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大學生如何學好貿易地理

大學生如何學好貿易地理

發布時間:2022-04-21 10:36:02

1. 國際貿易地理的幾個問題~!急求~!

這幾道題都有點難度耶....

一、世界石油貿易地理格局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答:石油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血液,其的地理分布直接影響了一個國家的貧富,需求的變化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程度,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國對石油的需求也在增加,對石油的戰略也越來越敏感。
世界石油地理分布呈現了一些的特點:分布集中是最大特點。1.西亞的阿拉伯——波斯灣盆地。這一地區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科威特等多個大儲油國家,總儲量達700多億,約佔全世界的60%。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儲油區域。2.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盆地。石油的總儲量約為57億噸。3.俄羅斯的伏爾加——烏拉爾。石油的總儲備約為54億噸。4.俄羅斯的西西伯利亞。石油的總儲量約為50億噸。5.墨西哥的雷馬烏——坎佩切。石油總儲量約為50億噸。6.美國的佩米安盆地。石油的總儲量約為42億噸。7.利比亞的錫爾特盆地。石油的總儲量約為42億噸。①北半球多於南半球(96%:4%),特別是北緯24°~42°之間佔世界石油資源的56%;東半球多於西半球,過去以西半球為主(佔8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發現的油田多集中在東半球,目前已佔80%以上,②油氣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過去歐美地區佔80%,從50年代開始向亞非拉地區轉移,1990年末已佔80%以上。特別是波斯灣沿岸富集了2/3,享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
石油的流動改變著世界政治經濟的格局,只要沒有一種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國際間石油的爭奪就不會停止。不可否認,上個世紀海灣地區爆發的幾次戰爭,石油是其背後的重要動因。石油危機對國民經濟的打擊是非常可怕的。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使美國經濟「縮水」1/3,通貨膨脹率從3.4%上升到12.2%,失業率從4.9%上升到8.5%;20世紀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則使美、英的GDP負增長率分別為0.2%和2.4%。在我國,由於前幾次石油危機爆發時經濟對外開放程度還不高,因而影響不大。但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市場聯系的日益緊密,我國對石油的敏感度越來越高。以現在中國每天進口200萬桶石油計算,如果國際油價每桶上漲5美元,那麼中國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萬美元,直接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4-0.5個百分點,石油對我國經濟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戰略高度加以重視。

二、美國陸橋運輸與OCP運輸的特點及區別?
答:(1)MLB運輸(陸橋運輸)
MINI LAND BRIDGE,其運輸方式是使用海上運輸方式將集裝箱貨物先運至日本港口,再轉運至美國西海岸港口,卸船後交由鐵路運抵美國東岸港口、或加勒比海港口區域。我國出運到美國的集裝箱貨物,在使用小陸橋運輸時可現將貨物運至日本港口,再轉運美國西海岸港口卸船後,交鐵路運抵美國東海岸或加勒比海區域。
1. 小陸橋運輸是完整的多式聯運,由運輸經營人簽發全程聯運提單,並收取全程運費,對全程運輸承擔責任。
2. 小陸橋運輸下的集裝箱貨物,其提單製作應分別註明:卸船港:LONG BEACH ,交貨地:MLB HOUSTON
3. 小陸橋運輸下的到岸價集裝箱貨物,賣方(發貨人)承擔的責任、費用終止於最終交貨地。
4. 小陸橋運輸下的集裝箱貨物,運費計收應根據運輸經營人在美注冊的運價本收運費,原則上無任何形式的運費回扣,除非運輸經營人與貨主之間定有服務合同(SERVICE CONTRACT),即在一定時間內提供一定貨運量後,貨主可享有一個較低運價。
5. 在按服務合同收運費,而貨物托運人是無船承運人時,小陸橋運輸的集裝箱貨物應出具兩套提單,一套是無船承運人簽發給貨主的HOUSE-B/L ,另一套則是船公司簽發給無船承運人的MEMO-B/L,前者給貨主用於結匯,後者供無船承運人在美國的代理憑其向船公司提貨。

