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平潭被譽為國內版「馬爾地夫」,這里的風景到底有多美
對於喜歡旅遊的人來說,平潭絕對算是一個值得遊玩的景點。平潭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是一個美麗的縣,即平潭縣,對著的的正是台灣省。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地方,其實平潭真的有不少令人驚艷的景點,也大部分的景點都不需要門票,住宿也不貴,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平潭的那些美麗風景。
一、龍鳳頭海灘。
聽到名字後邊有山莊兩字,就可以猜到這是一個適合度假的地方,紅岩山莊在平潭也是非常具有古代文化的,各種建築都保留著以前的風格。而且在紅岩山莊,你還可以燒香拜佛,與三五好友一起喝茶聊天,或者靜靜的坐著觀賞海景,說不定還能看到紅岩山莊里長壽的大海龜。
我的言語也無法詳盡描述平潭的美麗,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親眼去看看。
『貳』 福建平潭島海蝕花崗岩地貌景觀
1.平潭概況
平潭縣地處福建省東南海中,全縣由126個島、648個有名岩礁組成,是我國最大的千礁島縣。縣址所在的主島———海壇島,是我國第五大島,也是福建省最大的島嶼。這里隔台灣海峽與台灣新竹相距僅68海里,是大陸靠台灣最近的地方;西隔海壇海峽,與長樂、福清、莆田三縣相望,距福州128km、廈門300km,所處區位十分重要。
平潭縣的千礁百島,絕大部分由燕山晚期的花崗岩所構成,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經受了的各種外營力的侵蝕,其中尤以球狀風化作用為主要風化剝蝕方式,塑造出了的眾多令人嘆為觀止的造型地貌景觀。歸納起來,其花崗岩的地表景觀有:以龍王頭為主的曲折港灣和迷人的沙灘;全島自成一海蝕地貌的天然博物館,它們的集中表現有「半洋石帆」的天下奇觀,人祖崇拜的「石人覃」,南寨山的石林,由海岸潟湖演化而來的福建第一大淡水湖---36腳湖等等。
圖4-37 蘑菇狀花崗岩石柱
圖4-38 方形石柱群
2.海蝕花崗岩地貌景觀
海壇島百嶼環衛,千礁錯列,海山輝映,景觀是十分奇特的。由於受構造和海水侵蝕的影響,全島發育了眾多雄奇壯觀的海蝕地貌,它們體積大、造型奇,氣勢磅礴,能激發人們強烈的探奇之興,堪稱不可替代的壟斷性景觀,其佼佼者分別為號稱天下奇觀的「半洋石帆」、人祖崇拜的「南海天神」---石人覃,以及爭奇競秀,百態千姿的南寨山石林等等(楊逸疇等,2007)。
圖4-39 渾圓狀石柱群
圖4-40 不規則造型的石柱群
(1)半洋石帆造型地貌
半洋石帆又稱石牌洋,它位於海壇島西北海壇海峽北口海中,在這里可見兩塊花崗岩海蝕柱,參差依託在一船形礁盤內卓立海中,形若石帆,高者33m,低者15m,體積巨大,形象奇特,400多年以來,就一直被譽為「天下奇觀」,這是一對全國最大的花崗岩球狀風化的海蝕柱(圖4-41)。該對海蝕柱由均質粗粒白色花崗岩組成,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發生了強烈的球柱狀風化,層層剝落,現在的兩石帆皆是球柱狀風化剝離出來的新鮮核心部分。柱基1.5m處可見到明顯的海蝕凹槽和橫向穿洞,表明海水浪蝕也是參與其侵蝕剝蝕的一種重要風化方式。
和「半洋石帆」相陪襯,在看澳村海邊平緩傾斜的花崗岩海灘上,還保存著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議的球狀風化造型石景,如層層包裹的同心圓形石蛋(圖4-42),以及惟妙惟肖的青蛙仰天、雙龜拱橋、雞窩石蛋、海豬上灘(圖4-43)、古脫甲、煙墩炮台、石舢舨、單帆石、雙乳石、仙桃石等造型石景,群體薈萃。
圖4-41 平潭海蝕柱———「半洋石帆」(據楊逸疇,2007)
圖4-42 平潭同心圓形石蛋(據楊逸疇,2007)
更有趣的是這里的花崗岩峰,厚4~5m的紅色風化殼中包裹著不少灰白色新鮮的球狀風化石核,一些石核滾落下來,在岸壁留下圓形凹坑,可以兩相對應(圖4-44);有的石核尚未滾落,形成造型「石棺」,幾可亂真。而球狀風化的組合還形成一座光頭凸肚的「彌勒佛」座像,圍繞佛座有一條黃褐色的岩脈,就像獻給佛像的金色「哈達」(圖4-45)。
(2)花崗岩島山
