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高考的「7選3」怎麼選
按照新高考政策規定,高考生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和技術七門學科中選考三門學科。很多高考生都不知道該怎麼選好,其實在七選三的時候,高考生首先要考慮自己對學科的興趣;其次,要考慮大學專業和招生的要求。
最後,還要考慮一下這個科目的競爭度大不大。經過綜合考慮後,選擇的科目,才是就自身而言最有優勢,也是最合理的。
新高考七選三選擇的重要性
新高考七選三如果選得不好,就會影響高考生的成績,影響考生的大學,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考生的人生。
所以,選擇一定要慎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七選三怎麼選,都要以興趣為第一標准。高考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或是很關注的學科。
㈡ 高中選 物理地理生物 大學專業可以選哪些
高中選物理、地理、生物可選的大學專業:
物理——航天航空專業、土木工程專業、醫學專業、機械專業、計算機專業、物理專業、數學專業、工程管理專業、電氣專業等。
生物——生物工程專業、海洋科學專業、環境工程專業、城鄉規劃專業、醫葯專業、生物技術專業、園藝生態專業、食品學專業等。
地理——城鄉規劃專業、風景園林專業、建築專業、地質專業、師范專業、測繪專業、采礦專業、地理科學專業等。
(2)七選三選物理地理技術可讀哪些大學擴展閱讀:
大學理工科參考專業:
0701 數學類、070101 數學與應用數學、070102 信息與計算科學、0702 物理學類
070201 物理學、070202 應用物理學、070203 核物理、0705 地理科學類
070501 地理科學、070502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070503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學、0706 大氣科學類、070601 大氣科學、070602 應用氣象學
0707 海洋科學類、070701 海洋科學、070702 海洋技術、0708 地球物理學類
070801 地球物理學、070802 空間科學與技術、0709 地質學類、070901 地質學
070902 地球化學、0710 生物科學類、071001 生物科學、071002 生物技術
071003 生物信息學、071004 生態學
㈢ 選擇物理技術地理可以讀哪些大學
如果說你要選擇物理技術地理,可以選讀哪些大學中國在搞地理學方面的最好的應該是。清華大學應該是中國地質大學。應該是中國旅遊大學也就是這個天津工商學院大學好學校呀。
㈣ 選擇物理化學地理的可以報哪些專業
高中選物理化學地理這三科的同學,理性思維一定很好,會偏理科一些,那麼選專業時最好也選一些理工科類的專業,不僅能學好,而且也會很適合。
1物理化學地理能學的專業
高中選物理化學地理三科,大學可報的專業范圍高達99.4%,僅次於物理化學歷史組合,也就是絕大部分大學專業都是可以報考的,所以選擇餘地非常大。物化史組合99.9%的專業都能選,可以說幾乎所有專業都沒有限制,而物化地限制也不多。
高中學了物理化學這兩科,基本上所有的理工科類專業都能報考了,即使是部分大學專業有限制,也只是極個別情況,不會限制過多,所以理科好的同學可以盡情的報考工程類、建築類、通信類、計算機、技術類、化學類、醫學類、航天類、機械類等等各類專業。
高中學了地理這科,那麼報考氣象類專業、地質類專業、勘測類專業、環境類專業都不會受限制。但是具體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因為全國本科專科學校太多,具體要以各高校選考科目要求為准。
2選考物理化學地理可以嗎
選考物理化學地理不但可以,而且是一種非常有優勢的選擇。大家之所以會選物化地三科,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來自超強的偏理科思維,因為選科時不想學文科,首先排除的就是政治和歷史這兩科。有很多同學慣性思維會選擇考物化生三科,因為它是傳統意義上的理科但這種選擇沒有太大優勢,而地理雖屬文科,但需要計算的題目非常多,而且選擇地理與物理化學組合特別好,甚至比選生物強很多,所以是不二之選。
選物理化學地理對同學們很有好處,可以把自己擅長的科目學到最好。但是同樣也會有一定壓力,畢竟選這三科的學生都是優秀的同學,所以要想考試等級高,還得在平時多下功夫把它學透了,否則與一線學霸拼物理很難,與其他優秀學生拼化學和地理也未必就能勝出。
㈤ 物理生物地理可以報考的大學及專業有哪些
高校中大量與物理相關的熱門工科專業是「物生地」的主要報考對象,如: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除此之外,與地理相關的專業也基本都可以報考。
但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生物相關學科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化學基礎,因此像大部分醫學專業(如: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就並不適合選考「物生地」;只有像「護理學」這樣個別對招生要求不高的專業,才適合「物生地」報考。
代表專業:計算機類(軟體工程、信息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機械類(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地理科學、風景園林、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工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遙感科學與工程、生物科學、護理學等。
高考自主選課的主要目的是不再分開文理科,這樣有利於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培訓學生的興趣。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因為選得科目與將來學習的專業直接掛鉤,因此假如學生能根據自己興趣愛好來進行選科,相信對未來的選擇的職業方向有更大的幫助,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同時,自主選科也是為了適應高校的選拔計劃。現在很多高校都會特別注重對某個專業的培養,打造專業品牌。學生根據興趣愛好來選擇專業,更有利於學生在選擇填報志願時,選擇對應專業更有口碑的院校。
㈥ 新高考(物理,政治,地理)能報考什麼大學跟專業
從單科來看,如果選物理這科,可以報考很多專業,一些理工科類專業都可以報考,比如醫學類、計算機類、工程類、技術類等。如果選生物這科,那麼可以報考生物制葯類專業,可以考環境工程類專業,還可以考一些醫學類相關專業。
如果學政治這科,除了可以報政治相關專業外,還能考語言文學類專業、法學類專業、傳播學專業、治安學等。
總之,學物理生物政治這三科,能報考大學90%以上的專業,但是每個大學限報專業不同,需要參考選科要求去看,不能一概而論。
(6)七選三選物理地理技術可讀哪些大學擴展閱讀:
每個大學對所選科目都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很少有學校要求物理、生物和政治。大多數學校只限制一到兩門課程。
雖然高中的課程沒有好壞之分,但如果你選擇物理、生物、政治,你在選擇專業上有很大的空間,因為這樣的選擇屬於文理結合。
此外,如果你選擇物理,你有很大的空間,所以你可以申請重點大學。這種選擇具有優勢,並且從具體的專業角度來看,如果有一個目標院校,有目的性的選擇大學專業,可能會匹配更高的學位。
如果大學想學醫,最好選擇三個學科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為化學和生物必修科目學習醫學,物理也是必修科目在許多關鍵的學校,所以這種組合是最好的,雖然它不是最可用的專業的結合。因此,高中學科的選擇要看很多因素,要有目的性的選擇,才能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
㈦ 學物理和地理的可以選什麼專業什麼大學
全國重點學科
理學
科學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基礎數學: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南開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山大學 四川大學
計算數學:北京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南開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南大學
應用數學: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南開大學 復旦大學 浙江大學 新疆大學 四川大學
運籌學與控制論:復旦大學 山東大學
理論物理: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蘭州大學
原子與分子物理:清華大學 吉林大學 四川大學
