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描述地理位置特徵
地理特徵的描述
(一)區域自然地理特徵的描述:
1、分析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從地形、氣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幾方面入手。
2、對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3、對地形特徵的描述:
地形組成、地勢特點、海拔地勢、地勢及起伏狀況;主要地形區分布;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圖特徵。
4、對氣候特徵的描述:
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入手。
5、描述天氣及天氣變化:溫度、濕度、風力和風向,陰晴氣壓等。
6、對河流特徵的描述
結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勢,結合迎風坡、背風坡、降水狀況、等高線高差及地貌類型的差異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徵。
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節變化、大小汛期長短、含沙量的大小、有無結冰期、有無凌汛現象水能。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豐富;。
水系特徵:河流長度、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和形態、河網密度、落差和峽谷的分布。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成為水系分水嶺。
7、確定有關自然帶類型
1、水平面上的氣候對應的自然帶;2、高度坡向(陽坡陰坡,背風否)
(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點描述
1、農業特點的描述:農業地位、農業類型、主要家產品、主要農業分布地區、主要作物、耕作方式、制度、經營方式、農業現代化水平,商品率。
2、工業特點描述:工業地位工業部門工業產品、工業分布原料和市場的依賴程度等等。
3、人口和城市分布特點的描述:面狀分布:平原、線狀分布:沿河流海岸線交通線分布、斑點狀分布沙漠中綠洲。
4、地理事物分布規律的描述: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要說明該地理事物疊加在哪一個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說疊加在哪一個地形之上。
①、「點」狀分布一般有「眾星拱月狀」,「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② 、「線」狀分布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點是沿山麓、盆地邊緣分布,在鐵路沿線及大河出山口處較密集。
③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如黃土高原分布范圍是東起太行山、西至祁連山以東、北起長城、南至秦嶺。
②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及特徵和分布
1.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規律:赤道兩側,(南北緯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呈上升氣流.
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規律: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南北緯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特點:常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悶熱多雨,受信風帶控制時,乾旱少雨.
3.熱帶沙漠氣候
分布規律:大致在南北回歸線附近(20-30度)內陸或大陸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特點:常年高溫少雨,乾旱
4.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規律:南亞和東南亞(10-25度大陸東岸)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以及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特點: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氣候
分布規律:30-40度大陸西岸(地中海最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夏季乾旱炎熱.冬季溫和濕潤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分布規律:亞熱帶大陸東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7.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度大陸西岸
成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均勻.冬季稍多,氣溫年變化小.
8.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規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40-60度)
成因:遠離海洋,受海洋影響小.
特點: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大
9.溫帶季風氣候
分布規律:亞洲東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
特點:雨熱同期,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變化大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分布規律:北緯50-70度 主要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③ 地理位置特徵怎麼描述
地理位置一般是用來描述地理事物時間和空間關系。
它根據人們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對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從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時空屬性和相關特徵。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對性和絕對性,一般分為絕對地理位置和相對地理位置。相對地理位置是以其參考點的周圍事物進行確定。而絕對地理位置是以整個地球為參考系,以經緯度為度量標准。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經緯度值。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質來分,可劃分為經濟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④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點狀地理事物的描述
試題通常以某一區域圖為背景圖來呈現點狀事物的分布
狀況,在讀圖時要注意從點的大小、疏密、組成的形狀來觀察點狀事物代表的含義.
描述的角度:疏密+數量+極值+方位.具體描述:①總體分布特徵(疏密狀況,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極值區位置名稱(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帶在哪,沿什麼線分布,或者說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區的地區名稱等.)③點組成的形狀——反應什麼規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義(如城市等級),點的動態變化等.當然,描述時要看圖說話,突出重點,因題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線狀地理分布圖,常用線狀符號來表示交通線、河流、山脈、等值線等.帶箭頭的表示動態,不帶箭頭的表示靜態.線段的長短、粗細表示量的大小(或標上數值).具體可分為兩類:
(1)描述一條線(通常為等值線)的分布情況
這類試題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線條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線、等溫線等,可從走向、延伸方向去考慮.讀圖時注意觀察曲線「拐點」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這類題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國一月0 ℃等溫線」分布,可描述為:東段大致東西走向,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西段大致東北——西南走向、近似於與青藏高原東緣山麓平行.
(2)描述多條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漸變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體分析如下:①總體分布及疏密狀況:通過觀察閉合線數值,說出最大區和最小區的位置在哪;通過觀察等值線疏密,說出疏密分布位置.②變化趨勢:由某方嚮往某方向逐漸變大(變小);③凸凹變化(等值線彎曲情況——凸高為低,凸低為高):說出凸點沿線數值高低的情況.
三、面狀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在描述面狀地理事物的題目當中,相對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較大.
描述角度:范圍(方位)+面積(大小、面積的變化)+伸展方向+極值區的分布.
