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看地理三角形統計圖
輔助箭頭法是地理三角形統計圖判斷的最佳方法。判讀步驟如下:
1.沿著三個坐標軸數值增大的方向畫出三個箭頭,如圖中的箭頭①、②、③。
2.過圖中標出的點(在圖1中為「﹡」),分別畫出與上述三個箭頭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條斜線。注意:在圖1中平行斜線應取a,而不是取b;因為斜線b的延伸方向與箭頭②不一致。
3.讀出上述斜線與三個坐標軸的交點坐標,這就是待求點在三個坐標軸上的坐標。在圖中待求點「﹡」的三個坐標是0~14歲為23﹪,15~46歲為73﹪;65歲以上為4﹪。
地理統計圖在高考試題特別是人文地理試題的考查中運用較多,主要用來考查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認識數據與圖形之間的關系的能力;二是根據圖表和數據解釋說明有關概念的能力;三是根據有關數據信息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2. 地理怎麼看圖
高考對圖像知識的考查,有三種要求:
1、一般性讀圖 目視感知,獲得直接信息.
(1)讀圖要求:識別符號表示何種地理事物或現象.
(2)讀圖步驟:一是先看圖例注記:二是區分要素單項,說明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現象;三是總覽全圖,先單項後綜合,先左後右,最後加以整體記敘:該填寫的填寫,該計算的計算,該說明的說明,一一加以回答.
2、分析解釋圖像 目視分析,獲取間接信息.
(1)目視分析要求:通過感覺、知覺、記憶力、思維力共同參與活動.
(2)目視分析程序:
第一步,憑視覺、感覺、知覺獲取直接信息;
第二步,從記憶倉庫中提取與直接信息相關的一些知識;第三步,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推理、判斷等思維方法,進行知識加工整理.
(3)答題:按照題目要求,先答出圖像中顯示著哪些地理事項(直接信息),再答出分析解釋後的結論,這就是獲取的間接信息.
3、動手畫圖補繪散點圖、繪制柱狀圖、補繪洋流與等溫線、補繪等高線等等.
幾種常考地理圖像的復習方法
(一)、區域分布圖的判讀
普遍以政區圖為基礎的包括地形、河流、礦產、城市、鐵路等要素的綜合地圖,其他還有氣候類型分布圖、水系分布圖、資源分布圖、洋流分布圖、工農業分布圖、交通圖等.地理分布圖的判讀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地理位置,初步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過經緯度位置確定國家、地區.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經緯線穿過的區域,如赤道、南北回歸線、0°經線、120°E經線穿過的國家、地區、大洲、大的地形區等.
其
次,用知名的國家、島嶼、湖泊、河流及地形等地理事物確定相對地理位置.即通過某地理事物與周圍相關知名地理事物在方向、距離上的比較,明確它的位置.如
果沒有給出地理事物的名字,可以用其輪廓、形狀去判定,因為每個大洲、國家和我國省區輪廓都有其特殊性,注意觀察、比較和總結.如梯形狀的埃及、昂首雄雞
狀的中國、跪俑狀的陝西省、肥鵝狀的的黑龍江省等.
2、熟悉並充分利用圖例和注記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歸位驗證
歸位驗證就是把綜合的信息再帶到具體的區域,結合題干要求,進行「回頭看」,可確保准確無誤.
各類型區域圖考查要求
1、區域分布型圖像題 該題型往往以重大熱點問題為背景切入,側重於中國與世界區域地理知識.
2、 區域路徑型圖像題 要求重點了解不同區域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空間結構聯系和發展變化過程.並在此基礎上考查學生的地圖空間概念、心理地圖的構建、圖文轉化以及知識遷移等方面的能力.
3、區域分析說明型圖像題 要求熟悉地理主幹知識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地理基本原理,並能將概念原理的含義在知識的運用中真正得到體現.這類題的形式較多,一般包括剖面圖、原理(成因)示意圖、景觀圖、系統聯系圖和統計圖等.
區域常考知識鏈接
1.
區域分布型的重點內容有:①重要的地理界線(如洲界、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外流區與內流區、三級階梯分界、氣候及人口界線等等);②重要區域的范圍(如中西
歐及北歐的主要國家、東亞的國家、西亞的非阿拉伯國家等);③重要的國際或區域性組織的范圍及其變化(如歐佩克組織成員國、東盟、上海經合組織等).
2.
