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秦嶺周圍哪些山

地理秦嶺周圍哪些山

發布時間:2022-04-17 11:53:27

❶ 秦嶺和太行山之間是什麼山

秦嶺和太行山不存在之間的說法。秦嶺山脈是東西走向的,太行山是南北走向的。並不存在它們之間一說。秦嶺以北,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單元(地形區)是黃土高原。
秦嶺,分為狹義上的秦嶺和廣義上的秦嶺。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廣義的秦嶺,西起昆侖,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太行山(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
太行山脈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餘公里。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
黃土高原(LoessPlateau)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廣義上的黃土高原即黃土區,黃土面積63.5萬平方千米,其中原生黃土38.1萬平方千米,次生黃土25.4萬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鄂爾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狹義上的黃土高原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陝西中北部、甘肅中東部、寧夏南部和青海東部,面積約30萬平方千米。

❷ 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脈呢

摘要 從地理意義上來講,秦嶺、淮河一線共同組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我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處於這一線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等均呈現明顯的差異性變化。

❸ 簡要描述秦嶺-大巴山的地理位置特徵

1.位置(秦嶺: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也是陝西省一條極為重要的地理線,它橫亘在祖國的中部。大巴山:巴山西起嘉陵江谷,東至湖北武當山)
2.氣候(氣候溫和,大巴山南面的四川盆地為中亞熱帶,而北面的漢中盆地則屬於北亞熱帶。大巴山是中國中亞熱帶氣候和北亞熱帶氣候的分界線,大部分地區屬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米倉山、大巴山、神農頂等山脊14℃以下;大巴山南麓(奉節、巫山一帶)16~18℃;其餘地域14~16℃。年平均降水量:米倉山東部1200毫米以下,神農架林區1400毫米左右,其餘地域1000~1200毫米。)
3.地形(秦嶺:山勢北陡南緩,群山毗連,峰巒重疊,小盆地,山間谷地。大巴山:危峰如林,千崖萬壑,森林茂密,道路崎嶇險阻,是陝南與川北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其山勢成西北至東南走向)
4.土壤(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梯田環繞。地下寶藏也十分豐富,除金、銀、銅、鐵、硫等礦藏外,汞銻、鉛鋅等礦的藏量在全國也位居前列,它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貴重金屬礦藏區。此外,陝南的水能資源藏量豐富)
5.植被(有種子植種三千餘種,野生動物四百多種。盛產土特產和珍貴中葯材,盛產絞股藍,被譽為「世界絞谷」。

❹ 秦嶺從西到東有好多山,這些山都叫什麼名字求地理達人指教。

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 而廣義上的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在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余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 長約1600多公里,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高3771.2米,在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
山脈分段
西段秦嶺大致可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分為三支,北支為秦嶺,也稱南岐山或大散嶺;中支為鳳嶺,有黃土堆積,水土流失比較強烈;南支為紫柏山,在留壩的西北稱柴關嶺。這些山嶺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而以紫柏山最高,海拔達2610米。秦嶺西段分別成為清姜河與嘉陵江、嘉陵江左岸支流與沮水河干、支流以及褒河一些支流的分水嶺和發源地。
中段
陝西秦嶺的中段稱終南山,主要山嶺有四方台、首陽山、終南山和東光禿山等,海拔均在2500—3000米。是灃河、澇河、滻河、子午河、旬河和金錢河等的發源地。由秦嶺梁向東南延坤的平河梁,主峰是廣東山,海拔為2675米。在句河和社川河流域,有近東西向延伸的古道嶺、海棠山和羊山,山勢低緩而破碎,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月河主要支流——恆河、付家河和蜀河、池何等於、支流的發源地。
驪山是陝西秦嶺中段北麓外延的斷塊山,主峰是仁宗廟,海拔為1302米。來自驪山的溪流,有的成為灞河的支流,有的直接流入渭河。
東段
陝西秦嶺的東段呈手指狀,向東南展開。從北向南依次是:太華山、蟒嶺、流嶺、鶻嶺和新開嶺,海拔均在1500—2500米;南洛河、丹江及其支流銀花河分布其間,成為山河相間的嶺谷地形。秦嶺主脊草鏈嶺和太華山,是丹江、南洛河以及秦嶺東段北坡山澗溪流的分水嶺與發源地

