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記憶地理地圖
怎樣記憶地理的圖
答:中學地理課本中,有很多篇幅插有政區圖、地形圖、氣候圖、景觀圖、示意圖等各種圖表,並配有專門的地圖冊供學習時使用。這些圖表最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地理事物和現象,它們既是地理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習地理的工具。巧用地圖,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而且還能幫助我們記憶。
怎樣巧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呢?總結如下五種方法:
1.明確目的,重復記憶
由於各種原因,課本(地圖冊)中的地圖,往往是多種地理事象的綜合,一圖多用。因此,讀圖時要善於從圖中抓住需要記憶的最主要的東西。明確記憶意圖,有目的有重點地記憶。例如《世界地圖冊》中的各大洲圖,它集位置、政區、地形、水系、城市等地理要素於一圖,沒有目的地去泛讀一遍,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但是效果不理想。想什麼都記住,結果什麼也沒記住。若是分清主次,強化重點去記憶,結果就大不相同。要想記住地形,在非洲圖中只要找出「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剛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等地形區的位置和范圍,那麼不僅非洲「以高原為主,地形起伏不大」、「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的地形特徵容易記住,而且這些地形區也難以遺忘。
2.巧用地圖,比較記憶
有比較才有鑒別,只有比較才能突出不同地理事象的共性和個性。在地理學習中,巧用地圖,進行比較記憶,形象直觀,效果明顯。對照地圖,觀察南美洲三種地形的分布,並且來與北美洲地形比較:西部都是高大的山系,東部都為低矮的平原和高原(山地),這兩洲相似的地形特徵躍然圖上。而北美洲高原(山地)、平原基本南北縱列分布,南美洲高原、平原基本呈緯向平行相間分布的不同地形表現也會深深地刻在腦海之中。
3.藉助地圖,聯想記憶
地理知識之間有各種各樣的相關聯系,地理聯想是理解、識記的途徑與回憶線索。聯想的方式途徑很多。例如:從圖中看到印度乞拉朋齊的位置面臨西南季風多地形雨,而聯想到我國火燒寮多地形雨的位置特點;面對北美洲地形圖了解其「兩邊高、中間低,山地高原主要集中在中部」;看到熱帶雨林的常綠高大植物和猿猴、犀牛、鱷魚等景觀,可以聯想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看到大西洋洋流圖而聯想到太平洋洋流系統等等。藉助地圖,通過聯想,不僅掌握了新學的地理知識,而且也有利於鞏固原來學過的知識,使之記憶得更加牢固。
4.圖文轉換,理解記憶
抽象復雜的地理關系,單靠綜合性的語言文字記憶是困難的,藉助各種圖表來理解和記憶就比較容易了。課本中對「無霜期」的描述是:「從頭一年秋季的初霜到第二年春季終霜,這一段時期稱為霜期。除掉霜期,一年中其他的時期就是無霜期」。假若設計以下圖表來理解記憶,就容易多了。
5.多圖綜合,規律記憶
在地理學習的讀圖過程中,會得到很多識記材料,通過這些材料,自己善於整理成一定規律以加強記憶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從《世界洋流圖》中,學習了太平洋、大西洋、南印度洋的洋流系統,把這三大洋洋流綜合,可歸納為:三大洋(北印度洋除外)的中低緯洋流都有一個完整的環流系統,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流動,環流東部為寒流,西部為暖流。再輔以簡圖,記憶就更牢固了。
Ⅱ 高中地理到底怎麼記背才能做到最高效
1、地理等知識的記憶背誦,要先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記憶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提高記憶力,可以專門的訓練一下。這一類的訓練比較多,比如我比較熟悉的:速讀記憶、編碼記憶、思維導圖記憶。速讀記憶是一種快速閱讀之後的重點記憶和理解記憶;編碼記憶是一種將編碼信息與恰當的線索聯系起來的個性化記憶;思維導圖記憶是一種將所需記憶內容整合成關鍵詞句後的思維記憶。以上三種記憶,是我個人用下來比較好用的方法,但都需要系統的訓練,具體比較多,就不一一詳細講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軟體中對我上述的三種訓練都有具體的講解和訓練。
