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說明西北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西北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深居內陸距離海洋遙遠;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氣候乾旱氣溫年日較差大;河流多為內流河;土壤發育差,有大面積荒漠土;地表面以草原和荒漠為主.
西北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突出的表現就是乾旱.
㈡ 西北地區的主要地理自然特徵是什麼形成原因是什麼
氣候:乾旱,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成因:距海遠,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海上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再加上山脈的阻擋,就形成了該氣候
地形:以高原(內蒙古高原),盆地(准格爾盆地,塔里木盆地)為主
㈢ 西北旅遊區的自然旅遊地理環境有什麼特徵
1 由於我國西高北地的地域特點,西北地區以雄渾的山峰、高原地形為主。2 西北地區集中了雪山、大漠、戈壁、草原、森林等多種旅遊資源類型。3 從人文角度講,西北地區聚集了大量的少數民族人群,具有獨特的人文特點和開發潛力。4 旅遊發展潛力大,但是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和文化素質的干擾,旅遊開發初始會有一定難度。
㈣ 西北地區自然環境有什麼特徵,為什麼
自然環境區劃是國土規劃的重要基礎,是自然環境綜合特徵的基本反映.以西北地區的氣候分區、地貌分區、植被分區(生態分區)為基礎,將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類型劃分為5個自然分區:阿爾泰-准噶爾區,塔克拉瑪干-毛烏素沙漠區,青藏高原東北緣區,黃土高原區,秦巴山地與漢水谷地區.這5個區有完全不同的自然環境特徵和資源優勢特徵,因而開發對策和環境對策是不同的,應予以分別對待.正確認識各區的自然環境特徵,才能實現西北地區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㈤ 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有什麼特點
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突出的特徵是乾旱。
這里深居內陸,距離海洋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空氣乾燥,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河流稀少;植被稀疏;土壤發育差。
㈥ 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徵
我國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徵是氣候乾旱,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較高對濕潤氣流的阻擋,導致本區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形成沙漠廣袤和戈壁沙灘的景觀。
㈦ 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要簡答)
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點:氣候乾旱,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稀少;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植被以草原和荒漠為主;河湖以內流河和內流湖為主;自然資源豐富。 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乾旱
㈧ 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是什麼
1。緯度位置:大致在36°N以北,北緯53°N以南。
2.海陸位置:西北地區位於我國內陸,大部分在第二階梯上,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一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北。
3.氣候條件:西北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年降水量從東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減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乾旱是本區的主要自然特徵,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熱乾燥。
4。土地條件:大面積的山地、石質戈壁、荒漠、荒漠草地、高原草地,少量的山麓綠洲,不適合發展種植農業;內蒙古高原草地適宜游牧與定居輪牧,是我國的畜牧業基地
5.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儲量大。煤、石油、稀土、鐵、鎳、黃金、鹽、寶石等儲量大。稀土、鐵、鎳、黃金、鹽、寶石等儲量大。
6。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
7。水文:內流河、時令河、內陸湖,汛期短、冬季乾涸、無凌汛。
㈨ 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1、沙漠分布較廣,氣候乾旱。2、晝夜溫差大。3、天山、昆侖山等地區垂直自然帶分布明顯,有常年雪山。4、綠洲農業比較發達,主要是種植業和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