區域路徑型的重點內容有:①移動路徑(如台風移動路徑、鋒面移動路徑、風向等);②交通線路選擇與設計(如海運、鐵路線、旅遊線等);③物產運輸路線(如
世界石油、鐵礦、煤炭、木材、小麥等的運輸路線);④人口遷移;⑤我國重大工程建設的路線等(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輸工程等);⑥科學
考察路線等.
3.區域分析說明型的重點內容包括以下各類圖表的繪制或判讀:①剖面圖;②氣候資料統計圖(降水、氣溫);③各種比例圖及統計曲線;④區域差異比較圖表(工業、農業等的分布)等.
(二)、地形圖的判讀(含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應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①數量上的特性,
②形態上的特性,
2、要掌握等高線的基本知識(詳見等高線圖) ,這是識別等高線圖的關鍵.
3、熟練判斷等高線圖上的基本地貌類型;學會識別一些特殊的地貌類型.如:新月型沙丘、火山、梯田等.
4、學會等值線圖的綜合判讀與應用.(詳見等高線圖)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
1、判讀方法和步驟是:
①看清楚剖面線是沿什麼方向作的;
②根據圖上曲線彎折狀況和高度表(即垂直比例尺高度)讀出沿線地形特徵和地勢起伏情況;
③判讀沿線地形特徵或判斷地形區
2、繪制方法和步驟是:
①根據要求選剖面線,確定縱橫坐標比例尺,畫好坐標.
②尋找地圖上剖面線與高線的交點,並逐一記錄它們的高程和高差,
③將它們一一對應到剖面圖的坐標上,
④將這些坐標點連接成平滑的曲線,即完成剖面圖.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曲線出現轉勢的時候,附近兩個點之間的連線形狀,需要參考平面地形圖的局部形狀而定.
(三)、等值線圖的判讀
等
值線圖是常見的專題地圖,一般有等高線圖、等壓線圖、等溫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太陽輻射量線圖、等人口密度線圖、等太陽高度角線圖、等鹽度線圖、等PH
值線圖、等潛水位線圖、等震線圖、等時線圖等.近年來的試題又出現了幾種等值線相結合的形式,如一圖多用,更能考查能力.判讀等值線圖應注意以下幾個方
面:
1、看等值線的數值大小,確定地理要素遞變規律和方向.這一步最為關鍵,它會影響後面一系列問題的判斷.
2、看等值線的彎曲形狀變化,確定地理要素的分布特點.
3、看等值線的疏密程度,確定地理要素變化的緩急和幅度大小.
4、看等值線的閉合曲線,確定地理要素的局部高值或低值中心.
【等溫線圖】
1、氣溫最高月與最低月的分布狀況及變化,特別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等溫線,如最高月20°等溫線、最低月0°等溫線等,
2、等溫線的疏密與溫差.
3、等溫線走向與緯線、海岸方向和地形的關系.
4、等溫線的彎曲.等溫線的彎曲與海陸分布、洋流、地形等諸多因素相關.
5、等溫線的閉合.等溫線成閉合曲線的地區,大多是受地形影響,而形成曖熱或寒冷中心.
【等壓線圖】
1、海平面氣壓場的基本形式:
2、風力大小及風向的判讀.
3、天氣變化.
①氣團天氣圖的判讀
②氣旋、反氣旋天氣圖的判讀
③鋒面天氣圖的判讀
【等高線圖】
1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數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斷地形類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 100 米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在 100 米以上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部分十分密集,而頂部稀疏為高原.
2 .當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時,凡內高外低的為山頂,如圖一中 A 處,凡外高內低的為窪地.
