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航路開辟和地理大發現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地理大發現包含在新航路開辟這個名詞下,一部分新航路開辟,比如葡萄牙人到達非洲和亞洲不屬於地理大發現,非洲和亞洲早已經被發現。
❷ 地理大發現是以什麼為開始的標志
應該是哥侖布發現新大陸!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義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0/1451年秋天-1506年5月20日),探險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於中世紀的熱那亞共和國(今義大利西北部)。當時背景是西方帝國主義抬頭,各歐洲王國開始經濟競賽,紛紛通過建立貿易航線和殖民地來擴充財富。哥倫布的向西航行到達東印度群島的冒險性計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在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他叫做「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而不是計劃中的日本。在後來的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到達過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瑞拉、以及中美洲,並宣布它們為西班牙帝國的領地。
❸ 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開辟
地理大發現:從十五世紀末至十七世紀中期,歐洲人發現了世界聞名民族前所未知的偏遠陸地和水域 ,開辟了若干前所未有的重要航路和通道。
這是我們老師在講地理大發現時給出的定義,地理大發現既包括新航路的開辟、新大陸的發現,同時還有陸地河流的發現。哈德遜河是1609年發現的。西伯利亞也是這一時期發現的。新航路的開辟只是地理大發現中的一個重要成果。
❹ 材料二中所說的「地理大發現」指的是什麼歷史
(1)以麗莎·蓋拉爾迪尼為原型創作的《蒙娜麗莎》出自哪位畫家之手?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麼?請寫出含有相同時代主題的戲劇作品一部。(3分)
(2)材料二中所說的「地理大發現」指的是什麼歷史事件?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產生的最主要影響是什麼?(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國古代哪位航海家下西洋的路線圖?(1分)
(4)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四大發明」彰顯中國古代科技的無窮魅力。請寫出「四大發明」中對歐洲新航路開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項發明。(1分)
第(1)問,主要考查文藝復興的內容,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准確理解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材料中《蒙娜麗莎》是義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另一部作品是《最後的晚餐》;而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戲劇作品《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第(2)問,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內容,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所說的「地理大發現」指的是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是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最主要的影響是: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第(3)問,主要考查鄭和下西洋的內容,觀察圖片,圖片中航線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依據所學知識,1405年至1433年,鄭和前後七下西洋,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所以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國古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人物應為:鄭和。
第(4)問,主要考查指南針的用途和新航路開辟的條件,依據所學知識,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為: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其中指南針被應用於航海事業,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後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所以對歐洲新航路開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項發明是:指南針。
❺ 「地理大發現」開始於哪個世紀
地理大發現
新航路的開辟,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1]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與此同時,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胡安·德拉科薩、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喬瓦尼·卡波托、胡安·龐塞·德萊昂、斐迪南·麥哲倫、亞美利哥·韋斯普奇與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等。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准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❻ 地理大發現是以什麼為開始的標志
地理大發現,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倫布、達伽馬、卡布拉爾、迪亞士、德萊昂、麥哲倫等。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應該是哥侖布發現新大陸!他到達新大陸後以為是印度,其實哪裡是美洲大陸。
望採納。
❼ 「地理大發現」開始於哪個世紀又有哪些主要事件
地理大發現,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倫布、達伽馬、卡布拉爾、迪亞士、德萊昂、麥哲倫等。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新航路的發現
從十五世紀起,葡萄牙人不斷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占據了一些島嶼和沿海地區,掠奪當地財富。1487~1488年葡萄牙人巴托羅繆·迪亞士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成為探尋新航路的一次重要突破。葡萄牙貴族瓦斯哥·達·伽馬奉葡王之命於1497年7月8日從里斯本出發,繞過好望角,沿非洲東海岸北上,之後由阿拉伯水手馬季得領航橫渡印度洋,於1498年5月20日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庫特,次年載著大量香料、絲綢、寶石和象牙等返抵里斯本。這是第一次繞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被稱之為「新航路的發現」。
