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沙漠的形成與自然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沙漠的形成與自然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4-17 23:05:31

⑴ 在自然界中,究竟是經過什麼樣的過程才能形成沙漠呢

眾所周知,地球上70%是海洋,其餘部分才是陸地,而在陸地上還有一大部分是沙漠。在我們的印象里,沙漠就是一片黃沙,並且乾旱少雨,更是很少可以看到生命的跡象。那麼,沙漠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難道是因為人類的耕地造成的呢?當然,有一些沙漠是有人類的原因。

目前,人類開始採取手段來組織沙漠化,通過大量的植樹造林,且利用一系列的科技手段讓沙漠重新變回森林。當然,這一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也是人類的賴以生存的地方,所以保護地球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只有我們保護地球、保護環境,人類才可以長久持續的發展下去。

⑵ 沙漠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土地會沙漠化

沙漠是一種景觀類型,是氣候的作用形成的,跟人類活動沒啥關系。沙漠有兩種類型,熱帶沙漠和溫帶沙漠。熱帶沙漠是受副熱帶高壓影像形成的,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溫帶沙漠分布在中緯度大陸的內部。你的問題有問題,不是所有沙漠都沒有水,很多沙漠地下水很豐富,不過多是鹽水

長遠來看應該是地殼運動,沙漠很久以前是海底,地殼變動升高後出現陸地,風調雨順適合人類居住,地殼不斷升高,水源不斷缺少,經過漫長的變更,沙漠慢慢形成了,一些新陸地也慢慢出現。這就是沙漠形成的原因所在了。面對沙漠我們需要一個好的,積極的態度來對待,保護我們的環境,治理惡劣的沙漠環境是很重要的。

⑶ 地球上為什麼會有沙漠沙漠是怎麼形成的

眾所周知,地球上70%是海洋,其餘部分才是陸地,而在陸地上還有一大部分是沙漠。在我們的印象里,沙漠就是一片黃沙,並且乾旱少雨,更是很少可以看到生命的跡象。那麼,沙漠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難道是因為人類的耕地造成的呢?當然,有一些沙漠是有人類的原因。


目前,人類開始採取手段來組織沙漠化,通過大量的植樹造林,且利用一系列的科技手段讓沙漠重新變回森林。當然,這一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也是人類的賴以生存的地方,所以保護地球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只有我們保護地球、保護環境,人類才可以長久持續的發展下去。

⑷ 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沙漠全部消失,會破壞自然生態嗎

沙漠的形成很簡單,主要是由廢棄物、人類改變地表環境等因素造成的,而中國的沙漠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且位於中國地勢較高的地方,所以受海洋環境的影響較小。除上述破壞因素外,二是中國西北地區氣候惡劣。即使海洋中出現了水蒸氣,也很難進入沙漠腹地,從而導致水資源的短缺。海洋中的水蒸氣無法到達,也就不可能形成降雨。沙漠全部消失,會破壞自然生態。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⑸ 荒漠化的形成體現了地理環境的什麼特徵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於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造成的土壤生產力下降或喪失
類型介紹(按氣候區分類)
熱帶荒漠與溫帶荒漠
一熱帶荒漠
成因:位於熱帶沙漠氣候區。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
二溫帶荒漠
成因: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深居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以上皆為一般情況下的成因,也有例外的,如巴塔哥尼亞高原的荒漠化,是由於其位於西風帶的背風坡而形成的。
成因過程拉草原

荒漠化
正在荒漠化
產生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乾旱(基本條件)、地表鬆散物質(物質基礎)、大風吹揚(動力)等
人為因素既包括來自人口激增對環境的壓力,又包括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人類的不當活動。
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綜合地作用於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植被破壞,荒漠化現象開始出現和發展。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間擴展受乾旱程度和人畜對土地壓力強度的影響。荒漠化也存在著逆轉和自我恢復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轉時間進程的長短受不同的自然條件(特別是水分條件)、地表情況和人為活動強度的影響。
以風力作用下的荒漠化過程為例,包括發生、發展和形成3個階段。
①發生階段。僅存在發生荒漠化的條件,如氣候乾燥、地表植被開始被破壞等,即潛在荒漠化。
②發展階段。地面植被已被破壞,出現風蝕、粗化、斑點狀流沙和低矮灌叢沙堆。隨風沙活動加劇,進一步出現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包括發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佔土地面積20%以下)和強烈發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佔土地面積20~50%)。
③形成階段。地表廣泛分布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其面積占土地面積50%以上,為嚴重荒漠化。

⑹ 沙漠的形成體現自然環境的什麼分布規律

默的形成體現在自然環境的什麼分布境規律,這主要規律和一些氣候的降雨有很大的關系,由於山脈的阻擋,所以說雨水比較少,所以會形成大量的沙漠。

⑺ 《自然地理》沙漠為啥會自然形成

沙漠形成的兩個主要原因,就是乾旱和風。加上人們濫伐森林樹木,破壞草原,令土地表面我去了植物的覆蓋,沙漠便因而形成。沙漠的形成,除了乾旱氣候條件與濫伐森林樹木,破壞草原外,還要有豐富的沙漠物質來源,它們多分布在沉積物豐厚的內陸山間盆地和剝蝕高原面上的窪地專和低平地上。沙源有來自古代或現代的各種沉積物中的細粒物質。如中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源於古河流沖積物;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漠和小騰格里沙漠的大部分沙源於古代與現代的沖積物屬和湖積物;塔里木河中游和庫爾勒西南滑干河下游的沙漠都來自現代河流沖積物;烏蘭布和沙漠和賀蘭山

狼山-巴音烏拉山前地區的沙丘來源於洪積-沖積物

鄂爾多斯中西部高地上的沙丘來源於基岩風化的殘積物。
望採納!!!

