 課程標準的要求: 1、 通過閱讀等......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4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地勢和地形 說課
·地勢和地形的說課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講的課題是地勢和地形。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下分析:一、 說教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人教......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5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多民族的大家庭說課
·《第一章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第三節的內容,在......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45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眾多的人口 說課稿
·第二章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教材編排是以人口—環境—資源為主線,正確闡明了人地關系,為今後學生進一步學習有關社會科學知識打下基礎。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8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遼闊的疆域》說課稿
·《遼闊的疆域》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遼闊的疆域》是八年級第一章的內容,它是中國地理的基礎章節。僅從教材內容看,它既是學習中國地理的起點,又是聯......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9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黃河的治理說課稿
·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黃河的治理說課稿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黃河的治理。我認為說課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60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南方地區>說課稿
·說教材一. 說教材內容,作用 本節內容從農業,工業,人民生活和全國最大的城市――上海等幾個方面來講述南方地區。「山清水碧,魚米之鄉」形象說明了南方地區的景觀特徵以及平原......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37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省說課稿
·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三節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省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今天要說的題目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三節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69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下冊《"祖國寶島"——台灣省》
·"台灣省"說課設計【說教材】 1,教材內容:《"祖國寶島"——台灣省》一節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下冊中國區域地理部分,內容較豐富.教材主要講述了台灣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組成等基本......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08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澳大利亞」說課稿
·「澳大利亞」說課稿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三章《走近國家》第七節的內容。在內容的編排上突出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把人與環境的關系......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58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印度 說課案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印度 說課案龍海市蓮花中學:林風勇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印度,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23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人教版七年級地理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一、說課設計(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中東是在學習了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之後,從重視世界上地理問題突出地區和國家出發,從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的熱點問題......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23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七年級地理說課稿 日本
·說課稿 日本第2課時 一、對教材的剖析和處理——說教材(一) 本課在本章及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東亞是世界分區地理中的第一個,具有開篇啟迪的作用,而日本是東亞五國......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27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湘教版七年級地理《日本》教學設計說課稿
·一.教學設計說明:本課設計的教學載體是湘教版七年級第三章第一節《日本》第一課時:「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學內容。二、授課類型:新授課三、教材分析: 1、編者思路: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3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八年級地理說課稿
·《黃河的治理》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國第二長河,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了解黃河的有關知識,是學生必備的......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313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人教版七年級地理說課稿 日本
·一、對教材的剖析和處理——說教材(一) 本課在本章及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東亞是世界分區地理中的第一個,具有開篇啟迪的作用,而日本是東亞五國中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在學生學完......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44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湘教版七年級地理《日本》教學設計(說課稿)
·一.教學設計說明:本課設計的教學載體是湘教版七年級第三章第一節《日本》第一課時:「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學內容。二、授課類型:新授課三、教材分析: 1、編者思路: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733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初中地理全球氣候變化(說課稿)
·1,WebQuest由來 WebQuest課程是1995年由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教育技術系伯尼.道格和湯姆.馬奇創立,是較為成熟的基於網路應用的研究性學習模式.所以將其命名為"W......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365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印度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南陽師院環旅遊學院03級1班學生劉兆興. 今天我要說的題目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三節印度.我認為說課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說教材,......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93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黃河的治理說課稿
·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黃河的治理說課稿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黃河的治理.我認為說課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633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說課』人教版地理學八年級上冊《地勢和地形》說課稿