平潭南部的壙嶼島,有一花崗岩島山,猶如巨型全裸男性石人,仰卧於海陸邊際線上,它由灰白色粗粒花崗岩組成,頭枕金色沙灘,腳抵東海碧波,造型奇特,狀若天神,身體各部比例勻稱(身長330m,體寬150m,胸高36m;頭部長33m,寬25m)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崗岩球狀風化造型。他圓圓的光頭,耳朵、喉舌俱全,挺胸凸肚,下身陰部赫然,生殖器堅挺斜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圖4-46)。其實,石人乃由一巨型球柱狀花崗岩風化體所構成,其光頭、耳朵皆巨型球狀風化丘陵表部殘留的石球組合,凸肚光裸圓挺乃花崗岩丘陵作球狀風化的凸起表部,下身陰部生殖器是經海浪侵蝕過的風化殼殘余部分,近看似倒靴狀斜立,相對高4m多,十分傳神。石人附近造型石景頗多,著名的有風動石(此石位於人頭部左側,構成「天神」左耳)、鑼鼓石、船帆石、八仙圍棋石、木魚石、香爐石、碧桃石、牛鼻石,以及漁翁獨釣、雙獅戲球等,形成以石人為主景的造型山石群。
圖4-43 平潭海豬(花崗岩象形石)(據楊逸疇,2007)
圖4-44 平潭風化殼中的球狀風化石核(據楊逸疇,2007)
(3)其他海蝕造型景觀
海壇島東北林海突出部位的王爺山,由於東臨開敞海域,基岩岸坡直接遭受海浪的強烈沖蝕,發育了宏偉壯觀的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柱、海蝕平台、海蝕溝槽等不同類型的海蝕地貌,峻峭神奇,引人入勝。因景觀帶有強烈的神秘性而被譽為「仙境」。其主要海蝕造型景觀為仙人井,井口直徑33m,深43m,洞壁似刀砍斧劈,陡峭無比,壁上有酷似各種飛禽走獸的圖紋,靠底部有兩個洞口與外面大海相通,海流涌進回去,拍擊岸壁,浪花飛濺,碧波泛銀,井壁回響,驚心動魄,故有「仙井吼濤」之稱。更令人叫絕的是當低潮時,駕舟可進入仙人井,迎著朝陽的映射,可以看到洞內法相妙呈的「金觀音」,其神秘詭奇,實在令人感到莫測高深。由於她必須在特定的天氣(晴天)和特定的時刻(夏季從日出到上午8時)才清晰顯現金光四射,因而帶有極大的神秘性,刺激了古往今來不少人的游興。
圖4-45 平潭球狀風化———「彌勒佛」(據楊逸疇,2007)
圖4-46 平潭球狀風化———「石人」(據楊逸疇,2007)
此外,仙人穀穀壁峭立,南壁有洞可通仙人井;蟶蠣礁是仙人井旁的凹型嶂谷,谷壁直立如門,谷外礁石嶙峋,浪擊飛瀑,風光絕佳。
在平潭城南山利村東南一片低山丘陵,皆由花崗岩所構成。山上巨岩交錯,怪石逞奇,盤根錯節,層疊成林。且區內奇洞錯列,佳境迭現,造型石景多而且奇,景物集中,可望可及,典型石景可概括為五峰一谷,即鱷魚峰、仙女峰、綿羊峰、神鵰峰、青蛙峰和神龜峰。尤其是它們當中的各種動物造型,有蒼鷹展翅、雲豹張牙舞爪、活躍的山猴抓耳撓腮、嬌媚的白鷳亭亭玉立……各種飛禽走獸千姿百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有「百獸觀園」之稱(圖4-47)。造型石景的形成是由於節理發育的花崗岩歷盡海蝕,再經上升,又接受流水等的風化侵蝕乃至風的吹蝕,終成各種神奇形態。
圖4-47 平潭球狀風化———「百獸觀園」(據楊逸疇,2007)
3.成因分析
平潭島處於地質上的閩東南沿海變質岩帶的東側,島上廣泛分布著燕山晚期的花崗岩(距今約1.3億年前)。燕山運動晚期,由於強烈的岩漿和斷裂活動,形成花崗岩中眾多酸性岩脈的穿插和走向以北北東和北西西向的菱格狀破裂構造。在以後的地質歷史中,構造活動性的升降,受斷裂分隔的地塊起伏,形成地壘地塹式的構造格局,它們控制著平潭縣千礁百島的基本排列和結構格局,控制著海壇島港灣岸線的曲折、山地平原的起伏布局形態。其中,特別是眾多菱格狀節理構造系統,它破壞了花崗岩本身的堅固性和不透水性。平潭島礁花崗岩內的構造節理是典型的立方系統,這就造成了石蛋地形及其造型地貌發育的良好基礎性控制條件。而地下水和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都可隨垂直或水平節理透入地中,侵蝕作用能向下深切和向旁側沖蝕剝蝕,產生沖溝、豎井和谷地以及橫向的洞穴等。平潭島沿海岸的峽谷、懸崖、天生橋、豎井、洞穴等幾乎皆沿方格狀節理發育所致。山地和丘陵及海岸的一些峻峭地形如懸崖、絕壁、險礁等也主要是沿垂直節理作用的結果(如霜裂寒凍作用、機械風化作用等)。
平潭花崗岩島嶼自形成以來,主要處於隆起狀態。新生代晚期受到世界洋面升降(主要由冰期、間冰期所引起的)及新構造運動的影響,也曾一度沉淪海中,遭受海水侵蝕,後又作間歇性上升,故至今在島上保留著海蝕低山丘陵、沿岸海蝕平台、階地、海積平原、海灘岩等地貌,並共同組合構成閩東南濱海丘陵島鏈地貌。