❺ 秦嶺山脈有多少座山

地理位置
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重要自然地理界線。東漢班固的《兩都賦》中已有「秦嶺」之名。歷史上曾為秦國之地,故稱秦山或秦嶺。大致位於北緯32°30′~35°,東經103°~113°。西以臨潭、迭部、舟曲境內的岷迭山系與昆侖山脈為界;東至河南伏牛山麓;北界西段自臨潭北部的白石山(海拔3908米)起,東延至天水東南的火炎山(2559米),再往東以秦嶺北麓的大斷裂帶為界,北界東段入河南境則以黃河南岸山地為界;西南以甘、川省界為界;南臨漢江與米倉、大巴山分界;東南直抵鄖縣。
[編輯本段]名稱由來
中國有許多名川大山,但以秦嶺最為獨特。秦嶺作為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生態系統,不僅僅單純地體現在生態環境上,而且體現在歷史和文化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哪一座山脈像秦嶺這樣哺育著中華文明的進程,也沒有哪一座山脈像秦嶺這樣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文明的進程。如果把黃河比作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秦嶺就應該是中華民族的父親山。
追溯關於古代對秦嶺的歷史記載,其中描述我國古代的山脈分布的專著首推《禹貢》,《禹貢》中對華夏大地的山脈有「三條四列」之說。作者認為,秦嶺居中,列為中條;次則有「三河兩戒」之說,而秦嶺分地絡之陰陽;昆侖有三龍,而秦嶺為中龍;蔥嶺有三干,而秦嶺為中干,等等。所以,秦嶺在很久以前,就成為華夏大地的重要山脈。
秦嶺古稱「南山」,《詩經》有「節彼南山」,《禹貢》稱「終南敦物」,《山海經》亦稱「南山」等等。根據歷史記載,南山之名由來已久。《史記》中謂「秦嶺天下之大阻也」。秦漢而後,東方朔有「南山天下之險也」。特別經韓愈貶潮州詩「雲橫秦嶺家何在」,秦嶺之名隨韓詩而遠揚。南山亦稱終南山,左傳有「終南九州島之險也」。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則說:「蓋終南脈起昆侖,尾銜嵩岳」。到了清同治年間,更有毛鳳枝著《南山谷口考》,「東起潼關,西至寶雞,凡南山谷口北向者,得一百五十」,正是陝南秦嶺的山地。
[編輯本段]地貌特徵
東西長約1600多公里,南北寬數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不等。居甘、陝南部和豫西,並有小部分伸入鄂西北,呈兩端微向北翹的「一」字形。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山勢西高東低。山脈北側為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南側為低山丘陵紅層盆地和江漢平原。
秦嶺南北自然景觀各異。北坡為暖溫帶針闊混交林與落葉闊葉林、山地棕壤與山地褐土地帶;南坡為北亞熱帶北部含常綠闊葉樹種的落葉闊葉混交林、黃棕壤與黃褐土地帶;河谷盆地中栽植有亞熱帶經濟林木,如柑橘、枇杷、油桐、油茶、棕櫚、茶、烏桕、杉木、馬尾松和柏木等。
陝境秦嶺是秦嶺山系的骨幹,山坡北陡南緩,山勢巍峨壯麗。一般海拔1500—3000米,高出關中盆地和漢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脈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許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構成秦嶺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北陡南緩的山勢導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諸水源遠流長,斷切東西走向山嶺,形成許多峽谷,水力資源豐富,可謂山高水長。
[編輯本段]氣候特徵
秦嶺是中國氣候上的南北分界線。特別表現在冬夏季風的巨大屏障作用。秦嶺對水汽也起阻滯作用,南坡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北坡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秦嶺以北的河流水量較小,流量變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結冰。以南河流反之。習慣上以秦嶺北坡和淮河一線劃分,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氣候,以南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
[編輯本段]歷史傳說
漢中地區、安康地區和商洛地區很早就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的文化遺址,可推斷在100-20萬年前,陝南地區就有了人類活動,在馬家鎮楊家村出土的銅鼎、編鍾、陶瓷等說明先民在秦嶺地區繁衍生息的歷史十分悠久,遍及秦嶺地區眾多縣城的多處原始社會遺址,證實了遠古人類在此活動的足跡。
相傳,堯舜時期,堯封帝嚳之子契於商。契即殷商之始祖。夏商時期,在陝南境內的秦嶺地區都屬於梁州之地。西周和春秋時期,商洛地區就屬晉,而漢中、安康屬楚。 戰國時期,秦嶺大多屬於秦地。秦漢時期,秦在陝南地區共設12個縣,其中位於秦嶺地區的就有略陽、鳳縣、上雒(商洛)和商縣等。嘉陵江流域的略陽、鳳縣,在秦漢兩代稱嘉陵道,屬北都郡,而丹江流域的上雒、商縣則是秦王朝的根據地。《史記》、《漢書》中就有「南山檀柘;天水隴西山多林木;巴蜀廣漢本南夷,秦並以為郡,山林竹木果實之饒;武都地雜氐羌,皆西南外夷,武帝初開治;楚有漢江川澤山林之饒,或火耕水耨,以漁獵山伐為業」以及「褒斜材木竹箭之饒」的記載,足以說明秦嶺山區當時森林繁盛,而農業種植和捕魚伐木是主要的生產方式。
從漢末到隋唐統一的300多年間,漢中地區有「後漢,張魯居漢中,改為漢寧郡,曹操討平之,復為漢中郡」之說。也就是說,三國鼎立時,漢中地區還是漢中郡。西晉屬梁州,南鄭為州治所在地。唐代設置其為興元府,洋州和興州12縣,而宋、遼、金時期稱為興元府。安康地區在曹魏平張魯後,從原漢中分出,設為魏興郡,縣治同漢;晉時魏興郡仍沿舊治,而永嘉離亂後屬東晉,隋唐設金州漢陰郡,宋置金州安康郡,隸屬京西南路,縣治襲唐。商洛地區秦歸內史,漢初至兩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州郡屬治變化頻繁,但縣治沿舊。唐置商州上洛郡。北宋沿唐舊治,隸永興軍路,金屬京兆府。