新大陸的發現
在葡萄牙組織探尋新航路的同時,西班牙也力圖尋求前往印度和中國的航路。1492年8月3日義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倫布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從巴羅斯港(即古都塞維爾,今稱塞維利亞)出發,率領探險隊西行,橫渡大西洋,同年11月12日,到達了巴哈馬群島的聖薩爾瓦多島(華特林島),之後又到了古巴島和海地島,並於1493年3月15日回航至巴羅斯港。此後哥倫布又三次西航,陸續抵達西印度群島、中美洲和南美大陸的一些地區,掠奪了大量白銀和黃金之後返回西班牙。這就是人們所稱謂的「新大陸的發現」。
第一次環球航行
1519年9月20日,葡葡牙航海家斐南多·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探險隊從巴羅斯港出發,橫渡大西洋,沿巴西東海岸南下,繞過南美大陸南端與火地島之間的海峽(即後來所稱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1521年3月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死於此地。其後,麥哲倫的同伴繼續航行,終於到達了「香料群島」(今馬魯古群島)中的哈馬黑拉島。之後,滿載香料又經小巽他群島,穿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循非洲西海岸北行,於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地理大發現」是社會生產發展的產物,是應封建社會日趨衰落、資本主義開始興起的時代要求,是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產生與發展對於擴大原料產地、市場以及交換手段的必然需要。它促進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過程,對世界生產力分布也有重大影響。
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
開創了歐洲主導世界的世紀,但是其主要的誘導動因確是由於原來的傳統東西方經濟交流道路被當時強悍的奧斯曼帝國阻礙而被迫進行的。通常改革都是因為現有的社會形態不能進一步前進成為了桎梏而進行的,這是很有趣的一點。即便是在被紀念的哥倫布也是懷著尋找東方的夢想經過了偶然的巧合才發現了美洲的,他在登陸了古巴後就認為自己到了日本附近。歷史的巧合就是這樣。
同時期亞洲航海發展
中國人進行了世界航海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次壯舉,鄭和下西洋,同樣性質的封建國家的不同性質的航海壯舉產生了不同的後果。當今的中國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假設,如果當年鄭和像西方殖民侵略擴張一樣,那麼當今的中國就是另外的樣子了。
❽ 地理大發現有哪些
「地理大發現」一詞,是以歐洲為中心的西方近代史學家,對15世紀至18世紀時歐洲航海家們所進行的一系列航海探險活動的通稱。這些地理大發現始於1492年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橫渡大西洋,航抵美洲「發現新大陸」的航海探險,止於1768~1778年間的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的三次太平洋航海探險活動。這期間最著名的航海探險活動還有: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在迪亞士探航好望角的基礎上,繞過非洲南端,橫穿印度洋抵達印度卡利卡特港的航海探險;1519~1522年間的麥哲倫及其夥伴的環球航海;1578~1580年間的弗林西斯·德雷克的第二次環球航海探險;1594~1597年間的威廉·巴倫支的三次北冰洋東北航路的探索;1607~1611年間的亨利·哈德孫的西北航路的探險;1642~1643年阿貝爾·塔斯曼發現澳大利亞、紐西蘭的航海探險;1728年的維圖斯·伊翁森·白令的穿越亞洲與美洲間海峽的探險。
這一系列的航海探險活動使人類最終清楚地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地球是個什麼模樣。探險家們的航跡幾乎遍布了地球上所有海水到達的地方,地理上的所有重大發現在此期間均已完成,人類的地理知識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因此,稱這一系列的航海探險活動為「地理大發現」也並不為過。因為這些發現是通過航海而獲得的,所以「地理大發現」又稱「大航海時代」。
地理大發現的價值還不僅僅在於改變了人們的地理觀念,重要的是它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進程。隨著航海探險的不斷成功,新的航路的不斷開辟,歐洲的經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首先,新航路開辟後,歐洲的商業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和英倫三島。世界市場的形成與不斷擴大,加快了商品流通,資本主義在國際貿易中迅速發展,不斷成熟起來,封建社會則隨之土崩瓦解。其二,由於新航路開辟伴隨著殖民掠奪,西方殖民者從殖民地,尤其是從美洲掠奪和開採的大量貴重金屬,源源不斷地流入歐洲,造成金銀貶值、物價飛漲,出現了「價格革命」,資產階級迅速在原始積累階段中暴富起來,完成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階段。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指出:美洲的發現與殖民掠奪,非洲的獵奴,「這一切都標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
由封建君王倡導並資助的航海大發現的結果,是導致封建社會的崩潰,這是派遣哥倫布前往東方尋找黃金之地的西班牙國王斐迪南和王後伊莎貝拉所不曾預料到的。
❾ 地理大發現與資本主義發展的關系
西方國家之所以現在多數都是發達國家,離不開兩大歷史事件:一是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辟、新大陸大發現),二是工業革命。而這兩者之間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地理大發現是指15~18世紀(又稱大航海時代,即新航路的開辟),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的通稱。地理大發現導致了什麼?歐洲商業革命。在商業革命中,大批商人迅速積聚了大量的財富,但是隨著對外市場的開辟,顯然小型的手工作坊的生產效率實在是不能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於是這又迅速激化了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的變革,導致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是生產,海外殖民地是原材料進口地和銷售市場,而黑奴貿易則為殖民地提供了大量勞動力,邪惡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就是這么一步步發展壯大起來的。西方的發達,歸根結底,是其民族的慾望和侵略性而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簡而言之,地理大發現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前提條件、必要條件,是資本主義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