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示坡線如何判斷

地理示坡線如何判斷

發布時間:2022-04-22 14:20:34

A. 地理中等高線中如何看出地勢

1、不同狀態的等高線表示的地表形態:凸高為低,凸低為高.是中間與兩側比.
2、等高線中的閉合等高線,其數值是:大於大的,小於小的.
3、同一幅等高線圖上,等高距相等.
4、等高線圖上海撥高度的數字增大或減小的方向只有到特殊的點才會改變.
5、等高線圖上最低海撥高度的計算約是:海撥最低的等高線高度減去一個等高距.最高海撥高度是海撥最高的等高線的高度加上一個等高距.兩地間的相對高度計算是:H相=H高-H低.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是:(n﹣1)d≤H<(n+1)d其中d為等差距n為兩地相隔的等高線的條數.
同一幅等高線圖上等高線密,坡陡.等高線稀,坡緩.同一圖上,等高線間的等高距是一定的,地面相對高差愈大,等高線的條數就愈多,特別是山區,地圖上的等高線非常密集.在表示的實際范圍一定的情況下,地勢起伏越大,選擇的等高距應該越大,相反,等高距應該越小,只有這樣才能較准確地表示地面起伏狀況.
6、圖幅相等,等高距相同,比例尺大,坡度大,比例尺小,坡度小.圖幅相等比例尺相同,等高距大,坡度大,等高距小,坡度小.圖幅、等高距、比例尺都不相同的等高線圖,坡度的計算要用tan﹦相對高差/水平距離.
7、相鄰兩條等高線,其數值要麼相等,要麼相差一個等高距.
8、同一條等值線上的數值相等.
9、緊鄰河流但分別位於河流兩側的兩條等高線的值相同.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能反映出地勢變化;在等高線圖上往往據此判斷等高線數值的變化的方向.
10、海岸線高程為0米.
11、替代型的「等高線」,如不同時期的湖岸線、梯田、西北地區的沙丘等,均可看作等高線.
12、受洋流影響而發生彎曲的海水等溫線,其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13、無論南半球還是北半球,1月份陸地上等溫線都向南凸出,海洋上都向北凸出,7月份相反
14、判斷地形、地勢特徵:山峰、山丘、盆地、窪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平原、丘陵.兩對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時,為山嶽的鞍部,也叫山的埡口.幾條特殊的等高線,0米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200米線區分平原個低丘;500米、1000米線顯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徵.
15、判斷水文特徵、水系特徵.盆地為向心狀水系、山地為放射狀水系.
山谷有河流且流向與等高線凸出的方向相反.
等高線密集處水流速度快.陡崖處有瀑布.
河流出山口處有沖積扇.
確定大壩壩址和水庫地址.確定壩高時依據出口處等高線的高程.壩長據比例尺計算.
交通線要求:沿等高線修築,坡度平、線路短、少佔農田、少建橋梁、避開陡崖、陡坡、沼澤、永久凍土區、地下溶洞區等,盡量少過河建橋,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並保證運行安全.引水線路:路線盡可能短,避免通過山脊等障礙,並盡量利用地勢使水自流.輸油、氣管線:路線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
指導農業生產,平原發展種植業、山區發展林業、牧業.影響工業、居民區選址.
居民區依山傍水、地勢開闊、向陽地帶且交通便利、遠離污染.
工業區要求: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水源充足、近資源的地區.
港口: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等深線密集的海灣地區,即陸域平坦、港闊水深的避風港灣.航空港: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開闊、坡度適當易排水的地方;地質條件好;注意盛行風向且保持與城市適當的距離等.
氣象站:應選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點.
療養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氣候適宜、空氣清新的地方.

B.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如何判別凹坡與凸坡

等高線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線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http://www.ffgz.com/Scientific/jyz/zhz/lw/1202530232.html

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判讀方法及應用

中學地理的等高線地形圖,它可以充分考查學生的空間概念,空間想像以及分析計算能力,歷年高考都非常重視對等高線地形圖的考查,也是學生高考備考的難點所在,所以了解等高線的基本特點,把握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非常必要。

一、等高線圖的基本特點
1、同一條等高線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圖一致。
3、等高線均為閉合曲線,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圖上完全呈現出來。
4、等高線一般不相交、不重疊,但在懸崖峭壁處,等高線可以重合。
5、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陡緩,而等高線之間間距愈大,等高線愈稀疏,則坡度愈緩。
6、等高線與山脊、山谷線重直相交,等高線穿過河谷時,向上游彎曲,成為「V」字形。
7、示坡線表示坡降方向,它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