3、實際做題訓練,在做題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哪些知識點掌握的還不夠,從而挑出來鞏固記憶。而且在實際做題運用中學習、記憶,效率會提高不少。
Ⅲ 高中地理要記的地圖有哪些呢又該怎樣記。
放下地理也已經好幾年了,但印象中還是有些很深的東西比如洋流分布圖、氣壓(團)?分布、各種氣候帶分布等等;一門學科之所以能形成學科,都有其獨特的規律性和特點,個人認為地理上很多東西都受地球運動(時間四季晝夜之分)、緯度(位置)或者海洋陸地地形因素影響,尋找相同特徵,抓住其形成原因,記住相應特點特徵;關於地理有各種各樣的地圖,形象思維蠻重要的,抓住其中的關鍵因素,基礎規律掌握,脈絡清晰了,比如給你一副世界地圖,哪裡該是暖流哪裡是寒流能很直接的說出來,即使你不知道它叫加利福尼亞還是叫拉布拉多。
Ⅳ 怎樣快速記地理圖
學地理一定要跟地圖聯系起來,最好買本地理圖冊,要多看地圖,也要學會看圖。
地理圖的技巧:
1、比喻記憶法
是指把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與人們熟知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完成記憶的方法。科學、准確的比喻記憶能夠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例如:記憶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時,可比喻為燕子的季節遷徙。記憶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衛星數最多的行星——土星時,可以將其比作土霸王。
2、字頭記憶法
是指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頭串聯起來來完成記憶的方法。例如:記憶九大行星距日遠近時,可以這樣記憶: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3、諧音記憶法
是指把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通過諧音組合到一塊,然後聯想創造出一種意境的記憶方法。對於難記憶的地理知識利用諧音聯想記憶,便於想像,能極大地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興趣性,收到「記中樂,樂中記」的藝術效果。
如黑色金屬主要包括鐵、鉻、錳等,可以採用「鐵哥們」作諧音記憶。
又如類地行星主要成分是氫、氖、氦,可以採用「勤奶孩子」作諧音記憶。
又如記憶江河年徑流總量排序時,可以這樣:「徑流巴西,俄(我)加(家)(有)美印(人)尼(你)中嗎?」。
又如記憶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時,可以這樣「氧(養)硅(閨)鋁(女),鐵(貼)鈣(給)鈉(哪)鉀(家)鎂(美)?」。
又如記憶草場資源豐富的國家時,可以這樣:俄(我)新(心)中美澳,阿蒙(門)。
又如記憶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可以這樣:美加法(深)澳阿,該出口時就出口。
4、接近聯想記憶法
是根據有些地理事物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有所接近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聯想記憶方法。通過接近聯想有助於我們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增強知識的凝聚力。如復習亞馬孫平原時,從同一地理空間進行聯系,想到亞馬孫河,全年水量豐富,季節變化量小;想到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樹種豐富,破壞嚴重,「世界肺臟」作用正在不斷減弱。又如,記憶洋流的分布規律時,在中低緯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反氣旋型大洋環流,想到北半球的反氣旋是順時針方向流動,東西風向如何就一目瞭然了。
5、類似聯想記憶法
