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信息中元數據的作用有哪些

地理信息中元數據的作用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2 03:54:21

① 什麼是元數據它的作用及應用是什麼

元數據是對數據資源的描述,英文名稱是「Metadata」, 通常被解釋為data about data,即關於數據的數據。 元數據是信息共享和交換的基礎和前提,用於描述數據集的內容、 質量、表示方式、空間參考、管理方式以及數據集的其他特徵。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信息共享的迫切需求, 元數據技術被應用於更多的領域,如:在圖書館與信息界, 元數據被定為提供關於信息資源或數據的一種結構化的數據, 是對信息資源的結構化的描述;在數據倉庫領域中,元數據被 被定義為描述數據及其環境的數據;在軟體構造領域, 元數據被定義為在程序中不是被加工的對象, 而是通過其值的改變來改變程序的行為的數據。

② 什麼是元數據管理及其作用

元數據管理定義如下:

1、元數據管理包括業務詞彙表的發展,數據元素和實體的定義,業務規則和演算法以及數據特徵。

2、最基礎的管理是管理業務元數據的收集、組織和維持。

3、對技術型元數據的應用對主數據管理和數據治理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

元數據管理作用:

1、元數據是「所有系統、文檔和流程中包含的所有數據的語境

2、如果沒有元數據,組織IT系統中收集和存儲的所有數據都會失去意義,也就沒有業務價值。

3、元數據管理是一項和主數據管理、數據治理一樣重要的功能,因為元數據管理是每一個這些准則的基礎組件。

4、組織部署了數據治理項目,但沒有解決元數據管理問題,仍然獲得了成功,那是因為很多數據管家執行的活動和任務在聚焦元數據和元數據的管理流程。

③ 求 元數據 的相關資料 要英文和相應的中文翻譯

Metadata可以譯成元數據,是描述數據的數據。在地理空間數據中,元數據是說明數據內容、質量、狀況和其他有關特徵的背景信息。元數據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實際上傳統的圖書館卡片、出版圖書的版權說明、磁碟的標簽等都是元數據。紙質地圖的元數據主要表現為地圖類型、地圖圖例,包括圖名、空間參照系和圖廓坐標、地圖內容說明、比例尺和精度、編制出版單位和日期或更新日期、銷售信息等。在這種形式下,元數據是可讀的,生產者和用戶之間容易交流,用戶通過它可以非常容易地確定該書或地圖是否能夠滿足其應用的需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GIS技術發展,特別是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空間數據共享日益普遍。管理和訪問大型數據集的復雜性正成為數據生產者和用戶面臨的突出問題。數據生產者需要有效的數據管理和維護辦法;用戶需要找到更快、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方法,以便發現、訪問、獲取和使用現勢性強、精度高、易管理和易訪問的地理空間數據。在這種情況下,空間數據的內容、質量、狀況等元數據信息變得更加重要,成為信息資源有效管理和應用的重要手段。地理信息元數據標准和操作工具已經成為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地理信息系統應用中,元數據的主要作用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1)幫助數據生產單位有效地管理和維護空間數據、建立數據文檔,並保證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員離退時,也不會失去對數據情況的了解;

2)提供有關數據生產單位數據存儲、數據分類、數據內容、數據質量、數據交換網路及數據銷售等方面的信息,便於用戶查詢檢索地理空間數據;

3)幫助用戶了解數據,以便就數據是否能滿足其需求做出正確的判斷;

4)提供有關信息,以便用戶處理和轉換有用的數據。

可見,元數據是使數據充分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之一,它可以用於許多方面,包括數據文檔建立、數據發布、數據瀏覽、數據轉換等。元數據對於促進數據的管理、使用和共享均有重要的作用。

4.1元數據的概念及類型
4.1.1元數據的概念
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描述性數據信息,它應盡可能多地反映數據集自身的特徵規律,以便於用戶對數據集的准確、高效與充分的開發與利用,不同領域的資料庫,其元數據的內容會有很大差異。通過元數據可以檢索、訪問資料庫,可以有效利用計算機的系統資源,可以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和二次開發等。

到目前為止,科學界關於元數據認識的共同點是:元數據的目的就是促進數據集的高效利用,並為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CASE)服務。元數據的內容包括:

1)對數據集的描述;對數據集中各數據項、數據來源、數據所有者及數據序代(數據生產歷史)等的說明;

2)對數據質量的描述,如數據精度、數據的邏輯一致性、數據完整性、解析度、元數據的比例尺等;