·《地勢和地形》說課稿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地理學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地勢和地形》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943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84
《人口的遷移》說課設計 高一地理說課[高中地理說課]
《人口的遷移》說課設計一、教材分析本節《人口的遷移》是人口機械增長的表現,是引起人口增長的另一種原因。本節內容的教學從知識能力要求的角度要求學生了解人口遷移的地理現象、地理規律,掌握閱讀人口遷移路線圖的能力和結合實例分析總結人口遷移的原因的能力,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的角度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具體人口遷移的知識,分析人口遷移的原因,培養憎惡殖民統治和種族、民族...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10 10:52:44 高中地理說課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人教版 必修1[高中地理說課]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地理必修1課題:熱力環流及問題研究(說課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位於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這一節教材包含三部分內容,即大氣的受熱過程、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本節課主要講大氣運動中的熱力環流,這是大氣運動最基本的狀態與原理,其內容是繼續大氣受熱過...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10 10:44:13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 《中國行政區劃》說課稿[八年地理說課]
一、說教材:(一)教材結構與地位:《中國的行政區劃》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上)第一章第二節內容。從全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來看,本章教材以確定地區空間位置的知識為主,是學習以後章節的基礎。本節教材由「歷史上的行政區劃」和「現行行政區劃」兩部分內容組成。它主要反映了我國地區劃分的原則和現狀。是全章重點。其中省級行政區劃及分布不僅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也是...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10 10:32:32 高中地理說課稿 《洋流》地理(必修1)說課[高中地理說課]
《洋流》說課設計一、說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選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水是生命之源,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開始,以水資源的開發結束。整篇以人水關系為主線。分別講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環及其過程與意義,世界表層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對地球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及其與人類的關系,所以本課在本章節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07 11:19:40 《世界的地形》說課稿 湘教版[七年地理說課]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說課稿:第三節世界的地形今天我說的課題是《世界的地形》,這一課題選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的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節《世界的地形》。一、【說教材】《世界的地形》是對上節《地球海陸分布》的細化。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態,它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人類的生活、生產活動。這一節內容它是學習世界地理的基礎,又是學習地理所必備的知識,無...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07 08:18:51 《常見的天氣系統》說課稿[高中地理說課]
《常見的天氣系統》說課稿《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課題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適用於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整個說課共分為五個部分。一、教材分析與處理(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系這一主線,其中前兩節主要介紹大氣運動、氣壓帶餓風帶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前兩節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02 10:09:04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說課設計 高一地理說課[高中地理說課]
高一地理必修1說課:《大規模的海水運動》說課設計一、說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選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水是生命之源,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開始,以水資源的開發結束。整篇以人水關系為主線。分別講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環及其過程與意義,世界表層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對地球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及其與人類的關系,所以本課在...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28 10:10:24 《地勢和地形》說課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說課稿[八年地理說課]
人教版初二地理說課稿:關於地勢和地形的說課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講的課題是地勢和地形。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下分析:一、說教材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第八冊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我國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國情。在這個基礎上學習本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就順理成章了,同時本節內容又是本...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22 09:59:47 《多變的天氣》說課稿 六年級地理說課稿[小學地理說課]
《多變的天氣》說課稿一、教材分析:本節內容選自六年級第二學期,全球篇的第三章:天氣與氣候。本節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十分貼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且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學好這一節,能為後面內容的學習做好知識上和心理上的准備。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多變的天氣」一節包括「看天行事」、「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三部分。我在上課時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中的順序進...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22 09:58:58 六年級地理說課《獅子城—新加坡》說課[小學地理說課]
《獅子城——新加坡》說課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一隻白粉筆、一塊小黑板、一位滿腹經綸的老師再也不能滿足課堂和學生們的需求,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第二種語言的滲透使得我們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甚至可以說是讓人眼花繚亂起來。只到二期課改、聚焦課堂、改進教學的警鍾敲響,才讓我意識到:課堂的聚焦點、閃光點,再也不能集中於口若懸河的教師,或者是工藝精美的教學課件上。我們的重...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17 17:17:30 《人口的合理容量》說課[高中地理說課]
《人口的合理容量》說課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本節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的第三節。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研究的主線之一,在人與環境的關系中,人是關鍵的因素之一。因此,本章的學習有利於學生全面的理解人地關系這一人類關注的永恆話題,為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及區域地理等相關內容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前兩節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17 17:15:12 《澳大利亞》說課[七年地理說課]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澳大利亞」說課教案課題:第三章《走進國家》第七節「澳大利亞」所用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澳大利亞」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三章《走近國家》第七節的內容。在內容的編排上突出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把人與環境的關系作為貫穿這一節的主線,為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間相互關系的能力創造了條...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11 17:01:05 《洋流》說課設計[高中地理說課]
