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中國地理書中精美語句有哪些

中國地理書中精美語句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0 19:35:53

A. 《中國地理》的摘錄怎麼寫呀!!!!!還是三篇

在《地理中國》的視頻中,一邊看視頻便可以進行記錄,開篇記錄題目,後在視頻中記錄知識點即可,最後總結感想,一般感想都可以採用主持人的結語。

B. 比較好的中國地理書籍 最好含有各領域的知識

《中國國家地理》推薦你這一本書就行了,因為裡面把各領域基本上都概括到了

C. 求《中國國家地理》中的一篇文章。

卷首語:中國的版圖因何「豎」了起來?
海南島為何比台灣島早開發千餘年?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海南島和台灣島雖然大小相仿(兩者誰大誰小,過去一直有爭論,現在清楚了,後者稍大一點),但兩者納入中央版圖的時間卻相距懸殊:海南島早在西漢時就建立了珠崖、儋耳兩郡,而台灣島設立台灣府已是清康熙年間的事。
為何海南島設府建制比台灣島早了一千多年?我認為是因為瓊州海峽比台灣海峽窄,容易渡過—— 瓊州海峽最窄處僅18公里,而台灣海峽最窄處則有130多公里。後者的海流情況也比前者復雜得多,而且氣候多變,台風多,前者則相對平靜得多。今日渡過台灣海峽去台灣似乎很容易,但這在過去並非易事,清代官員在過台灣海峽時被困海上是常有的事。
台灣島開發雖晚,但後來的發展速度遠超海南島,今天的海南已難望台灣之項背。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地理環境與人類發展的關系是如何的?從兩島的開發史看,早期受制於地理環境,但突破某個節點後,人文環境就起決定作用了。
全國地圖是橫的,是因為海洋意識差
當我沉浸在兩個島的比較之中,准備就此寫篇文章時,一位來自海南島的「不速之客」讓我改變了文章的方向,因為他引出的問題更值得著文討論。
他遞上名片:傅中星,三亞南海開發創意研究會秘書長,並說明了來意:去年7月,他出版了一本關於豎版中國地圖的書——《中國地理全圖冊》,想在書再版時讓我寫篇序。那時我正忙,未應承。走時,他將書送給了我。晚上翻看起他的書來,發現這本小書原來很有價值。書中,他製作了一張豎版中國全圖,用此替代以往的橫版中國全圖。他甚至幽默地告訴大家:趕緊收藏橫版中國全圖(他稱之為「老版圖」)。他還以他的豎版中國地圖為基礎,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地圖。
傅中星在書中對我們整天看著的橫版中國全圖進行了批判,指出其六大問題。我覺得有一點擊中要害:橫版圖不是一張中國全圖,而是兩張局部圖的拼接。所謂兩個局部的拼接,說的是橫版中國全圖將相當於中國大陸面積1/4的南海及南海諸島切下來,再將比例尺縮小一半,繪成一個小方塊,放在右下角(此法以下簡稱「貼小方塊」)。如此,一張完整的中國全圖就變成了兩個部分的拼接。這的確不是一張中國全圖。
橫版地圖還製造了中國東西長、南北短的錯覺,實際正好相反:南北長5500公里,東西寬5200公里;橫版地圖還助長了南海周邊國家侵佔南海島嶼的氣焰;更嚴重的是,橫版地圖潛移默化地淡化了中國人本來就很微弱的海權意識
看了傅先生的豎版中國全圖,我去圖書館查了很多舊地圖。我想知道,在中國全圖上「貼小方塊」的處理方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查閱的結果是:至少從1948年起,已經在全國地圖上使用這種處理方式。那一年,一個叫金擎宇的人出版了一本《中國分省新地圖》,全書的開篇就是一張橫版中國地圖。在這張地圖上,南海及南海諸島已經變成一個小方塊,放在全圖右下角,與今天的全國地圖很像。我量了這張圖的尺寸:左右距離22.5厘米,上下距離16.5厘米,橫向上長了6厘米,這顯然是一張橫圖。這是民國時期的中國地圖。
