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如何保護濕地

地理如何保護濕地

發布時間:2022-04-22 11:29:55

㈠ 保護濕地我們要怎麼做

如何參與濕地保護: 1、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洗衣粉、洗發水、洗潔精等化學製品的使用,避免這些化學製品污染水體,破壞濕地生態系統。 2、濕地是淡水之源,日常生產生活中應節約用水,減少水消耗,避免濕地萎縮。 3、充分發揮民眾監督作用,可以向政府有關部門獻計獻策、提出批評意見,舉報破壞濕地行為。 4、注重培養下一代熱愛自然、保護濕地自覺性,可以在每年的2月2日「世界濕地日」、10月的第三周「濕地保護宣傳周」、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周「愛鳥周」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參與相關部門組織濕地保護活動。 5、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森林具有凈化水質、涵養水源的作用,森林生態系統跟濕地生態系統息息相關,因此,參與全民義務植樹也是保護濕地。

㈡ 用高中地理知識談談如何保護濕地

高中課本上重點講東北濕地.
該區域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過度開墾以及過度樵採,導致林間濕地和沼澤面積大幅度減少.
1 具體措施: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
2 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高保護意識.
3 堅持可持續發展,開展生態農業,保護濕地.
4 植樹造林、退田還湖,保護水源和生物多樣性.
5 加強管理,合理利用.

㈢ 怎樣保護濕地生態

1998年,「綠色營」為保護濕地生態,奔赴東北三江平原。

當時,「濕地」這個名詞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一般說來,濕地包括沼澤、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帶的灘塗、紅樹林和珊瑚灘,還包括生態功能有限的人工濕地。濕地有兩個重要作用:一是科學研究越來越表明它的重要,它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以及生物量較大的生態系統;它在調節氣候、蓄水防洪、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別功能,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腎」;二是濕地還向人類提供大量的糧食、肉類、魚、葯材、能源、水源、工業原料,以及濕地所特有的鶴類、鸛類、䴉類等大型水禽和湖沼海岸風光所具有的美學源泉。

此次「綠色營」考察的東北三江平原就是重要濕地,位於黑龍江省東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匯流處)。三江平原地貌廣闊低平、降水集中、徑流緩慢,以及季節性凍融的黏重土質,促使地表長期過濕、積水過多,形成了大面積沼澤水體和沼澤化植被、土壤,構成了獨特的沼澤景觀。這里的沼澤與沼澤化土地面積約240萬公頃,是我國最大的沼澤分布區。當人們還不認識濕地之前,把三江平原稱為「北大荒」,看做「不毛之地」,並且把它當成了開發的首要對象。三江平原被開墾後建有許多大型國有農場,「北大荒」已變成了「北大倉」,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在開墾的同時,該區生態平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氣候條件惡化,旱澇災害增加,風害加重,水土流失嚴重,珍稀動植物減少。這種開發的規模和速度,和人們對濕地保護必要性的認識,剛好相悖。

因此,「認識濕地,宣傳濕地,保護濕地」是1998綠色營的基本任務,也是1998年的環保焦點。「綠色營」在選拔營員的時候,要求每個人都要收集和學習有關濕地的資料,寫一篇學習心得。出發之前,營員們聽了「濕地國際」組織陳克林、剛從濕地考察歸來的沈孝輝、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資源研究所馬逸清研究員的報告,對濕地的生態、現實的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再加上出發之前的討論和野外拉練,為此次活動都做好了精神准備。

1998年7月24日是綠色營出發的日子。每個人的營服上都印著四個大字「保護濕地」。其實,怎樣保護濕地?只是一個抽象的願望,誰也拿不出什麼意見和建議。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和調查研究,大家腦子里就開始有些想法了。在營員開會的時候,唐錫陽提出了三點看法:

(1)我們不能等濕地沒有了,再來認識和保護濕地。在當前保護和開發日益矛盾的情況下,新建和擴大保護區的面積是個有力的措施。盡管保護區目前存在各種問題,改進和完善還需要時間,但畢竟多了一個陣地,多了一個實體,也就少了一點可惜和遺憾。

