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剖面圖畫法
等高線地形圖上,沿著某一方向畫一條直線,然後將該直線與等高線的交點一一投射到間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線上,得到不同的交點,把這些交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就得到地形剖面圖 注意特殊的點,一定要畫出來,因為是采分點,比如穿過河流,就要把那對應的一點畫得稍微低一點表示河谷。
② 怎麼畫地形剖面圖
1、選畫一條剖面線,
2、找交點,即剖面線與等高線的交點
3、平移這些交點到水平線上作橫坐標
4、建縱坐標,找交點中高程最小的值是多少,再減一個等高距作為底線的數值,然後依次按每增加一個等高距畫一條,最後最大高程再加1個等高距作為是上方的數值。
5、描出各點的實際高程,最後連線就得了
③ 如何畫地形剖面圖
盡管等高線地圖可以准確描述地形的形狀特徵,它並不能十分清楚地表示出坡度的陡緩。為了了解一個區域的邊緣和側面的完整面貌,我們需要繪制地形剖面圖。地形剖面圖給了我們一個關於坡度陡緩的清晰的畫面,尤其是沿一些特定的線來做。在畫地形剖面圖之前,你需要:兩張干凈的紙;一支鉛筆,直尺和橡皮。方法:第一步和第二步:設定一張紙的邊緣為xy軸。用鉛筆在邊緣標出xy的位置。把紙的邊緣從等高線上穿過,把每個交點都標在xy軸上。第三步:在第二張紙的底部做一個空的框架。寬度必須等於xy的長度,高度的比例尺和等高線地圖所取的比例尺保持一致。第四步:將第一張紙和第二張紙的xy軸重合。第五步:使用尺子,把上面的點按其海拔高度填到第二張紙上。第六步:用平滑的曲線把點連接起來。第七步和第八步:標注題目、比例尺、等高距等。標准:知識——你理解了么?如何畫一幅地形剖面圖?如何在紙上做標記?如何標注橫截點?技能——你掌握了么?准確畫出地形剖面圖?准確表達了等高線的高度?准確標注了地質剖面圖上的點?如何繪制地圖?繪制一幅地圖,你需要:文件夾式的畫板;一張白紙;鉛筆和橡皮;指南針和測量帶。方法:第一步:確定你的地圖的范圍,例如是你的學校還是道路等。第二步:使用測量帶量算你所畫地圖的基本范圍,並標注到你的地圖中。第三步:確認你在地圖中要表示的區域的特點。測量這些要素和其他要素之間的位置關系。第四步:使用適當的圖例在地圖上標注出來。第五步:使用指南針找到北方。第六步:在圖上標出圖名,北方,比例尺,邊界。第七步:如果需要後續參考材料,可以照一些實地照片。第八步:為地圖做一個副本以供班裡展示。
④ 地形剖面圖
1、不是彎不彎的問題,是小路和河流造成了地形不是一個連續的斜坡了,所以肯定有轉折;
2、以你這個題為例,剖面兩次與河流相交,則剖面的斜坡上會出現兩次凹下去的情況;再則河流一般是順溝走的,所以能確定M點高程高於N點,故此題B為正確選項。
PS:這圖畫的有點隨意哈,呵呵!
