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中國為什麼呢

地理中國為什麼呢

發布時間:2022-04-20 20:02:30

『壹』 《自然地理》中國為啥要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人工控制氣候的國家

中國倒不一定是全世界第一個人工控制氣候的國家。
比如人工降雨。很多國家都會使用。
現在為了降低pm2.5。也使用人工霧化器。
比如為了降低冰雹的形成,可能會在雲霧中噴灑霧劑。

『貳』 為什麼說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縱觀世界,山川地貌最特殊的地方無疑就是中國。中國地理環境可謂之得天獨厚,全世界僅此一家。也正是這種獨一無二的山川地貌,讓中國中國在世界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之一。

縱觀歷史,大中華文化圈的范圍可謂之無比廣闊,西到鹹海,西北到阿爾泰山脈以北,西南到緬甸、尼泊爾,東到大海以及日本朝鮮,東北到庫頁島,白令海峽,北到貝加爾湖畔,南到南海以及東南亞諸國。總面積約2000萬平方公里,當然中華核心區也就是北到燕山陰山一代,南到南沙,東南到台海澎湖,西到橫斷山脈,新疆,東到大海的近500萬平方公里土地,拓展區則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東北三省以及俄羅斯侵佔中國東北西北的領土。今天中國,雖然飽經風霜,但值得慶幸的是,基本繼承了大中華圈核心部分,也為中華民族重新崛起提供了堅實基礎。

中華文明起源於陝西河南兩地,伏羲女媧、三皇五帝活動范圍基本在河南陝西一帶。到秦始皇時期,中華文明圈大幅拓展,東到到海,西到河西走廊,西南到四川雲南,東北到遼寧,北至陰山山脈。當然,秦始皇死的太早,如果能再活20年,或者說其後代子孫能有像秦始皇這樣的,估計秦國疆域還會繼續拓展。到唐朝,中國領土面積拓展到1200多萬平方公里,到大清乾隆盛世,中國統治這約130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但從地形看,這可能是冷兵器時代中華帝國疆域拓展最大限度,原因很簡單,以當時人類發展條件,中國獨特的地形限制了疆域進一步拓展。

從長安出發,往西祁連山,阿爾金山、進入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當時的條件,基本沒有通過可能,如果往北,則進入天山山脈和阿爾金山谷口,面對這兩座長達2000多公里的高聳大山,冷兵器時代軍隊也很難通過,即使過去了也回不來。如果繼續往西近3000公里的昆侖山則將消滅任何一支強大軍隊的夢想。往西南,橫斷山脈則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天險,縱使僥幸通過,進入青藏高原,面對喜馬拉雅山脈,也基本是死路一條。

古代打仗,打得是錢糧供給,大山巨流則是錢糧供給天然掣肘。當然,中華雄主往西往西南都攻不出去,那麼西方強大的霸主(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也攻不進來,即使他們有心進攻,估計實力也大多消耗在雪山峻嶺,嚴寒荒漠中,不僅糧草無法供給,嚴酷的自然條件也讓這只軍隊消耗殆盡。僥幸到達中原,或許已經不是軍隊,而是難民,也只能沿街乞討,淪為笑柄。

西南,西北的崇山峻嶺,荒漠乾旱,基本滅絕了西方大國入侵中國的夢想。東南到遼東半島,茫茫的大海,冷兵器時代也沒有任何一支強大力量能通過廣闊無垠的海洋來進攻中國。東西南都有天然屏障,如此一塊得天獨厚的寶地僅此一塊,這是上天賜予中華的寶地。而縱觀世界其他文明古國,則沒有中國如此幸運。印度基本屬於無險可守,自己處於一塊肥沃的大平原上,而西方的波斯,阿拉伯帝國的騎兵基本可以長驅直入進入。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希臘文明也是如此,基本處於無險可守地步,戰爭頻發,民族爭斗不斷,這無疑讓文明如曇花一現,始終無法像中國那樣幾千年持之以恆的積累。