1950年4月,由光華輿地學社編制、三聯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地圖》,其形式與金擎宇的地圖並無明顯差別,這說明新中國沿用了民國時期中國地圖的畫法。
60多年過去,中國變化巨大,但右下角貼小方塊的橫版中國地圖卻沒有變(豎版地圖後來在一些圖集中出現過,但未在專題地圖、也未在面向社會公眾的掛圖中出現過)。
中國的實際版圖是豎著的,但我們的全國地圖卻是橫著的。南海面積巨大,島嶼眾多,卻被塞進一個小方塊,放在地圖的角落裡,這不是哪個部門或者設計者的問題,因為從民國到新中國都是如此,這是由於我們這個國家農耕文明佔主體,骨子裡缺乏海洋意識造成的。但這個問題遲遲得不到改正,卻不能歸罪中國人海洋意識差,而是其他原因。
查閱舊地圖時,我發現一個現象:民國時,全國地圖幾乎都由個人或民間機構編纂,國家要做的僅僅是審查,頒發許可證即可。但今天,地圖的編輯出版被國家主管部門的幾家出版社壟斷,不許民間染指。傅中星個人編制的地圖,是不可能獲得出版許可的(前面說的他的豎版中國地圖是以插圖的形式出現在書中,而不能以單張地圖的形式公開出版)。
在傅中星的書出版之後幾個月,中國有關部門就宣布推出豎版中國地圖。當然,這不能說是受了傅中星的啟發或覺得他說的有理,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官員和國企,他們沒有動力,也不願冒險去做任何有風險的事。豎版中國地圖的出版,我寧願相信是被三沙市的成立逼出來的,因為地級市——三沙市在橫版圖上無法表現,他們不得不把中國地圖豎起來。可是,如果三沙市不成立或級別低,豎版中國地圖就不需要出版嗎?
民間創造力的壓抑有多深?
傅中星讓我想起了另一位地圖創新者郝曉光,不過他關注的是中國官方出版的世界地圖。
6年前的某一天,郝曉光帶著4個角度看世界的4張世界地圖來到我辦公室。那真是革命性的創造,因為過去幾十年,中國官方出版的世界地圖一直以太平洋為中心。但他的地圖至今仍未能公開出版。
不過,在國家海洋局和民航部門,這幾張地圖得到了內部應用,因為要跟蹤表現科考船前往南北極考察的航跡,要表現中國到一些國家的航線,非得用他的地圖不可。它們後來又被我國軍方某部門採用過,軍方還給他寫了一封證明信。一次他來北京,激動地向我展示這封信,但看到這封信時,我心中湧起的卻是感慨:民間有著怎樣的創造力,但是這些創造力受到多麼深的壓抑?中國有多少有才華的人,為何這些才華這么難以綻放?
由此,我想到了我在海南的所見所聞。在瓊海市潭門鎮,我見到了1983年時曾駕駛一艘小帆船勇闖南沙的船長伍書光。自上世紀50年代起,國家就規定漁民不準前往南沙作業,雖然他們的祖先早在明代就前往那裡撈海珍品。至1983年伍書光出現在南沙時,那裡已有30多年未見大陸人。
應該說,小人物伍書光此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他得到的後果卻是被吊銷船長執照,不準出海。讓人想不到的是:接下來,潭門鎮更多的船長沖破重重阻力,沿著伍書光的航線繼續前往南沙。再後來,官方漸漸默認,並在1988年時派遣軍隊進駐南沙,從此我們在南沙才有了立足之地。這是民間牽引官方,最終推動官方有所作為的一個典型案例。
在南沙,我曾對那裡林立著周邊國家的油井卻唯獨不見中國的油井感到不解。後來找到了答案,因為我國石油的開采權力被國有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三桶油」壟斷,而這「三桶油」即使維持現狀也已富得流油,對要冒著風險才能開採的南沙石油自然沒有興趣。但是假如允許民間開采、運營,我相信南沙海域的油田中早就會出現勇闖南沙的船長,中國的油井也早就屹立在南沙蔚藍的大海上了。