⑤ 一道地理繪制地形剖面圖的問題,,求寫下繪圖過程。。
繪制地形剖面圖的方法:
1、將所需畫剖面圖的兩點作直線連接;
2、在直線下作坐標系,並依等高距作格子(注意最低要略小於圖中最低值,最高略大於最高值);
3、將直線與等高線交點(或一些特殊的點)豎直在坐標系中作點;
4、再用平流的曲線將坐標系中的點連起來
OK。如圖。(哇,畫圖把我給累壞了。)
⑥ 應該怎樣才能看懂地形剖面圖
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築渠道、建築鐵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時,可作為計算土石方量的依據。地形剖面圖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由於地球表面是一個球面,而地圖是一個平面,當把球面展成平面時,必然發生破裂和褶皺,這樣就不能表示各種地面景物的形狀、大小和相互關系。為了解決球面和平面之間的矛盾,採用了地圖投影的方法。因為有了在平面上投影的經緯網,就能根據地理坐標把球面上的景物,轉繪在平面上構成地圖。在地圖投影的過程中,不論採用什麼方法,都會使經緯網發生變形。地圖投影按其變形性質可分為:等角投影、等積投影和任意投影。按其投影的構成方法可分為方位投影、圓錐投影和圓柱投影等。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為正軸投影、橫軸投影和斜軸投影等。 地形圖上的等高線雖然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坡度,但對缺乏讀圖經驗的人來說,卻不容易建立起地面起伏的立體感。為更好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傾斜緩急,可以利用等高線地形圖繪制地形剖面圖。 我們選擇一幅比例尺為1∶100000的地形圖,等高線的間隔為50米,要求繪制MN線的地形剖面圖,可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作一條與MN線段等長的水平線; 2.用分規在MN線段上量取每兩條等高線之間的距離,移到水平線上,得到點1、2、3、4、5……,點1代表450米的等高線,點2代表500米的等高線……,而兩點之間的距離,則表示兩條等高線在地面上的水平距離。 3.根據需要,定出合適的垂直比例尺,以決定剖面的高度。地形圖的水平比例尺是1∶100000,也就是圖上1厘米相當於實地水平距離1000米,如果要求這個剖面圖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相等,那末,由於點1所代表的等高線高程為450米,所以可取4.5毫米表示它的垂直高度。同理,500米的點2取5毫米,550米的點3取5.5毫米……,這樣,就可以在圖1-95C上繪出表示各點高度的垂直線; 4.在各點垂直線的頂點用曲線加以連接,就成為MN線的地形剖面(見圖1-95D); 5.這個剖面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是相等的。 在地形平緩的情況下,採用與水平比例尺同等的垂直比例尺不便於表現它的微小起伏,因此,常將垂直比例尺適當擴大,圖1-95E就是將垂直比例尺擴大成二倍後所繪成的MN線段的地形剖面圖。當改變比例尺的時候,一定要註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各為多大。
⑦ 地形剖面圖和等高線地形圖的區別
1、存在的意義不同
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
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築渠道、建築鐵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時,可作為計算土石方量的依據。地形剖面圖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2、繪制方法不同
等高線地形圖是從剖面線與每條等高線相交的各點,分別向下引垂線,按各點海拔轉繪到相應的高度位置上,然後連成平滑的曲線。
地形剖面圖是如我們選擇一幅比例尺為1∶10000的地形圖,等高線的間隔為50米,要求繪制MN線的地形剖面圖作一條與MN線段等長的水平線;
用分規在MN線段上量取每兩條等高線之間的距離,移到水平線上,得到點1、2、3、4、5……,點1代表450米的等高線,點2代表500米的等高線……,而兩點之間的距離,則表示兩條等高線在地面上的水平距離。
