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為什麼選擇地理

為什麼選擇地理

發布時間:2022-04-17 07:01:41

❶ 為什麼選擇地理和資源管理專業

摘要 你好,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和資源環境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掌握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利用與評價、資源環境遙感的專業知識與方法以及資源利用和環境發展相關政策和法規,能在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政府機關、大中專院校等從事與資源環境相關工作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❷ 為什麼選擇地理這門學科

因為可以讓你對世界有個很好的認識,讓你不輕易迷路,讓你旅遊時有更好更系統的方案。

❸ 為什麼要學地理

一、民富國強離不開地理。
學地理的人都知道世界不同地區差異很大,物產、資源各不相同,所以通過互通有無、調劑餘缺、發展貿易,能給我們提供更豐富的產品,享受更高的生活質量。貿易還能促進地區分工,讓生產更有效率,從而促進物質財富的增加。近幾百年來,世界的快速發展與重大地理事件密切相關:那就是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為工業革命提供原料、資金和市場,是近代世界快速發展的源泉。從我國來看,啟蒙中國人思想的是兩本地理書籍:《四洲志》和《海國圖志》。因為這兩本書,開闊了中國人的地理視野,讓中國人睜開眼睛認識世界。從此中國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開始向外國人學習,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發展自己。有些地理素養的人都明白,只有開放才能帶來發展,因此學地理的人都理解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的意義,而這兩者是社會高速發展的動力。我想,大家都多學點地理,各地的貿易保護主義就少了許多;多普及些地理知識,因為釣魚島而盲目抵制日貨的人就少了許多。因為在全球化的時代,世界經濟已經緊密連成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二、地理是一種素養
古人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的淵博。天文也好、地理也好,都是我們中學地理教授的內容。地球上每天發生的事件大多與地理有關,不懂地理就無法理解這個世界。少了地理知識,就不能稱其為學識淵博。地理知識是一個人基本素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地理的人具備一種涵養:努力、低調、而不張狂。因為,地理知識幫助我們認識到自然和社會的神奇和多樣,這種神奇和多樣又成了我們為之努力探索的源泉和動力。地理的奧秘無窮無盡,越學越感覺自己的渺小,越學越感覺自己知道的很少。所以,學地理讓人變的更努力,但不會變得張狂。我們的溫總理就是學地理出身,他的父親也是地理老師。溫總理說,社會需要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人,而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精神就蘊含在地理學習的過程當中。
二、地理讓生活更美好
地理是一門讓人發現美、認識美、欣賞美的學科。古人說,和 諧生美。學習地理不僅讓我們認識大自然的和諧,也讓我們理解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非洲草原上,氣候、地形、草原、動物等各組成要素之間相互依存,和諧共生。雖然說草原上充滿弱肉強食、物競天擇,但誰也離不開誰,這就是自然地理的和諧。東北的學生喜歡溜冰,江南的學生擅長游泳;南方民居寬大通風以降溫,北方民居厚牆小窗以保暖;南方戲曲婉轉悠揚,北方民歌粗狂高亢等等,這些都蘊含著人與自然的和諧。所以,學習地理讓人熱愛自然、真愛生活、珍惜生命。因為我們生活在美的世界當中。

❹ 實體店為什麼會選擇地理位置

因為現在受到線上網路購物的沖擊,人們出門購物已經不在需出門走到很遠的地方去單獨購買某樣商品,所以日常商品如超市之類的都會選擇開在住宅集中區,而像衣服、鞋、包包之類的商品都會集中在某一個商城或者商業街去開店,這樣確保了客戶的人流量,加上一些商家活動提高轉化率就能盡可能的提高商家的盈利。

❺ 能幫我分析一下,到底選地理比較好,還是歷史比較好

聽我的,選擇地理吧!有兩點好處:
1,地理是在短期內不會發生任務變化的,相比較歷史而言,歷史事件比較多,看看中國5000年的歷史,要是背了話,夠你受的了;就別說是世界歷史了!地理卻不一樣,他沒有發生抽象性的變壞,頂多就是氣候改變一下,只要你分段活學,不用背都能記住;我就是那麼學的,我現在在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工作呢;收入在每月4000¥以上。
2,歷史那科目沒什麼前途,我上高中的時候也學的文科,背歷史,每天都有超過100萬個腦細胞死於「歷史事件」。我不想看到我的後塵,所以借鑒我的經驗來建議你要發揮你的地里長項,肯定能向我一樣考上一所理想的地理大學。
我的意思不是讓你徹底放棄不學歷史,至少要把1927年到1949年的歷史記住,尤其是1938年到1935年那斷讓中華大地危在旦夕的那段歷史。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❻ 為什麼要學地理的作文