是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在性質、成因、規律等方面有類似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記憶方法。通過類似聯想有助於我們發現地理事物的共性,強化記憶。如裏海與日本的面積大約都為37萬平方千米。又如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氣候區內的自然帶均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6、對比聯想記憶法
是指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具有明顯對立性特點加以聯想的記憶方法。通過對比聯想,有助於我們比較地理事物的差異性,掌握各自的特性,增強記憶。如氣旋和反氣旋是大氣中最常見的運動形式,其氣壓分布狀況、氣流狀況、天氣狀況都相反,學習時,只需精記一種即可。
7、從屬聯想記憶法
是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因果、從屬、並列等關系增強知識凝聚的聯想記憶方法。通過關系聯想,引導思考、理解地理知識彼此之間的關系,使思考問題有明確的方向,感到有些地理知識多而不雜,雜而不亂,有規律可循。如因果關系:地理自轉→地轉偏向力→盛行風向→洋流的流向;從屬關系: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並列關系: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岩作用。
8、聚散聯想記憶法
是指運用聚合思維對一定數量的知識通過聯想,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到一起或運用發散思維對同一地理知識,從多方面進行聯系的記憶方法。包括聚合聯想記憶法和發散聯想記憶法,互為逆過程。運用聚散聯想記憶法有助於學習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擴大思路,建立地理知識的「聯想集團」。如有關赤道的知識,可運用發散思維從下列各點進行說明。
地理上最長的緯線;
緯度最低的緯線;
距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緯線;
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南北緯度劃分的起始線;
地轉偏向力為零的緯線;
仰望北極星仰角為零的緯線;
全年晝夜平分的緯線;
地理自轉線速度最大的緯線;
反之,運用聚合思維可以說明上述所指緯線都是赤道。
9、形象聯想記憶法
是把所需要記憶的材料同某種具體的事物、數字、字母、漢字或幾何圖形等聯系起來,藉助形象思維加以記憶。形象聯想既有利於激發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又有利於加深記憶。如新疆的地形特徵可與新疆的「疆」的右半部分聯系起來,「三橫」表示三山即阿爾泰山、天山和昆侖山:「兩田」表示兩大盆地即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又如義大利的輪廓圖像高跟靴子。
10、奇特聯想記憶法
是指利用一些離奇古怪的聯想方法,把零散的地理知識串到一塊在大腦中形成一連串物象的記憶方法。通過奇特聯想,能增強知識對我們的吸引力和刺激性,從而使需要記憶的內容深刻地烙在腦海中。如柴達木盆地中有礦區和鐵路,記憶時可編成「冷湖向東把魚打(卡),打柴(大柴旦)南去錫山(錫鐵山)下,揮汗(察爾汗)砍得格爾木,火車運送到茶卡。」
Ⅳ 該怎樣學好高中地理怎樣很快的記住地圖。
你要養成一種習慣,這個習慣就是不要平時注意什麼這個明星哪天沒穿什麼新衣服,那個明星是不是比以前更漂亮了,這個明星與那個明星搞了什麼破鞋,什麼明星說了什麼雷人的話!要明白自己是一個少年,未來廣闊的天地還有帶自己去發現,世界之大,之精彩自己只是處於了解階段,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至親身游歷之些地方,可以說自己這個新生命的未來就在自己手中的地圖冊里所標注的那些地方。
從世界公認的地理事物,誰是最大,這個最大與第二之間的差距劃多大,一個世界之最與另一個世界之最之間有什麼聯系,歷史上他們都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這樣等等。這樣久而久之,你就為自己積攢下高考所要考到的東西,不用為了考試而硬性的去背題,只是平時的習慣而成的興趣,足夠了!