當然,但從中國地形來看,中國敵人可以從西南穿過雲貴高原進入中國。假設一支來自印度的入侵者從西南出發,進入雲南,廣西、貴州,則有可能進入中國。但也僅僅是進入而已,這里做一個推斷,一支10萬人印度軍隊從西南進入雲貴廣西,走了近2000公里崇山峻嶺,相信這支軍隊或許得損失一半。再往前走,他們往北則會面對巨流長江,假設他們沿著長江東進,則會遇到大巴山脈和武夷山阻隔,如果中國軍隊在大巴山和武夷山扣設防,或許就是西南疲憊之師的滅頂之災。當然,僥幸有5000人沖出重圍,他們也只有兩條路,一是往正東方向走,因為北面的雪峰山和南嶺是到難以逾越的屏障。二是沿著珠江東進,繞過南嶺武夷山脈,則進入江浙地區。這條路倒是可行,問題是,這一趟下來差不多有5000多公里,這支5000人的軍隊沿途被圍剿,疾病天氣消耗,到江浙估計也幾乎全軍覆沒。到了中國,卻已經成了一隻病鳥。

當然,歷史上中國也並非完全沒有敵人,中國歷史上來自北方的敵人異常兇殘。雖然中國北方有南北走向長達1000多公里陰山,還有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呂梁山、太行山、燕山阻隔。但相對西南,這些山脈略顯單薄。每每在漢民族為主的中原政權因內耗力量削弱時,北方游牧民族便開始突破賀蘭山與陰山,陰山與燕山,祁連山與賀蘭山的重要關口,進入河套和京津地區,中原政權則不得不面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強大騎兵。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路線一般為三個方向,一是東北方向,突破燕山,從燕山和太行山口進入華北平原,或者突破山海關,從遼東走廊進入中原。二是西北方向,經過河西走廊,穿過祁連山賀蘭山口,進入黃土高原,進入關中,威脅長安、洛陽。三是正北向,經過陰山與賀蘭山口,進入河套地區,騎兵直奔關中平原。

雖然歷史上中原政權大多數時間基本可以成功抵禦來自北方敵人,但北方游牧民族依然能時不時也能進入中原,將中華文明擠壓到江南一禺,甚至如蒙古、女真那樣完全統治中國。但每每當他們入住中原建立政權後,就自覺不自覺的融入到中原文化中,成為中華文明一部分。而這則正是中華文明綿延5000年經久不息的原因所在。中華文明獨特魅力具有無比強大的感召力和親和力,讓北方游牧民族主動融入。

當歷史進入19世紀,冷兵器時代結束了,中國真正的威脅終於來了!雖然中國地形地貌得天獨厚,但正是這塊得天獨厚的土地,讓18世紀的中國人變得故步自封,盲目自大,視天下諸國為蠻夷,自視天朝上國。而正是這種盲目自大使中國錯失了與西方同步發展機遇,大清帝國雖然能平息陸地上敵人,但面對西方大炮利艦,大清帝國一敗塗地,割地賠款。淪為西方國家凌辱的對象,甚至連一直對中國奉若神靈的倭國,棒子國也對中國虎視眈眈,踏上中國土地便狐假虎威其凶惡甚於西方人。可惜,既然上天能賜予中華世界上最好一塊土地,這塊土地能在人類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里創作最璀璨的文明,那麼這塊土地上人民也絕非他人魚肉,只要這塊土地上人覺醒,團結,外來的敵人就必敗無疑。

世界5000年文明史,中華至少4800年處於世界之巔,而今經歷了百年風雲的中國已經重新崛起。1949年到今天,中國經過68年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軍事實力也位居世界前列,而且今日之中國依然以西方三倍速度快速前進。放言中國周邊,聚集了世界一半人口,世界1/3的經濟產能,中國周邊依然是當今世界人氣最旺,經濟最活躍,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沒有之一。雖然,歐美日一些國家對於中國及其周邊的崛起充滿敵視,並利用歷史上他們留下的一些邊界糾紛不斷挑撥離間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但只要中國這個核心依然穩固,以目前中國之國勢,沒有任何一個敵人可以打敗中國。

中國最大的敵人只有自己。如果中國能夠在現代工業飛速發展的前提下,處理好內部問題,解決好發展與環境、發展與民生的問題,執政黨自身建設問題,在民主、法制建設上有更大突破。20年之內,中華將重新屹立於世界之巔。

『叄』 中國的地理位置:中國為何是地震的頻發國

因為中國處於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由於地殼運動,板塊漂移原因因此三者不斷產生摩擦碰撞使地質活動活躍,因而造成地震及火山,喜瑪拉雅山就是因受板塊擠壓形成的。

『肆』 4.請從地理位置上分析為什麼中國有條件成為世界的重要發展極

中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有漫長的海岸線和陸上邊界,在陸地上與14個國家相鄰,在海洋上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這樣的地理位置有利於中國與世界很多國家之間發展貿易。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的重要發展極。

