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何角度去分析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
大到市域規劃,小到景觀或建築設計方案,如果你從事的是規劃設計行業,那肯定會跟區位分析打交道了。
區位分析既可以是精煉的文字,也可以是簡明清晰的圖件,但大部分情況下兩者是兼備的。我們今天談的主要是文字部分,兼顧部分配圖的要領。
區位(location)主要指某事物佔有的場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關系等方面的意義。我們都知道李嘉誠先生的物業三原則便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也就是說房地產項目成功的關鍵是區位!區位!區位!
同理,不管我們要分析的項目屬於物業、景區、園區還是特定的行政范圍,其區位決定了他未來是否適合發展某內容或某產業。
區位分析,顧名思義,就是對某地的具體區位進行詳細的分析解讀,從中抽離出能夠輔助決策的相關內容或結論,從功利的角度,你也可以理解為:分析完一大堆的內容後,得出什麼結果?這個結果是否能支撐我後面的結論或決策?
區位分析不是為了分析而分析,原則上來講,我們呈現在方案中的分析內容,都是要支撐我們的決策結論的,否則,我們的分析毫無意義。
舉例說明:經過研討和多方調研之後,我們認為,某園區未來適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那我們的區位分析則需要為之服務,通過不同層面的區位分析,來得出此地適宜發展文創產業的結論。這是一種結果導向型的分析方法,當然我們不是不分析其他的區位條件,而是在綜合分析了所有內容之後,只呈現對我們的決策結論有利的方面。這樣,我們的文章讀起來才會環環相扣,緊密協調,否則,就會造成分析和結論前後矛盾,令人不知所雲等情況。回到我們的例子中,該園區如果要發展文創產業,則區位分析部分,則不能簡單的分析其地理空間的分布,而是更多的從區域文化創意板塊或格局中來分析其位置和未來可能的佔位情況,而不是前面分析一堆交通、地理、經濟的關系,然後後面很突兀的說:我們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WHY?
大致上來說,區位分析可分為交通區位分析、地理區位分析、經濟區位分析、文化區位分析及其他與方案內容相關的區位分析等等。
交通區位,也就是項目地的內外交通條件。主要是系統分析項目的外部可進入性,當然,你也可以把內部的交通組織情況放到本部分來一起分析。你可以從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等方面進行分別論述,也可以結合項目情況,選取適當的方面來分析。比如,某地要發展公路物流,那肯定要分析該地的高速公路網路,項目地與高速路出入口的關系,則航空、航運等則不是重點。再比如,我們的項目是某景區或旅遊目的地,則要分析其機場、高鐵站、交通樞紐等與項目地的聯系等等。
地理區位,或者叫自然區位,我們關注的是當地的自然地理情況,很多同學可能覺得這部分很虛,就是從資料中摘取一部分進行羅列即可。其實不然。如果某地要大力發展農業項目,則當地的地理地貌對產業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平原還是丘陵,山地還是河川,對其適合發展現代規劃化的農業還是精品休閑農業有很大的不同;當地的風向、氣候等條件,也對某些項目的選址和落位有較大影響;周邊的地理山川對其景觀布局亦是關系重大。如果寫完方案後,我們發現我們的地理區位分析部分,僅僅是摘錄了客戶爸爸提供的資料,那顯然是不合格的。
經濟區位,這個就很重要了。項目是加在北京、天津之間還是夾在內蒙、新疆之間,他們未來發展的潛力和方向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的項目所在地在全省中綜合經濟發展條件怎樣?是靠前還是墊底?周邊有么有國家級城市群?我們在該城市群里是個什麼地位?同樣,切忌只是羅列說明一下當地GDP、增長率、人口等情況,因為那樣毫無意義,這些數據客戶爸爸比我們還熟悉哦,他們想知道的是這些數據背後的東西。
文化區位,這個就比較「玄幻」了。也是很多專家在審核方案的時候,會細摳的部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適合分析文化區位,比如上面我們將的物流的項目,我們分析文化干什麼?寫作沒有固定的範式,要量體裁衣,靈活判定自己的分析架構。那怎麼來分析文化區位呢?以旅遊類項目舉例,當地發展是受燕文化影響還是更多的繼承於齊文化?這個對其建築形態、人文風俗是有很大影響的。再比如,項目地位於多民族融合聚居之地,則需要仔細分析不同的文化對項目的具體影響。又如,我們想獨樹一幟,則需靠考慮我們的文化特徵與周邊地區文化的不同之處在於何處。綜上,文化區位不僅僅是摘錄縣志、文史研究資料,更多的是要從不同區域文化之間,找出我們的特色或發展要點。如果你的方案中有專門論述文化的章節,此部分也可移到該章節下論述。
其他區位分析,則可視方案需要,靈活設置分析的內容。如上面講到的文創產業園區的例子。
建議大家多看一下申論寫作規范啊、議論文的寫作結構啊、學習下金字塔原理啊這些關於文章結構組織的內容,或者回顧一下我們高中寫作文的要點。
雖然寫文章忌八股,但遵循某些規則,會使你的方案更加出彩。比如:總分總,比如一三(開頭亮結論,下面跟三個支撐)。反正要有你自己的論述的邏輯,忌胡亂堆砌資料。
團隊中碼字的和作圖的往往不是一人,兩人之間的協同和溝通很重要。有時候文案寫的很棒,讀來讓人震撼,但是從配圖中完全找不到文字中所提到的內容。有時候圖件表達力超強,但文字讀來讓人摸不著頭腦。這些都是一些反面教材。
總的來說,配圖除了版面好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說服力,讓讀者一眼能看到這張圖想表達什麼,引起視覺沖擊力的地方,一定是我們的結論或引導讀者去思考的部分,切不可喧賓奪主。此部分因我不是專業繪圖人員,不做過度點評。
首先當然是找客戶爸爸要嘍。
要不到,退而求其次,我們可以藉助互聯網來獲得相關的內容。
比如查文化區位,你要去的不是網路,而應該是當地的文史研究網站,比如X市地情網、x縣方誌網等。
比如查經濟區位,你不僅僅需要看當地的資料,更要看上一級行政區的資料。我們查朝陽區在北京市的經濟區位,我們看的一定是北京市統計年鑒,而不是朝陽區統計年鑒。
比如查交通區位,則要好好利用好高德、網路地圖,但又要結合當地的交通規劃,因為未來幾年的新變化,高德是不知道的哦。
查地理區位,需要去翻地方誌,其他地方的描述均不太好。
當然,如果你懶得去查去寫,也可以通過一些在線智能分析工具來實現一鍵生成,比如微思智能寫作的微思區位分析(wis where)工具,能自動生成圖文並茂的分析資料,但要寫好區位分析,僅僅靠軟體生成是不夠的哦,還要多多磨煉,自己才能得到提升。
㈡ 簡述分析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如下所示:
㈢ 怎麼描述店鋪地理位置優越
你可以說你們的店鋪靠近銀行 醫院 大型商場 地鐵站等 這些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這樣描述後顯得你的店鋪位置比較便利,也比較優越。
㈣ 如何用一句話形容地理位置的優勢
海陸兼備位置優勢。
㈤ 如何評價一個國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評價一個國家地理位置特點的優越性:
1. 經緯度位置的優越性,如位於熱帶,熱量條件充足。
2. 海陸位置的優越性,如臨海,有利於發展海洋運輸和漁業。
3. 相對位置的重要性,如鄰國眾多,利於發展對外貿易;市場廣闊等。
4. 交通位置的重要性等。
㈥ 怎樣描述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從哪幾方面描述
經濟、交通、環境