形成秦嶺的厚重感,還有一個原因。秦嶺不僅分隔了黃河和長江,形成各具特色的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更滋養著自強不息、內斂厚重的黃河文化,凝鑄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的氣魄和膽識。秦嶺的重要,不僅體現在獨特的生態系統上,也體現在歷史和文化上。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發展過程,秦嶺為中華的文明進程不僅提供了生態屏障,而且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可以說,秦嶺對中華文化的形式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華文化發展當中重要的自然生態因素之一。在這個過程中,秦嶺生態系統和秦嶺的大山沉澱了很多豐富的人文和歷史景觀,從而使秦嶺的生態環境擁有了很厚重的文化和歷史底蘊,包括距今160萬年前的猿人遺址,距今115萬年完整的藍田猿人頭顱骨化石、距今18—20萬年的大荔智人化石和距今4—5萬年的河套人遺址。秦嶺在陝西境內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非常豐富。舉世公認的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黃帝的族居地和陵寢都在陝西。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末年)、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後秦、大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和國家在此建都,為陝西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其中有氣勢恢宏的帝王陵墓,有規模宏大的古城垣和宮殿遺址,有保存完整的古建築,有香火旺盛的名剎古寺等等。這悠久歷史賦予陝西掘之不盡、觀之不勝的文化遺產,形成了天然歷史博物館。
這樣一座原始而古拙、博大而精深的山脈氣質,自遠古時期就被人重視、開發和利用。早在秦朝,秦始皇就在西出阿房宮100多公里的秦嶺北麓修築宮殿,以為皇家花園。漢代武帝時,常在秦嶺北坡東至藍田、西到周至一線訓練騎兵、演習軍陣。皇家在山中修建的上林苑是帝王貴紂夏季避暑休閑之處。古籍《三輔黃圖》中記載:「上林苑中天子秋冬射獵,取禽獸無數實其中,離宮觀七十所,皆容千乘馬騎。……」
對帝王貴紂的園林則有這樣的描寫:「漢上林苑,即秦之舊苑也。……茂林富民袁廣漢藏鏹巨萬,家僮八九百人,於北山下築園,東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中。構石為山,高十餘丈,連延數里。養白鸚鵡、紫鴛鴦、青、奇獸珍禽……奇樹異草,靡不培植。屋皆徘徊連屬,重閣修郎……」可見當時秦嶺山中富人生活之繁華奢侈。也說明秦嶺山中翠微橫沉,綠竹幽徑,青蘿裊娜,恬靜優美的自然景色對人們的誘惑。
到了唐代,皇家園林修建在距都城長安僅二三十公里處,據記載,其別墅就建成在長安區皇甫峪中,每至盛夏,帝後妃子皆赴此消夏,宮殿夜夜笙歌,仕女長袖善舞。此地也是太宗李世民病逝之處,至今山中尚可看到宮殿遺址。不僅皇家在此廣築園林,官紳亦追隨其後,在這里修建別墅,其中以王維的輞川別墅最負盛名。他在詩歌中描寫的此地風物,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秦嶺以它的壯觀、廣闊和美景吸引來大批文人墨客,李白、杜甫、柳宗元、韓愈、蘇軾等人都曾游歷過秦嶺,並寫下膾炙人口的名篇。李白在他的《登太白山》寫道:「西下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山。」這種氣象萬千的景色,留給後來者以多少嚮往和想像?太白山下因氣候異常、風雲多變,相傳在山下行軍,不敢敲鼓吹號,否則疾風驟雨會傾刻而至。甚至有人高聲叫喊都會「召」來風雨。對山中奇特的「太白積雪六月天」,蘇軾寫道「岩崖已奇絕,冰雪竟雕皺。」這些,都說明了秦嶺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嚮往的游歷聖地。
一千二百年前,李白在他的《蜀道難》中寫道:「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可以看到,那時的人們視秦嶺為畏途。上古時,先民的活動范圍更多在秦嶺的北坡。
從政治意義上講,一座山能影響一個王朝的建立,秦嶺就以它的天險造就了秦王朝和此後的十三朝古都的繁盛。秦惠公在取得河西勝利以後,東有函谷關阻擋著強大的齊國,北邊的獲、戎部落逐漸衰弱,南面卻對著虎視眈眈的勁敵楚國,他一直尋找著進攻三秦大地的最佳途徑。正是秦嶺這道天然的長城,阻擋著楚國的侵犯,扶持著一個民族漸漸強大,最終完成最早統一中國的大業。以後長安城千餘年文明的鑄就和形成世界四大古都的顯赫地位,也與秦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唐代柳宗元說:「中南居天之中,在都之南。國都在名山之下,名山隨國威而遠揚。」如今,世人對秦嶺的極大關注和厚愛,秦嶺的地位也遠非只是省城西安的「後花園」這么狹窄,她的大名已經傳出國門,走向了世界。
作為中央國家公園,秦嶺已成為研究歐亞大陸生物起源、發展和演變規律的天然基因庫,也是研究世界古北界和東洋界動物區系界線的結合部以及研究黃河文化、歷史考古的重點目標之一。秦嶺以其自然特色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成為中國和世界寶貴的自然歷史遺產、人類的共同財富、後世的福祉,名副其實地成為「送給地球的第83份禮物」。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秦嶺是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路所屬秦嶺火地塘華山松、油松、銳齒櫟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的所在地。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昔日隋唐帝王避暑之勝地,有著豐富的地熱資源。 