⑻ 西北地區的荒漠化與自然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1、 氣候乾旱,降水少,大風日數多且風力強盛.
2、地面多沙質沉積物,風沙剱害嚴重.
3、地表徑流少,河流欠發育
4、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護.
5、冬季吹乾燥的西北風
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是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綜合作用於脆弱的生態環境的結果。回答4—5題。
小題1:我國西北地區乾旱為主的自然景觀的主要成因是
A.地處東南季風的背風坡 B.深居內陸,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亞洲高壓控制
小題2:為了為改善西部環境,我們應採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是:
A.開采地下水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B.在乾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發展畜牧業
C.採取適當辦法調整當地產業結構,以減輕生態環境的壓力
D.禁止乾旱地區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小題1:B
小題1:C

試題分析:
小題1:我國西北地區氣候乾旱,主要是由於地處內陸,離海遠,且周圍山嶺環繞,故海洋水汽難以到達,氣候乾旱。
小題2:我國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故保護環境的主要措施也應從減輕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角度分析,C項正確。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基礎性試題,掌握我國的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徵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而能分析對生態環境問題的治理措施的一般分析思維。
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變異形成荒漠化的過程是緩慢的,人類活動則激發和加速了荒漠化的進程,成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人為活動
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乾旱土地的過度放牧、粗放經營、盲目墾荒、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過度砍伐森林、不合理開礦等是人類活動加速荒漠化擴展的主要表現。亂挖中葯材、毀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為活動。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鹽漬化。

2.地理環境因素和氣候因素
乾旱、半乾旱及亞濕潤乾旱地區深居大陸腹地,是全球同緯度地區降水量最少、蒸發量最大、最為乾旱脆弱的環境地帶。當氣候變干時,荒漠化就發展,氣候變濕潤時,荒漠化就逆轉。近年來頻繁發生於我國西北、華北(北部)地區的沙塵暴,更加劇了這些地區的荒漠化過程。

⑼ 沙漠的形成原因及其例子

一、沙漠的形成原因

在乾旱氣候和大風作用下,綠色原野逐步變成類似沙漠景觀的過程。土地沙漠化主要出現在乾旱和半乾旱區,形成沙漠的關鍵因素是氣候,但是在沙漠的邊緣地帶,原生植被可能是草地,由於人為原因沙化了,這些人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合理的農墾。

無論在沙漠地區或原生草原地區,一經開墾,土地即行沙化。在1958到1962年間,片面地大辦農業,在牧區、半農牧區及農區不加選擇,亂加開荒,1966-1973年,又片面地強調以糧為綱,說「牧民不吃虧心糧」,於是在牧區出現了濫墾草場的現象,致使草場沙化急劇發展。

由於風蝕嚴重,沙荒地區開墾後,最初1-2年單產尚可維持二三十千克,以後連種籽都難以收回,只有棄耕,加開一片新地,這樣導致「開荒一畝,沙化三畝」。據統計,僅鄂爾多斯地區開墾面積就達120萬公頃,造成120萬公頃草場不同程度地沙化。

(2)過度放牧。

由於牲畜過多,草原產草量供應不足,使很多優質草種長不到結種或種子成熟就吃掉了。另外,像占牲畜總數一半以上的山羊,行動很快,善於剝食沙生灌木莖皮,刨食草根,再加上踐踏,使草原產草量越來越少,形成沙化土地,造成惡性循環。

(3)不合理的樵採。

從歷史上來講,樵採是造成我國灌溉綠洲和旱地農業區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伊克昭盟為例,據估計五口之家年需燒柴700多千克,若採油蒿則每戶需5000千克,約相當於3公頃多固定、半固定沙丘所產大部或全部油蒿。據統計,伊克昭盟僅樵採一項而使巴拉草場沙化的面積達20萬公頃。


二、全球沙漠分布

地理位置而言,全球沙漠集中分布於13個地區。

由氣候因素而形成的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緯度15°—35°之間。南半球沙漠從大西洋沿岸的卡拉哈里、納米布沙漠開始,通過印度洋,經澳大利亞沙漠,越過太平洋到達南美的阿塔卡瑪沙漠;而北半球沙漠從大西洋沿岸的沙哈拉沙漠開始,越過蘇伊士運河,過紅海,經阿拉伯沙漠,通過伊朗、阿富汗、印度塔爾沙漠,越過太平洋,到達北美西南部。

受地形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沙漠多分布於北半球北緯35°—50 °之間,集中分布於亞洲的中部和美國西部。

中國沙漠概況

中國沙漠總面積約70萬平方千米,如果連同50多萬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內總面積為128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中國西北乾旱區是中國沙漠最為集中的地區,約佔全國沙漠總面積的80%,主要沙漠自西向東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庫姆塔格沙漠、柴達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及庫布齊沙漠等八大沙漠。

閱讀全文

與沙漠的形成與自然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