《洋流》說課設計一、說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選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水是生命之源,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開始,以水資源的開發結束。整篇以人水關系為主線。分別講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環及其過程與意義,世界表層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對地球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及其與人類的關系,所以本課在本章節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4 09:46:06 《南亞概述》說課[七年地理說課]
《南亞概述》一節說課南亞概述設有四個小標題,分別從南亞的位置范圍、歷史宗教、地形特徵、氣候特徵方面來講述南亞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它有別於其它地區的氣候、地形特徵,通過本區學習,可以使學生學會從不同的側重面去分析、評價一個地區。本節內容較多,且有的問題很抽象,而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較差,難以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指導學生分析圖,主要採用提問題的形式,引...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2 17:00:32 人教七上《大洲和大洋》說課稿[七年地理說課]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說課稿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舨)《地理》七年級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教材主要講述兩方面的內容:世界海陸分布的特點;七大洲和四大洋.內容聯系緊密,脈絡清晰,與以往的教學大綱相比,新課程標准大大降低了難度,並且具有一定的彈性,課本中出現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較多,大多數是學生在小學已經學過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經...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2 16:56:49 人教高一必修上《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說課稿[高中地理說課]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說課稿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教材上冊第一章第五節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即地球自轉所產生的地理意義。一、說教學內容本節教材主要講了三種意義,即晝夜交替、地方時、和地轉偏向力,這三種意義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也是學習下節課的基礎。,yRD¬x0v-D晝夜交替這部分內容,教材分為三步走:首先對晝夜的靜態...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2 16:55:51 人教高一必修上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說課稿[高中地理說課]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說課稿各位評委:大家上午好!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5節《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課型是新課。我將按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設計和說板書設計這五部分說課。說教材:教材分析:這一節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晝夜交替、地方時和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本節是這一單元的重點,也是高中地理的奠基,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內...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2 16:54:39 人教高一必修上《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說課稿.doc[高中地理說課]
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說課稿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一,說教材本節教材內容位於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的第一單元第三節,是高中地理學習的導入課,是人類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所做的不懈努力歷程.通過對本節的學習,讓同學們了解基本的宇宙探索的知識,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立志探索宇宙奧秘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二,說教學目標1...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2 16:51:52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說課稿 人教高一必修上[高中地理說課]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說課稿一.說教材分析1.說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本課內容與1.4課《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緊密相連,與1.5課《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是並列的內容.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運動,產生了黃赤交角;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陽直射點一年中有規律的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運動;又因為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引起了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2 13:23:40 多變的天氣說課稿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說課[七年地理說課]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第一節多變的天氣」說課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教材把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為關注的天氣狀況作為切入點,誘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對天氣狀況的描述。接著介紹天氣和氣候兩個不同的概念,要求學生說出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天氣」與「氣候」是日常接觸較多,但有時又不太注意區分的兩個概念,正確區分這兩個概念,是正確理解、表述、傳達天氣和氣候信息的前...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⑶ 初中地理考編說課一般是那些內容
一般當地的教育局會給出考試范圍,如果你是考編初中的,那麼應該是初中地理教材的范圍,我記得我考編是美術,有10課,到時候抽簽決定說那一節,最好借到當地的地理書事先做好准備。
⑷ 怎麼樣講好一節初中地理課
我覺得創設一個好的情景是一節課好的開始,最好可以使這個情景貫穿整堂課。問題設置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不易過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千萬不能一言堂!初中孩子的積極性還是非常高的
⑸ 初中地理說課稿中的教學過程怎麼說
今天我要說的題目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三節印度。我認為說課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環節進行。首先,我對本節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本節教材屬於世界地理分區部分。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條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徵,圍繞環境 —— 資源 —— 人口這一主線,闡明了人地關系,為進一步學習區域地理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課是教材的重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知識技能目標: 1. 知道印度的人口數量及人口問題; 2. 掌握印度地形和氣候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 了解印度的工業概況。