(2)政府應該和濕地學家合作,總結幾十年來的經驗教訓,在保護濕地方面搞個立法。譬如什麼地方可以開發,什麼地方不能開發,如何開發,都要以科學為依據,有章可循。如有的地方營養土層很薄,若把下面的沙層和黏土翻上來,不僅糧食產量很低,而且造成風暴沙暴,後患無窮。即使允許開發的地區,也應該改變單純農墾的方式,以開發稻田為主,努力創建稻-葦-魚、稻-魚-麻、草基魚塘、垛田魚塘、果基魚塘等水陸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態模式,以邁入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即使在開發的區劃之內,也應該劃出一定比例的自然濕地保護區或保護小區,這不僅能保護濕地的生態系統,也有益於改善農業生態的局部環境。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由於接觸國內各地知識分子以及日本、美國的專家比較多,環境意識比較強,所以在建立現代化洪河農場的同時,又劃出32.7萬畝濕地建立了洪河自然保護區,還在農場內大幅度擴大水田,以增加人工濕地面積。這種舉措,就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範例。

(3)加強對濕地的宣傳。保護森林,保護動物,道理比較好懂;保護濕地,就不那麼好說了,特別是要讓群眾聽懂,領導聽懂,讓他們懂得保護濕地與目前和長遠的利益都是攸關的大事,就真要下一番工夫。也只有群眾懂了,領導懂了,濕地才能真正保護下來。但從我們接觸的群眾、領導,甚至包括濕地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來看,多對濕地缺乏認識,因此創造多種形式宣傳濕地,是當務之急。特別是今年江河橫溢,早在意中,名曰天災,實為人禍。道理很簡單,樹被砍了,濕地被佔了,長江和許多河流「發話」了,使許多人猛省。我們應該藉助於大自然現身說法,努力宣傳好保護濕地。我們今年把綠色營開往東北三江平原,我也努力把這篇文章寫好,也是一種形式,如果大家重視,形式會是很多的。

1998年8月12日,是「保護濕地」活動臨近結束的日子,好幾個營員在「營員日誌」上深情地寫著,或者親口對唐錫陽說:「希望綠色營永遠不結束。」唐錫陽便翻出了東北林業大學送給他的一個漂亮的小本,並且在上面寫了一段話:

親愛的營員:

我們來自昆明、南寧、重慶、成都、上海、北京、哈爾濱。我們的心願是共同的,相逢是偶然的,時間是短暫的,但我們閱讀了祖國東北的濕地景色,看到了烏蘇里江、野荷和白鸛。各種經歷、困難、碰撞以及思想的火花,將永遠鐫刻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

在即將分手的時候,我希望在「東林」送我的這個小本上,留下你最想說的話。

1998年,8月17日,在返回北京的火車上,唐錫陽收回那個小本的時候,它已經寫了多半本,不同的字跡,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不同的心情。唐錫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一頁一頁讀下去。唐老師:

一路風塵,我們又走過了二十多個日夜,綠色營再次讓我感動,您再次讓我欽佩!

1996年,是馬霞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於是1997年我報名參加了綠色營,有幸在您的帶領下走過拉薩。那次西藏之行,不僅讓我結識了許多有著一樣的理想和熱情的朋友,更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西藏之行,將是我一生的財富。正因為如此,當您提出想讓我籌備1998大學生綠色營的時候,我義無反顧地接受了這項任務。

幾個月來,我經歷了從營員到隊長的成長,經歷了從參與者到組織者的變化。由於我個人的能力實在有限,這次綠色營的活動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此,我感到非常內疚和遺憾,但是我真誠地請您相信,我盡了最大的努力!