太白山是秦嶺山脈的主峰,位於眉縣、太白、周至三縣交界處。主峰仙台海拔3767米,自然保護慪5.4萬公頃,距西安120公里。太白山得名已久。《水經注》載:"漢武帝時,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傳中人。"《錄異記》載:金星之精,墜於終南主峰之西,因號為太白山。太白山崇高峻偉,草木繁盛,海拔3000米以上地帶發育有第四紀末冰川。山巔有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和玉皇池4個高山湖泊,池水清澈,深不可測。由於山高雲淡、空氣稀薄、氣候寒冷,終年積雪不化,即使三伏盛暑,皚皚白雪,仍然莽莽天際銀光四射,其景緻格外壯觀美麗,是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積雪"。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眉縣湯浴林場境內,森林茂密,溪流潺潺,鳥獸繁多,景觀迷人,有綠色植物寶庫和天然動物園之稱,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高山植物園和動物園。由於高差大,氣候、土壤、植物等均表現出明顯的垂直分布規律,自下而上有暖溫帶、寒溫帶、嚴寒帶氣候特點,與之相對應,呈現出不同的森林景觀。自上而下生長著側柏、松櫟、紅樺、冷杉、落葉松、高山灌木叢等6個垂直分布的景觀櫟林帶。植物種類豐富,有種子植物1500餘種,葯用植物510餘種。太白紅杉、連香樹、獨葉草、星葉草等均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野生動物約270種,鳥類330多種,約佔全國鳥類動物的四分之一,其中屬國家保護的動物55種,如大熊貓、金絲猴、羚羊、大鯢、青羊、金雞等都是十分珍稀的動物。
太白山森林公園有多種奇特壯麗的自然景觀。園內有低山、中山、高山3種地貌類型,峽谷幽深,奇峰林立,飛瀑深潭,景色秀麗。園內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王禪老祖修道的"鬼穀子洞",相傳為漢鍾離、呂洞賓等八仙修行處"鍾呂坪",道教始祖老子騎牛過玄關路經湯峪休息的"青牛洞",唐玄宗攜楊貴妃游湯峪所建的"唐子城",葯王孫思邈上太白采葯的棧道等遺址。
森林公園入口處為湯峪溫泉,唐代稱"鳳泉湯"。現有大泉3口,日出水400多噸,出口水溫度60O C,對多種疾病有一定療效。
經過近幾年來的規劃和開發建設,森林公園已具有較好的綜合接待條件。千百年來,被譽為太白山八景的紅河丹崖、斜峪雄關、古楓函境、桃川曲流、斗母奇峰、平安雲海、太白明珠、拔仙絕頂,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旅遊者。
秦嶺山脈全長1600公里,南北寬數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積廣大,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狡義的秦嶺是秦嶺山脈中段,位於陝西省中部的一部分。秦嶺山脈是我國南北自然地理條件的天然分界線,也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太白山作為秦嶺山脈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條件就更為獨特。高聳入雲的雄偉氣勢,瞬息萬變的氣候神姿,秀麗的風景,為中外科學家、文人和遊人所嚮往。
· 太白美景 ·
一秦嶺主峰太白山,自古就是一座中華名山,太白積雪六月天是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一九九一年經林業部批准建立的陝西太白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在太白山北麓。公園面積2949公頃,森林覆蓋率94.3%這里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跡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動態美與靜態美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的生動畫卷,是我國西部不可多得的自然風光旅遊區,被譽為我國西部的一顆綠色明珠。
二是生物種類豐富珍奇。秦嶺是我國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線,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線,是華北、華中、華西植物區系的交匯點,古北界、東洋界動物區系的過渡帶,公園內生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區系復雜,起源古老,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計有種子植物、苔蘚植物1850多種,森林動物、昆蟲1690多種,並有國家保護樹種和瀕危保護植物26種,珍奇保護動物9種。
三是山地地貌奇特險峻。低山區谷狹深幽,山色雲影開合得體;中山區山勢陡峭,梁脊齒狀,奇峰對峙,重巒疊嶂;高山區第四紀冰川遺跡的地貌形態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四是溫泉資源得天獨厚。公園低山區有豐富的地熱田,溫泉水溫達72攝氏度,內含二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優良的醫療礦泉水。
五是人文景觀歷史悠久。太白山還是我國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據史載,太白山曾倍受歷代帝王贊譽加封,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跡、詩詞歌賦及民間傳說,為森林公園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李瑞環同志視察太白森林公園後指出:在我國長江以北,氣勢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學價值如此之高,離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景觀實屬罕見。對公園的景觀給予了高度評價。