二、判讀方法
(一)判讀等高線的數值。
1、計算兩點的相對高度和溫度差。
讀出任何兩點的海拔高度,計算出這兩點的相對高度,還可以進一步求出它的氣溫差(每升高100m,氣溫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
等高線重疊或相交的地方,表示為陡崖。
陡崖的相對高度為:(n-1)d≤h<(n+1)d
其中n為兩地不同等高線的條數,d為等高距。
3、判別局部小范圍閉合等高線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圍內,則判別規律為「低於低值,高於高值」,即如果閉合等高線海拔與兩側等高線中較低的海拔相等,則閉合區域內的海拔低於這條等高線的海拔,此地可能為小盆地;如果閉合等值線海拔與兩側等高線中較高的海拔相等,則閉合區域內海拔高於這條等高線的海拔,此地可能為小山峰。
4、計算兩點相對高度的范圍。
(1)確定兩點的海拔高度的范圍。
(2)確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讀等高線的形狀特徵。
1、根據等高線疏密,判斷坡度陡緩。
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間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勻坡,等高線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線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線的數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線的數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為盆地。
4、等高線的凸出部分指向低處表示山脊,其最大彎曲處的點的連線,表示為山脊線,也叫分水線。
5、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高處,表示為山谷,其最大彎曲處點的連線,表示為山谷線,也叫集水線。
6、相鄰兩個小山頂之間呈馬鞍型的低地部位為鞍部,也叫埡口。
7、兩組山脊等高線對壘,中間是一道比較狹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為峽谷。
8、判斷兩點間可否通視,可通過繪制地形剖面圖判斷。

三、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1、確定水庫河壩址的位置。
在不考慮地質等條件下,水庫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選在「口袋形」的窪地,或小盆地,這些地區不僅庫容重大,而且有較大的集水面積。壩址應選在河流流出的窪地或小盆地的最窄處。
2、確定公路、鐵路線路。
一般選擇坡度較緩,線路平穩,距離較短,彎路較少上的線路為好。一般在兩條等高線之間繞行,只有必要時才可穿過一、二條等高線;盡量少通過河流,少建橋梁;避免通過沼澤、斷崖。
3、農業區位選擇。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貌類型,地勢起伏,坡度陡緩,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副漁業布局原則。例如,平原宜發展種植業,山區宜發展林業、牧業。
4、工業區位選擇。
工業區宜建在等高線間距較大的地形平坦開闊的地形區,且水源充足、接近資源的地區。若是電子、半導體、感光器材廠等需要建在空氣清潔、環境優美的地點。
5、水系的水文特徵。
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嶺;山谷常有河流發育。
等高線穿越河谷時向上遊方向彎曲,即河流方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徵: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處有時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沖積扇。

C. 什麼叫示坡線和相對高度,還有垂直相對高度,最好畫個圖。地理問題。

示坡線是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線通常繪在沿山脊及山谷線的方向上。 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D. 地理等高線的判讀

1、判讀規律: ①數值大小: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100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100米,等高線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為高原地形。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緩。有時候圖上看不出密集與稀疏時,可根據坡度=垂直相對高度/水平距離來決定。不同比例尺地圖要換算成同一比例尺或求同一距離內等高線的條數。③如果幾條不同高度的等高線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陡崖高度計算方法:(x-1)d≤ΔH<(x+1)d (d為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即等高距,x為重疊的等高線條數)④形狀特徵: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盆地或窪地兩個山頂中間的低地,形似馬鞍——為鞍部地形。如果沒有數值注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等高線彎曲時,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處——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處——表示山谷

E. 什麼是示坡線示坡線的用途及注意事項

示坡線是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
示坡線通常繪在沿山脊及山谷線的方向上。
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它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降坡線。
比如山丘和窪地的等高線都是一組閉合曲線。
在地形圖上區分山丘或窪地的方法是:凡是內圈等高線的高程注記大於外圈者為山丘,小於外圈者為窪地。如果等高線上沒有高程注記,則用示坡線來表示。
示坡線是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線從內圈指向外圈,說明中間高,四周低,為山丘。示坡線從外圈指向內圈,說明四周高,中間低,故為窪地。

F. 地理中怎樣分辨山脊(谷)和陡坡(緩坡)那是

1.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
3.等高線間隔均勻,表示上下坡度均勻一致,是均勻坡;
4.自下而上,等高線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較陡,山上部坡漸緩,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線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較緩,山上部坡較陡,是凹形坡.
①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
②盆地或窪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 (如果沒有數值注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
③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

G. 高中地理:等高線圖怎麼看

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盆地或窪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如果沒有數值注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 。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突,就是山脊。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突,就是山谷。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緩坡與陡坡及陡崖:等高線重合處為懸崖。等高線越密集處,地形越陡峭;等高線越稀疏處,坡度越舒緩。

