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春夏秋冬多少月

地理春夏秋冬多少月

發布時間:2022-04-19 19:48:22

A. 春夏秋冬各是哪幾個月

在氣候上,四個季節是以溫度來區分的。在北半球,一般來說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

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在各個季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的轉換是逐漸的。

(1)地理春夏秋冬多少月擴展閱讀

從春分到夏至和從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晝夜長短都在向極值變化,極晝、極夜的范圍都逐漸擴大。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也趨向極值。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落的方向,分別向東北、東南和西北、西南移動。

由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較復雜,所佔篇幅較多,我們沒有充分地說明,讀者自行總結出規律來也是不難做到的。在分析的時候,最好能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

例如,在北半球,可以從春分到太陽直射該地算做一個階段,再到夏至為第二個階段,夏至以後到再次太陽直射為第三個階段,以後可以把到冬至作為下一個階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後一個階段,太陽完成了一次回歸運動。

每個階段晝夜長短、太陽高度、太陽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時太陽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時,太陽在正午時位於天頂以北,冬至時則在天頂以南),等等,都有較大的變化。

B. 地理上的四季是幾月至幾月地理上的。

四季劃分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第一種分類法: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了90°。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第二種分類法:

天文學分類法(即西方分類法)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傳統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第三種分類法:

為了准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學者張寶坤分類法,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准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這種方法,可以結合各地的具體氣候,農業,故運用較多。

第四種分類法:

氣候統計法,因為一般以1月份為最冷月,因此,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這種四季分類法,比較適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C. 春夏秋冬分別都是哪幾個月

1,春季為3-5月

2,夏季為6-8月

3,秋季為9-11月

4,冬季為12-2月

在氣候上,四個季節是以溫度來區分的。在北半球,一般來說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

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在各個季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的轉換是逐漸的。

(3)地理春夏秋冬多少月擴展閱讀

春夏秋冬的由來:我們的地球在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的同時,也在繞自身的地軸自轉,不過地軸並不垂直於公轉軌道面,而是有一個23度27角分的傾角。

正是因為這個傾角的存在,才會使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從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當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時,北半球獲得的太陽熱量較多,且白晝比黑夜長,所以北半球氣溫處於一年中最高的時候,為夏季。這時太陽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獲得的太陽熱量較少,且黑夜比白晝長,因此,南半球處於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冬季。

D. 四季都分別是哪幾個月份劃分

在我國,一般是以3~5月為春季,6~8月算為夏季,9~11月算為秋季,12~2月算為冬季,這就是現在人們習慣概念上的四季。

天文四季純脆是從天文因素考慮的,它忽略了大氣環流和下墊面性質等重要因素,故劃分的四季與實際的氣候季節變化不怎麼符合。

因此,物候學家們根據氣溫、降水等與農作物生長有密切關系的氣象要素的分布狀況為依據來進行四季劃會,其標准為,以五天滑動平均氣溫低於10℃作為冬季,10~22℃的作為春季或秋季,高於22℃的作為夏季。

這種以氣象要素為依據劃分的四季,被叫做氣候四季。

雖然氣候四季比起天文四季更接近四季的實際氣候,但因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所以,若要作全國性的氣候四季劃分是十分困難的,而且一般人們也不容易直觀接受。

為了使天文四季和氣候能夠大致相吻合,所以又出現了天文四季與氣候四季相結合的四季劃分法,它把天文因素和氣候因素進行結合互相補充。

(4)地理春夏秋冬多少月擴展閱讀:

人對氣候變化有明顯的反應。一年四季出現的不同氣候條件,造成人們不同的感受,也就容易發生各種不同的疾病。

春季,暖空氣開始活躍,氣溫逐漸回升,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忽冷忽熱的天氣經常交替出現,體弱的人難以適應,很容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病毒性腦炎,老人支氣管炎等病症。北方由於空氣乾燥,春秋季節風沙天氣較多,人們患沙眼病者甚多,輕者流淚,重者發炎。

初夏季節,冷暖空氣勢均力敵,占據在我國江淮一帶、形成這一地區天氣陰沉,細雨連綿,空氣濕度很大。由於寒冷、潮濕刺激關節處,引起自身組織抗原性改變,容易發生風顯性關節炎,在中老年人中常常有關節和腰腿酸痛症狀出現。盛夏季節,氣溫很高,特別是在強烈日光照射下的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或者在酷暑炎熱的時候集會等,體內產生大量熱量,人體既使大量出汗,仍來不及散熱,就會使體溫升高,呼吸、脈博加快,發生頭昏、眼花、胸悶、心悸、惡心乏力而中暑。如果在烈日陽光下爆曬,因日光紅外線照射人體大腦組織、腦膜等易引起頭昏,耳鳴,煩燥不安等症狀。

秋季,除與春季相同的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外,日間氣溫仍然較高,但夜間由於地面輻射強,冷卻快,日夜之間溫差大,睡眠時很容易著涼,易得傷風感冒,特別是兒童易患肺炎、百日咳,老人易得氣管炎等。

冬季,當北方冷空氣南下時,氣溫驟降,冷空氣刺激咽喉,使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容易得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肺氣腫等疾病。當氣溫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後,室外勞動,手、腳、耳及臉部等局部很容易生凍瘡。

E. 春夏秋冬都是幾月到幾月

在中國,春季是3月到5月,夏季是6月到8月,秋季是9月到11月,冬季是12月到2月。

一、四季的劃分

在天文上,季節劃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位置確定的。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產生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地球上的四季不僅是溫度的周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周期性變化。它影響或者決定地球環境中很多事物的運動節律,尤其是生物適應最為明顯。