二是過程方法目標:通過對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的學習,初步學會對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條件進行綜合評價。
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印度人口問題的嚴重性,進一步懂得人類必須自覺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一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二是印度的農作物分布及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本節教材的難點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分析,我確定這個難點的依據一是造成水旱災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復雜的問題。二是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較差,難以將諸多的地理因素綜合在一起,得出結論。
重點和難點已經確定,怎樣處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節課我將用兩個課時講解,詳講的內容是印度的人口問題、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採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和以學為法的原則,這是新課程 「 以人為本 」 的教育思想的體現。
在本節課教學活動中,我採用講練結合的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合作討論法和利用圖形展示直觀教學法。我採用這種教法的依據有三:一是現代教學研究證實真正的理解是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再構建。知識再構建依靠提出問題,引導推測,鼓勵大膽猜測與想像,解決問題,主動建構知識體系。二是根據 「 二期課改 」 精神,教師轉變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與促進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過直觀的圖形圖表表現出來,變難為易,學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提高教學課堂效率。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標。基於以上考慮,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自己,抓住這一生理特點,創造多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這樣可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知識量豐富、資源共享這些優點,我鼓勵學生從互聯網和圖書館中獲取知識,向學生介紹一些網站,搜索引擎和關鍵詞,教給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
本節課教學總的思路是以知識結構為線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師生問答,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整個教學過程我將圍繞「印度的人口概況,印度自然環境,農業和工業的狀況」這一主線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四大問題情景、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激趣設懸導入新課,採用多種直觀手段,有利於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本節課在導入過程中,首先放映幻燈片(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恆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風光等),配以解說: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佛教的發源地,有著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譽世界。這是一個視牛為神明的國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這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已超過 10 億,僅次於中國……猜一猜「這是哪一國家?」使用直觀的手段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⑹ 初中地理《河流與湖泊》說課稿範文
教學要求
1.學會搜集並運用地圖與統計資料說明中國河湖的基本概況。
2.通過地圖、圖片及統計資料的分析,能夠解釋黃河各河段產生災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夠初步提出長江各河段開發利用的方向與措施。
3.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人地協調觀念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結構分析
選編本節內容基於以下幾點考慮:(1)以黃河的治理和長江的開發為例,運用相關資料探究河流治理與開發的方向和方案,以培養綜合應用能力與創新意識,樹立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觀念。(2)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的河湖知識推理判斷、分析綜合、概括歸納黃河與長江水文基本特徵的地理思維能力。(3)以圖像系統為依託,了解和掌握有關河湖的基礎知識,為遷移應用這些知識,形成能力和價值觀念打下扎實的基礎。(4)從知識方面分析,既照顧了中國河湖概況的面,又突出了黃河治理和長江開發的點,做到了點面結合。(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間、自然地理要素與人文地理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
基於上述的設計思路,本節呈現了下面的結構特點。第一,外部結構特點為縱向遞進關系──源流概況、影響因素、水文特徵及水利水害。第二,內部結構特點為橫向平行關系。
⑺ 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課
地理教學應是一種生動有趣的講課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內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從而真正體現新課程倡導的理念,落實新課程的精神。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地理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 第一,課堂教學要大力開發校本課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學生對衣食住行、自然現象、現代農業發展等地理知識興趣特別濃厚,而現行地理課程在這些方面卻只有零散的一些簡介而已,因而教師講課時不能很好地利用其素材進行更深層次的發掘,從而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展。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知識儲備,促進他們能力的發展,可根據現行課程的編排,根據學生的需求、興趣,採用開發與之相適應的校本內容進行教學補充。此外,校本課程素材的發掘,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現行的國家課程的缺憾,更重要的是能夠把學生主體性集中在校本課程中進行細致有效的發揮,並留給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和相應的素材,讓學生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與發展,同時也為學校的特色建設提供了組件。 第二,課堂教學要充分體現自主性和合作性。學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現為,在一堂課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定課題,諸如此堂課重點講述的內容、採用的方法、課堂教學小組討論的時間以及授課的時間安排等都由學生自己來定。可以認為,凡是與地理課堂教學有關的內容,都是學生說了算,讓學生樂於完成自己選擇的一切,教師只幫助學生確立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把握最基本的知識。事實上,地理課程中的某些教學內容並非一個學生能獨立完成,這些教學內容需要學生互相合作幫助才能完成。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考慮這一因素,盡量多設計些有利於人際溝通與合作的作業,使學生學會交流,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發展樂於合作的團隊精神,不必局限於單獨完成,也可以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這樣才能較好地體現「自主合作教育」的教學思想。 第三,大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從地圖中獲取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之一。除了文字以外,尤其要重視圖像的系統學習。地理課本中的各種地圖構成了一個「圖像體系」。這些圖像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習這些圖像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第四,課後布置作業要科學合理。傳統的地理作業在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素質上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多為學生設計些開放性的地理作業。作業的內容、答題的形式以及問題的答案均是開放或半開放的,這就給學生提供了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機會,從而達到開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另外,作業的設計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師在布置地理作業時要注意照顧各個層次的學生,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在作業數量、難度和完成時間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地理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體驗,多給學生布置些實踐性作業,讓學生通過操作或參與實踐活動的方式來完成作業。 總之,在新課程推進的今天,新課程的推進與開展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地理教學工作者應認清並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去學習和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方法,培養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培養大批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⑻ 誰有初中地理課後說課稿範文