我估計恐怕不行 因為正常輸入只能輸1000字 除非不空格 但我可以與你談談如何學地理 雖遠沒有1000字 至少是我的心意
在此基礎上再補充吧!剛開始學習時是有些困難 關鍵是多看 那麼就不得不說到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不得不感謝我的地理老師
當我在課堂中說出那一大串地名或是地理信息時 望著同學那異樣的目光 自豪感不由得油然而生 想到自己就好像身臨其境 心中不由得熱血沸騰
再者你需要有地圖 這樣才能愛圖 我就有一種嗜圖如命的心理 從哪裡知道一個地名或者某一個沙漠盆地 我就會把它記在課本上然後就去翻圖找它
找到它後其實就是一個升華過程 不知不覺中便有了世界地圖的大體框架 但不能得到滿足 還需往細處著眼 要作題 自己做題 原來有些懶 後面的大題
看了一遍題 掃了一眼答案便抄上了 現在發現 這種方法不好 現在我先瀏覽完題後 便自己思考每一問 雖然有不確定的沒有寫上 但卻默默記在心中
接著對答案 將一問的答案看完後 把自己沒寫的紅筆標出 僅僅憑著記憶把它寫出 這可能有人不信 但我真的是這樣做的 不得不說 看的題多了
便有了一套套路 例如分析區位優勢 便想到內部因素{自然(氣候 地形 土壤 ) 國家 市場 勞動力 礦產資源 有何工業基地(分析工業基地特點
這條我通常不寫 實在沒有辦法才會去這方面去靠)等} 外部因素{外國產業結構調整 僑鄉(便於吸引外資 先進技術)等}
相信你通過努力一定會總結得更好 再次要問題 題有不會先試著用答案說服自己 這也便於向老師提出疑問 便於深化對題理解和熟悉程度 走到哪 就學到哪
地理是門綜合性較強的科目(有些偏理) 所以課外知識積累就很重要 提高對時政的熱情 從中獲得有益信息 做大題時不致於措手不及
所以我的方法是:1興趣 2地圖 多看多了解 3做題 自己總結其中的路子 4問題 5隨處學習

❼ 為什麼選地理的人少,不好考大學嗎

是不好考大學,是因為學地理的很難學出來。以後想找到對口的職業,並且學地理比較累,經常有考察調研之類的。所以很少人學啊。我也是比較喜歡地理的,但是最後也沒有學地理專業。祝你好運

❽ 新高考選生物還是地理

1、學霸更喜歡選擇生物


在重點高中,選擇哪個組合的學生最多?答案是理化生的“老理綜”組合,為什麼選擇這個組合的多?這是因為理化生組合,可選專業最多,所有理工科專業都可以選,而生物對於學霸來說,難度是最小的一科,最容易得分的一科,除此之外,受傳統觀念影響,成績優秀的學生,選擇理科,正因為這些因素影響,所以選擇生物的學霸居多。


2、學習差的學生被迫選擇地理


對於成績差的學生, 往往會從政史地生四科中進行組合,雖然生物和地理也是他們的最愛,但是相比政治和歷史,這兩科都還是有一定的理解難度的。


對於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還是喜歡選擇傳統的政史地的“老文綜”組合,比如在山東省第一批選課數據中,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學生人數在20種組合中排名第一,這個組合雖然可選專業最少,但是選擇的學生最多,不是因為學生喜歡,而是因為被迫選擇。


3、中上游學生,選擇地理更有利


根據上面的分析,如果是中上游學生,如果地理和生物之間沒有絕對優勢,要選擇一科,肯定選擇地理更有利!因為選擇地理,你還有機會成為學霸,而選擇生物,你是很難超過那些學霸的,在等級賦分模式下,選擇地理更容易賦更高的分數。


所以對於成績中上游的學生,沒有必要跟隨學霸選擇理化生組合,如果把生物變成地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❾ 高一面臨選科了,我不知道學地理好還是選政治比較好為什麼

其實關於地理和政治的理解,我與樓上有分歧,我個人認為地理才是更偏背誦的多,而政治則是以分析、邏輯、理解的更多些。
政治知識,我認為更偏重於理論聯系實際,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去體會政治理論中的東西,會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所謂一通百通,就體現在一個國家的政治結構是一個政黨在治國理政的總的框架,這樣去學習政治會比較容易。而考試時的政治理論論述題,總不能長篇大論都背下來吧,只要知道總體上的綱,就可以要據自己平時的積累和理解,圍繞綱來寫就可以得到絕大多數的分了。
而地理,地理就擺在那,除非發現大的自然事件,是不會變化的,更偏重於背誦,沒什麼規律可尋,總不能每個人都能全中國或是全世界都走一遍吧,背下來就得了。

❿ 地理這門學科有什麼重要性

一、地理知識是人的社會文化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生正處於身心全面發展的時期, 不僅應當具有語言、數學、外語等工具類知識,而且應當具有歷史、地理及其他科學知識。 歷史知識有利於讓學生了解人類的過去,從人類的歷史經驗中去豐富自己。地理知識則是從 自然和社會兩方面讓學生科學地認識世界。讓學生從家庭的狹小空間中「走」出來,認識社 區、村鎮、城市、國家、世界、地球及其宇宙環境;認識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社會經濟、 民族文化、風土人情。從我國及世界各國人民的經驗中吸取營養,充實自己,去學會做人、 做事,學會與他人交往,學會生活。在現代社會里,一個缺乏地理環境科學知識,充滿迷信 思想和孤陋寡聞的人,一個對家鄉、祖國、世界缺乏了解,缺乏情感的人,是很難適應科學 技術高度發展,信息交流頻繁,社會聯系復雜,產業和職業瞬息萬變的社會的。
二、地理空間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
三、人類要在地理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要掌握環境本身的發展規律,按科學規律辦事 。作為一個具有現代文明的人,就必須具備地理環境方面的科學知識,具有正確的保護環境 的觀點及全球意識。了解人類面臨的種種環境問題,按照正確的行為准則,自覺地參與改善 環境的行動。而這些都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內容。 環境保護知識、環境意識、全球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素養,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組 成部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選擇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