❻ 秦嶺有哪些風景區

1、華山

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



2、終南山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壽文化」、「鍾馗文化」、「財神文化」的發源聖地,「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志

3、太白山

太白山跨太白縣、眉縣、周至縣三縣,主峰拔仙台在太白縣境內東部,海拔3771.2米,介於東經107°41′23″—107°51′40″,北緯33°49′31″—34°08′11″之間,直距太白縣城43.25千米。

4、秦嶺七十二峪

秦嶺的山谷眾多,因而得名七十二峪,它們分布在北坡的潼關縣、華陰縣、華縣、渭南市、藍田縣、長安區、戶縣、周至縣、眉縣內,其中著名的山峪有華山峪、大敷峪、文仙峪、蒲峪等。

5、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位於秦嶺山脈西段,山體懸崖壁立,狀若積麥。自後秦時期開始鑿刻,窟龕鑿於高20—80米、寬200米的垂直崖面上。

6、南夢溪

南夢溪藏於終南山腹地,距西安114千米(210國道1047千米處),溪長8千米,總面積12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99.9%,有山峰128座,大小溪水48條,瀑布86處,有140種哺乳動物和320種鳥類動物在這生息繁衍,有3700種植物在這生長。


❼ 秦嶺都穿過那些地方

廣義的秦嶺是橫亘於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的巨大山脈,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與昆侖山脈分界。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在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余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山脈南部一小部分由陝西延伸至湖北鄖縣。秦嶺山脈全長1600公里,南北寬數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積廣大,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狹義的秦嶺是秦嶺山脈中段,位於陝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漢代即有「秦嶺」之名,又因位於關中以南,故名「南山」。