參考下吧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說教材
包括教學內容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內容 第二部分:說教法
包括教法及依據、教學手段及依據兩部分內容 第三部分:說學法
包括學習方法及學法指導兩部分內容 第四部分:復習過程 介紹本節課的復習設計 第五部分:知識檢測 檢查學生復習效果 第一部分 【說教材】
一、對課標的理解與把握
課標要求:在地圖上指出台灣省的位置和范圍,分析其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說明台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課標解讀:在本條課標中體現的知識目標是,台灣省的位置和范圍,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以及台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在地圖上指出、分析和說明是技能的要求。運用地圖、資料去進行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概括就是過程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所體現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愛國主義、民族責任感就是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教材內容分析 《「祖國寶島」—台灣省》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湘教版)八年級下冊第50頁至53頁第二章《沿海萬里行》第十節的內容,內容較豐富。教材主要講述了台灣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組成等基本概況,然後以台灣島為重點,分別介紹島上的自然環境特徵和人文環境特徵。主要內容有: ①位置與范圍;②地形與河流;③資源豐富的寶島;④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⑤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沿海9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地理概況,初步掌握了學習中國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驟,這為本節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節內容是沿海萬里行的一個重要驛站,也是中國區域地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為後面區域地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材始終貫穿著一個思想、一條主線:台灣省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是祖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峽兩岸同胞都共同期盼能夠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由此,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責任感。 三、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從思維發展特點上看,已具備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通過分析資料,進行想像,推理,闡述觀點。具備了初步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能獨立看書讀圖並思考一些問題。而且,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規律和知識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由於經常進行合作學習的訓練學生已經具備了合作學習的意識,並能在小組中根據自己的任務分工合作完成。
台灣問題既是一個熱點,也是一個焦點。大部分學生對於台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對於台灣整體環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統。初中生好動、好表現,注意力易分散,又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要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還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的形成。綜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台灣省地形圖、
初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台灣島工農業生產分布圖,提取加工相關的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現象的形成,並嘗試用地理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決相關地理問題。 本節的教學目標為:
①掌握台灣省的位置、范圍、組成和居民概況。
②掌握台灣島的地形特徵及主要地形區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徵。 ③了解台灣島的主要氣候類型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④了解台灣省經濟發展的特點以及主要經濟部門和產品狀況。 ⑤了解台灣省主要城市及其城市職能。
⑥了解台灣省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① 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② 台灣豐富的自然環境特徵; ③台灣省的經濟特徵。
教學難點:台灣島的地形特徵。 第二部分 【說教法】
1、教法及依據:引導學生參與讀圖進行教學分析。
「以學生參與為標志,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為核心」在教學中根據初中生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設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機會,啟發學生思考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參與意識,主體意識和識圖分析能力,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教學手段及依據: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提供豐富的地圖和圖片資料以及視頻材料,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相關地理事物,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興奮點,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於加大課堂教學力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第三部分 【說學法】
初中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記憶、想像、概括等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發散性思維逐漸彰顯,課堂上小組討論法與合作探究交融在一起,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讓學生動手動腦,學在課堂,樂在課堂。
本節課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讓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去學習:讀,培養學生讀圖、讀課文的習慣和能力;思,通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要求;練,通過一定練習,掌握所學知識。 第四部分
【說復習環節】 設計思路
本節課為復習課,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情況採取了初憶台灣—再回台灣—追溯台灣的線索層層推進,並在各環節進行展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注意力始終集中於一點,全面回憶與鞏固所學知識。 一、情境導入
通過欣賞台灣的著名風景圖片引起學生對於台灣印象,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導語:學習過台灣,我們最難忘記的是台灣的美,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欣賞一下吧。 二、新授內容 (一)初憶台灣
本環節主要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1、說一說:請結合圖片為大家介紹台灣的位置。
由學生根據台灣位置圖及所學知識向大家介紹台灣的海陸位置及緯度位置。 2、填一填:你能填出台灣周圍瀕臨的海洋嗎?