3)對數據處理信息的說明,如量綱的轉換等;

4)對數據轉換方法的描述;

5)對資料庫的更新、集成等的說明。

4.1.2元數據的類型
元數據的分類研究的目的在於充分了解和更好地使用元數據。分類的原則不同,元數據的分類體系和內容將會有很大的差異。

1)根據元數據的內容分類

由於不同性質、不同領域的數據所需要的元數據內容有差異,而且為不同應用目的而建設的資料庫的元數據內容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將元數據化分為三種類型:

(1.1)科研型元數據:其主要目標是幫助用戶獲取各種來源的數據及其相關信息,它不僅包括如數據源名稱、作者、主體內容等傳統的、圖書管理式的元數據,還包含數據拓撲關系等。這類元數據的任務是幫助科研工作者高效獲取所需數據。

(1.2)評估型元數據:主要服務於數據利用的評價,內容包括數據最初收集情況、收集數據所用的儀器、數據獲取的方法和依據、數據處理過程和演算法、數據質量控制、采樣方法、數據精度、數據的可信度、數據潛在應用領域等。

(1.3)模型元數據:用於描述數據模型的元數據與描述數據的元數據在結構上大致相同,其內容包括模型名稱、模型類型、建模過程、模型參數、邊界條件、作者、引用模型描述、建模使用軟體、模型輸出等。

Metadata can be translated as metadata, to describe the data. In geo-spatial data, metadata is to data content, quality, condition and other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Metadata is not a new concept. In fact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card, not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book's right, disk labels are metadata. Paper maps the metadata for the main map type, map legend, including the plan name, the space reference system and map coordinates profiles, maps, description, scale and accuracy, the preparation of units and the date of publication or update date sales information. In this form, metadata is readable, between procers and users to easily exchange, through which users can easily identify the book or map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application.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GIS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atial data sharing is increasingly common. Manage and access large data sets the complexity of data is becoming a procer and user of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faced. Data procers need for effective data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way; users need to find faster,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way to find, access, access to and use of force is strong, high precision, easy-to-manage and easy access to geospatial data. In this case, the spatial data content, quality, metadata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situation become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becom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 of an important means. GIS metadata standards and operational tools has become a 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 an important part.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pplications, the primary role of meta-data can be summed up in the following areas:

1) to help effectively manage data pro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patial data, the establishment of data files, and to ensure that even if the key personnel retired, they never los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of data;

2) provide the data units of data storage, data classification, data content, data quality, data exchange and data network sales information, user-friendly query geospatial data retrieval;

3) to help users understand the data in order to meet their data needs can make the right judgments;

4) to provide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convert users to handle and useful data.

Can be seen, metadata is the data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t can be used in many way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data files, data dissemination, data browsing, data transfer. Meta-data for the promotion of data management, use and sharing have an important role.

4.1 yuan and the concept of data types
4.1.1 The concept of meta-data
Metadata is descriptive data about data, it should reflect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ta sets its own law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user's data set of accurate, efficient and full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atabases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its meta-data vary significantly from the content. Through the meta-data can be retrieved, access the database, you can effectively use the computer's system resources, the data can be processed and secondary development.

So fa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on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meta-data is: the purpose of metadata is to promote efficient use of data sets, and 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CASE) services. The contents of metadata include:

1) a description of data sets; on the data of the data, data sources, data owner and data sequence generation (data proction history), such as a description of them;

2) a description of the quality of data, such as data accuracy, logical consistency of data, data integrity, resolution, scale and other metadata;

3) description of data processing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transfer dimension;

4) a description of data conversion methods;

5) update the database, integration, etc. Note.

4.1.2 Types of metadata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tadata to the full understanding and better use of metadata.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classification, metadata and content of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will be very different.

1)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ents of metadata classification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nature, different fields of data needed for meta-data content ar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nd purpose-built database of the contents of the metadata will be very different, it will be of meta-data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1.1) research-based meta-data: The main goal is to help users access to a variety of sources of data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which includes not only such as data source name, the author,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raditional, book-style meta-data management, also includes data such as topological relations. Such meta-data's mission is to help researchers to obtain the required data efficiently.

(1.2) metadata-based assessment: the use of essential servi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data, including the initial collection of data,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s used, data acquisition methods and the basis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algorithms, data quality control, sampling methods , data accuracy, data reliability, data and othe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1.3) model of meta-data: data model used to describe meta-data and meta-data description of data similar in structure, its content, including the model name, model type, modeling process, model parameters, boundary conditions, authors, reference model, modeling the use of software, such as model output.