D. 中國地理知識摘要50字

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2、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
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E. 有哪些中國地理知識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第五大行星:
軌道半徑: 149,600,000 千米
(離太陽1.0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2,756.3 千米
質量: 5.9736e24 千克
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馬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里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亥亞,大地母親)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
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在空間拍攝的地球照片有很高價值;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而且這些圖片都非常漂亮!
地球由於不同的化學成分與地震性質被分為不同的岩層(深度-千米):
0- 40 地殼 2700-2890 D'' layer - D"層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過渡區域 5150-6378 Inner core - 內核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地殼的厚度不同,海洋處較薄,大洲下較厚。內核與地殼為實體;外核與地幔層為流體。不同的層由不連續斷面分割開,這由地震數據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數地殼與上地幔間的莫霍面-不連續斷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們所居住的只是整體的一個小部分(下列數值×10e24千克):
大氣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殼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內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鐵構成(或鎳/鐵),雖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較輕的物質。地核中心的溫度可能高達7500K,比太陽表面還熱;下地幔可能由硅,鎂,氧和一些鐵,鈣,鋁構成;上地幔大多由橄欖石,輝石(鐵/鎂硅酸鹽),鈣,鋁構成。這些都是通過地震技術獲得的資料(所謂地震技術是指在地表人工製造一個震源,如炸彈之類的,通過接受地下的回波來確知地下結構的方法);我們只能在岩漿中獲得上地幔的采樣,對於其它層則無能為力。地殼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類長石的其他硅酸鹽構成。就整體看,地球的化學元素組成為: 34.6% 鐵 29.5% 氧 15.2% 硅 12.7% 鎂 2.4% 鎳 1.9% 硫 0.05% 鈦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
其他的類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結構與物質組成,當然也有一些區別:月球至少有一個小內核;水星有一個超大內核(相對於它的直徑);火星與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與水星可能沒有由不同化學元素構成的地殼;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顆有內核與外核的類地行星。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有關行星內部構造的理論只是適用於地球。
不像其他類地行星,地球的地殼由幾個實體板塊構成,各自在熱地幔上漂浮。理論上稱它為板塊說。它被描繪為具有兩個過程:擴大和縮小。擴大發生在兩個板塊互相遠離,下面湧上來的岩漿形成新地殼時。縮小發生在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其中一個的邊緣部份伸入了另一個的下面,在熾熱的地幔中受熱而被破壞。在板塊分界處有許多斷層(比如加利福尼亞的San Andreas斷層),大洲板塊間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目前有八大板塊:
¤北美洲板塊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蘭島
¤南美洲板塊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極洲板塊 - 南極洲及沿海
¤亞歐板塊 - 東北大西洋,歐洲及除印度外的亞洲
¤非洲板塊 - 非洲,東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與澳洲板塊 - 印度,澳大利亞及大部分印度洋
¤納斯卡板塊 - 東太平洋及毗連南美部分地區
¤太平洋板塊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亞南岸)
還有超過廿個小板塊,如阿拉伯,菲律賓板塊。地震經常在這些板塊交界處發生。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輕。在5億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學標准),不斷重復著侵蝕與構造的過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壞,這樣一來,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跡(比如星體撞擊產生的火山口)。這樣一來,地球上早期歷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億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頭只有40億年,連超過30億年的石頭都屈指可數。最早的生物化石則小於39億年。沒有任何確定的記錄表明生命真正開始的時刻。
71%的地球表面為水所覆蓋。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顆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態水(雖然在土衛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態乙烷與甲烷,木衛二的地下有液態水)。我們知道,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海洋的熱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氣溫相對穩定的重要條件。液態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蝕及大洲氣候的多樣化,目前這是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過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許也有這種情況)。
地球的大氣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氬、二氧化碳和水組成。地球初步形成時,大氣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幾乎都被組合成了碳酸鹽岩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給活著的植物消耗了。現在板塊構造與生物活動維持著二氧化碳的循環。大氣中穩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過溫室效應對維持地表氣溫有極其深遠的重要性。溫室效應使平均表面氣溫提高了35攝氏度(從凍人的-21℃升到了適人的14℃);沒有它海洋將會結冰,而生命將不可能存在。
豐富的氧氣的存在從化學觀點看是很值得注意的。氧氣是很活潑的氣體,一般環境下易和其他物質快速結合。地球大氣中的氧的產生和維持由生物活動完成。沒有生命就沒有充足的氧氣。
地球與月球的交互作用使地球的自轉每世紀減緩了2毫秒。當前的調查顯示出大約在9億年前,一年有481天,每天18小時。
地球有一個由內核電流形成的適度的磁場區。由於太陽風的交互作用,地球磁場和地球上層大氣引發了極光現象。這些因素的不定周期也引起了磁極在地表處相對地移動;北磁極現正在北加拿大。
地球的衛星
地球只有一個自然衛星--月球。
未知點
-我們有關地球的知識全部是由極不直接的證據逐步導出的。我們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僅管太陽"常數"的有所增加,地表的平均溫度卻數十億年來非常穩定。最好的解釋這個的理由是:由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數量改變,控制溫室效應來完成。但這到底是怎麼完成的?亥亞假設主張是由生物圈的活動維持了它。更多的有關金星與火星的詳情可能會提供某些線索。
-在形成像金星一樣大氣前我們能將多少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