根據需要,定出合適的垂直比例尺,以決定剖面的高度。地形圖的水平比例尺是1∶10000,也就是圖上1厘米相當於實地水平距離100米,如果要求這個剖面圖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相等,那麼,由於點1所代表的等高線高程為450米,所以可取4.5毫米表示它的垂直高度。
在各點垂直線的頂點用曲線加以連接,就成為MN線的地形剖面。這個剖面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是相等的。
3、判讀規律不同
地形剖面圖需要根據經緯度,確定剖面的地理位置。依縱坐標,看圖示地區地形起伏變化情況,是山、谷、盆地、高原和平原。再依剖面圖判斷其地貌類型和地勢特徵。
最後按照掌握的世界或中國地理知識,回答該地區所屬國家、地區以及城市,山脈、地形、河流、海洋名稱,和與此有關的氣候、土坡、地質、植被、洋流、自然帶、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各方面的情況。
等高線地形圖的平原海拔是小於200米等高線稀疏。丘陵是海拔小於500米但是大於200米。山地是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200米。 高原是海拔大於500米,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
(7)地理剖面圖交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等高線雖然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坡度,但對缺乏讀圖經驗的人來說,卻不容易建立起地面起伏的立體感。為更好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傾斜緩急,可以利用等高線地形圖繪制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呈封閉狀時,高度是外低內高,則表示為凸地形(如山峰、山地、丘頂等);等高線高度是外高內低,則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窪地等)。等高線是曲線狀時,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處為山脊。
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地表現出地面的起伏、地勢的變化和坡度的陡級.還能形象地顯示出一個地區的地形類型及其特徵。所以表示某處地貌狀況與平整土地、修集築路等工程建設諸方面常用到。
⑧ 地形圖邊上的數字是什麼意思
地形圖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圖件,是用測量儀器把實際測量出來,並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縮繪而成的。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實際情況的反映。
地形圖上表示地形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以等高線表示地形起伏,並用特定的符號表示地物,一般的地形圖都是由等高線和地物符號所組成。
地形圖對野外地質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是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為藉助地形圖可對一個地區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等情況有初步的了解,甚至能初步分析判斷某些地質情況,地形圖還可以幫助我們初步選擇工作路線,制定工作計劃。此外,地形圖是地質圖之底圖,地質工作者是在地形圖上描繪地質圖的,沒有地形圖作底圖的地質圖是不完整的地質圖,它不能提供地質構造的完整和清晰的概念。
因而在野外地質工作之前要懂得地形圖,會使用地形圖。
一、地形圖的內容和表示方法
(一)比例尺是實際的地形情況在圖上縮小的程度。因為地面上地形與地物是不可能按實際大小在圖上繪出,而必須按一定比例縮小,因此地形圖上的比例尺也就是地面上的實際距離縮小到圖上距離之比數,一般有數字比例尺,直線比例尺和自然比例尺,往往標注在地形圖圖名下面或圖框下方。
1.數字比例尺是用分數表示,分子為1,分母表示在圖上縮小的倍數,如萬分之一則寫成1:10000,二萬五千分之一寫成1:25000。
2.線條比例尺或稱圖示比例尺,標上一個基本單位長度所表示的實地距離。