(2)OCP運輸
OVERLAND COMMON POINT,含義是指使用兩種運輸方式,將卸至美國西海岸港口的貨物通過鐵路運抵美國內陸公共點,並享有優惠運價。
1. OCP運輸下的集裝箱貨物,賣方(發貨人)承擔的責任、費用終止在美國西海岸港口,貨物卸船後,由收貨人委託中轉商持正本提單向船公司提貨,並負責運抵收貨人指定地點。
2. 收貨人在收到貨物單證10天內,必須申請進口保稅運輸,以保證將貨物最終運抵交貨地。如不按時提出申請,貨物即轉至保稅倉庫,從而產生各項費用。避免這些費用支出的做法是收貨人或其代理人辦理由鐵路公司代辦運輸至內陸公共點的保稅申請手續。
3. OCP運輸的集裝箱貨物,在買賣合同和信用證欄內應加註「OCP運輸」字樣,在簽發提單時,其簽發要求與買賣合同、信用證要求相符。
4. OCP運輸的集裝箱貨物,如使用某一船公司美國航線專用提單時,因該提單欄內只有「卸貨港」、「最終交貨地」兩欄內容,在國內港口裝船運往美國使用OCP運輸方式而簽發某一船公司專用提單時,目的港一欄內應註明「LOS ANGELES OCP」。
5. 凡運往內陸公共點的集裝箱貨物,應在卸船45天內由收貨人向鐵路提供證明,如陸上運輸單證、轉運單、海關轉運申請單等。如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供上述單證或證明,貨主則失去鐵路給予的優惠運價。
6. OCP運輸不是真正的多式聯運,盡管全程運輸使用海陸兩種運輸方式,但海、陸運輸區段各自簽單,海、陸區段運費各自計收,海、陸區段的運輸責任各自劃分,因此不具備多式聯運一張單證、統一責任的要求。

三、美國國際地位?
答:美國綜合國力超強,它將在相當長時期內繼續保持其「一超」地位。隨著世界多極化的不斷發展,各大國與美國的力量對比將逐漸趨向相對均衡化,加上美國為維護其霸權地位而不斷消耗它的資源和實力,美國不可能永遠保持其一超地位。

但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硬實力」將繼續保持優勢地位。
第一,美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總體上最強,並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第二,美國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將繼續保持核心競爭優勢。
第三,美國軍力發展對經濟和科技有促進作用。

從總體上預測,在21世紀頭20年甚至更長時期內,沒有任何一個大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能夠趕上美國,美國仍能保持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地位,並在國際事務中繼續發揮主導作用。

四、美國與法國的農業生產特徵區別?
答: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
1,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表現:農產品種類多,產量大,為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農業發達.
2,農業生產特點(農業發達的原因):首先美國農業屬現代農業,生產過程具有高度的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和良種化.這種農業的優點為:生產效率高,產量大;缺點為有時生產過剩.其次農業地區生產的專門化為美國農業的另一大特點,其優越性表現:
(1)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揮地區優勢;
(2)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技術;
(3)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管理.
另外,美國農業專門化地區的劃分也充分考慮市場需要,如乳畜帶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和東北部沿海地區(這里有美國最大的工業區,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對乳,肉等產品的需求量大)

法國農業生產特點:
(1)中小農場和家庭勞動居主導地位 由於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法國農場數量逐年減少,1955農場數量是現在的兩倍。
(2)土地租賃經營方式開始占優勢地位 法國的土地經營方式有三種:租賃經營、土地所有者直接經營和分成制經營。
(3)專業化生產促進了農業商品率的提高 法國農業過去以自給性的小農經濟為主,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很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面推行了農業現代化,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也隨之提高。法國農業專業化可以概括為三種類型:區域專業化、農場專業化和作業專業化。在區域專業化方面,為了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農業資源,將不同的農作物和畜牧生產合理布局,形成專業化的商品產區。
(4)農工商綜合發展,形成多種類型的綜合體 農工商綜合體在法國經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其類型有:生產綜合體(包括農產品加工業);生產前綜合體(包括能源、設備工業、生物工業、農業化學和其他工業、服務業);銷售綜合體和國際貿易綜合體。農業成為農工商聯合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估計,農工商綜合體擁有的人數占就業人口的1/4。