陝西境內的秦嶺呈蜂腰狀分布,東、西兩翼各分出數支山脈。西翼的三支為大散嶺(海拔2819米)、鳳嶺(海拔2000米)和紫柏山(海拔2538米)。東翼分支自北向南依次為華山(海拔1997米)、蟒嶺山、流嶺和新開嶺。山嶺與盆地相間排列,有許多深切山嶺的河流發育。秦嶺中段主體為太白山(海拔3767米)、鰲山(海拔3476米)、首陽山(海拔2720米)、終南山(海拔2604米)、草鏈嶺(海拔2646米)。山體橫亘,對東亞季風有明顯的屏障作用,是氣候上的分界線,又是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江的分水嶺。

秦嶺南北坡的自然景觀差異明顯。屬黃河流域的北坡為暖溫帶針闊混交林與落葉闊葉林地帶。因長期的農業開發,現多為次生林。秦嶺山區植物區系成分和動物種屬成分具有明顯的過渡性、混雜性和復雜多樣性。野生動物中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等珍貴品種,鳥類有因家一類保護對象朱䴉和黑鸛。秦嶺現設有國家級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和佛坪自然保護區。

秦嶺南北的人文景觀亦各具特色。北面的關中平原史稱"八百里秦川",自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人類農耕、定居,是中國有名的文物古跡薈萃之地。秦嶺間南北向的深切河谷自古就是南北交通孔道,其中著名的有今寶(雞)成(都)鐵路經過的陳倉道、西安至寧陝的子午道、傍褒水和斜水的褒斜道,以及儻駱道、周洋道。在秦嶺北坡及關中平原南緣現存眾多的文物古跡及流傳著豐富的歷史故事。有秦始皇陵及許多帝王陵墓群、周代灃鎬遺址、秦阿房宮遺址、樓觀台、張良墓、蔡倫墓等古跡。位於西安市南40餘公里的終南山自古風景秀麗。《詩經·秦風》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的詩句。唐代官紳在此建有別墅,其中以王維的輞川別墅最負盛名。王維所作的優美山水詩大多是描寫此處景色。唐代詩人祖詠的《終南望余雪》有「終南陽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的詩句。附近還有翠華山、南五台、驪山等秀麗山峰,山中分布有明清以來建造的太乙宮、老君庵等大小廟宇40餘處,是關中游覽避暑的良好場所。

在秦嶺山脈西段有麥積山石窟,山體懸崖壁立,狀若積麥。自後秦時期開始鑿刻,至今保留有雕刻194窟,佛像7000餘尊,壁畫1300餘平方米,是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
在秦嶺的高山密林里,還藏匿著鬣羚、斑羚、野豬、黑熊、林麝、小麂、刺蝟、竹鼠、鼯鼠、松鼠等數不清的哺乳動物,以及堪稱世上最為豐富的雉雞類族群。擁有如此眾多的食草類動物,相信任何食肉動物在這里都不會為食物犯愁。於是,在現已查明豹、雲豹、豺、黃喉貂、豹貓等多種食肉動物的基礎上,動物學家一直沒有放棄在秦嶺尋找華南虎的希望。動物尚且如此,植物就更不用說了。古人雲:太白山上無閑草。秦嶺的植物不但花樣繁多,而且獨具特色。

秦嶺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原因究竟在哪裡呢?這要從秦嶺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鮮明的特點說起。在中國版圖正中央,秦嶺是自此向東最高的一座山脈,也是惟一呈東西走向的山脈。在地理學家眼裡,秦嶺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在動物學家眼裡,秦嶺將動物區系劃分為古北界和東洋界,兩類截然不同的動物在這里交會、融合;在氣候學家眼裡,秦嶺是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在文學家眼裡,秦嶺和黃河並稱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母親河,秦嶺還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秦嶺北部是渭河,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南部是漢江,長江最大的一級支流。中國大地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兩條河流上最大的一級支流,夾裹著這樣一座奇特的山脈。更確切地說,是這座博大精深的山脈養育出兩條具有非凡意義的河流。

因為有秦嶺的氣候屏障和水源滋養,才會有八百里秦川的風調雨順,才會有周、秦、漢、唐的絕代風華。中華民族最引以為驕傲的古代文明,確得益於這樣一座朴實無華的由巨大花崗岩體構成的山脈。