這次綠色營讓我結識了更多的朋友,讓我更深刻地體驗了自然的美和人性的善,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經過思想的交流、碰撞和融會之後,我們確實長大了,成熟了。

(北京師范大學)郎艷

唐老師:

我衷心地感謝您和馬霞女士創辦了綠色營。

綠色營給每個營員以走進大自然的機會,不僅欣賞自然,更重要的是看望傷痕累累、問題重重的自然母親,去感受她經歷的痛苦,她給人類驕橫行為的教訓。綠色營給每個營員以這樣的使命與任務——喚醒人的良知,深愛自然,保護家園。

(雲南大學)您的學生:陳雪凜

唐老師:

一個68歲老人,應該頤養天年,但卻仍在為中國的綠色事業,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奔走呼號。您的性格、您的修養、您對大自然的信仰,讓我由衷地敬佩。

真的很感謝綠色營,感謝唐老師給了我和全國15所高校的同學們相識的機會。希望唐老師身體永遠這么硬朗。

(哈爾濱工業大學)您的學生:苗紅波

唐老師:

從馬霞的感人事跡中,讓我學會了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去看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從和您的親切交談中,讓我領悟到了真正、純粹的環保主義思想,感悟到了什麼才是人類的至真、至善、至美!「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不論我將來走到哪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都會高舉綠色旗幟,讓綠色融入我的人生!

(東北林業大學)您的學生:郭旭光讀完這個本子里營員們的話後,唐錫陽說:「人近七十,我還需要什麼,要錢?要名譽?要地位?都不要,就要這種緣於大自然的至高無上的情誼,字里行間充溢著親切、真摯和共同的抱負。這種人和自然相互交匯與默契的情誼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力量,意味著事業,意味著綠水青山千秋萬代。」

㈣ 濕地保護的措施

濕地保護涉及水量、水體形態和水質方面的保護,還包括水陸消漲帶和水生生物種類、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1.水量、水質和水體形態保護措施

(1)減少流域上遊河流的攔截量;

(2)壓縮中下游地區地下水的開采量;

(3)治理點源和面源污染,降低濕地的污染負荷。

2.濕地生物保護措施

(1)禁止對水生和濕生動植物的過度利用行為;

(2)在生境適宜的濕地中,人工種植植物,以提高濕地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

(3)確定合理的水產養殖模式。

總之,濕地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利用好、保護好濕地是當代人類為謀求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造福於子孫後代不可推卸的責任。

㈤ 保護濕地的措施

一、從宏觀引導方面完善濕地保護規劃。按照我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要求,進一步修訂完善2002—2030年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制訂更有針對性的、分階段實施的工程實施規劃,並認真抓好落實。

二、突出用制度管人、管事,推進濕地保護的制度建設。按照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總體要求,有計劃地、逐步地建立包括自然濕地保護制度、退化濕地恢復制度、濕地生態效應補償制度、濕地保護紅線制度、濕地生態系統評價制度、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動態監測和預警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使濕地保護形成較為完整的制度框架。

三、強化依法「治濕」,制訂出台全國濕地保護條例。雖然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中有一些有關濕地保護的內容,但多數都是針對濕地保護的單一元素設置的,零碎、分散,其完整性、系統性、針對性和操作性都遠遠跟不上工作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濕地資源調查監測、濕地佔用徵用的監督管理、各種破壞行為的處罰等,包括怎樣更好地履行國際公約,都缺乏一些更明確的、更有操作性的、更管用的條款和規定,所以很有必要從國家層面出台一部專門針對濕地保護的行政法規。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我們把濕地作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重要的生態系統,從加強整體保護的角度做出規定,規范行為;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我們各個部門形成合力,更好地履行國際公約。

四、著眼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提升,實施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對那些功能退化的沼澤、河流、湖泊、濱海濕地等,通過採取植被恢復、鳥類棲息地恢復、生態補水、污染防治等系列手段,進行綜合治理,恢復和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

五、強調科學「管濕」,提升濕地保護管理的科技支撐水平。重點針對濕地保護模式、濕地退化機理及修復關鍵技術,以及科學合理利用濕地的模式等重要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提高整個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㈥ 保護濕地

濕地是人類最重要的環境資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樣性和較高生產力的生態系統。

2014年1月13日,中國把濕地保護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政績考核

  1. 它不但具有豐富的資源,還有巨大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各類濕地在提供水資源、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⑴濕地的生態效益