『叄』 「藍眼淚」熒光海平潭島,能美到什麼地步
什麼是“藍眼淚”“藍眼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微生物,它是一種熒光動物,也被稱為“海鷹”。體內有一種特殊的結構,稱為發光腺。
當受到波浪的刺激時,它將產生淡藍色的光。當海浪沖上岸時,離開大海的“藍色眼淚”只能存活數十秒鍾。隨著“能量”的消失,藍色眼淚的光芒消失了,它的生命結束了。
藍眼淚之所以稱為“藍沙”,是因為它們和沙粒一樣小,通常會定期出現在某個海域中。
3)北港
北港村是平潭六水鎮的一個小漁村,村莊的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整個村莊四面環山。說到這個小漁村,人們可能知道“石頭會唱歌”。
但實際上,這里也是觀看“藍色眼淚”的好地方。許多遊客說,在這里看不見任何東西,但是,如果您扔石頭,您會發現飛濺的水都是藍色的。
只需在海中攪拌一根魚竿,它們都是藍色的!
4)丹卡島
東家島位於福建省平潭市最南端的海域,靠近台灣海峽。這里有美麗的海灘,您可以自由游泳,大海是深藍色,底部是透明的。
它被稱為福建的“馬爾地夫”。這是一個荒蕪的島嶼,是未被地球污染的天堂,遠離城市的喧囂,也沒有光污染。
5)長江澳
沿著長江澳延伸幾公里的沙灘有壯觀的風力發電塔和鵝卵石海灘。與龍和鳳的人群不同,揚子江上的藍色海洋和藍天海灘要安靜得多。當然,在夏天,也可以在這里看到“藍色的眼淚”。
具體的交通線路,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位置,自行導航。
『肆』 求福建平潭島旅遊攻略,最好是平潭本地人回答。
比較有名的有龍鳳頭度假村、紅岩海濱山莊、金坤度假村、壇南灣 風化石嘛比較有名的有石牌洋、南寨石景、東海仙境等。石房子就剩東庠有看頭了,到東庠還要坐一次輪渡的,具體沒什麼可說的。
『伍』 關於平潭的資料
福建省福州市轄縣,素有「千礁島縣」之稱,著名漁業基地。位於省境東部海上,由以海壇島(平潭島)為主的128個島嶼組成。面積369.75平方公里,人口32.46萬。縣府駐潭城鎮。唐為牧馬地,清置平潭廳,1912年置平潭縣。海壇島面積323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島,我國第五大島,因其遠望如壇,故名「海壇」,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坐落於此,這里自古為文人義士、江湖游俠退隱之地,唐朝為牧馬地,宋朝末代皇帝曾逃亡至此,明清抗倭、抗日解放戰爭又是兵家必爭之地,留下了較為豐富的古今戰爭遺址,因地扼台灣海峽要沖,距台灣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的島縣,成為我國東南海疆前沿對台經貿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其形成屬於陸連島性質。地形以花崗岩丘陵為主,分布在北部、南部和西部,介乎其間的是一片面積較大的海積平原。海岸曲折。東海岸懸崖峭壁,多海灣、暗礁;西海岸多泥沙堆積,有利圍墾。中南部三十六蛟湖,古時系潟湖,今有灌溉之利。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是福建省年降水最少地區之一。全年≥8級大風達107天,為全省強風區之一。附近海區風浪特大,夏秋之際常受台風侵襲。50年代前,全島風沙災害嚴重,自防風林帶營造後,風沙災害已被制止。耕地以旱地為主,種植甘薯、花生等旱作。盛產大黃魚、帶魚、烏賊、鯷、鰮魚、毛蝦、梭子蟹等,產量居全省第2位。主要漁場在牛山島附近。水產養殖以貽貝和紫菜為著名。工業以水產品加工最為發達。工藝美術品貝雕遠銷30多國家和地區。平潭盛產優質玻璃砂,主要供福州玻璃工業需要。竹嶼口是全國標檢用砂唯一產地。縣境利用海潮水資源,建立了福建省第1座潮汐電站。
『陸』 平潭島地貌的形成
潮起潮落,滄海桑田,這看似無情的海風海浪的侵蝕,卻像雕刻家的手,精心地雕琢出了一個海上仙山般的平潭。
林森是一位執著的攝影愛好者,他對平潭有著深厚的感情。
采訪:攝影愛好者 林森
這平潭海邊我來過許多次了,每次我都有新的發現,平潭這海濱風光非常奇特,我拍了一組平潭海邊的攝影作品,前後用了兩三年時間,參加全國柯達杯優秀攝影師評選,評為十佳攝影師。那組作品在不同的時節,不同的時候拍攝的,有的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有的是黃昏,有的是清晨,不同的時候看海,都有不同的感覺。