3.自然比例尺:把圖上l厘米相當實地距離多少直接標出,如1厘米=200米。
此外,比例尺的精度也是一個重要的概念。
人們一般在圖上能分辯出來的最小長度為0.1毫米,所以在圖上0.1毫米長度按其比例尺相當於實地的水平距離稱為比例尺的精度。例如比例尺為1:1000其0.1毫米代表實地0.1米,故1:1000之地形圖其精度為0.1米。
從比例尺的精度看出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圖所反映的地勢的精確程度是不同的,比例尺越大,所反映的地形特徵越精確。
(二)地形的符號
一般用等高線表示。
1.等高線的含含義及其特徵
等高線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鄰點之連線,等高線的特點為:
(1).同線等高。即同一等高線上各點高度相同。
(2).自行封閉。各條等高線必自行成閉合的曲線,若因圖幅聽限不在本幅閉合必在鄰幅閉合。
(3).不能分叉,不能合並。即一條等高線不能分叉成兩條,兩條等高線不能合並成一條(懸崖,峭壁例外)。
等高線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基本內容,從這一意義上說地形圖也就是等高線的水平投影圖(當然,還要附加一些內容)。黃海平均海平面是計算高程的起點,即等高線的零點。按此可算出任何地形的絕對高程。
等高距——切割地形的相鄰兩假想水平截面間的垂直距離。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圖中等高距是固定的。
等高線平距——在地形圖上相鄰等高線間的水平距離,它的長短與地形有關。地形坡緩,等高線平距長,反之則短。
2.各種地貌用等高線表示的特徵。
(1)山頭與窪地 從圖4—2—1中可見山頭與窪地部是一圈套著一圈的閉合曲線。但它們可根據所注的高程來判別。封閉的等高線中,內圈高者為山峰,如圖中A。反之則為窪地,如圖中B。
圖4-2-1 山頭與窪地之等高線特徵
兩個相鄰山頭間的鞍部,在地形圖中為兩組表示山頭的相同高度的等高線各自的閉相鄰並列,其中間處為鞍部,如圖C。
兩個相鄰窪地間為分水嶺,在圖上為兩組表示凹陷的相同高度等高線各自封閉,相鄰並列,如圖D。
(2).山坡 山坡的斷面一般可分為直線(坡度均勻),凸出,凹入和階梯狀四種。其中等高線平距之稀密分布不同。
均勻坡,相鄰等高線平距相等。
凸出坡:等高線平距下密上疏。
凹入坡:等高線平距下疏上密。
階梯狀坡:等高線疏密相間,各處平距不一。
(3).懸崖、峭壁: 當坡度很陡成陡崖時等高線可重疊成一粗線,或等高線相交,但交點必成雙出現。還可能在等高線重迭部分加繪特殊符號。
(4).山脊和山谷:如圖4-2-2所示,山谷和山脊幾乎具有同樣的等高線形態,因而要從等高線的高程來區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線是凸向山脊的低處,如圖中A處.表示山谷的等高線則凸向谷底的高處,如圖中B處。
圖4-2-2 山脊與山谷等高線特徵
(5).河流 當等高線經過河流時,不能垂直橫過河流,必須沿著河岸繞向上游,然後越過河流再折向下游離開河岸,圖4-2-3。
圖4-2-3 河流等高線特徵
3.地物符號
地形圖中各種地物是以不同符號表示出來的,有以下三種:
(1)比例符號 是將實物按照圖的比例尺直接縮繪在圖上的相似圖形,所以也稱為輪廓符號。
(2)非比例符號 當地物實際面積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測圖比例尺把它縮繪在圖紙上,常用一些特定符號標注出來它的位置。
(3)線性符號 長度按比例,而寬窄不能按比例的符號,某種地物成帶狀或狹長形,如鐵路、公路等其長度可按測圖比例尺縮繪,寬窄卻不按比例尺。
以上三種類型並非絕對不變的,對於採用那種符號取決於圖的比例尺,並會在圖例中標出。
二、讀地形圖
閱讀地形圖的目的是了解,熟悉工作區的地形情況,包括對地形與地物的各個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認識。因而不單要認識圖上的山、水、村莊、道路等地物,地貌現象,而是要能分析地形圖,把地形圖的各種符號和標記綜合起來連成—個整體。以便利用地形圖為地質工作服務。
讀圖的步驟如下:
1.讀圖名 圖名通常是用圖內最重要的地名來表示。從圖名上大致可判斷地形圖所在的范圍。
2.認識認識地形圖的方向 除了一些圖特別註明方向外,一般地形圖上方為北,下方為南,右面為東,左面為西。有些地形圖標有經緯度則可用經緯度定方向。
3.認識地形圖圖幅所在位置,從圖框上所標注的經緯度可以了解地形圖的位置。
4.了解比例尺 從比例尺可了解圖面積的大小,地形圖的精度以及等高線的距離。
5.結合等高線的特徵讀圖幅內山脈、丘陵、平原、山頂、山谷、陡坡、緩坡、懸崖等地形的分布及其特徵。