維持生物多樣性。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賴濕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動植物極為豐富,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種,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重要地區和瀕危鳥類、遷徙候鳥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在4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中,約有1/2生活在濕地中。中國是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亞洲有57種處於瀕危狀態的鳥,在中國濕地已發現有31種;全世界有鶴類15種,中國濕地鶴類佔9種。中國許多濕地是具有國際意義的珍稀水禽、魚類的棲息地,天然的濕地環境為鳥類、魚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間,對物種保存和保護物種多樣性發揮著重要作用。濕地是重要的遺傳基因庫,對維持野生物種種群的存續,篩選和改良具有商品意義的物種,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利用野生稻雜交培養的水稻新品種,使其具備高產、優質、抗病等特性,在提高糧食生產方面產生了巨大效益。

調蓄洪水,防止自然災害。濕地在控制洪水,調節水流方面功能十分顯著。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我國降水的季節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勻,通過天然和人工濕地的調節,儲存來自降雨、河流過多的水量,從而避免發生洪水災害,保證工農業生產有穩定的水源供給。長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許多湖泊曾經發揮著儲水功能,防止了無數次洪澇災害;許多水庫,在防洪、抗旱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沿海許多濕地抵禦波浪和海潮的沖擊,防止了風浪對海岸的侵蝕。中科院研究資料表明,三江平原沼澤濕地蓄水達38.4億立方米,由於撓力河上游大面積河漫灘濕地的調節作用,能將下游的洪峰值消減50%。此外,濕地的蒸發在附近區域製造降雨,使區域氣候條件穩定,具有調節區域氣候作用。

降解污染物。隨著工農業生產和人類其它活動以及徑流等自然過程帶來農葯、工業污染物、有毒物質進入濕地,濕地的生物和化學過程可使有毒物質降解和轉化,使當地和下游區域受益。

⑵ 濕地的經濟效益


提供豐富的動植物產品。中國魚產量和水稻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濕地提供的蓮、藕、菱、芡及淺海水域的一些魚、蝦、貝、藻類等是富有營養的副食品;有些濕地動植物還可入葯;有許多動植物還是發展輕工業的重要原材料,如蘆葦就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濕地動植物資源的利用還間接帶動了加工業的發展;中國的農業、漁業、牧業和副業生產在相當程度上要依賴於濕地提供的自然資源。

提供水資源。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態要素,濕地是人類發展工、農業生產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我國眾多的沼澤、河流、湖泊和水庫在輸水、儲水和供水方面發揮著巨大效益。

提供礦物資源。濕地中有各種礦砂和鹽類資源。中國的青藏、蒙新地區的鹼水湖和鹽湖,分布相對集中,鹽的種類齊全,儲量極大。鹽湖中,不僅賦存大量的食鹽、芒硝、天然鹼、石膏等普通鹽類,而且還富集著硼、鋰等多種稀有元素。中國一些重要油田,大都分布在濕地區域,濕地的地下油汽資源開發利用,在國民經濟中的意義重大。

能源和水運。濕地能夠提供多種能源,水電在中國電力供應中佔有重要地位,水能蘊藏佔世界第一位,達6.8億千瓦,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我國沿海多河口港灣,蘊藏著巨大的潮汐能。從濕地中直接採挖泥炭用於燃燒,濕地中的林草作為薪材,是濕地周邊農村中重要的能源來源。濕地有著重要的水運價值,沿海沿江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受惠於此。中國約有10萬公里內河航道,內陸水運承擔了大約30%的貨運量。

⑶ 濕地的社會效益


觀光與旅遊。濕地具有自然觀光、旅遊、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中國有許多重要的旅遊風景區都分布在濕地區域。濱海的沙灘、海水是重要的旅遊資源,還有不少湖泊因自然景色壯觀秀麗而吸引人們嚮往,辟為旅遊和療養聖地。滇池、太湖、洱海、杭州西湖等都是著名的風景區,除可創造直接的經濟效益外,還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體,在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方面有著重要的社會效益。

教育與科研價值。濕地生態系統、多樣的動植物群落、瀕危物種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們為教育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對象、材料和試驗基地。一些濕地中保留著過去和現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進程的信息,在研究環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著重要價值

2.