F. 中國經典名著里的優美句子和詞語有哪些

1、落霞與孤鶩齊飛,風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隻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腸,這是鴻雁來賓。

2、榛子非關隔院砧,何來萬戶搗衣聲。

3、奔騰而砰湃,江間波浪兼天涌,須要鐵鎖纜孤舟,既遇著一江風,不宜出行。

4、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那討桂花油。

5、泉香而酒冽,玉(上為苑字下部,下為皿)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

6、翠鳳毛翎扎帚叉,閑踏天門掃落花。您看那風起玉塵沙。猛可的那一層雲下,抵多少門外即天涯。

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8、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9、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

10、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11、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

12、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13、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嬈。

14、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

15、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

G. 描寫我國名勝的優美語段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長二百零四公里。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總長八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但最為雄偉險峻。難怪古代詩人發出"縱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的贊嘆。湍急的江流,闖入夔門,在緊逼的峽谷中奔騰咆哮。船駛峽中,真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開頭段
臨江樓
臨江樓原是一家名為「廣福隆」客棧的舊址,以後成為酒店而改名。厚實的木門內,一個小小的庭院,迎面一座三層樓的銀灰色樓房。樓的底層和二層走廊前,上下各有石砌藻飾的三個拱形廊檐,遠遠望去,宛如六個巨大的永不凋落的花瓣嵌在屋前。
塔 林
早就聽聞嵩山景區有個著名的景點叫做塔林,顧名思義,就是塔樓林立,猶如森林一般。去年夏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嵩山旅遊,才得以一見。初聽當地的導游介紹時,我還不以為然,待到登上嵩山主峰--風景秀麗的少室山腳下,眼前展現一片高低交錯、黃白相間、密密麻麻的方塔、八腳塔、圓塔……方覺得果然名不虛傳。
過渡段
豫 園
然而,我最喜歡去的,還是九曲橋北面素有「江南明珠」美譽的古代名園--豫園。園內,那玲瓏精緻的亭台樓閣、清幽秀麗的池館水廊,還有大假山、古戲台、玉玲瓏等古代園林的傑作,都使我流連忘返。特別是那繞著圍牆屋脊建造的雕龍.鱗爪張舞,雙須飛動,好像要騰空而去似的,更令人感嘆不已。
晴川閣
此山此水,哺育了多少代中華兒女.書寫了多少篇光輝歷史?孫權揮雄兵滅黃祖,不就在這里嗎?王睿燒鐵鎖破江夏,不也在這里嗎?武昌起義英雄,江岸罷工烈士,大江東去,何曾稍息!過迴廊,進閣廳.廳中正展出著辛亥革命軍總司令黃興的事跡。這不又是一個在晴川閣下龍騰虎躍過的英雄人物嗎?
細節段
麗江古域
麗江古城沒有圍牆,四通八達。古城中間有一條寬敞的道路,道路兩旁都是商店,有賣玩具的、有賣吃的、還有賣衣服的……有四千多家商鋪,物美價廉,應有盡有。每家門前都有河水流過,真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景圖啊!在古城之中,中國的文化精髓如畫卷般一一展現.讓你不得不陶醉在其中。
普陀山的寺廟
普陀山上到處見得著寺廟、古剎。那裡的特點幾乎就是「老古董」--佛廟。
那裡的廟,才叫絕:那裡的廟,才叫真正的古老。細看,那寺廟後門的外牆上,坑坑窪窪的,就像千年老樹皮,讓人看了就起雞皮疙瘩。寺廟的頂部,是一層一層的瓦磚.好像已經修補了無數次。但裡面卻干凈舒服,一座座佛像面帶微笑,讓我一下就愛上了這里。
鍾樓上的匾額
在鍾樓的東西南北四個門洞上掛著四塊匾,上面分別嵌有「迎旭」、「覽勝」、「瞻紫」、「拱板」8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不知多少遊客被這幾塊匾所吸引,陶醉於書法這燦爛的藝術之中。底樓珍藏著清代著名書法家張五德的「雁字迴文碑」。這座碑上的文字,可以橫讀、豎讀,也可以斜讀,真可謂中國一絕。
形態各異的樓閣
從遠處望去,綠樹叢中,一座座銀白、淡綠、淺藍、棕黃色的建築突兀而起,有的是球體、圓柱體,有的是長方體,有的簡直無法准確地說出它的幾何形狀。有的桅桿林立,像准備出海的帆船隊;有的平展雙翅,像呼嘯騰空的噴氣式飛機;有的裸露著黑色鋼鐵的機械架,線條粗獷有力;有的似微微隆起的綠色沙丘,線條平緩柔和:
有的古樸、典雅,誘人抒發懷古之幽思:有的造型新穎奇特,促人抒發新的狂想。
結尾段
故宮的震撼
故宮帶給我許多驚嘆,我感嘆著裡面各種器物的巧奪天工,贊嘆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不知不覺中,我們走出了神武門.回頭望望「故宮博物院」那5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我不禁自豪於自己是龍的傳人。
圓明園
孤寂的圓明園在夕陽下顯得更加蒼涼,哭訴著曾經屈辱的歷史。
看著這破落的圓明園,想像著它昔日的勝景,我不禁為歷史上中華民族遭受的浩劫而扼腕嘆息,默默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H. 近期地理·中國中的好詞好句