秦嶺——淮河南北比較表
地區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緯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 以平原為主 以丘陵為主
氣候
一月平均氣溫 0℃以下 0℃以上
溫度帶 暖溫帶 亞熱帶
年降水量 400mm~800mm之間, 800mm以上,雨季長,降水多,
雨季短,降水少,集中於夏季。 降水季節變化較小。
干濕狀況 半濕潤地區 濕潤地區
河流
流量 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 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多 含沙量少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長
結冰期 冬季結冰 冬季不結冰
農業
耕地類型 以旱地為主 以水田為主
糧食作物 以小麥為主 以水稻為主
油料作物 以花生為主 以油菜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為主 以甘蔗為主
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至一年兩熟 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❽ 中國在秦嶺南面的山脈叫什麼名字

中國在秦嶺南面的山脈叫大巴山。
廣義的大巴山系指綿延重慶市、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和湖北省邊境山地的總稱,長1000千米。為四川盆地、漢中盆地的界山。屬褶皺山。東端與神農架、巫山相連;西與摩天嶺相接;北以漢江谷地為界。西北-東南走向。山峰大部分海拔2000米以上,因石灰岩分布廣泛,喀斯特地貌發育,有峰叢、地下河、槽谷等。還有古冰川遺跡。河谷深切,山谷高差800~1200 米,只有重慶城口、四川萬源等少數小型山間盆地。
大巴山脈一共分三段:東段大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端,主峰神農頂海拔3053米,為華中第一峰。其分支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隅,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荊山在武當山東南,主峰聚龍山海拔1852米。中段大巴山(狹義)的太平山和化龍山,海拔分別為2797米和2917米。西段米倉山橫亘於陝西、四川接壤地帶,為漢水與嘉陵江分水嶺,海拔1300~2000米。

❾ 秦嶺的山系概況

狹義上的秦嶺
狹義上的秦嶺位於北緯32°-34°之間,介於關中平原和南面的漢江谷地之間,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400-500公里,南北寬達100-150公里。
廣義上的秦嶺
廣義的秦嶺,西起昆侖,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其范圍包括岷山以北,隴南和陝南蜿蜒於洮河與渭河以南、漢江與嘉陵江支流—白龍江以北的地區,東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陽一帶山脈斷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處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處為大別山,走向變為西北—東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帶為丘陵,走向為東北-西南。廣義的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秦嶺以南屬亞熱帶氣候,自然條件為南方型,以北屬暖溫帶氣候,自然條件為北方型。秦嶺南北的農業生產特點也有顯著的差異。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 西段秦嶺大致可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分為三支,北支為秦嶺,也稱南岐山或大散嶺;中支為鳳嶺,有黃土堆積,水土流失比較強烈;南支為紫柏山,在留壩的西北稱柴關嶺。這些山嶺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而以紫柏山最高,海拔達2610米。秦嶺西段分別成為清姜河與嘉陵江、嘉陵江左岸支流與沮水河干、支流以及褒河一些支流的分水嶺和發源地。
中段
陝西秦嶺的中段稱終南山,主要山嶺有四方台、首陽山、終南山和東光禿山等,海拔均在2500—3000米。是灃河、澇河、滻河、子午河、旬河和金錢河等的發源地。由秦嶺梁向東南延坤的平河梁,主峰是廣東山,海拔為2675米。在句河和社川河流域,有近東西向延伸的古道嶺、海棠山和羊山,山勢低緩而破碎,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月河主要支流——恆河、付家河和蜀河、池何等於、支流的發源地。
驪山是陝西秦嶺中段北麓外延的斷塊山,主峰是仁宗廟,海拔為1302米。來自驪山的溪流,有的成為灞河的支流,有的直接流入渭河。
東段
陝西秦嶺的東段呈手指狀,向東南展開。從北向南依次是:太華山、蟒嶺、流嶺、鶻嶺和新開嶺,海拔均在1500—2500米;南洛河、丹江及其支流銀花河分布其間,成為山河相間的嶺谷地形。秦嶺主脊草鏈嶺和太華山,是丹江、南洛河以及秦嶺東段北坡山澗溪流的分水嶺與發源地。

❿ 秦嶺北邊的山脈有哪些

我國境內的話有太行山、呂梁山、陰山等在秦嶺北面

閱讀全文

與地理秦嶺周圍哪些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