國外如何保護利用濕地



從老工業區到城市濕地樂園

英國在濕地保護利用上的一大經驗是將城市附近荒廢的老工業區改造成為濕地公園。倫敦濕地中心是世界上第一個建在大都市中心的濕地公園,距離白金漢宮只有25分鍾車程很少有人知道,這里曾經只是四個廢棄的水庫在建設倫敦濕地中心的過程中,當地人始終抱著這樣一個意識:濕地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建立和運轉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能急於求成,因此這個濕地公園在建成8年後才對外開放其間,科技人員定期監測生物的恢復狀態,直到這里水草豐盈、樹木繁茂.

如今,這里已成為了歐洲最大的城市人工濕地系統,種植了30多萬株水生植物和3萬多棵不同的樹木,常年棲息和遷徙經過的鳥類達到180多種.

科學管理促進濕地健康發展

在保護好濕地的同時,如何既能產生一定經濟效益,又能開展科研工作?日本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

首先是嚴格控制遊客數量為避免人類活動對濕地造成重大影響,一旦遊客臨近或達到事先設定人數,濕地公園就不再放行;二是注重寓教於樂不少濕地公園里的動物模型都是用軟木雕刻成的這樣做既減少了製作費用,又不會傷害動物公園還出售軟木,供遊客親手製作小動物模型;三是合理設計公園設施北海道濕地公園為遊客設計了能看到最多景觀的路線,制定最佳觀賞時間,並提供大量資料供遊客取閱工作人員估算遊客感覺疲憊的行走距離,恰到好處地設置可供休息的小亭子待遊客坐下一看,還能發現旁邊正好就有一些濕地動植物的小圖片、小資料一趟旅行下來,遊客們玩得盡興,也學得開心.

濕地風景區還應成為良好的科研基地日本瓢湖濕地保護區多年來一直堅持觀測候鳥,從第一隻鳥飛來的那天開始,直到最後一隻鳥離開,都記錄在案工作人員還在保護區兩公里內設置了大量攝像頭,需要時可隨時拉近鏡頭,在不打擾鳥類的同時,方便了科研人員或遊客的近距離觀察.

在實踐中提高濕地保護意識

不打擾小動物是研究和觀賞濕地生物的要求之一在歐美一些國家的濕地公園里,常常可以看到父母向小孩示意安靜,因為旁邊的那隻小鳥正在睡覺呢作為回報,公園也會開辟專門的區域供遊客近距離接觸濕地動植物.

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國明尼蘇達州最大的城市,該市有一個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所,每年吸引了大量遊客,尤其是中小學生前來參觀小遊客們可以親自用小網兜等工具捕撈魚蝦和昆蟲,在顯微鏡下觀察並學習相關的生物知識;在日本琵琶湖濕地公園的體驗區,遊客可以伸手到水池裡摸一摸魚,捏一捏海參,大人小孩都捋袖子齊上陣,玩得不亦樂乎;在韓國安山市的濕地實驗學校,學生們可以自己踩水車揚水,將水引入曬池曬鹽,曬好的鹽學生們可以自己帶走在學校附近的灘塗,工作人員還種上各種濕地常見的植物,讓學生們辨識

區域聯動共同保護濕地資源

相當一部分濕地資源跨越了多個國家和地區,因此,區域聯動、通力協作就成為保護濕地及其他生態環境的必然選擇斑尾塍鷸的遷徙就是一個成功例子.

每年3月下旬,500多萬只斑尾塍鷸都要從南半球的紐西蘭出發,一刻不停地飛抵北半球的中國、朝鮮和日本等國家的灘塗它們在這里停歇約5周後繼續飛往美國阿拉斯加繁衍後代,之後再飛回紐西蘭這趟超過35萬公里的旅程跨越了22個國家和地區,只有這些國家和地區共同努力,這趟遷徙才能順利完成.