平潭是由126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和礁石組成的,主島叫做海壇島。據專家考證,在幾千萬年的歲月變遷中,海壇島是從海底升起成為島嶼的,如今在島上的南寨山石林,仍依稀可見當年海底世界的景象。
這一塊塊造型奇特的岩石,全部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始而淳樸,野趣天成。來到這里,你盡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有人說這是孫悟空,有幾分神似;也有人把它看成是外星人,不是也很有創意嗎。
本來就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也許這揣摩的過程,也是一種樂趣吧。
站在海壇島西北端向遠處的海面上望去,可以看到一個圓盤形狀的大礁石,托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高的一塊達30米,低的也有17米,彷彿一艘鼓起雙帆的大船,正在乘風破浪地前進。
從不同的方向看半洋石帆,形狀也有所不同。但人們最喜歡的,還是登上石風帆,跟它一起揚帆遠航。在攝影家的眼裡,不同季節,不同光線下的半洋石帆,更是散發著不同的魅力。同樣是海蝕地貌,在與半洋石帆遙遙相對海灘上,卻是以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
采訪: 平潭縣旅遊局 吳曉玲
平潭島海蝕地貌形成的景觀有很多種,像這種叫球狀同心圓自然風化石蛋,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風和海浪。風和海浪被趕到這個港灣以後,一圈一圈地旋轉開來,經過日久天長,就慢慢地形成我們這個非常奇特的地形,它多的圈數可以達到18圈之多,少的也可以達到三五圈,而且每一圈之間的距離都非常勻稱,一圈一圈地剝落開來,好像雞蛋殼一樣。
長達50公里的海濱沙灘是大自然對平潭的又一項饋贈。這里的沙子潔白細膩,沙灘起伏緩和,夏季的傍晚,海是這樣的寧靜而柔和,是享受海水浴的最佳時節。
小孩們總是能自得其樂,勇敢的人更願意去接受海浪的挑戰。人們在這里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憑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壇南灣被選為了福州市帆板隊的訓練基地。得知福建省帆板比賽即將在這里舉行,林森又背上相機來到了這里,我們期待著他的鏡頭能捕捉到更多精彩的瞬間。
『柒』 平潭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平潭素有「千礁島縣」之稱,主島海壇島為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平潭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中心,距省會福州130公里,特區廈門300公里。平潭的旅遊資源以海濱沙灘和海蝕地貌為兩大特色素有「海濱沙灘冠全國」、「海蝕地貌甲天下」之稱。潮漲潮落,海侵海蝕,鑄就了島上古代和現代海蝕地貌並存,且種類齊全,典型奇特,分布廣泛,集神、幽、險、趣於一體,代表景觀有:半洋石帆、海壇天神、仙人井、將軍山、南寨石林、龍風頭海濱浴場、金坤海濱渡假村等。
平潭島交通
在福州的汽車南站,或者到連江路的雙坂車場搭乘高速快運前往平潭島。車費約48元左右。島內交通工具:電動三輪車是平潭島城區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自助游的遊客通常搭乘它穿梭於景點與賓館之間。費用低廉,一般城區內3元,不限人數(最多可以同時乘坐兩位成人和兩位兒童)從城區到海濱浴場5元左右,乘坐前應先與車主商定價錢。
平潭島有為數不多的計程車,人多的時候可以考慮搭乘,車上沒有計費器,乘坐前應先與車主商定價錢。
連接平潭島的交通工具—汽車渡輪
平潭島景區
半洋石帆
