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研究地理的方法
19世紀德國A.von洪堡把自然界作為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一個整體,對不同地域不同環境的現象進行比較研究,創立地理比較法。當初的地理比較法僅限於直觀的地理比較,即通過地理考察搜集大量第一手資料,直接進行或採用地圖方法進行地理要素之間或區域地理特徵之間的分析對比,形成對地理環境的認識。此後,與抽象概括和數量表達有關的許多新方法逐步引入地理學研究,以代替單純描述性的方法,促進了地理學研究方法的革新。主要有地理定位研究、數學方法、遙感方法、系統方法和模擬法等。新方法的使用促使地理學由純粹的定性研究逐步走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由靜態研究走向動態研究,由單純的資料累積走向機制探討,乃至趨勢分析,使地理學步入現代科學的行列。
⑵ 地理科學的研究方法
地圖法、地理調查、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地理實驗與地理模擬等
⑶ 地理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從定性到定量的的綜合集成方法"
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方法——案例研究 1 2 於景元 , 塗元季 ( 1. 北京信息與控制研究所, 北京 100037; 2.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 北京 100034) 摘要: 介紹了錢學森提出的「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方法」, 並以案例研究說明它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 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方法; 案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 94文獻標識碼: N A M etasyn thesis - Study of Case 1 2 , YU J ing yuan TU Yuan ji
( 1. Beijing Institute of Info rm ation and Contro l, Beijing 100037, Ch ina; 2. General Equipm ent
H eadquaters of PLA of Ch ina, Beijing 100034, Ch ina) Abstract: T he paper introces Q ian Xuesen』s m etasynthesis and study of case in app lication. : ; Key words m eta synthesis study of case
2001 年 12 月 11 日是錢學森同志九十壽辰 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系統工程學會聯合舉行學術報告
會, 祝
⑷ 現代自然地理學 研究方法、內容、對象、熱點
你好! 這里分項敘述如下:
1.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現代自然地理學注重定量分析,並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緊密結合。主要是通過建立綜合性實驗站和使用遙感技術,觀測自然地理系統內的能量和物質的轉換形式、動態過程,獲取范圍廣和連續的各種自然地理信息,應用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處理和分析各種信息,通過模擬實驗建立系統結構模式和動態變化的數學模式等,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系統的結構特徵,預測變化趨向( 注意運用生態學的觀點對自然地理系統進行研究,注重人類對環境作用的後果,並由此而發展了生態地理學、景觀生態學等。)。
2.現代自然地理學的內容:其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廣泛,但主要還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特徵,並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受人類干擾、控制的人為環境的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利用的途徑和整治措施。
3.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是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天然環境,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影響而使原有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環境。
4.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熱點: 現代自然地理學不斷加強定量分析、生態化和應用研究的同時,還注意吸收其他學科的新成就和研究方法,開始進行地理預測研究,並將更加重視全球環境問題。同時,自然地理學研究與人文地理學研究將越來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望樓主採納,謝謝!
⑸ 自然地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
地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定性描述法與定量分析法 是所有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任何一門學科研究的成 就也定性描述的結果。特別是科學初創時期,更顯得定性 描述法的重要。定性描述法是地理學傳統的研究方法,當 然,為了使定性描述的內容更加確切,它並不排斥數量指 標的應用。現代地理學的定型描述常常和定量分析法結合 起來使用。具體表現為:描述法和比較法,常常結合起來 使用。 比如:自然特徵的描述:地質、地貌、氣候。