3 .凡等高線重合,並用鋸齒狀表示的為陡崖.懸崖的相對高度可用公式計算:(n-1)d≤H
3. 如何講地理統計圖
地理統計圖是根據地理數據資料繪製成的直觀圖形。主要有柱狀圖、結構圖、曲線圖、折線圖、平面直角坐標圖、三角形坐標圖等。可以從三個核心方面入手:
1、平面坐標圖的讀圖技巧
1.平面正三角坐標圖的判讀
(1)讀圖關鍵
①此類圖的構成要素只有三項,而不像其他統計圖的構成要素可多可少;②圖中數據只表示相對量,不表示絕對量,圖中各點所讀取的三個數值所佔比重的總和必然是100%;
③三要素在數軸上的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能三條數軸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相反。
2.直角坐標圖的判讀方法
用直角坐標圖來表現自然地理要素與人文地理要素的關系。
具體步驟如下:①根據題目或材料信息,讀圖名並結合圖像確定橫、縱坐標代表的含義;②聯系所學地理知識,結合所提問題回到坐標系中觀察圖像走向和分布范圍;③區分各條曲線含義,採用隔離法分別研究並思考各曲線間的內在聯系;④注重地理要素間的時空聯系,樹立空間定位思想;⑤構建地理要素因果聯系體系,思考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核心點二柱狀圖的特徵與讀圖技巧
柱狀統計圖也稱直方統計圖。該統計圖用矩形的高低來描述數據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進行比較。一般把分類項在水平軸(X軸)上標出,而把數據的大小在垂直軸(Y軸)上標出。柱狀統計圖主要用於表現某地理事物某一時間的數據特徵及數量隨時間的變化,側重在垂直方向上進行比較。注意:柱狀統計圖的「柱」、條形統計圖的「條」可粗可細,也可以用直線表示;同一「柱子」可以表示同一內容,也可分段表示不同內容。柱狀統計圖主要通過比較兩條以上柱狀統計符號高度的差異,來說明統計對象的量值因時間或空間的改變而發生的變化。
柱狀圖的判讀步驟與方法:①看清圖名和圖例;②看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內容項目及其數值單位;③思考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內容之間的關系;④對柱值的高低進行分析,從而揭示縱坐標因子隨橫坐標內容的變化;⑤分析原因,評價產生的問題,提出建議、對策。
核心點三結構圖的特徵及讀圖技巧
結構圖是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與整體比例關系的一種形象直觀的地理圖像,常採用幾何圖形比例分割手段製作而成。結構圖主要有扇形統計圖和餅狀統計圖。
扇形統計圖通常只用一組數據系列作為數據源,它把圓面劃分為若干個扇形面,每個扇形代表一項數據值,其大小用來表示相應數據項占該數據系列總和的比例值,可以用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與全部的比例關系。
餅狀統計圖是在扇形統計圖的基礎上派生出的一種統計圖。餅狀統計圖在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比例關系的同時,也可反映總體的絕對值。
扇形圖和餅狀圖的判讀步驟與方法:①審清題意,閱讀圖名;②閱讀圖例和文字說明,明確圖上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
③分析這些地理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在腦中呈現相關的知識點;④讀圖了解圖中反映的地理事物的數值特徵,對反映的地理事物進行排序;⑤結合其他信息回答問題。
4. 地理圖表類型有哪些
通過地理圖表來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識和能力非常受到命題者的青睞,這也是各類命題的大勢所趨。這一要求在近幾年各地的高考試卷中得到了較好的反映,甚至於到了無圖不成題的地步。以下是對「高考地理圖表類型」的歸類 :
(一)坐標圖
坐標圖是採用數字坐標形式表示兩項或多項地理要素的數字信息圖形。它一般用柱狀、曲線、折線、點等來表示相關的地理信息。常見的坐標形式有:
1.兩維坐標:即直角坐標,用橫、縱坐標分別代表兩個地理事物或現象,坐標中的點、線等內容表示兩者之間的關系,它能夠簡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規律。如課本中比較多見的有:
橫坐標表示時間的變化,包括一日內的變化(如氣溫的日變化圖、氣壓的日變化圖)、一年內的變化(如全球氣溫年變化圖、降水量柱狀圖)、多年內的變化(如郊區農作物產量變化圖、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的相關性圖、氣溫平均值的變化圖)。
縱坐標表示空間的變化:包括水平方向的變化(如夏至日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圖、海水溫度和鹽度隨緯度分布圖、降水量隨緯度的變化圖)和垂直方向的變化(如海水溫度垂直分布示意圖、氣溫的垂直變化圖)。