五、日本經貿特點及在亞太經濟中的地位?
答:日本經濟現代化的實現,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外部條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戰後初期日本實行的民主改革,推動其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也對社會生產關系作了局部調整,建立起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和有利於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的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從而將國民中蘊藏的勞動智慧和創造力激發釋放出來,成為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動力。

戰後國際形勢的演變給日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日本在憲法中被迫放棄戰爭權,以後又以允許美國駐軍為代價,換取美國的「核保護傘」,致使其軍費開支相當少,能夠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經濟的發展。朝鮮戰爭爆發前後,美國開始大力扶植日本,不僅給了它約36億美元的「特需」訂貨,而且將沒收的850家軍需企業歸還給日本政府,並提供了大量的貸款和援助,美國私人資本也大規模湧入日本。美國的扶植,使日本獲得了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金和技術。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就一直非常重視教育,1872年政府頒布了全國統一的學制,強制推行小學義務教育。1947年又進行教育改革,將義務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國25歲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達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經費支出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達到7.2%。在人才結構方面,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調整教育重點。在經濟恢復時期,為了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把普及初等義務教育作為重點;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國家大力發展重化工業,就把培養中級技術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點;70年代以後,日本產業結構從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政府又把培養能自主開發新技術的高級人才和熟練運用新興技術的中級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由於日本長期堅持「教育先行」的戰略,為經濟發展保證了人才資源。

日本政府利用國內外各種條件,確定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日本的國家干預方式和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特點,都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據日本的特點,一方面採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另一方面確立「貿易立國」的戰略,積極有效地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進出口貿易,加強資本輸出。在引進先進技術方面,政府重視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甚至利用產業間諜來獲取科技情報資料;同時在50年代實施審批制度,對引進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導,以避免重復引進,節約外匯。進入60年代以後,日本的經濟實力和外匯支付能力加強,政府在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鬆。日本引進技術是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實際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國家處於經濟恢復時期,主要引進電力、鋼鐵、汽車、造船、機械製造等基礎產業部門的傳統成套設備和技術。5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60年代初開始,逐漸轉向以購買專利為主來引進新興技術。從7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實現從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又以引進尖端技術為主。為了對引進技術進行吸收改造,日本企業不惜花費巨額資金,吸引優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礎上博採眾長,改革創新。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1955年進出口貿易總額不過45億美元,1960年就達到近85億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億美元,1970年躍升至近382億美元。資本輸出1970年累計達67.9億美元。

長期堅持推行高積累、高投資和強化資本積累的政策,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運行機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內容之一。高積累的基礎是高剝削率、高儲蓄率和低福利。戰後日本工人的工資水平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最低,而且增長速度遠遠低於勞動生產率。相反,受文化傳統的影響,日本民眾的家庭儲蓄率(即家庭儲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卻是最高的,由家庭儲蓄形成的投資約占社會投資總額的1/3。此外,政府也進行巨額投資,60年代政府投資佔到國內投資總額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約30%。私人投資和國家投資兩者相加,使全國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從1955年的17 030億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億日元,30年內增長50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長期保持在1/3左右,高於其他發達國家。資本的投資效率也一直高於歐美發達國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劇增長的投資推動了日本經濟迅速發展。

地位: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強大經濟實力及其特殊的發展歷史,使得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已經並將繼續對亞太經濟產生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一方面,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在客觀上促進了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及整個亞太區域內的經濟合作;另一方面,日本為早日這一目標而採取的一些不合時宜的做法,也使亞太經濟的發展與合作面臨著各種經濟性及非經濟性的障礙。

「還有一個就是那個五個國家什麼資源東西的,日德法英意 」這個我不懂你什麼意思??抱歉不能幫你解答這道...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啦!