㈦ 介紹我國地理位置和優越性的100字短文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於北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關系看,中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緯度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和南北的氣候差異,使得我國氣候復雜多樣。
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使我國陸上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交往,便於與周邊國家的邊貿往來。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1、中國領土從東西半球看為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為北半球,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領土南北跨越近緯度50度,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
2、中國領土四端: 最北端 在黑龍江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最南端 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3、最東端 在黑龍江省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附近)。最西端 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附近)
㈧ 寫一段小短文,介紹我國的地理位置,並說明其優越性
嗯 。。
我國地域寬廣,東西橫跨近三個時區,南北有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適合多種農作物耕作,既有多樣性,又有互補性,西高東低四千多米的落差,使高原豐富的雪水,向東形成了滋潤大地的河流,黃河,長江,怒江,瀾滄江等,流域面積廣大,給農耕提供了豐富的水源,東部的大海又使季風有豐富的水氣資源,可以說得天獨厚,更不用說那豐富的漁業和林業資源了。我國地處歐亞大陸的東端,兩萬多公里的陸地邊界和多國接壤,一萬多公里的海疆又與多國隔海相望,海上交往,我們可與世界各國通航,路上直通西亞,乃至歐洲各國,也可以說在世界上,地利優越,及其方便對外開放,也是各國優選的投資國。因漫長的海岸線,我國有優良漁場,海產品豐富,漁業資源潛力很大,近年我國修建的深水港又使我國成為重要的貨物集散地,環太平洋國家的聯系,交往,促進了我國海洋事業的騰飛,造船業,海上運輸等海洋事業也成為我國經濟的關鍵領域.
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分析:在發
展農業生產方面,中國地域廣大,南北、東西氣候差異大,為發
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對外交往與合作方面,可以
通過陸地同中亞、南亞、西亞、歐洲等地直接往來,如古代的
絲綢之路」,也可以通過海洋同海外各國往來,如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等。在發展海洋事業面可以發展海上航運、海水養殖、
開發海洋資源等等。其他方面還有像修建港口、碼頭,建設海上
娛樂設施等
海路位置:海岸線長,鄰國多,有利於對外貿易;
海洋面積廣大,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
㈨ 介紹我國地理位置,並說明其優越性
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
中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5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東經112°17』09」E),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中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中國領土遼闊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中國南北相距5500千米,東西相距5200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中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渤海和瓊州海峽為中國內海。沿海分布有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
優越性: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造成南北氣候差異大,為我國發展多種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東部廣大地區雨量比較充沛,有利於農業生產;東部臨海,便於發展海洋事業和同海外各國交往;我國西部深入大陸內部,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俄羅斯、西亞、歐洲直接往來。
鄰近中國大陸的海洋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渤海位於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到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的渤海海峽,與黃海水域相通,有廟島群島綿亘峽口,面積7.7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處70米。
黃海北起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岸向濟州島方向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平均水深44米,最深處140米,面積38萬平方千米,海床為半封閉型淺海大陸架。
東海北起長江北岸至濟州島方向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線,東至沖繩海槽(以沖繩海槽與日本領海分界),正東至台灣島東岸外12海里一線,面積77萬平方千米。
南海的海底是一個巨大的海盆,海盆的山嶺露出海面就是中國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這些海底山嶺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南海總面積350萬平方千米。
㈩ 描述我國地理位置以及優越性
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南北跨緯度近50°,而且幅員遼闊,我國位於北半球,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東部地區降水豐富,利於農業生產,沿海多良港,利於發展海洋事業和加強海外各國的交往.故答案為: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南北跨緯度近50°,而且幅員遼闊,我國位於北半球,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從東西半球來看,我國位於東半球,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東部地區降水豐富,利於農業生產,沿海多良港,利於發展海洋事業和加強海外各國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