此外,教材中還有許多有相互關聯的地理事物,它們也可以用兩維坐標的形式表示出來,如震級與烈度之間的關系、資源數量與環境人口容量之間的關系等。
2.三維坐標:這種圖表尚未在課本中出現(新版初中地理教材里現已開始出現),它是用三維空間來反映三個地理事物或現象之間的關系,或是將之統一在一個平面內,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
3.多維坐標圖:多維坐標圖是根據坐標的一般原理,將眾多具有並列關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張圖上繪制而成。如土壤的成分組成、氣候的氣溫降水資料、風頻玫瑰圖等。
解讀坐標圖時,首先要能正確判讀並理解坐標系統中各坐標的具體含義,明白該圖反映了哪兩個或哪幾個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思考橫坐標與縱坐標所反映內容之間的關系;其次要獲得坐標中的有關數值及其變化趨向。坐標圖上的點、線(折線、曲線、直線)、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數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如曲(折、直)線遞減段表示縱坐標項目與橫坐標要素之間呈負相關,遞增段表示呈正相關;曲(折、直)線斜率大的一段表示變化幅度大,斜率小的一段表示變化幅度小;此外,尤其要注意曲線或折線變化的起點、終點、轉折點的特殊變化,從中發現規律性及根本特徵。
在判讀坐標圖時,要注意三類問題:一是忽視坐標軸上數量信息而導致判讀錯誤。如對比兩幅降水柱狀圖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僅看錶示降水的柱子高低,就認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而要認真看清縱坐標單位數值。二是忽視圖中的隱含信息。不少考生只注意圖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強弱、增減的變化,而不注意分析其蘊含的道理,只是從表面上讀懂該圖,比較膚淺,沒有接觸到本質。三是判讀正三角坐標圖時,要注意這種三角坐標圖的三條邊都是坐標軸,三項要素在數軸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也應是一致的,要看清楚各軸所代表的含義。
(二)等值線圖
所謂等值線,就是在地圖上將地理要素值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常見的主要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壓線、等震線、等鹽度線、pH等值線、等太陽高度線等。但不管哪類等值線圖,它們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每幅等值線圖的等間距相等,它的彎曲、疏密都表示一定的含義等。故無論是哪種等值線圖,在判讀時都要注意等值線的極值、走向、彎曲形態、疏密狀況等,並要對此現象作進一步的探究。下面以最常見的幾種等值線圖為例:
等高線圖
等高線即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它一般具有下面幾個特徵:1.同線等高:即同一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等,故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同一個地點不可能有兩個不同的高度,但陡崖處除外;2.相鄰的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度差相同,故只要知道一幅等高線圖中任意兩條線的海拔,就可推算出其餘各線的海拔;3.等高線均為閉合曲線:即無論等高線如何迂迴曲折,終必環繞成圈,但如果圖幅較小的話,不一定能顯示出來;4.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緩陡:在同一幅圖中,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間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勻坡。
5. 地理 人口增長統計圖怎麼看
出生看縱坐標左邊的…死亡看橫坐標…自然增長率看右邊斜三角
6. 地理的三角坐標圖怎麼看請賜教
三角坐標圖是近幾年地理高考試題中常常出現的一種地理統計圖。一些考生由於沒有掌握它的正確判讀方法,很容易失分。其實,這類統計圖的判讀關鍵在於掌握以下閱讀步驟:
1.沿著三個坐標軸數值增大的方向畫出三個箭頭
2.過圖中標出的點(在圖1中為「﹡」),分別畫出與上述三個箭頭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條斜線。注意:在圖1中平行斜線應取a,而不是取b;因為斜線b的延伸方向與箭頭②不一致。