④ 什麼是元數據,在gis資料庫中它的作用是什麼

元數據:描述數據的數據,對數據及信息資源的描述性信息,為數據倉庫的發展和使用
從GIS資料庫從面來看:元數據可看做 一行行 記錄

⑤ 什麼叫元數據

元數據(Meta Date),主要記錄數據倉庫中模型的定義、各層級間的映射關系、監控數據倉庫的數據狀態及ETL的任務運行狀態。一般會通過元數據資料庫(Metadata Repository)來統一地存儲和管理元數據,其主要目的是使數據倉庫的設計、部署、操作和管理能達成協同和一致。

元數據是數據倉庫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元數據管理是企業級數據倉庫中的關鍵組件,貫穿數據倉庫構建的整個過程,直接影響著數據倉庫的構建、使用和維護。

元數據不僅定義了數據倉庫中數據的模式、來源、抽取和轉換規則等,而且是整個數據倉庫系統運行的基礎,元數據把數據倉庫系統中各個鬆散的組件聯系起來,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⑥ 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被定義為:描述數據的數據,對數據及信息資源的描述性信息。數據倉庫在數據倉庫領域中,元數據按用途分成技術元數據和業務元數據。首先,元數據能提供基於用戶的信息,如記錄數據項的業務描述信息的元數據能幫助用戶使用數據。其次,元數據能支持系統對數據的管理和維護,如關於數據項存儲方法的元數據能支持系統以最有效的方式訪問數據。具體來說,在數據倉庫系統中,元數據機制主要支持以下五類系統管理功能:(1)描述哪些數據在數據倉庫中;(2)定義要進入數據倉庫中的數據和從數據倉庫中產生的數據;(3)記錄根據業務事件發生而隨之進行的數據抽取工作時間安排;(4)記錄並檢測系統數據一致性的要求和執行情況;(5)衡量數據質量。

⑦ 元數據技術在實物地質資料資源信息化中的應用

王靜茹

(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三河065201)

摘要 本文從元數據概念出發,結合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現狀,對實物地質資料採取元數據技術實現數字化進程中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索。重點論述了元數據技術在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闡明了在實物地質資料領域應用元數據技術可以避免其他行業在數字化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更有效的實現數據共享,對促進實物地質資料成果的交流和推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元數據;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化;應用

1 概述

信息化、數字化使信息資源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突破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使信息資源實現更廣時空范圍內的共享。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交流范圍的不斷拓展,對數字化的信息資源採取標准化、專業化處理,已成為信息資源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共同要求。目前,很多領域在數字化時選擇了元數據處理技術,它通過採用普遍適用的數據標准,使信息資源具有很強「可讀性」、科學性和先進性,實現了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和更大范圍共享,滿足了不同使用者的差異性要求,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元數據概念與技術特點

2.1 元數據的基本概念

元數據最本質的定義是關於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元數據可以為各種形態的信息資源(或稱本體)提供規范、普遍的描述方法和檢索工具,為分散的、由多種資源組成的信息體系提供整合的工具與紐帶。

元數據的功能或作用主要為描述、資源發現、數據管理、訪問控制、數字化保存、內容分級等諸多方面。按照元數據的主要功能,元數據一般可分為描述性元數據、管理型元數據、結構性元數據、保存性元數據等。描述性元數據是用來描述、發現和鑒別數字化信息對象,它主要描述信息資源的主題和內容特徵。管理型元數據是以管理資源對象為目的的屬性元素,包括資源對象的顯示、註解、使用、長期管理等方面的內容。結構性元數據用於定義一個復雜的資源對象的物理結構,以利於信息檢索和顯示。元數據最基本的功能是通過數據元素集定義資源對象的各類屬性,這些屬性的大量實例可以表達為關系型資料庫中的表,從而能夠利用資料庫系統或各類應用軟體進行管理。保存性元數據是以保存資源對象為信息系統的開發目的,特別注重資源對象長期保存有關的屬性。

元數據的提供者可以根據本體的不同,有側重地實現某些功能。如對實物地質資料而言,由於其歷史價值一般較高,要求長期保存並能基本維持其原貌,但在自然條件下,要達到這一要求具有相當的難度,必須支付相當昂貴的日常維護成本。在數字化背景下,則完全可以實現永久「虛擬」保存功能,從這一角度說,實物地質資料元數據可以認為是保存性元數據,另外,實現資源發現等其他功能也比較重要。

