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太陽直射的地理坐標是怎麼看的~經線和緯線~
地理坐標包括經度和緯度,
緯度:
春、秋分(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陽直射赤道(0°);
夏至(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3°26』N);
冬至(12月22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23°26』S).
這也是在俯視圖和側視圖里判讀節氣的依據.
緯度:
視具體題目而定,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12點,是平分晝半球的那條經線,依據這兩點加上題目或圖中給的經線度數的提示應該能得出來.
❷ 高一地理晨昏線圖如何判斷太陽直射點地理坐標
確定晝半球的中央經線,就是白色的中間的那條線。那條線就是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
如果找不到白色中間的那條線,可以找黑色中間的那條線,然後與它正向對的那條線就是直射點所在的經線。
緯度可以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得出。
❸ 如何判斷太陽直射點
如何正確判斷太陽直射點位置?
答:
1、判斷特殊的緯度位置:在日照圖上,若晨昏圈與經線圈重合,則太陽直射在赤道上。若晨昏圈與經線圈斜交,且北極圈全位於晝半球,則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極圈全位於夜半球,則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當然有的需要依據別人已知的正午太陽高度角,通過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計算來判定出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經度位置的判定:找12:00所在的經線,就是直射點所在的經線。
3、經線和緯線的交點就是直射點的位置
❹ 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怎麼算
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求法:
第一步,先求緯度,在二分時期太陽直射點在0°,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23°26′N,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23°26′S
第二步:求經度,太陽直射的時候即時間為12點所在的經線
❺ 如何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如何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1.先計算緯度:緯度只與日期有關
3月21直射北回歸線 6月22直射赤道 9月23直射南回歸線 12月24直射赤道
2.計算經度:經度只與時間點有關
比如北京(東八區)時間 正午(12點)太陽一定直射東八區
❻ 如何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緯度的判斷方法有三種:
1根據日期判斷 2根據晨昏線和經線的夾角判斷 3根據極晝極夜范圍判斷
經度的計算其實只有一種,找到12點所在的經線的經度即可。
我自己網路空間曾經比較詳細的介紹過,可以參考
❼ 給定一幅圖,如何判斷太陽直射點和其地理位置
你是指正午太陽高度角吧?
H=90°-兩地緯度差。
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H=90°-│α+/-β│
α是當地地理緯度
β是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
太陽視位置指從地面上看到的太陽的位置,用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兩個角度作為坐標表示。太陽高度角指從太陽中心直射到當地的光線與當地水平面的夾角,其值在0°到90°之間變化,日出日落時為零,太陽在正天頂上為90°(本萬年歷中顯示的高度角均已進行了蒙氣差的訂正,蒙氣差值取自天文年歷)。太陽方位角即太陽所在的方位,指太陽光線在地平面上的投影與當地子午線的夾角,可近似地看作是豎立在地面上的直線在陽光下的陰影與正南方的夾角。方位角以正南方向為零,由南向東向北為負,由南向西向北為正,如太陽在正東方,方位角為-90°,在正東北方時,方位為-135°,在正西方時方位角為90°,在正北方時為±180°。
實際上太陽並不總是東升西落,只有在春秋分兩天,太陽是從正東方升,正西方落。在北半球,從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北的方向升(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在西偏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而從秋分到下一年春分的冬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南的方向升(方位角為-90°到0°之間),在西偏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0°到90°之間)。
太陽高度角與地面的太陽光強弱密切相關。早晚與中午的光強有很大的差異,原因就在於太陽高度角的不同。在晴天條件下,太陽光的強弱與太陽高度角的正弦成正比。因此了解太陽高度角對分析地面的太陽光強、紫外線的強弱有重要的意義。
正午時(指當地真太陽時的正午。不是北京時間的中午12點,也不是地方平時的12點,而是太陽中心正好在子午線上的時間,也即太陽方位角由負值變為正值的瞬間)太陽高度角是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最大值(除極地部分地區外),夏季這個值較大,冬季較小,夏至時最大,冬至時最小。
太陽方位角決定了陽光的入射方向,決定了各個方向的山坡或不同朝向建築物的採光狀況。當太陽高度角很大(比如大於80°)時,太陽基本上位於天頂附近,這時太陽方位角的影響較小。
日梭萬年歷所顯示的日落太陽方位角,指當地觀測者所見的太陽中心正好下落到地平線時太陽的方位。其中已對大氣的折射作用所產生的蒙氣差(約為34』)作了訂正,故日落時實際的太陽中心在地平線以下34』。因日出、日落時的太陽方位可近似地看作是關於正南方對稱的,故日出時的方位角近似地可看作與日落時的方位角反號(如日落時為120°,則日出時約為-120°)。日出日落方位可以作為判斷方向的一個可靠依據。
❽ 高一地理晨昏線圖如何判斷太陽直射點地理坐標
第一幅圖
首先可以看出,地球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所以這個圖是南半球。
在圖中,南極圈及其以內是白天,即南極圈及其以內出現白晝,為冬至。
冬至日太陽直射23.5°S。由於圖中沒有給出經度,所以直射點經度無法判斷。
右上角圖
首先可以看出,晨昏線與經線圈是重合的,所以可知此時是春分或者秋分。
春分秋分,太陽直射赤道。由於經度未給出,直射點經度也無法判斷。
左下角圖
在圖中,北極圈及其以北為白晝,故為夏至。
夏至日,太陽直射23.5°N
右下角圖
此圖與左下角圖相反,北極圈及其以內為黑夜,故此時為冬至。與第一幅圖的情況相同,只不過截圖的范圍和角度不同。
❾ 給定一幅圖,如何判斷太陽直射點和其地理位置 如題,越詳細越好,最好有公式什麼的
你是指正午太陽高度角吧?