2. 國際貿易地理學習心得

知道了世界的位置,為以後的專業課打下了堅實基礎,老師講得很(不)好……

3. 國際貿易地理如何才能上好

第一,既然是貿易就要知道該地區的特產和資源,還要知道該地區缺什麼,第二,要知道該地區的地理位置適合什麼運輸交易,第三,還要知道該地區的所屬宗教、法條、習俗等……這些都是要想做好貿易的基礎

4. 關於國際貿易地理的問題

1 英國電子產業在歐洲居領先地位。英國電子產品年銷售額超過400億英鎊,位居世界第五,從業人數約25萬人,電子類企業約1萬家。英國電子產業的核心部分是其突出的研發創新能力,其研發中心多集中於大學校園區。英國約有70所高校參與半導體設計的研究。電子類科技創新公司主要集中於劍橋地區、蘇格蘭地區、英格蘭東北部和南安普頓等地區。
11 中小農場和家庭勞動居主導地位 由於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法國農場數量逐年減少,1955農場數量是現在的兩倍。 土地租賃經營方式開始占優勢地位 法國的土地經營方式有三種:租賃經營、土地所有者直接經營和分成制經營。 12 韓國先是利用發達國家產業向外轉移的機遇,結合本國國情,大力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後又不斷調整發展策略,發展向外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並注意產業的更新換代,發展經濟。這一時期,韓國的年增長率經濟增長率保持在10%左右. 14 運輸特徵:船舶的①專業化②大型化③高速化 ,水路貨物運輸最適於承擔①運量大②運距長③對時間要求不太緊④運費負擔能力相對較低的貨運任務。遭遇海上危險的可能性大 ,海上危險造成的損失大 15 儲存特點:
第一
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
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
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

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
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

第2

中東地區在世界內,地形教其他地區
低矮,形成盆地狀態。中東猶如「盆底」
容易石油累計其中
世界已探明原油儲量為1.2萬億桶,70%集中在中東地區,世界石油分布是極不平衡的,僅中東地區就佔68%的可采儲量

第3

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
生產特點:國內外合資生產 16 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中,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進展遠遠落後於工業品。上世紀後半葉(1950-2000),製造品的關稅從平均40%降至4%,而農產品關稅仍維持在40%-50%。同期,製造品的貿易額增長了近17倍,而農產品的貿易額增長幅度不足6倍。農產品在世界貨物貿易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最近10年來的世界貿易繼續這一發展趨勢,農產品貿易發展速度低於世界貨物貿易的總體增速。始於2002年的商品市場行情走強,農產品價格雖然也有明顯上升,但相對於大幅上揚的有色金屬和能源價格,則相對疲軟,使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進一步降低。即使2006年以來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成為全球商品市場價格上升的主要推動力之一,農產品在貨物貿易中所佔比重仍不足一成。世界農產品貿易區域結構分散化與集團內部化並行
17 經濟結構特點:眾多的中小企業為主體,四大集團舉足輕重
義大利的經濟首先具有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共性,這就是在其國民經濟中第一產業的比重小,第二特別是第三產業的比例高,按國內總產品計算,1994年義大利農業所佔比例只有3.3%,工業為33%,而服務業則佔63.7%;按勞動力就業結構來看,2,285萬就業者中,其中農業勞動力只佔7%,工業勞動力佔32%,服務業勞動力佔61%。 義大利工業技術水平先進,基本上與歐美發達國家接近,有些還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相對領先的工業部門有鋼鐵、石油、化工、造船、機械建築、大理石開采和軍火等;此外,服裝、紡織、製鞋、傢具、家用電器、首飾和釀酒等方面也比較先進。

在義大利為數不多的大型企業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四大工業集團:

菲亞特(FIAT)是義大利最大的私人企業,總部設在都靈,屬阿涅利家族所有。該公司創建於1899年,全名為「義大利都靈汽車製造廠」;與美國的通用、福特,日本的豐田,德國的賓士和法國的雷諾等同時列為世界十大汽車公司。

伊利集團(IRI)是義大利最大的,成立最早的國家控投集團公司,它是工業復興公司的簡稱。它創建於1933年,當時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拯救1922年世界經濟危機重創下的義大利工業,它既控制了許多大的製造業,又管理眾多的服務業,對推動義大利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92年7月,伊利集團部分出售國家資本,並決定按私人企業管理方式舉行宏觀管理。