『伍』 推薦《地理中國》這檔節目500字 介紹+原因

地理·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科普類電視欄目。該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對於我們正在汲取知識營養的青少年來說,觀賞性特強。[1]

《地理·中國》欄目,採用外景行進式拍攝與主持人演播室串聯的形式,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對關鍵的科學知識、原理進行介紹,並通過道具、實驗進行演示,展現地質地貌的結構、成因及演變,展示地質學的魅力。

首先它題材寬廣,觀賞性強。中國的遼闊大地,蘊涵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理、地貌資源,這為《地理·中國》欄目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內容和創作空間,大自然神奇、瑰麗、壯美的景觀,也會使節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識性強。《地理·中國》欄目,以對自然現象的探問為發端,以地質科考為線索,通過展示地質科考的推理和求證過程,揭示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以滿足觀眾對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其三它行進式科考拍攝,可視性強。 「以行進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制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既有科考問題求證過程的懸念吸引,又有行進式拍攝的新奇看點,使節目具備很強的期待性和可視性。

『陸』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哪些明顯的優勢呢

大家知道,美國和日本是當之無愧的發達國家,但全世界陸地總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以及面積排名全球第三的我國卻並在發達國家之列,這就足以說明某個區域的發達程度和地理上的面積大小沒有絕對關系。中國人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的出處其實就源自歷史上黃河的多次改道,曾經位於黃河東岸的一些村莊變成了黃河西岸,意指世間萬物變化無常和興衰更替,正如曾經舉世矚目的四大文明古國。

客觀來說,每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都有其優缺點,比如日本最大的地理優勢之一,便是其四面臨海,不存在鄰國紛擾。而我國未來海陸皆可的運輸選擇,則很可能在之後的發展上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盡管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和地理優勢不能直接劃等號,但卻可以對該區域的發展帶來很大影響。正如地處多個斷裂帶的島國日本,火山噴發和破壞性地震無疑是影響最大的自然環境因素,而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問題,則對美國的地勢低窪地區已經帶來明顯的影響。

『柒』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中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呢

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和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間和時間關系,地理位置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會經常使用到的,比如我們在買房的時候,選擇那一套房子,我們最關注房子的地理位置,包括距離道路遠近、與河流的遠近、位於小區內的方位、前後間距等等。對於世界上的國家來說也一樣,也有地理位置的差異,包括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鄰國位置等等。一帶一路規劃示意圖

再次,從鄰國位置來看,中國周邊擁有14個鄰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如果處理得當,周邊擁有眾多可開展國際貿易的對象。而且在中國周邊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日本和菲律賓等國人口都超過1億,所以中國周圍市場極為廣闊。但是,換一個角度,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了,比如我國雖然沿海但是受島鏈限制、雖然鄰國眾多但是矛盾也多。我們還是十分傾向於中國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我們將會以大智慧來揚長避短發揮地理位置優勢,推動國家發展。

『捌』 為什麼《地理中國》的觀賞性那麼強

《地理·中國》欄目的內容屬自然科學范疇,節目通過對地質、地理、地貌形成及演變等自然現象的揭示,普及科學知識,展示大自然的神奇。

蘊涵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理、地貌資源,這為《地理·中國》欄目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內容和創作空間,大自然神奇、瑰麗、壯美的景觀,也會使節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玖』 請從地理位置上分析為什麼中國成為世界的發展極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有遼闊的國土,有漫長的海岸線,有豐富的資源,有眾多的人口。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科技等多方面得到長足的發展,成為發展中國家中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成為世界發展極。

『拾』 為什麼中國的地理位置是十分優越

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海陸兼備、河流由西向東呈放射狀、山區資源豐富 。

1、從緯度位置看,中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

2、從海陸位置看,中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到亞歐大陸的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南北氣溫差異很大成因:1.緯度位置: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方太陽高度低,白晝短,地面獲得光熱少,故氣溫低;2.冬季風影響:源地距北方近,南下時加劇北方嚴寒。

3、中國東臨太平洋,使東部廣大地區受濕潤氣流影響,雨量充沛,有利於農業生產;海洋資源豐富;沿海多優良港灣,便於發展海上交通事業,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

4、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多國接壤,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來往,

5、所處的緯度位置和南北的氣候差異,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有利條件。

(10)地理中國為什麼呢擴展閱讀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中國為什麼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