為此,澳大利亞、日本每年都會出資召開研討會,供沿途的國家交流數據,共享資料美國還為一些鳥裝上了價值5000美元的小型衛星跟蹤裝置,並動用了3顆衛星進行全程監測,所得數據無償提供給這22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組織更重要的是,各個國家和地區都盡力保護沿途濕地,不輕易開發這些一年可能只被小鳥使用幾周的濕地,大家深知一旦路途中的某塊濕地受到破壞,這個跨越22個國家和地區的旅程就無法繼續了。

㈦ 保護濕地手抄報內容怎麼寫

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
它不但具有豐富的資源,還有巨大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各類濕地在提供水資源、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生態效益
維持生物多樣性。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賴濕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動植物極為豐富,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種,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重要地區和瀕危鳥類、遷徙候鳥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在4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中,約有1/2生活在濕地中。中國是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亞洲有57種處於瀕危狀態的鳥,在中國濕地已發現有31種;全世界有鶴類15種,中國濕地鶴類佔9種。中國許多濕地是具有國際意義的珍稀水禽、魚類的棲息地,天然的濕地環境為鳥類、魚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間,對物種保存和保護物種多樣性發揮著重要作用。濕地是重要的遺傳基因庫,對維持野生物種種群的存續,篩選和改良具有商品意義的物種,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利用野生稻雜交培養的水稻新品種,使其具備高產、優質、抗病等特性,在提高糧食生產方面產生了巨大效益。
調蓄洪水,防止自然災害。濕地在控制洪水,調節水流方面功能十分顯著。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我國降水的季節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勻,通過天然和人工濕地的調節,儲存來自降雨、河流過多的水量,從而避免發生洪水災害,保證工農業生產有穩定的水源供給。長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許多湖泊曾經發揮著儲水功能,防止了無數次洪澇災害;許多水庫,在防洪、抗旱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沿海許多濕地抵禦波浪和海潮的沖擊,防止了風浪對海岸的侵蝕。中科院研究資料表明,三江平原沼澤濕地蓄水達38。4億立方米,由於撓力河上游大面積河漫灘濕地的調節作用,能將下游的洪峰值消減50%。此外,濕地的蒸發在附近區域製造降雨,使區域氣候條件穩定,具有調節區域氣候作用。
降解污染物。隨著工農業生產和人類其它活動以及徑流等自然過程帶來農葯、工業污染物、有毒物質進入濕地,濕地的生物和化學過程可使有毒物質降解和轉化,使當地和下游區域受益。
經濟效益
提供豐富的動植物產品。中國魚產量和水稻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濕地提供的蓮、藕、菱、芡及淺海水域的一些魚、蝦、貝、藻類等是富有營養的副食品;有些濕地動植物還可入葯;有許多動植物還是發展輕工業的重要原材料,如蘆葦就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濕地動植物資源的利用還間接帶動了加工業的發展;中國的農業、漁業、牧業和副業生產在相當程度上要依賴於濕地提供的自然資源。
提供水資源。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態要素,濕地是人類發展工、農業生產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我國眾多的沼澤、河流、湖泊和水庫在輸水、儲水和供水方面發揮著巨大效益。
提供礦物資源。濕地中有各種礦砂和鹽類資源。中國的青藏、蒙新地區的鹼水湖和鹽湖,分布相對集中,鹽的種類齊全,儲量極大。鹽湖中,不僅賦存大量的食鹽、芒硝、天然鹼、石膏等普通鹽類,而且還富集著硼、鋰等多種稀有元素。中國一些重要油田,大都分布在濕地區域,濕地的地下油汽資源開發利用,在國民經濟中的意義重大。
能源和水運。濕地能夠提供多種能源,水電在中國電力供應中佔有重要地位,水能蘊藏佔世界第一位,達6。8億千瓦,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我國沿海多河口港灣,蘊藏著巨大的潮汐能。從濕地中直接採挖泥炭用於燃燒,濕地中的林草作為薪材,是濕地周邊農村中重要的能源來源。濕地有著重要的水運價值,沿海沿江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受惠於此。中國約有10萬公里內河航道,內陸水運承擔了大約30%的貨運量。
社會效益
觀光與旅遊。濕地具有自然觀光、旅遊、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中國有許多重要的旅遊風景區都分布在濕地區域。濱海的沙灘、海水是重要的旅遊資源,還有不少湖泊因自然景色壯觀秀麗而吸引人們嚮往,辟為旅遊和療養聖地。滇池、太湖、洱海、杭州西湖等都是著名的風景區,除可創造直接的經濟效益外,還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體,在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方面有著重要的社會效益。
教育與科研價值。濕地生態系統、多樣的動植物群落、瀕危物種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們為教育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對象、材料和試驗基地。一些濕地中保留著過去和現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進程的信息,在研究環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著重要價值。

