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球和中國嚴重地質災害頻發的地區有哪些
廣義的地質災害,包括有地震、海嘯、火山、泥石流、山體塌方、地面塌陷等等.
口語中所講的地質災害,一般意義上,指的是泥石流、山體塌方、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
我國的西、南部山區,特別是川陝、川滇、川藏等地區,由於山體高大,岩層風化劇烈,雨季降水比較大,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東部的河流三角洲等地方,由於地下水變動和人工干擾等因素,容易發生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另外,在礦產資源開發集中地區,由於地下水位受采礦干擾等因素,也是容易發生地面塌陷等災害的地區.
全球來說,受地殼運動和板塊擠壓作用的地區,地震、火山等災害比較容易發生.
❷ 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氣象災害主要有:風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以及海島上,主要偏東南和南部);凍雨(主要分布在西南,湖南貴州重慶);強降雪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東三省、內蒙、新疆、西藏.....);強降雨(華中、華東、華南)
地質災害主要有山體滑坡、地震等,地震主要在板塊銜接處比如福建、台灣、四川、西藏、雲南等;而山體滑坡就多了,一般的地質條件經過長期的自然積壓已經比較穩固其實不太容易山體滑坡,而出現山體滑坡無非有幾種情況。比如經過地震破壞了原有地質結構,經過強降雨或洪水造成的沖刷,工程原因造成的開挖等。
一般氣相災害後會伴生地質災害,比如台風過後的強降雨、強降雨過後的洪澇災害與山體滑坡......同樣自然災害也會隨著氣象災害造成次生災害,比如地震會伴隨山谷阻塞,經過強降雨會形成堰塞湖......
幸好現在我國已經有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已經在建有關的「多重自然災害耦合實驗室」主要就用來模擬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研究對應的耦合關系,從而為城市建設、規劃、建築選址等作出理論依據。
❸ 地質災害包括哪些
一、地質災害按處所進行劃分
按致災地質作用的性質和發生處所進行劃分,常見地質災害共有12類、48種。它們是:
1、地殼活動災害,如地震、火山噴發、斷層錯動等;
2、斜坡岩土體運動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變形災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開裂(地裂縫)等;
4、礦山與地下工程災害,如煤層自燃、洞井塌方、冒頂、偏幫、鼓底、岩爆、高溫、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質災害,如建築地基與基坑變形、垃圾堆積等;
6、河、湖、水庫災害,如塌岸、淤積、滲漏、浸沒、潰決等;
7、海岸帶災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蝕、海港淤積、風暴潮等;
8、海洋地質災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壩、淺層氣害等;
9、特殊岩土災害,如黃土濕陷、膨脹土脹縮、凍土凍融、沙土液化、淤泥觸變化、淤泥觸變等;
10、土地退化災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鹼化、潛育化、沼澤化等;
11、水土污染與地球化學異常災害,如地下水質污染、農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災害,如河水漏失、泉水乾涸、地下含水層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地質災害按動力因素進行劃分:
致災地質作用都是在一定的動力誘發(破壞)下發生的。誘發動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為的。
據此,地質災害也可按動力成因概分為自然地質災害和人為地質災害兩大類。
自然地質災害發生的地點、規模和頻度,受自然地質條件控制,不以人類歷史的發展為轉移;人為地質災害受人類工程開發活動制約,常隨社會經濟發展而日益增多。所以防止人為地質災害的發生已成為地質災害防治的一個側重方面。
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進程,有的是逐漸完成的,有的則具有很強的突然性。據此,又可將地質災害概分為漸變性地質災害和突發性地質災害兩大類。
前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後者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災害等。漸變性地質災害常有明顯前兆,對其防治有較從容的時間,可有預見地進行,其成災後果一般只造成經濟損失,不會出現人員傷亡。突發性地質災害突然,可預見性差,其防治工作常是被動式的應急進行。其成災後果,不光是經濟損失,也常造成人員傷亡。故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對象。
❹ 山西多地遭暴雨襲擊,該省都發生了哪些地質災害
受連日來的暴雨影響,山西多地發生了暴雨伴隨的地質災害像是滑坡,泥石流。這些地質災害給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造成了一些地區的人員傷亡。各地也是在加緊搶險救援中。為了應對這次暴雨,山西省把這次的氣象災害提升為省級應急級別。預示著這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氣象災害。