⑤ 高中地理怎麼分析一個區域的地勢特徵 就是從哪幾個方面
首先,要根據題目中給的信息來提取分析的依據,信息不同,方向和方法就不同.
1.可以根據圖片信息判斷地勢特徵,如①河流的流向:順著河流的流向一定是地勢變低
②大陸內部同一緯度氣溫的差異:若只從太陽輻射在不同緯度分布規律來看,同一緯度氣溫應相同,但會受地形影響,地勢低氣溫高
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凸高為脊,凸低為谷(等高線向海拔高的地方凸有山脊,向海拔低的地方凸有山谷,即河流.)
④直接從等高線圖中看等高線數值的分布規律
⑤根據農業的分布特點:種植業往往分布在平原地區,林業牧業一般分布在山地或丘陵地區
⑥根據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密集地區往往是平原,稀疏地區為山區或高原
⑦根據等壓線的分布規律:海拔高氣壓低
2根據對信息提示的地區特點判斷,比如說亞洲地區,中間高四周低;美國東西高,中間低;歐洲東高西低等等.也就是要掌握大量不同地區地勢地形的分布特徵,因此作為判斷的依據.
時間很短,簡單總結了這幾點,如果有缺失,希望能自己補充,也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你
⑥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及特徵和分布緯度
氣候類型分布特點:
1、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分布均勻;分布:主要在南北緯5°以內;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季;分布:南北緯5-10°;成因:副高與赤道低壓交替控制。
3、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分布:亞洲東南部、南部;成因:受西南季風控制。
4、熱帶沙漠氣候;特點:終年高溫乾旱;分布:回歸線附近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成因:常年受副高控制。
5、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分布: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6、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分布: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西;成因:風帶與副高交替控制。
7、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分布:亞洲東北部;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8、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差大,降水稀少;分布:中緯度大陸內部;成因:常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9、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溫和濕潤,降水均勻;分布:40-60°大陸西岸;成因:常年受西風控制。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大陸內部緯度較高處;成因:緯度高,受副極地低壓控制。
11、苔原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極圈附近緯度較低處;成因:受極地氣團控制。
12、冰原氣候;特點: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分布:極圈附近緯度較高處;成因:受極地氣團控制。
13、高山高原氣候;特點:情況復雜,不好一概而論;分布:海拔較高處,一般3000以上;成因:海拔高。
(6)高三地理如何寫分布特徵擴展閱讀:
氣候類型成因:
1、太陽輻射:
陸地若受陽光照射強、 則地面氣溫高;若陽光照射弱、則地面氣溫低。而海水因為熱傳遞強,所以溫度穩定。
當陸地受陽光照射強、而導致陸地氣溫高時,陸地的空氣膨脹上升,此時海面的空氣相對來說比重大,海面空氣沿著地表從海面流入陸地。而海面較低的溫度導致海面上空的空氣因收縮而下降,地面上則由於溫度高導致的空氣膨脹而上升,於是高空的空氣從大陸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陸地受陽光照射弱、而導致的地面氣溫低於海洋溫度時,海洋上空的空氣上升,陸地上空的空氣下降,地表的空氣則是從陸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氣溫和降水狀況等特徵有所不同,根據這些特徵而把各地不同的氣候分為若干種類型。
2、大氣環流
3、下墊面(海陸位置,洋流,地形)
⑦ 高考地理 降水的分布特徵怎麼答
中國的氣候有很多種,例如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高原氣候等等.,根據它的氣候特點來答題
溫帶季風氣候 :全年四季分明,天氣多變,隨著緯度的增高,冬、夏氣溫變幅相應增大,而降水逐漸減少.
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⑧ 高中地理:降水的分布特點需要從那幾個方面來分析以及其成因 很急,因為馬上要高考了!!!!
主要從時間(季節)和空間上來分析。例如我國降水的分布特徵及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具有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特點。
成因:我國東南臨海,西北深入到亞歐大陸內部,使得我國的水分循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弱。另一方面,能帶來大量降水的夏季風,受重重山嶺的阻擋和路途越來越遠的制約,影響程度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小。
降水的季節變化 我國各地降水量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國大多數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這個時期的降水量一般要佔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區來看,南方雨季開始早而結束晚,北方雨季開始晚而結束早。
成因:我國降水量的這種時間變化特徵,是與季風因鋒面移動產生的雨帶推移現象分不開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濕氣流與南下的冷空氣在南嶺一帶相遇,雨帶在此徘徊,華南雨季開始;六月份,雨帶隨鋒面推移到長江流域,並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約擺動一個月左,陰雨連綿,此時正值梅子黃熟時節,稱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七、八月份,雨帶隨鋒面推進到華北、東北等地,我國北方降水量顯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大,雨帶隨鋒面迅速撤回到長江以南,加上有台風雨配合,此時華南雨水仍較多。
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分布極不均勻,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系,最少的地方則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⑨ 高中地理知識 如何描述地貌特徵
思路:地形類型+分布位置+面積比例+地勢。如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西高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