H=90°-兩地緯度差. 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H=90°-│α+/-β│ α是當地地理緯度 β是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 太陽視位置指從地面上看到的太陽的位置,用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兩個角度作為坐標表示.太陽高度角指從太陽中心直射到當地的光線與當地水平面的夾角,其值在0°到90°之間變化,日出日落時為零,太陽在正天頂上為90°(本萬年歷中顯示的高度角均已進行了蒙氣差的訂正,蒙氣差值取自天文年歷).太陽方位角即太陽所在的方位,指太陽光線在地平面上的投影與當地子午線的夾角,可近似地看作是豎立在地面上的直線在陽光下的陰影與正南方的夾角.方位角以正南方向為零,由南向東向北為負,由南向西向北為正,如太陽在正東方,方位角為-90°,在正東北方時,方位為-135°,在正西方時方位角為90°,在正北方時為±180°. 實際上太陽並不總是東升西落,只有在春秋分兩天,太陽是從正東方升,正西方落.在北半球,從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北的方向升(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在西偏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而從秋分到下一年春分的冬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南的方向升(方位角為-90°到0°之間),在西偏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0°到90°之間). 太陽高度角與地面的太陽光強弱密切相關.早晚與中午的光強有很大的差異,原因就在於太陽高度角的不同.在晴天條件下,太陽光的強弱與太陽高度角的正弦成正比.因此了解太陽高度角對分析地面的太陽光強、紫外線的強弱有重要的意義. 正午時(指當地真太陽時的正午.不是北京時間的中午12點,也不是地方平時的12點,而是太陽中心正好在子午線上的時間,也即太陽方位角由負值變為正值的瞬間)太陽高度角是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最大值(除極地部分地區外),夏季這個值較大,冬季較小,夏至時最大,冬至時最小. 太陽方位角決定了陽光的入射方向,決定了各個方向的山坡或不同朝向建築物的採光狀況.當太陽高度角很大(比如大於80°)時,太陽基本上位於天頂附近,這時太陽方位角的影響較小. 日梭萬年歷所顯示的日落太陽方位角,指當地觀測者所見的太陽中心正好下落到地平線時太陽的方位.其中已對大氣的折射作用所產生的蒙氣差(約為34』)作了訂正,故日落時實際的太陽中心在地平線以下34』.因日出、日落時的太陽方位可近似地看作是關於正南方對稱的,故日出時的方位角近似地可看作與日落時的方位角反號(如日落時為120°,則日出時約為-120°).日出日落方位可以作為判斷方向的一個可靠依據.
❿ 如何判斷太陽直射點和其地理位置如題
如圖所示,M點為太陽直射點,緯度值為∠1;P點為該半球晨昏線緯度最高點(或者說晨昏線與0時經線交點,該點緯度為極晝的最低緯度),緯度值為∠3。從空間上看,太陽直射點(M點)位於晝半球的幾何中心。判斷太陽直射點的具體位置(M點的緯度和經度)可以從緯度上和經度上兩個方面分析:
緯度:根據幾何換算關系得知:①∠1=∠2;②∠1+∠3=90°。即如果我們知道赤道上晨昏線與該地經線的夾角值(∠2),則該值即為太陽直射點緯度值;或者我們知道此時極晝的范圍(P點緯度至對應極點),則極晝最低緯度(P點緯度,∠3),則太陽直射點緯度值為90°-∠3。
經度:太陽直射點位於12時經線上,即12時經線的經度就是太陽直射點經度。通常出現在試題中的情況是給某地的經度和地方時,間接求出太陽直射點經度,如北京時間8:00時,太陽直射點的經度為120°E+60°=180°經線。
綜上,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緯度,經度)可大體歸納為(晨昏線與6時、18時經線夾角值,12時經線)(90°-極晝最低緯度,12時經線)、(90°-晨昏線與0時經線交點緯度,12時經線)。二分二至屬常見情況需重點掌握:二分日(0°,12時經線)、夏至日(23°26′N,12時經線)、冬至日(23°26′S,12時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