埃尼集團(ENI)是義大利第二大國家控投集團公司,全名為國家碳化氫公司,成立於1953年。它擁有包括吉普(AGIP)石油公司在內的300多家公司,1991年營業額月400億美元,是世界第七大石油集團公司;埃尼集團的業務量和投資有2/3與能源有關,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

皮雷利集團(PIRELIL)是義大利最大的橡膠公司,也是一家從事橡膠製品生產和銷售的跨國公司;該公司的產品有三大類:電纜、輪胎和工業橡膠,該公司在海底電纜的生產和鋪設技術以及光導電話電纜的生產方面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可以給個最佳嗎謝謝

5. 在國際貿易地理課程中我們能學到哪些內容

一、課程性質與目的
國際貿易地理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教育選修課程。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地理基本理論和知識,為其它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背景知識,進而使學生掌握從事外貿工作所必須的貿易地理理論和知識。

二、課程簡介
國際貿易地理是介於國際貿易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該門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各國(地區)對外貿易活動的地域分工以及地域組合的空間特徵;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點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方式、航線和港口等;世界主要國家(地區)當前經濟的特點、產業部門的構成及其分布、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和地區結構。
通過學習,學生應理解當今國際貿易地理新格局及發展方向;掌握國際貿易運輸網路和國際運輸發展的新動態;了解世界各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作用;掌握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基本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貿易特徵、貿易地位等知識。

6. 怎樣理解《國際貿易地理》是一門邊緣學科

一、課程性質與目的
國際貿易地理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教育選修課程。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地理基本理論和知識,為其它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背景知識,進而使學生掌握從事外貿工作所必須的貿易地理理論和知識。

二、課程簡介
國際貿易地理是介於國際貿易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該門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各國(地區)對外貿易活動的地域分工以及地域組合的空間特徵;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點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方式、航線和港口等;世界主要國家(地區)當前經濟的特點、產業部門的構成及其分布、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和地區結構。
通過學習,學生應理解當今國際貿易地理新格局及發展方向;掌握國際貿易運輸網路和國際運輸發展的新動態;了解世界各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作用;掌握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基本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貿易特徵、貿易地位等知識。

7. 國際貿易地理主要學什麼對外貿重要嗎

國際貿易地理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是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不同市場的基本條件和特點,它們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以及各個市場上不同的商品結構,供求、交換、運銷狀況。為商業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內容包括兩個方面:①以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和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通過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自然資源、經濟結構和技術水平、主要工農業部門的生產和分布特點的分析,研究國際貿易商品流通的區域結構和區域間差異;②以國際貿易中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產品的產銷聯系為對象,研究如糧食、主要經濟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礦產及尖端技術、高加工度商品的生產、運輸、貿易和消費形成的空間流動。由於運輸是國際貿易的媒介,對世界航線、港口、商船、鐵路干線、航空運輸的研究也是國際貿易地理研究的組成部分之一。自由港、自由貿易區、出口工業加工區、自由邊境區、過境區和保稅倉庫區等各種形式的經濟特區是促進國際貿易的特殊形式,研究其作用、產生的條件、類型及布局,亦為國際貿易地理的重要內容。 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一、對外貿易地理方向 對外貿易地理方向又稱對外貿易地區分布或國別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個國家或區域集團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所佔有的地位,通常以它們在該國進出口總額或進口總額、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來表示。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國出口商品的去向和進口商品的來源,從而反映一國與其他國家或區域集團之間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一國的對外貿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經濟互補性、國際分工的形式與貿易政策的影響。 二、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亦稱「國際貿易地區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區域集團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計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額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總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 由於對外貿易是一國與別國之間發生的商品交換,因此,把對外貿易按商品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8. 國際貿易地理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我學貿易地理時是最頭疼的。我是找地理比較好的人幫我講講然後用心去記,沒事的時候可以多看看地圖。
什麼港口啊,地名啊我就找諧音來記。可以兩個互相問答這個方法挺有用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9. 如何講好貿易地理

用心

閱讀全文

與大學生如何學好貿易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