相信在這種災難面前,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闖過去。在這種災害面前,我們一定要懂得一些自救措施,千萬不能夠在這種時候還在室外,應該躲到比較安全的位置,像是政府制定的安置點,都是比較安全的,千萬不能夠在山腳底下,這樣極有可能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各地也是派遣了一些人,日夜堅守著這些河水的漲幅。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著。
❺ 山區常見的地質方面的自然災害有什麼
山區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有: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等。
這些地質災害的形成與人類活動的影響有密切的關系。人類活動破壞植被,或者過度開采地下水、采礦等,破壞了岩層和沉積物的穩定性,加之這些地區如果地下存在斷裂帶,地殼比較活躍,地質災害就可能頻繁發生,帶來一系列嚴重後果,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山體滑坡
❻ 山西啟動省級地質災害Ⅲ級應急響應,該省哪些地方發生了地質災害
近日,山西省呂梁市、晉中市、臨汾市等迎來新一輪超強降雨,部分山體發生了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給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危險,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給廣大人民群眾造成的生命財產危險,山西啟動省級地質災害Ⅲ級應急響應,號召各相關應急部門做好工作,共度險關。
本次預警地質災害只達到四級中的第三級,基本可防可控,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一定能戰勝險情,平安過關。
❼ 常見地質災害有哪些
1、地裂縫: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產生開裂,並在地面形成一定長度和寬度的裂縫的一種地質現象,當這種現象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區時,便可成為一種地質災害。
2、地面沉降: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於地下鬆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局部的下降運動(或工程地質現象)。
3、泥石流: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並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是一種災害性的地質現象。
4、岩土膨脹:由於其在土體中雜亂分布的裂隙及反復脹縮變形造成強度衰減的特性,所以常常給人類的工程建築帶來嚴重破壞,造成許多地質災害。
5、水土流失:易於發生水土流失的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條件是造成中國發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❽ 山西多地發生地質災害,哪些城市受災情況嚴重
引言:說起山西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省份,然後也會有人喜歡在這個省份的城市裡面去遊玩。但是沒想到山西這樣的一個地方竟然發生了很多的地質災害,那麼有哪些城市的受災比較嚴重呢?
山西咸陽城十分有名的,而且咸陽城還有很多的歷史古跡,比如說一些古城牆,可是沒想到咸陽城也不能夠倖免。山西咸陽的咸陽河溢出了,而且溢出的河水還影響了附近的鐵路,導致鐵路的路線無法去進行通行,而且在流水的沖擊之下,鐵路鐵軌上的地基也發生了松動,如果貿然的進行行進的話,那麼就會影響到乘客的一個安全。
❾ 山西多地發生地質災害,哪些地方受災情況較為嚴重
引言:實際上在國慶期間有很多的人都想出去遊玩,但是出去遊玩的時候是要關注於天氣變化的。如果天氣不如人意的話,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阻礙甚至會受到地質災害的影響,山西多地就發生了地質災害,那麼有哪些地方受災情況比較嚴重呢?
在暴雨發生之後,就已經有相關的部門展開了營救行動,但是雨勢實在是太大了,而且隨著媒體和熱度的來臨,有越來越多的人關繫到山西的災情情況,於是就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現在氣溫開始降低,再加上雨勢比較大,所以受災的情況還是比較嚴峻的,需要專業的救援人員來進行援助,這樣的情況之下才能夠保證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❿ 什麼是地質災害典型的地質災害有哪些
地質災害就是由於自然或者人為導致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與地質作用相關的災害。
地質災害還是很多的,能夠講一本書,這里挑幾個典型的來說。
一、滑坡滑坡就是山體的整體向下滑移。導致的原因包括:降雨、人工挖坡、地震、水位漲落等。
我們如何分辨斜坡是否出現滑移現象呢?
首先看斜坡上是否存在多級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狀跟周圍區別很大。
以上就是比較典型、常見的地質災害了,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