2.2 元數據技術特點

簡單地說,元數據技術是指基於元數據標准而實現資源數字化的一整套標准、流程的總稱。元數據標準是經過標准化組織認可的元數據方案。

(1)元數據標准將成為未來數字化的普遍標准。數字化是隨著互聯網的產生而產生的。同時,隨著互聯網語言標準的變化,數字化語言標准將作適應性調整和變化。目前網路環境下的數字化成果大多數基於第二代互聯網語言標准。研究表明,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下一代萬維網——語義萬維網(Semantic Web)將賦予萬維網上所有資源唯一的標識,並在資源之間建立機器可處理的各類語義聯系,元數據將是語義萬維網的語義基礎。隨著新一代萬維網的普及和推廣,目前的大多數非元數據數字化成果將面臨被淘汰,或是付出高成本將其轉換為元數據標准。

(2)元數據技術以資源數字化為前提,以元數據集為內核。資源數字化是採取元數據技術的前提和基礎,從理論上來說任何資源都可別標識,都可以進行數字化處理,也都可以採取元數據技術,但限於技術條件和效益—成本約束,有些資源無法(或不值得)數字化,因此也不宜使用元數據技術。

(3)元數據強烈依賴網路平台。形象地說,元數據是在網路環境下,計算機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元數據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不是一種可視語言,它只有依託網路平台,其所描述的本體才能表達和展現出來,元數據對網路環境具有強烈的依賴性,離開網路,就無從談論元數據。

3 元數據技術在實物地質資料信息資源應用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實物地質資料一般無法復制,即使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分析手段的改進,能夠在特定條件下實現部分重置,但成本也是很高的。再加上同樣高昂的採集成本,一份實物地質資料,其直觀的經濟價值就相當可觀。

實物地質資料的最主要的功能是為長期、可持續地研究、分析我國基礎地質、礦產資源等方面提供基礎性研究樣本。因此,實物地質資料的社會性和公益性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是一種形成於歷史、發掘於現代、惠及後世的極其寶貴的社會資源。但是,由於實物地質資料大部分以實體形態存在(如岩心、礦心、岩石樣本等),移動困難,資料使用者只好採取實地觀察的形式,給使用者造成很大的不便。而且,這些實物資料在移動過程中易於損毀,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利用先進的技術方法,改進和提高分析手段,對加強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分析研究和提高其使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元數據技術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在不見實物的情況下,利用網路平台,實現對實物地質資料物理、化學等屬性特徵的分析研究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元數據扮演了實物「替代品」的角色,即使實體被損毀或丟失,通過元數據技術採集的信息仍可以達到「恢復」實體的效果。實體與虛擬體的分離,可以減輕對實體的維護壓力,降低損耗和維護成本,亦可延長實體的使用壽命。

按照元數據技術原理,資源是可以被標識的任何東西,既可以是實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實物地質資料主要以實體形態存在,包括岩心、礦心、軟泥心、岩石、礦石、礦物、岩石光片、薄片、重砂等,另外,如分析材料、物理性實驗結論、化驗成果等則以抽象形態存在。從理論上來說,實物地質資料也是一種資源,無論其是實體形態,還是抽象形態,均可以採取元數據技術進行處理,因此,採取元數據技術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國家已經發布了地理信息元數據(ISO 19115—2003(E)Geographic information-Metadata.GB/T 19710—2005)和國土資源信息核心元數據標准(TD/T 1016—2003),對指導和推進元數據技術在地質領域的應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2月7日,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了《地質信息元數據標准》,這一系列與元數據有關的重要標準的發布,標志著在地質領域應用元數據技術已經有了成熟的制度基礎。

元數據技術是以信息數字化為實踐基礎,以網路為背景,以元數據集為內核,因此首先要求資源的數字化,其次對信息平台有強烈的依賴性。隨著《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的頒布實施,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已經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建立健全地質資料網路服務體系」的通知要求,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岩心掃描技術和圖像分析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也使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成為現實。在實物地質資料領域採取元數據技術,在硬體方面已經沒有無法逾越的障礙。

因此,在實物地質資料領域應用元數據技術,在理論上、制度上、硬體等方面已經具備成熟條件,完全可以根據元數據標准實現實物地質資料資源信息化,建立實物地質資料元數據集。