結合「台灣位置圖」由學生介紹台灣四周瀕臨的海洋,教師強調台灣海峽屬於東海,台灣島東側直接瀕臨太平洋。
3、找一找:找出台灣的主要組成部分及主要城市的位置。 教師向學生強調釣魚島是台灣省的一個小島。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主要復習的是台灣的位置和范圍,這屬於台灣的自然地理知識,也是最基本的知識點,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同時也要求做到把知識點落實到圖上,因此我更多的是讓學生結合圖片來介紹和查找,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更好的達到復習效果。
(二) 再回台灣
本環節主要是從各方面交流和探究台灣省的情況,主要包括地形勘探、氣候報告、資源推介、經濟調研、城市掠影、民族風情各單元,全面的總結和歸納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地網路,從而更加深刻的掌握所學知識。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下面的活動:
將全班學生分成六個學習小組,並布置學習任務分別從地形勘探、氣候報告、資源推介、經濟調研、城市掠影、民族風情角度完成對台灣內容的學習,並展示學習成果 1、地形勘探
在這個環節我為學生出示了台灣島地形圖和沿北回歸線所做的台灣島地形剖面圖,提示學生介紹台灣的地形和地勢兩方面的內容。 2、氣候報告
出示台灣位置圖並強調通過台灣的重要緯線—北回歸線,使學生回顧台灣所在的溫度帶和所屬氣候類型及氣候特徵。 3、資源推介
首先向學生介紹台灣擁有的各種稱號,提示學生說出它們的含義,然後通過展示台灣「資源寶庫」圖,讓學生回憶這些物產的分布地區,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台灣為什麼會有如此豐富的物產?」從而引導學生從地理位置、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去逐層分析台灣物產豐富的原因,讓學生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 4、經濟調研
這部分知識對於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在這部分我用資料展示的形式幫助學生採取對比的方法來總結台灣經濟的發展,依據圖表和資料,分析台灣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經濟發展特色,分析怎樣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經濟。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台灣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並強調台灣從60年代開始,台灣利用自身的一些優勢和條件,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工業的發展帶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 5、城市掠影
通過圖片展示的形式幫助學生回憶台灣最大的城市是台北,最大的港口是高雄,最後讓學生介紹自己還知道的台灣省其他的城市和其特點。
教師注意強調台灣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 6、民族風情
主要通過圖片的形式使學生回顧台灣主要的民族是漢族,主要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最後讓學生簡單介紹一下高山族特有的民族風情,不作過多的延伸。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將學生學習過的台灣知識充分的調動起來並經過歸納和總結使學生掌握
的更加深刻和系統。同時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追溯台灣
本環節通過追溯兩岸之間的歷史使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台灣和大陸之間血脈相連的關系,讓學生了解台灣省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本環節主要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1)、想一想:
為什麼說台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你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
通過問題的設置,提示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教材和已有的知識從歷史版圖、文化淵源、風俗節日等多角度尋找證據,說明台灣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神聖的領土。 (2)、資料展示
教師展示資料並引導學生活動:下列材料表現了台灣和大陸之間源遠流長的關系,你能將它們一一對應起來嗎?