㈧ 高中地理上濕地保護

保護濕地資源,維持濕地的基本生態過程,對改善我國生態環境和保障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我國是世界上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亞洲濕地類型最齊全、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濕地的類型較多,包括沼澤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河口灣、海岸灘塗、鹽沼、水庫、池塘、稻田等各種自然和人工濕地,除苔原濕地外,幾乎擁有《濕地公約》中劃分的所有濕地類型,並擁有獨特的青藏高寒高原濕地。我國的濕地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全國各地都有分布,總面積初步估算為6300萬公頃,佔世界濕地面積的11%以上。我國大約有沼澤1100萬公頃,湖泊1200萬公頃,灘塗和鹽沼地210萬公頃,另外還有稻田3800萬公頃。但這個數字並不包括江河、水庫、池塘以及低潮時不超過6米的淺海水域等。我國有眾多的河流,僅流域面積在1萬公頃以上的河流就有5萬條之多,我國還有6500多個島嶼及180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濕地大於500萬公頃。

總體目標

到2030年,使全國濕地保護區達到713個,國際重要濕地達到80個,使90%以上天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完成濕地恢復工程140.4萬公頃,在全國范圍內建成53個國家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示範區。建立比較完善的濕地保護、管理與合理利用的法律、政策和監測科研體系。形成較為完整的濕地區保護、管理、建設體系,使我國成為濕地保護和管理的先進國家。其中從2004到2010的7年間,要劃建濕地自然保護區90個,投資建設濕地保護區225個,其中重點建設國家級保護區45個,建設國際重要濕地30個,油田開發濕地保護示範區4處,富營養化湖泊生物治理3處;實施乾旱區水資源調配和管理工程2項,濕地恢復71.5萬公頃,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38.3萬公頃;建立濕地可持續利用示範區23處,實施生態移民13769人;進行科研監測體系、宣傳教育體系和保護管理體系建設。

建設布局和分區重點

東北濕地區。位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省及內蒙古東北部,以淡水沼澤和湖泊為主,總面積約750萬公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下游平原,大小興安嶺山地、長白山山地等是我國淡水沼澤的集中分布區。該區域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過度開墾,使天然沼澤面積減少。該區建設重點為,全面監測評估該天然濕地喪失和濕地生態系統功能變化情況;通過濕地保護與恢復及生態農業等方面的示範工程,建立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示範區,提供東北地區濕地生態系統恢復和合理利用模式;加強森林沼澤、灌叢沼澤的保護;建立和完善該區域濕地保護區網路,加強國際重要濕地的保護。

黃河中下游濕地區。包括黃河中下游地區及海河流域,主要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和山東。該區天然濕地以河流為主,伴隨分布著許多沼澤、窪淀、古河道、河間帶、河口三角洲等濕地。該區濕地保護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缺乏,由於上游地區的截留,河流中下游地區嚴重缺水,黃河中下游主河道斷流嚴重,海河流域的很多支流已斷流多年,失去了濕地的意義。該區建設重點為,加強黃河幹流水資源的管理及中游地區的濕地保護,利用南水北調工程嘗試性地開展濕地恢復的示範,加強該區域濕地水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

長江中下游濕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及淮河流域,是我國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和最具有代表性地區,主要涉及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上海和浙江7省(市)。該區水資源豐富,農業開發歷史悠久,為我國重要的糧、棉、油和水產基地,是一個巨大的自然—人工復合濕地生態系統。濕地保護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圍墾等導致天然濕地面積減少,濕地功能減弱,水質污染嚴重,濕地生態環境退化。該區建設重點為,通過還湖、還澤、還灘及水土保持等措施,使長江中下游湖泊濕地的面積逐漸恢復,改善濕地生態環境狀況,使該區域豐富的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濱海濕地區。涉及我國東南濱海的11個省(區、市),包括杭州灣以北環渤海的黃河三角洲、遼河三角洲、大沽河、萊州灣、無棣濱海、馬棚口、北大港、北塘、丹東、鴨綠江口和江蘇濱海的鹽城、南通、連雲港等濕地,杭州灣以南的錢塘江口—杭州灣、晉江口—泉州灣、珠江口河口灣和北部灣等河口與海灣濕地。該區域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過度利用和淺海污染等,導致赤潮頻發、紅樹林面積下降、海洋生物棲息繁殖地減少、生物多樣性降低。建設重點為,評估開發活動對濕地的潛在影響和威脅,加強珍稀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建立候鳥研究及環保基地;建立具有良性循環和生態經濟增值的濕地開發利用示範區;以生態工程為技術依託,對退化海岸濕地生態系統進行綜合整治、恢復與重建;調查和評估我國的紅樹林資源狀況,通過建立示範基地,提供不同區域紅樹林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模式,逐步恢復我國的紅樹林資源。