1、我國領土四端:頭上頂著黑龍江,腳踩曾母暗沙島,嘴喝兩江匯合水,帕米爾上擺擺尾。
2、中國十四鄰國名稱: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還有緬老越。
3、中國的行政區劃:兩湖兩廣兩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雲貴川蒙青陝甘,新藏兩寧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歸之日盼團圓。
4、香港特別行政區:珠江口東是香港,素稱明珠和天堂。新界九龍香港島,發展經濟各有長。進口原料搞生產,電子鍾表和服裝,銀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歸更發展,一國兩制好主張。

I.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好詞好句好段,幫幫忙,好人一生平安

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

鏈接: https://pan..com/s/1UkK_KuvdDA7iabpYxTgBJg

提取碼: 3ddy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J. 中國地理方面的古書有哪些

中國地理方面的古書有《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夢溪筆談》、《太平寰宇記》、《徐霞客游記》等等。

一、《漢書·地理志》

《漢書·地理志》包括上、下兩分卷,是東漢班固新制的古代歷史地理之傑作。

該書敘述漢以前的地理沿革,著重寫了《禹貢》九州和《周官》九州;接著敘述西漢的地理,以郡國為條,用本文加註的形式,依次寫各郡國及其下屬縣、道、侯國的地理概況,諸如郡縣的民戶、人口,廢置並分更名的歷史,各項特產,都尉、鐵官、鹽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澤,關塞要隘,名勝古跡,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該書所記大小河流有1252條,所記湖泊、沼澤500餘處,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處,伏流有30餘處,瀑布60多處,各種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風災、蝗災、地震等,記載的水災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記各種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嶺、坂、岡、丘、阜、崮、障、峰、磯、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僅山嶽、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處,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記洞穴達70餘處,植物地理方面記載的植物品種多達140餘種,動物地理方面記載的動物種類超過100種。

三、《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歷史地理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成書於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

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是古代中國地理志史,記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圖。廣泛引用歷代史書、地誌、文集、碑刻、詩賦以至仙佛雜記等,計約二百種,且多註明出處,保留了大量珍貴的史料。

《太平寰宇記》作者為北宋地理學家、文學家樂史。《太平寰宇記》撰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3)。

五、《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游記,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地理書中精美語句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