二、春季

中國習慣冬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歷「十、十一(冬)、十二(臘)月」一共三個月。在南北半球所處的時間不同。按氣象意義劃分,在南半球溫帶及寒帶,冬季在6、7、8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標准說是5月21日~8月22日),在北半球溫帶及寒帶,冬季在12、1、2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標准說是11月21日~2月18日)。

按節氣意義劃分,冬季從立冬開始,到立春結束,西方人則普遍稱冬至至春分為冬季。 從氣候學上講,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於10℃算作冬季。

冬季在很多地區都意味著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來襲的時候會減少生命活動,很多植物會落葉,動物會選擇休眠,有的稱作冬眠。候鳥會飛到較為溫暖的地方越冬。

(5)地理春夏秋冬多少月擴展閱讀

四季養生注意點:

1、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要保暖防寒,不使陽氣受遏。「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因為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加上人們穿著冬衣捂了一冬,代謝功能較弱,不能迅速調節體溫,如果衣著單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病的發生。

2、夏季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3、秋季,是養生的最佳時節,宜吃蔬菜。蔬菜不僅養生,還輔助治療一些疾病。入秋季後,天氣乾燥。容易出現陰虛肺燥的情況,胃腸蠕動緩慢的人很易發生便秘。因此,大家平時應多吃滋陰潤燥、補脾健胃的食品。

4、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各項生理功能和食慾等均會發生變化。因此,合理地調整飲食,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充足,對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順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F. 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分別是在哪幾個月

春:03月—05月
夏:06月—08月
秋:09月—11月
冬:12月—02月

G. 我國的春夏秋冬在哪幾個月

一年四季在北半球,春季為3、4、5月份,夏季為6、7、8月份,秋季為9、10、11月份,冬季為12、1、2月份,這是按照氣溫劃分的,按照月份來劃分,春季為1、2、3月份,夏季為4、5、6月份,秋季為7、8、9月份,冬季為10、11、12月份,

H.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具體分別是幾月份

四季的劃分是:春季是從春分到夏至,夏季是從夏至到秋分,秋季是從秋分到冬至,冬季是從冬至到春分。可是我認為春季應該是從立春到立夏,夏季是從立夏到立秋,秋季是從立秋到立冬,冬季是從立冬到立春。

這里要明白四季是怎麼劃分的,四季的形成是由於地球的公轉所引起的。由於地球的公轉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這樣使地球上的一個地方在一年中太陽高度就不一樣。也就形成了四季。

天文含義劃分四季,認為夏季就是一年中太陽最高,白晝最長的季節。冬季就是一年中太陽最低,白晝最短的季節。春秋季就是兩者的過渡季節。

歐美國家劃分四季,是以兩分兩至日來劃分的,春分是春季的開始,夏至是夏季的開始,秋分是秋季的開始,冬至是冬季的開始。

我國古代劃分方法,以四立來劃分,春季是從立春開始,夏季是從立夏開始,秋季是從立秋開始,冬季是從立冬開始。

氣候學者劃分方法,3、4、5月為春季,6、7、8月為夏季,9、10、11月為秋季,12、1、2月為冬季。

拓展資料: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其中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開始,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為四季的—半。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相間安排。為便於記憶,人們把二十四節在一年四季中出現的順序,編成如下的順口溜: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I. 春夏秋冬各是幾月

我國的春夏秋冬是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劃分的。

1、春季:立春2月3——5日 開始,穀雨4月19——21日 結束。

2、夏季:立夏5月5——7日 開始,大暑7月22——24日 結束。

3、秋季:8月7——9日開始,霜降10月23——24日結束。

4、立冬11月7——8日開始,大寒1月20——21日 結束。

(9)地理春夏秋冬多少月擴展閱讀:

二十四節氣的軀體劃分:

1、春季:

2月3--5日交節 [立春(節氣),黃經315度];

2月18--20日交節[雨水(中氣),黃經330度];

3月5--7日交節 [驚蟄(節氣),黃經345度];

3月20--22日交節[春分(中氣),黃經 0 度];

4月4--6日交節 [清明(節氣),黃經15度 ];

4月19--21日交節[穀雨(中氣),黃經30 度];

2、夏季:

5月5--7日交節 [立夏(節氣),黃經45度 ];

5月20--22日交節[小滿(中氣),黃經60 度];

6月5--7日交節 [芒種(節氣),黃經75度 ];

6月21--22日交節[夏至(中氣),黃經90 度];

7月6--8日交節 [小暑(節氣),黃經105度];

7月22--24日交節[大暑(中氣),黃經120度];

3、秋季:

8月7--9日交節 [立秋(節氣),黃經135度];

8月22--24日交節[處暑(中氣),黃經150度];

9月7--9日交節 [白露(節氣),黃經165度];

9月22--24日交節[秋分(中氣),黃經180度];

10月8--9日交節 [寒露(節氣),黃經195度];

10月23--24日交節[霜降(中氣),黃經210度];

4、冬季:

11月7--8日交節 [立冬(節氣),黃經225度];

11月22--23日交節[小雪(中氣),黃經240度];

12月6--8日交節 [大雪(節氣),黃經255度];

12月21--23日交節[冬至(中氣),黃經270度];

1月5--7日交節 [小寒(節氣),黃經285度];

1月20--21日交節 [大寒(中氣),黃經300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春夏秋冬



閱讀全文

與地理春夏秋冬多少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