6.結合圖例了解該區地物的位置,如河流、湖泊、居民點等的分布情況,從而了解該區的自然地理及經濟、文化等情況。如圖4-2-4所示為某地區地形圖。
圖4-2-4 某地區地形圖
三、利用地形圖製作地形剖面圖
地形剖面圖是以假想的堅直平面與地形相截而得的斷面圖。截面與地面的交線稱剖面線。 地質工作者經常要作地形剖面圖,因為地質剖面與地形剖面結合一起,才能更真實反映地質現象與空間的聯系情況。地形剖面團可以根據地形圖製作出來,也可在野外測繪。
(一).利用地形圖制地形剖面圖之步驟:
1.在地形圖上選定所需要的地形剖面位置。如圖4-2-5,繪出AB剖面線。
2.作基線,在方格紙上的中下部位畫一直線作為基線A'B'定基線的海拔高度為o,亦可為該剖面線上所經最低等高線之值。如圖為500m。
3.作垂直比例尺.在基線的左邊作垂線A'C',令垂直比例尺與地形圖比例尺一致,則作出的地形剖面與實際相符。如果是地形起伏很和緩的地區,為了特殊需要也可放大垂直比例尺,使地形變化顯示得明顯些。
4.垂直投影,將方格紙基線A'B'與地形圖AB相平行,將地形圖上與AB線相交的各等高線點垂直投影到A'B'基線上面各相應高程上,得出相應的地形點。剖面線的方向一般規定左方就北就西,而剖面的右方就東就南。
5.連成曲線,將所得之地形點用圓滑曲線逐點依次連接而得地形輪廓線。
6.標注地物位置、圖名、比例尺和剖面方向,並加以整飾,使之美觀。
圖 4-2-5 利用地形圖作地形剖面線
(二)野外測繪地形剖面圖
在做路線地質工作時常常要求能夠在現場勾繪出地形剖面,以便在地形剖面圖上反映路線地質的情況。首先要確定剖面的起點,剖面方向,剖面長度,並根據精度要求確定剖面的比例尺。繪制步驟與前一方法相似。差別在於水平距和高差是靠現場觀測來確定。這時確定好水平距離和高差便成為畫好地形剖面的關鍵。當剖面較短時,水平距離和高差可以丈量或步測,刻面較長時只能用目估法或參考地形圖來計算平距與高差或根據氣壓計來計算高程。 勾畫地形剖面一般是分段進行,即觀測一段距離後就勾畫一段。否則容易畫錯,失真,如果技巧熟練,地形不復雜時,也可一氣呵成。
四、利用地形圖在野外定點
在野外工作時,經常需要把一些觀測點(如地質點、礦點、工點、水文點等)較准確地標繪在地形圖中,區域地質測量工作中稱為定點。
利用地形圖定點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在精度要求不很高時(在小比例尺填圖或草測時)可用目估法進行定點,也就是說根據測點周圍地形,地物的距離和方位的相互關系,用眼睛來判斷測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
用目估法定點時首先在觀測點上利用羅盤使地形圖定向,即將羅盤長邊靠著地形圖東邊或西邊圖框,整體移動地形圖和羅盤,使指北針對准刻度盤的o度,此時圖框上方正北方向與觀測點位置的正北方向相符,也就是說此時地形圖的東南西北方向與實地的東南西北方向相符。這時一些線性地物如河流、公路的延長方向應與地形圖上所標注的該河流或公路相平行。
在地形圖定向後,注意找尋和觀察觀測點周圍具有特徵性的在圖上易於找到的地形地物,並估計它們與觀測點的相對位置(如方向、距離等)關系,然後根據這種相互關系在地形圖上找出觀測點的位置,並標在圖上。
(二)在比例尺稍大的地質工作中,精度要求較高則需用交會法來定點。
首先要使地形圖定向(方法與目估法相同)
然後在觀測點附近找三個不在一直線上且在地形圖上己表示出來的已知點如三角點、山頂、建築物等,分別用羅盤測量觀測點在它們的什麼方向。此時羅盤之對物覘板對著觀測者(因觀測者所定位置是未知數),豎起砧覘板小孔覘板通過小孔和反光鏡之中線再描所選之三角點或山頭,當三點聯成直線且水泡居中時讀出指北針所指讀數即為該測線之方位,即觀測點位於已知點的什麼方向,將三條測線方位記錄之。
在圖上找到各己知點,用量角器作圖,在地形圖上分別繪出通過三個已知的三條測線,三條測線之交點應為所求之測點位置。如三條測線不相交於一點(因測量誤差)而交成三角形(稱為誤差三角形),測點位置應取誤差三角形之小點。
具體應用此法時應注意兩點:
1.量測線方向時如羅盤砧覘板對著已知點瞄準則指南針所指讀數為所求觀察點之方位。指北針所指讀數則是已知點位於此觀測點之方向。為了避免混亂,一般採用羅盤對物砧覘板對著未知數(所求點之方向)讀指北針。
2.用量角器將所測的測線方向畫在圖上時應注意採用地理坐標而不是按羅盤上所注方位。
實際工作時往往將目估法和交會法同時並用,相互校正,使點定得更為准確。例如用三點交會法畫出誤差三角形後,用目估法找出測點附近特殊之地形物和高程來校對點之位置。
⑨ 什麼叫地形剖面圖
通俗點講,應該就是把地面切一刀,拿走一半觀察,能看到地面起伏輪廓,進一步確定各高程點,還有地質岩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