通過各種資料展示使學生了解到台灣和大陸是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確台灣與祖國是血脈相連,密不可分的。 (3)、風雲人物
介紹在台灣和大陸關系改善中起到重大作用的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說明兩岸之間關系正在不斷地改善,並提出兩岸人民的共同心聲:盼望早日實現祖國統一!。 三、本課總結
在這部分我設計了下面的活動:讓學生分組從「島」、「山」、「寶」三個方面對本節知識點進行總結並每組派代表上前展示,對於總結較好的小組教師進行鼓勵和表揚。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總結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還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查漏補缺。 第五部分: 知識檢測:
先看本節的中考考點點擊:
考點1:台灣省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河湖等自然地理特徵,多以選擇題、讀圖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
考點2:台灣省的自然資源多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
考點3:台灣省的經濟特點,主要工業部門,主要城市及功能多以選擇題、材料分析題、讀圖分析題形式進行考查。
在這部分我主要設計了以下練習題:
1、挑戰自我:台灣有眾多的美稱,你知道他們代表的含義嗎? 2、列舉:台灣省的下列「之最」。引導學生說出更多的「最」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 3、風采展現: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台灣了,你能結合圖片為我們介紹學過的知識嗎? 結合圖片要求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指圖講解,在這一過程中將學生的潛能最大的激化,知識掌握的也更加深刻、牢固。
4、選擇題示例:用搶答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 課後討論
台灣發展的外向型經濟,需要從省外進口各種原材料和能源,對外依賴嚴重,就台灣省未來的發展,試討論分析海峽兩岸開展經濟技術的必要性,怎樣才能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問題的設置使學生更加體會祖國大陸和台灣的密切聯系,凸顯本課主旨。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亮點就是讓學生了解台灣省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出發點從無論是自然環境上、還是現代的經濟發展、更是民族祖籍上,告之大家其實台灣和我國從未間隔過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的體現了這一點但相關的歷史資料和影音材料仍教缺乏,准備不夠完善。
⑼ 初中地理怎樣說課海陸變遷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海陸的變遷》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地理上冊的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一)《地理課程標准》中的相關要求的要求。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2、指導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於板塊運動的關系。
(二)本節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和模塊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洲和大洋》是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二節課。
本節教材是在學生了解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地球基本面貌、了解了海陸分布的基礎上,對地球表面形態的進一步認識。本節從動態運動的角度了解地球上的海陸分布,是區域地理中有關地形分布、火山地震等內容教學和學習的理論基礎。
(三)教材處理
這節教材內容分三部分:
1、滄海桑田(海陸變遷的原因);
2、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大陸漂移假說);
3、板塊的運動(板塊構造學說)。
在教學過程中,將教材進行了如下處理:首先從海陸變遷的一般現象入手尋求導致海陸變遷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嘗試對現在海陸分布格局進行理論解釋,向學生介紹了具有前後聯系的大陸漂移假說和板塊構造學說。這樣處理比較符由現象到本質、由理論到實踐的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由於本課內容理論性強,內容比較抽象,教材列舉了較多的實例,配備了較多的圖片,旨在加強內容的直觀性。
二、學生分析
(一)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
1、學生原有知識基礎
學生在小學已經了解了一些主要地形區的分布,知道荷蘭、日本、澳門填海造陸的事實。
2、 初一學生認知特點:
對直觀教具的反應和接受較快,思維活躍,不受定勢束縛,樂於動手,善於展示自我,缺乏空間立體概念,邏輯推理能力不強自控能力較差。
(二)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
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一些有關的地理分布知識較少,對地理事物分布知識的記憶缺少方法。
(三)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課時設計
⑽ 淺談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課
一、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結合學生實際,嘗試和開拓新的教學方法
1、注重教法,教學方式多樣、靈活。
2、准確地把握學生的地理現實。
3、學習目標明確化。
4、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地理知識結構。
二、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
三、積極地去創設室外課堂
四、在地理教育中要充分運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可達到教學的優化,促進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