舊稱石碑洋,在平潭島西北看澳村西側500多米的海面,遠遠望去有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托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整個礁石象一艘大船兩塊巨石象兩面鼓起的雙帆,似乎正在乘風破浪前進。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石牌洋。又稱為「半洋石帆」和「雙帆石」。
被認定為中國所僅有、在海上屹立的半洋石帆
從看澳村岸邊坐渡船,十幾分鍾就到達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組平坦完整的岩石。兩個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崗岩組成
東側的一個高達33米,胸寬9米,厚8米;西側的一個高17米,胸寬15米,厚8米。兩個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體,直立在礁石上。據地質學家考證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崗岩球狀風化海蝕柱。由於它的奇特壯觀,對遊人有著強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設部與中科院的專家稱之為:「壟斷性的世界級旅遊資源。」明代旅行家陳第曾譽之為「天下奇觀」,
清朝女詩人林淑貞詩贊:「共說前朝帝子舟,雙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濁世風波險,一泊於今纜不收」
『捌』 平潭島的主要景點有哪些
景點:三十六腳湖 仙人境 沙雕節 海濱風情 海壇天神
平潭島為我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島上時常「東來嵐氣彌漫」,別稱「東嵐」,距福州128公里。
1992年平潭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旅遊經濟開發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全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
平潭北、東、南面的長江澳、海壇灣、壇南灣三大海濱沙灘,沙質細白,海水清澈湛藍,符合海濱旅遊沙灘的規定要求,而且面積大,相互連接,背後有蔥郁的防護林帶,海上有島嶼岩礁,組合條件好,灣向性好。壇南灣和海壇灣沙灘長度約有40公里,以每個遊客平均擁有3平方米海濱沙灘計算,可容納遊客120萬人以上,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海濱浴場之一。
『玖』 平潭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景點
一:澳前台灣小鎮
「澳前台灣小鎮」是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兩岸共同家園建設的重要載體。它以平潭台灣免稅市場為核心,是一座旨在為台灣特色商品提供展示、銷售,並以此為基礎打造為集休閑購物、體驗消費、觀光旅遊於一體的展銷館區。
二:平潭石牌洋景區
只有兩片像船帆一樣的東西立在海中央,你見或不見,它都在那裡。這是我國最大的花崗岩海蝕柱,這一奇特和壯觀的景象頗具震撼力,值得去瞧瞧。說到半洋石帆,平潭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石牌洋」。這兩根巨大的海蝕柱如同傳說中的東海龍王的「神器」——金箍棒從海底頂出海面,有種直插雲宵的氣勢,屹立在蘇澳鎮的看澳村海面上,這兩根天然海蝕柱,東側的一個高達33米,西側的一個高17米,兩個石柱的底部形似「印章」蓋在礁石上。
『拾』 福州平潭島旅遊
我是平潭人。來平潭玩的話,花費主要就是交通費,和住宿,以及吃的。平潭的景點一般都不用門票。
你如果搭客運車的話,要去汽車南站(五一路)搭,來回大概九十左右。到平潭後找個旅館什麼的,住宿一般不會很貴,但現在算是旅遊高峰期,所以有可能漲價了,而且有的旅館可能已經客滿,所以你最好能預定。
想看海的話,建議你去龍王頭海濱度假村,在平潭縣城,不用門票。夏天人超多。白天去要做好防曬准備,最好傍晚這樣去。在縣城找個小旅館,或者就龍王頭度假村附近的旅館(可能會比較貴);可以搭摩的去,縣城裡的話摩的費5元以下可以考慮搭,不要被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