3.讀出上述斜線與三個坐標軸的交點坐標,這就是待求點在三個坐標軸上的坐標。在圖1中待求點「﹡」的三個坐標是0~14歲為23﹪,15~46歲為73﹪;65歲以上為4﹪
7. 地理統計圖怎麼讀
一、常見的地理統計圖
1.柱形統計圖柱形統計圖也稱直方統計圖。該統計圖用矩形的高低來描述數據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進行比較。一般把分類項在水平軸(X軸)上標出,而把數據的大小在垂直軸(Y軸)上標出,這樣可以強調數據是隨分類項(如時間)變化的。柱形統計圖可以用來說明地理事物的絕對數量,如「某地年降水量逐月分配圖」。
2.條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使用水平橫條的長度表示數據值的大小,來描述各個數據之間的差別情況。一般把分類項在垂直軸(Y軸)上標出,而把數據的大小在水平軸(X軸)上標出,以此來突出數據的比較。條形統計圖可以用來說明地理事物的比例關系,如「我國主要河流徑流量和流域面積比較圖」。條形統計圖還可以用來反映某一時段內某一地理事物的發展過程,用以預測該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某國人口性別和年齡構成圖」 (人口金字塔圖)。
3.曲線統計圖
曲線統計圖以曲線方式顯示數據的變化趨勢,它是用圓滑的曲線將各數據點連接起來而形成的圖形。該統計圖可以用來詳細分析數據隨時間的變化趨勢,也可用來詳細分析多組數據隨時間變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一般分類軸(X軸)用來代表時間的變化,並且間隔相同,而數值軸(Y軸)代表各時刻的數值的大小,如「黑子相對數與年降水量相關性圖」。
4.折線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是在曲線統計圖的基礎上,以折線方式顯示數據變化趨勢的統計圖。它是用直線段將選定的各數據點連接起來而組成的圖形。該統計圖簡化了數據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突出了各時間段內的數據變化大勢,顯得更加直觀。如「北半球氣溫5年平均值的變化圖」。
5.扇形統計圖
扇形統計圖通常只用一組數據系列作為源數據。它把一個圓面劃分為若干個扇形面,每個扇面代表一項數據值,其大小用來表示相應數據項占該數據系列總和的比例值,可以用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與全部的比例關系。如「我國可開發的水能資源地區分布圖」。
6.餅狀統計圖
餅狀統計圖是在扇形統計圖的基礎上派生出的一種統計圖。餅狀統計圖在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比例關系的同時,也可反映總體的絕對值。如「某年鞍山、丹東、吉林、銅陵四城市工業產值和結構示意圖」。
7.圓環統計圖
圓環統計圖也是用來顯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但它可以顯示多個數據系列,由多個同心的圓環表示。它把一個圓環劃分為若干個圓環段,每個圓環段代表一個數據值在相應數據系列中所佔的比例。如「某國三大產業結構圖」。
8.散點統計圖
散點統計圖除了可以顯示數據的變化趨勢外,更多地用來描述數據之間的關系。它不僅可以用線段,而且可以用一系列的點來描述數據。散點統計圖可分為「直角散點統計圖」(也稱XY散點統計圖)和「三角散點統計圖」(也稱XYZ散點統計圖)兩種。XY散點統計圖在組織數據時,一般將X軸置於一行或一列中,而將Y軸置於相鄰的行或列中。XY散點統計圖可以按不等間隔來表示數據,也可用折線或平滑曲線把各散點連接起來,以便更好地描述變化趨勢。XYZ散點統計圖與一般的直角坐標示意圖不同,該統計圖用等邊三角形的三條邊作為「三角坐標系」來表示三個變數。XYZ三條數軸分別代表不同的分類項,而每一散點則分別代表三種對應的數值。三角散點統計圖常用來表示某一地理事物中各分類項在總量中的比例關系。
9.氣泡統計圖
氣泡統計圖是一種特殊的XY散點圖,可用來描述多組數據。它相當於在XY散點圖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三個變數,即氣泡的尺寸。氣泡所處的坐標分別標出了水平軸(X軸)和垂直軸(Y軸)的數據值,同時氣泡的大小可以表示數據系列中第三個數據的值,泡越大,數據值就越大。在組織數據時,一般將一行或一列作為分類軸,相鄰的行或列作為數據值,而另一行或一列作為氣泡的大小值。如「1980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鐵礦和粗銅生產圖」。
10.面積統計圖
面積統計圖用面積的大小來顯示某一數值的大小,可以用來描述國民經濟不同時期某一數值的變化,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的變化圖」;而且還可以表示某一數量中各分量的對比關系,如「地球水體的存在形式及儲量圖」。該統計圖還使用折線和分類軸(X軸)組成的面積以及兩條折線之間的面積來顯示數據系列的值,如「世界能源消費構成的變化圖」。面積統計圖強調幅度隨時間的變化,通過顯示繪制值的總和還可以顯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因此該統計圖常被用來描述國民經濟不同時期、不同產業部門的產值數據等。