H. 如何辨別地理的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思路分析]
地貌的一般特點是:山地高,平地低;山頂高,鞍部低;山背高,山谷低;山脊高,山腳低。識別出地貌的各種基本形態,結合具體運動路線,地形起伏則一目瞭然。
[解題過程]
山的最高部位叫山頂。山頂依其形狀可分為尖頂、圓頂和平頂。圖上表示山頂的等高線是一個小環圈,環圈外通常繪有示坡線。
山頂與凹地
比周圍地面低下,且經常無水的低地,叫凹地。大面積的低地稱盆地,小面積的低地稱凹(窪)地。圖上表示凹地的等高線是用一個或數個小環圈,並在環圈內繪有示坡線。
②山背、山谷
山背,是從山頂到山腳的凸起部分。圖上表示山背的等高線以山頂為准,等高線向外凸出,各等高線凸出部分頂點的連線,就是分水線。
山背和山谷
山谷,是相鄰山背、山脊之間的低凹部分。圖上表示山谷的等高線以山頂或鞍部為准,等高線向里凹入(或向高處凸出),各等高線凹入部分頂點的連線,就是合水線。
③鞍部、山脊
鞍部,是相連兩山頂間的凹下部分,其形如馬鞍狀,故稱鞍部。圖上是用一對表示山背的等高線和一對表示山谷的等高線顯示的。
山脊,是由數個山頂、山背、鞍部相連所形成凸棱部分。山脊的最高棱線叫山脊線。
④斜面
從山頂到山腳的傾斜面叫斜面,也叫斜坡或山坡。在地圖上明確斜面的具體形狀,對定向越野有一定價值。斜面按其形狀可分為:
1)等齊斜面。實地坡度基本一致的斜面叫等齊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視。地圖上,從山頂到山腳,間隔基本相等的一組等高線,表示為等齊斜面。
(2)凸形斜面。實地坡度為上緩下陡的斜面叫凸形斜面,部分地段不能通視。地圖上,從山頂到山腳,間隔為上面稀、下面密的一組等高線,表示為凸形斜面。
(3)凹形斜面。實地坡度為上陡下緩的斜面叫凹形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視。地圖上,從山頂到山腳,間隔為上面密、下面稀的一組等高線,表示為凹形斜面。
(4)波狀斜面。實地坡度交*變換、陡緩不一、成波狀形的不規則斜面叫波狀斜面,若乾地段不能通視。地圖上,表示該狀斜面的等高線間隔稀密不均,沒有規律。
3、圖上起伏的判定
判定起伏就是在地圖上判定哪是上坡,哪是下坡,哪是平地。判定起伏時,首先要對判定區域進行總的地勢分析,在該區域內,找出明顯的山頂,分析山頂間的聯系,找出山脊以及主要分水線、合水線的走向,然後結合河流、溪溝的具體位置,判定出總的升降方向。總的地勢分析之後,進行具體分析時要注意基本一點,即在地圖上,凡屬運動路線與某條等高線近似平行是平路外,其它現象(與某條等高線越來越近或越來越遠或相交)則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具體分析時,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②根據示坡線判定
示坡線與等高線連接的一端為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③根據河流符號判定
當一組等高線在河流一側,*近河流的等高線低,遠離河流的等高線高,即當離開河流一側作橫方向運動或成一定角度運動時,就是上坡,相反方向運動時則是下坡。當一組等高線橫穿河流,上游等高線高,下游等高線低。

I. 初一地理地形圖的判讀

山頂,等高線閉合,數值中間大,周圍小;盆地與山頂相似,只是數值中間小周圍大;山脊線等高線是向低處凸出,即向數值小的凸出;山谷線與山脊線凸出方向相反;鞍部是一對山脊線和一對山谷線相交的地方,即兩個數值差不多的閉合等高線的中間部分;陡崖有梳子齒狀的標志,是幾條等高線重疊;丘陵等高線較密集,等高距小,且海拔一般低於500米,希望能幫到你!

J. 地理上示坡線是什麼

示坡線是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線通常繪在沿山脊及山谷線的方向上,它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降坡線。

比如山丘和窪地的等高線都是一組閉合曲線。在地形圖上區分山丘或窪地的方法是:凡是內圈等高線的高程注記大於外圈者為山丘,小於外圈者為窪地。如果等高線上沒有高程注記,則用示坡線來表示。

示坡線是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線從內圈指向外圈,說明中間高,四周低,為山丘。示坡線從外圈指向內圈,說明四周高,中間低,故為窪地。

閱讀全文

與地理示坡線如何判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