等離子體物理:大連理工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凝聚態物理: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吉林大學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山東大學 鄭州大學 中山大學
聲學:南京大學
光學:北京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山西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復旦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無線電物理:南京大學 武漢大學
無機化學:北京大學 吉林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分析化學:北京大學 南京大學 廈門大學 武漢大學 湖南大學
有機化學:北京大學 南開大學 蘭州大學
物理化學:北京大學 吉林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北京大學 南開大學 吉林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中山大學
天體物理:北京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南京大學
自然地理學: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蘭州大學
人文地理學:北京大學 中山大學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南京師范大學 武漢大學
氣象學:北京大學 南京大學 南京氣象學院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北京大學
物理海洋學:青島海洋大學
海洋化學:廈門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
海洋生物學:廈門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
海洋地質:同濟大學
固體地球物理學:北京大學
空間物理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南京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地球化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中國地質大學 西北大學
構造地質學:北京大學 南京大學 西北大學
植物學:北京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南京大學 中山大學 西北大學 蘭州大學 四川大學
動物學:北京大學 內蒙古大學 廈門大學 中山大學
生理學:北京大學 山西醫科大學 復旦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水生生物學:暨南大學
微生物學:中國農業大學 南開大學 山東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神經生物學: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
遺傳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復旦大學 中南大學
發育生物學:武漢大學
細胞生物學:北京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山大學
生物物理學:清華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生態學:北京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浙江大學 雲南大學 蘭州大學
系統理論:北京師范大學
(七)工學
光學工程:清華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 浙江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清華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四川大學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北京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固體力學: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流體力學: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天津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工程力學:北京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清華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北京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大學
機械設計及理論: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東北大學 燕山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大學 重慶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車輛工程:清華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精密儀器及機械: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重慶大學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天津大學
材料物理與化學:清華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浙江大學 中南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南昌大學
材料學:清華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東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東華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山東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四川大學
材料加工工程:清華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天津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鄭州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冶金物理化學:北京科技大學
鋼鐵冶金:北京科技大學 東北大學 上海大學
有色金屬冶金:東北大學 中南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工程熱物理: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熱能工程:清華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動力機械及工程:清華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天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流體機械及工程:江蘇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製冷及低溫工程: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化工工程機械:浙江大學
電機與電器:清華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清華大學 天津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浙江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清華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中國礦業大學 浙江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清華大學 重慶大學
物理電子學: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電路與系統:清華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復旦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吉林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北京郵電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