我記得我在上學時,就是這樣,別人都在背題,而我卻在去完成其它科目的作業,可是到了考試,從來就是拿第一。就是現在,我都快四十了,誰要是拿一些地理常識來問我,我的回答他們可能都沒聽說過,因為我認為的是常識,再他們認來看我回答的都是專業的科研內容。這就是平時的興趣使然,沒有一點一滴的積攢,只是臨時抱佛腳,那隻會事得其反!地理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東西,如果你把她當成一門文科的科目來死記,那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Ⅵ 請問地理怎樣才能學好地圖怎樣才能記得住呢
地理學習就是看圖,地圖冊要多看,地圖學習首先要掌握規則,有了規則,會看圖,你學會了一半,另一半需要你掌握技巧,以及多看圖、熟悉一些常規的圖
Ⅶ 請問記高中地理的地圖有什麼技巧嗎
要邊記邊練,我建議你到書店買兩本地理填圖圖冊,記住,是填圖圖冊,然後一邊照著圖冊背,一邊往一本填圖圖冊上填,這樣記得更牢固!然後更重要的一點,地理的圖不是集中一段時間去背的,屬於那種有時間就看看的知識,比如你做語文閱讀,做累了,你就可以翻翻圖冊,記一記!總之,就是,有時間就看看。還有就是剩下的一本填圖圖冊就是過3~5天,就把這幾天的圖集中填一下,這樣起到一個測試和鞏固記憶的作用,久而久之(抱歉,不是久而久之了,你還有三個月)你就會記下來。如果你覺得你有這個條件,你最好能買三本填圖圖冊,第三本就是專撿那些你總忘的圖填,就不用每個圖都填了!
Ⅷ 求快速記住高中地理地圖和風帶等方法
這個,就要多看多畫多背多用。沒有什麼快速記憶方法,快速記憶方法是對於有效的人而言的,都要抓基礎。我說下我自己的方法吧,可能會比較長……
要在腦袋裡形成一個世界地圖(想像出來),有地形的和行政的,不用很詳細,接下來就要多看多畫(當然是考試的主要國家地區),朝腦袋裡的地圖填充,對於主要的地理事物(主要河流山脈地形區和主要城市)重點記。舉個例子:比如中國,現在腦中想像出中國地圖,然後根據所學分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的具體地理和經濟情況朝裡面填充,比如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的地形地貌和范圍(區域地理分界線),黃河流域及分支情況,省份城市分布,區域經濟發展、環境問題及解決;還有東三省的糧產,自然環境,工業發展及轉型,主要城市及資源,地理分界線(長白山、大小興安嶺、鴨綠江等),環境問題及解決;再比如德國魯爾區的記憶,主要城市、河流、地形、國家、經濟類型及發展、環境問題(有重生前和重生後的經濟對比和環境對比,這個經濟發展及環境瓶頸在東北地區和美國五大湖地區還有南方的珠三角地區有關聯)。 就這樣填充,遇到大范圍的類型,比如氣候分布圖、洋流、鐵路線、全國或區域的河湖分布等,這個就要將這些圖疊加到你想像出的地圖上,或者將這些圖牢牢記住(只要用的時候能及時記起來並找到目標就行)。
至於風帶
能理解全球范圍的熱力循環的話,再結合緯度情況,不難分出氣壓帶,氣壓帶出來了,在想著風是從高壓吹向低壓,再加上地磚偏向力的作用就可以分析出了,當然理解是最好了,實在不理解,就死死記硬背也行,只要在腦中形成記憶片,時間長了就通了(感覺好像這就是常識,沒有那麼多為什麼)。
以上是我個人的方法,原來我周圍有很多都是這么記得。打出來後看起來很麻煩加各種不理解,但其實就是抓基礎知識,開頭那幾個字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相似但不全相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Ⅸ 高中地理如何系統背圖
人文地理的地圖沒什麼可背的,重要的是自然地理和區域地理。
你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例如假如是區域地理,你可以在圖上寫一些東西,就是該地的空間定位是哪裡,有什麼特徵,自然環境怎麼樣【自然環境又有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緯度位置,洋流,甚至是風帶和氣候區等等都可以分析】接著在分析人文地理環境【該地有什麼區位優勢等等,我就不多說了】
這些都可以從圖中得到,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思維清晰,有利於在腦中形成好的空間思維。剛開始畫思維導圖可能有點麻煩,有點亂,不過沒關系,多弄幾次就可以了,你以為天才都是智商高?考上名牌大學的學霸們用的都是思維導圖,只不過有的沒畫,但是卻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