東南和南部濕地區。包括珠江流域絕大部分、東南及其諸島河流流域、兩廣諸河流域的內陸濕地,主要為河流、水庫等類型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濕地泥沙淤積、水質污染嚴重,生物多樣性減少。該區建設重點為,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流域綜合治理,在河流源頭區域及重要濕地區域開展植被保護和恢復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加強濕地自然保護區建設。

雲貴高原濕地區。包括雲南、貴州以及川西高山區,濕地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四川省的高山與高原冰(雪)蝕湖盆、高原斷陷湖盆、河谷盆地及山麓緩坡等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一些靠近城市的高原湖泊有機污染嚴重,對濕地不合理開發導致湖泊水位下降,流域缺乏綜合管理,濕地生態環境退化。該區建設重點為,加強流域綜合管理,保護水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進行生態恢復示範,對高原富營養化湖泊進行綜合治理;通過實施宣教和培訓工程,提高濕地資源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意識。

西北乾旱濕地區。本區濕地可分為兩個分區:一是新疆高原乾旱濕地區,主要分布在天山、阿爾泰山等北疆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間盆地和谷地及山麓平原—沖積扇緣潛水溢出地帶;二是內蒙古中西部、甘肅、寧夏的乾旱濕地區,主要以黃河上遊河流及沿岸濕地為主。該區濕地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由於乾旱和上游地區的截流導致濕地大面積萎縮和乾涸,原有的一些重要濕地如羅布泊、居延海等早已消失,部分地區成為「塵暴」源,荒漠乾旱區的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建設重點為,加強天然濕地的保護區建設和水資源的管理與協調,採取保護和恢復措施緩解西部乾旱荒漠地區由於人為和自然因素導致的濕地環境惡化、濕地面積萎縮甚至消失的趨勢。

青藏高寒濕地區。分布於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和四川省西部等,地勢高亢,環境獨特,高原散布著無數湖泊、沼澤,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海拔3500米~5500米之間。我國幾條著名的江河發源於本區,長江、黃河、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等河源區都是濕地集中分布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區域生態環境脆弱,草場退化、荒漠化嚴重,濕地面積萎縮,濕地生態環境退化,功能減退。由於該區特殊的地理位置,該區濕地保護尤其是江河源區濕地的保護涉及到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中下游地區甚至全國的生態安全。該區建設重點為,加強保護區建設及植被恢復等措施,保護世界獨一無二的青藏高原濕地。

㈨ 保護濕地的措施有哪些高中地理

保護濕地的話,濕地系統是我們地球之腎,當然是要好好保護這樣的話才能呼吸更好的空氣。

㈩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濕地

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好現存的自然濕地,對已經圍墾的濕地逐步退田還濕,採取工程措施,恢復已退化的濕地 。保護生物多樣性,控制非法捕殺行為,合理種植保水植物,保證微生物種群的正常代謝。保護水源,避免其被污染 主要是不能超過濕地對污染物的承受負荷。適當補水,保持濕地的正常水環境 特別是在結冰期和枯水期。開發濕地的景觀價值和生態價值 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關注濕地、濕地。

加快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速度。造有利於濕地資源保護的法制條件。摸清家底,建立濕地資源信息庫。理順關系,協調管理,綜合治理。積極引導濕地周邊群眾參與濕地管理。 保護動物,控制非法捕殺行為 保護水源,避免其被污染

閱讀全文

與地理如何保護濕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