11.玫瑰統計圖
玫瑰統計圖也稱雷達統計圖或定位統計圖,它是由一個中心向四周輻射出多條數值坐標軸,每個分類都有擁有自己的數值坐標軸,把同一數據系列的值用折線連接起來而形成。玫瑰統計圖用來比較若干數據系列的總體水平。氣候統計學上常用玫瑰統計圖表達某地某一時段內風向的頻率等。如「某地風頻統計圖」。
二、復合統計圖
復合統計圖就是把幾種含有地理要素內容的統計圖疊加在一幅圖上。它可以是同一類型的統計圖的疊加,也可以是不同類型的統計圖的疊加,有些甚至是多種地理要素內容疊加在同一幅圖上。請看下面的幾幅圖:
「海洋表層鹽度和溫度的緯度分布圖」是把兩幅曲線統計圖疊加在一起,用同一個橫坐標來表示緯度位置,而兩條縱坐標表達的意義則不同:左邊的縱坐標表達海洋表層水溫值,右邊的縱坐標表達海洋表層的鹽度值;讀實曲線表達的鹽度變化規律時應看右邊的縱坐標,讀虛曲線表達的溫度變化規律時應看左邊的縱坐標。
「某地氣溫與降水月份分布圖」則是一幅氣溫曲線統計圖與降水柱形統計圖的疊加,共用同一橫坐標來表示月份,曲線表示氣溫變化狀況,它的值可以根據右邊的縱坐標讀出;長矩形和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它的值可以從左邊的縱坐標讀出。
「理想土壤成分的體積分數圖」是扇形統計圖與環狀統計圖的疊加,中間部分為扇狀統計圖,它表示理想土壤成分體積分數的比例關系;而外圍的環狀統計圖則表示各體積分數分類項的比例關系。
「天山地形剖面與水熱狀況圖」(2000年廣東地理高考題)將天山的地形剖面及其對應的三項氣候資料曲線疊加在一起,提出一些只有利用圖中隱藏的信息才能回答的問題,綜合性更強、知識跨度更大。
在復合統計圖中,各種地理要素內容讀起來相互之間有些干擾,但如果採取「分而治之」並注意其交叉點的辦法認真進行分析,也是不難解決的。但這必須建立在熟練判讀各種單項統計圖的基礎上,否則自然是無從下手。
三、變式圖
變式圖,顧名思義就是把已知形式統計圖的內容用另一種形式的統計圖來表達,如下面的幾幅圖。初看起來,似乎無從下手,但是只要認真分析,便會發現,新圖雖未曾相識,但萬變不離其宗,並非無從讀起。只要我們了解了各類統計圖的功用,掌握了常見統計圖的判讀方法,便能觸類旁通,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對新圖做出正確的判讀。
8. 地理三角統計圖怎麼看
舉個例子
希望對你有幫助
9. 地理三角圖怎麼看
可以使用輔助箭頭法快速做出地理三角圖的相關題目。
1、沿著三個坐標軸數值增大的方向畫出三個箭頭(如圖1),確定是呈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方向遞增。
3、讀出三個箭頭與三個坐標軸的交點數值,這就是待求點在三個坐標軸上的百分比數據。據圖2可讀出P點所示國家三個年齡段人數各自所佔的總人口比重。
(9)地理統計圖怎麼看擴展閱讀:
地理三角坐標圖是高考試題中常出現的坐標圖。其特點主要有:
①構成要素一定是三項,不能任意增減;
②三項要素各自所佔的比重之和一定為100℅;
③三項要素在數軸上的比例由低到高遞增的方向一致,要麼呈順時針方向遞增,要麼呈逆時針方向遞增。這種圖要求考生讀取三個坐標變數的數據,並根據數據比較、分析一些重要的地理現象的地理特徵、形成原因及對策等。所以,正確判讀坐標中的數據成為解決問題的基礎。
10. 誰能講講地理的三角坐標圖怎麼讀
三角坐標圖是近幾年地理高考試題中常常出現的一種地理統計圖。一些考生由於沒有掌握它的正確判讀方法,很容易失分。其實,這類統計圖的判讀關鍵在於掌握以下閱讀步驟:
1.沿著三個坐標軸數值增大的方向畫出三個箭頭,如圖1中的箭頭①、②、③。
2.過圖中標出的點(在圖1中為「﹡」),分別畫出與上述三個箭頭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條斜線。注意:在圖1中平行斜線應取a,而不是取b;因為斜線b的延伸方向與箭頭②不一致。
3.讀出上述斜線與三個坐標軸的交點坐標,這就是待求點在三個坐標軸上的坐標。在圖1中待求點「﹡」的三個坐標是0~14歲為23﹪,15~46歲為73﹪;65歲以上為4﹪。
舉例說明於下:
例1
(福州市2005年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圖2表示我國西部地區某鄉人口數量、耕地面積、糧食單產20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的情況圖(a點代表70年代,b點代表90年代)。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各數據趨於減小的是(
)
A.糧食總產量
B.人均糧食佔有量
C.耕地面積
D.糧食單產
【解析】
按照上述步驟分別讀出a、b兩點各自的三個坐標;再進行對比,即可得出答案為D。只是在第一步劃出三個坐標軸數值增大方向時,需要注意本題與一般的三角形坐標圖有所不同:一般的三角形坐標圖三個箭頭為順時針方向,而這里為逆時針方向(如圖2所示)。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