通信與信息系統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號與信息處理:清華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東南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清華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天津大學 浙江大學
系統工程:華中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清華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導航、制導與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計算機系統結構:清華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北京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吉林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東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安徽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建築歷史與理論:東南大學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清華大學 天津大學 東南大學
城市規劃與設計:清華大學 同濟大學
岩土工程:同濟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河海大學 浙江大學
結構工程:清華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同濟大學 東南大學 湖南大學 廣西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市政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清華大學
橋梁與隧道工程:同濟大學 中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水文學及水資源:河海大學 武漢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清華大學 四川大學
水工結構工程:清華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河海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武漢大學
攝影測量與遙感:武漢大學
化學工程:清華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天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南京化工大學 浙江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工藝:太原理工大學 石油大學
生物化工:天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應用化學:北京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工業催化:天津大學
礦產普查與勘探: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成都理工學院 石油大學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
地質工程:中國地質大學 成都理工學院
采礦工程:北京科技大學 東北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南大學
礦物加工工程:中國礦業大學 中南大學
安全技術及工程:中國礦業大學 西安科技學院
油氣井工程:西南石油學院 石油大學
油氣田開發工程:大慶石油學院 西南石油學院 石油大學
油氣儲運工程:石油大學 後勤工程學院
紡織工程:天津工業大學 東華大學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東華大學
服裝設計與工程:東華大學
制漿造紙工程:華南理工大學
製糖工程:華南理工大學
發酵工程:江南大學
皮革化學與工程:四川大學
道路與鐵道工程:同濟大學 中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長安大學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北方交通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北方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 東南大學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西南交通大學 長安大學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大連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輪機工程:大連海事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水聲工程:哈爾濱工程大學
飛行器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宇航製造工程:西北工業大學
人機與環境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北京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南京理工大學
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葯工程:北京理工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核能科學與工程:清華大學
核燃料循環與材料:清華大學
核技術及應用: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農業機械化工程:中國農業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農業水土工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中國農業大學
森林工程:東北林業大學
木材科學與技術:東北林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林產化學加工工程:南京林業大學
環境科學: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南開大學 南京大學
環境工程:清華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同濟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食品科學:江南大學 南昌大學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中國農業大學
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青島海洋大學
㈧ 選物理地理有什麼大學可以上,什麼專業呢
我是江蘇09的考生,當時我也選擇了物理地理。現在在學習IT。
其實選科和最後上大學什麼專業沒有太大的關系的,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專業。不過你沒有選化學,化工方面的專業最好不要選,要不然很難跟上的。
就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㈨ 浙江高考7選3選了技術在大學能選什麼專業
1、設計與工程類: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絲綢設計與工程、紡織類。
該類型專業要求考生在物理、化學、技術中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2、建築類專業:建築學、風景園林。
該類型專業要求考生在物理,歷史,技術中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3、法學類專業:法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
該類型專業要求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技術中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4、教育技術學(師范)專業。
該類型專業要求考生在物理,化學,技術中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5、交通運輸專業。
該類型專業要求考生在物理,化學,技術中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新高考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