4 結論與建議

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我國也加大了對數字化的投入和建設,相對於其他領先行業和領域,如石油行業,實物地質資料領域處於較落後的位置,數字化建設基本剛剛起步,但正是這種明顯的劣勢,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卻可以轉化為優勢,即在起步階段就採取高技術標准,就完全可以避免重走其他行業在探索階段所必須經歷的彎路,大幅度降低成本。採用元數據這一「通用」語言,就可以實現數據在國際國內間的互換,對促進實物地質資料成果的交流和推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依舊以傳統的實體整理為主,數字化成果較少且尚處於起步階段,而且國家及有關部門對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還沒有強制提出採用元數據標准。但是,元數據技術作為下一代網路信息資源整理技術的發展方向和新標准,現在數字化技術條件下的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成果將難以適應新技術發展的要求,也勢必會阻礙實物地質資料的深入開發和廣泛共享。因此,根據網路新技術發展要求,盡快盡早地採用元數據技術實現實物地質資料的數字化,為全社會提供更廣泛的公益性服務,是實物地質資料整理、應用的重要課題之一。

⑧ 為什麼在地理信息系統中要使用元數據

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描述性數據信息,說明數據內容、質量、狀況和其他有關特徵的背景信息。其目的是促進數據集的高效利用,並為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服務。

元數據的作用和意義:

l 幫助數據生產單位有效的維護和管理數據;

l 提供有關數據生產單位的各種有關信息供用戶查詢;

l 幫助用戶了解數據;

l 提供有關信息,以便用戶處理和轉換有用數據。

l 採用元數據可以便於數據共享。

⑨ 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Metadata),又稱中介數據、中繼數據,為描述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

元數據作用是:

1、描述數據屬性(property)的信息,用來支持如指示存儲位置、歷史數據、資源查找、文件記錄等功能。

2、元數據算是一種電子式目錄,為了達到編制目錄的目的,必須在描述並收藏數據的內容或特色,進而達成協助數據檢索的目的。

元數據的應用舉例:

1、數據結構:數據集的名稱、關系、欄位、約束等;

2、數據部署:數據集的物理位置;

3、數據流:數據集之間的流程依賴關系(非參照依賴),包括數據集到另一個數據集的規則;

4、質量度量:數據集上可以計算的度量;

5、度量邏輯關系:數據集度量之間的邏輯運算關系;

6、ETL過程:過程運行的順序,並行、串列;

7、數據集快照:一個時間點上,數據在所有數據集上的分布情況。

(9)地理信息中元數據的作用有哪些擴展閱讀:

元數據的優點:

1、自描述:元數據自動提供 COM 中 IDL 的功能,允許將一個文件同時用於定義和實現。運行庫模塊和程序集甚至不需要向操作系統注冊。結果,運行庫使用的說明始終反映編譯文件中的實際代碼,從而提高應用程序的可靠性。

2、設計:元數據提供所有必需的有關已編譯代碼的信息,以供用戶從用不同語言編寫的 PE 文件中繼承類。用戶可以創建用任何託管語言(任何面向公共語言運行庫的語言)編寫的任何類的實例,而不用擔心顯式封送處理或使用自定義的互用代碼。

⑩ 空間元數據的主要作用


幫助數據生產單位有效地管理和維護空間數據,建立數據文檔,並確保即使在其主要工作人員離退,也不會失去對數據狀況的了解。
提供有關數據生產單位的數據存儲、數據分類、內容、質量、數據交換網路及數據銷售等方面的信息,便於用戶查詢檢索地理空間數據。
幫助用戶了解數據,以便就數據是否能滿足要求作出正確判斷。
目前,國際上對空間元數據標准內容進行研究的組織主要有三個,分別是歐洲標准化委員會(CEN/TC287)、美國聯邦地理數據委員會(FGDC)和國際標准化組織地理信息/地球信息技術委員會(ISO/TC211)。
理方式以及數據集的其他特徵。地理空間信息中的元數據(簡稱空間元數據),通過提供地理空間信息的這些特徵資料,來達到實現地理空間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共享的雙重目的。對於數據生產者,一方面通過提供空間元數據,及時發布有效的地理空間數據,最大限度地發揮已有地理空間信息的價值,另一方面根據空間元數據的內容有效地管理和維護已有地理空間數據。對於各級的數據交換中心,則根據數據生產者提供的空間元數據,實現地理空間信息的快速檢索和准確定位,最終達到數據共享的目的。空間元數據最主要的作用在於對數據用戶提供的極大方便。方便數據用戶查詢檢索有效的地理空間數據,了解已有的地理空間數據信息,選擇合適的地理空間數據,促使地理空間數據的再利用。

閱讀全文

與地理信息中元數據的作用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