⑹ 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區域地理的一般學習和研究方法是結合地圖和有關資料,採用綜合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具體要掌握以下三種研究方法。 1. 圖表研究法。地理學的表述有別於其他學科,文字只能恰當地表達地理概念和觀念的一部分,而不能形象地表達空間的概念。有形的圖表既是地理學的工具,又是地理知識與信息的載體,同時也是地理思想的表達方式。文字與圖表構成了地理學的形象特徵。 其中,地圖是地理學展示空間信息的傳統工具,是地理學習的工具。地圖能使時空變化現象可視化,是人們認識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變化的有效方法。任何正常有效的地理研究均要充分運用地圖。區域地理空間往往是宏大的,空間上宏大復雜的系統無法讓人們盡收眼底;時間發展的周期性、長期性給人們觀察認識地理事物帶來困難。地圖用經緯坐標准確再現空間分布,用各種符號來表現多種多樣的地理事物,小范圍容納大量的知識(時空),使人們突破時空觀察認識地理事物成為可能。 區域地理教學中,圖表研究法的培養要求包括:①在圖表上獲取簡單的信息,會進行地理數據計算和比較;②會利用圖表進行簡單的判斷;③會運用圖表表達學習結果,包括繪制簡單的地圖草圖,會將數據圖表化等。 2. 區域分析和綜合研究法。所謂「分析綜合」,是指把事物分解成若幹部分,通過分析各部分的特點、作用及其相互關系,認清主導因素,從而認識其本質特徵。 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全球、國家、地區間的地理特徵或區域綜合體的形成,均是各種自然、人文要素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結果。要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級別地理綜合體(區域內綜合體)內部的狀況及特徵,必須對地理綜合體各方面進行剖 析,認清各部門的特徵,並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才能對該地區地理特徵或區域綜合體獲得正確、完整的認識。因此,區域分析和綜合法是地理研究中運用相當廣泛的一種方法。 區域地理教學中,區域分析和綜合研究法的培養要求包括:①學會將區域分解成若幹部分或個別屬性方面來認識;②學會將分解的對象結合成一個整體加以認識;③能夠認識各個部分的聯系並找出主導因素。 總之,區域分析和綜合研究法就是使學生學會分析地理問題,培養其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3. 區域比較研究法。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石。地理學的特點之一是「區域性」,即指區域內部相對一致性和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區域比較是地理學科重要的研究方法,它要求通過區域間的自然、人文要素的橫向比較,認識區域間的「一致」和「差異」。 區域地理教學中,區域比較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求包括:①學會運用「比同」和「比異」的方法,比較區域間的共同點與差異點;②學會運用比較方法認識同一地理區域不同階段的變化特點;③學會確定區域間的比較標准。
⑺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人文地理學與自然地理學相對,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區域調查法,社會調查法,文獻查閱研究法,地理模型法,空間分析法,現象學方法,時間地理學方法,社會生態學方法。
⑻ 地理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調查研究
答::是指研究者在教育理論和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下,圍繞一定的教育問題,通過觀察、列表、問卷、訪談、測量、個案研究等方式,有計劃、有 目的地搜集有關的事實資料,從而對教育現狀作出科學的分析認識,並提出具體工作建議或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研究方法。
2、實驗研究
答:實驗研究是注重理論假設,強調嚴格控制,關注假設檢驗,從而主動地揭示教育活動的規律性,它是一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也是在教育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實證方法之一,在教育研究中具有特別的意義。
3、個案研究
答:個案研究是指針對一個人的偏差行為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此過程須透過各種方式及管道搜集資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問題的成因,進而提出適當輔導策略,協助改善問題,以增進個人適應。
2、簡單題
1、敘事研究的特點
答:敘事研究具有四個方面的特點,即以教育敘事為載體、以人文研究為取向、以 自我反思為媒介和強調民主、平等。
1.以教育敘事為載體
教育敘事研究的素材是教育故事。這些故事發生在教育中,是「曾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是當事人的真實生活。因而,教育故事便在意義層面得到了肯定。但是,「敘事」只是手段,「探究」才是目的。講究時空位置的敘事才能構成研究。
私人敘事,它表現為對教育中「個體生命」價值的承認,對個人獨特境遇的關注,尊重每一「個」的獨特性;分析、解釋甚至是體驗每一「個」的「 個性」。
經驗敘事,杜威把連續性和互動性作為經驗具有教育價值的兩個標准。教育敘事研究正是以教育經驗為研究對象,從教育實踐中去尋找和建構理論。這 樣,教育經驗就從被貶低被排
斥的狀態登堂入室,教育研究也將由此產生自身的話語方式,成為教育理論的源泉。即杜威所說,「教育即是經驗的改造」。
生活敘事,由於日常生活接近常態的人生,更能反映出現實生活的真實狀況,因而更具有普遍性和真實性。敘事的「事」不是憑空發生的,它來源於生活。在教育活動中,由師生共同構築起來的教育現場就是師生的生活現場,是原生態的,課堂生活實踐成為生活敘事的源泉。這使教育研究更真實地逼近教育生活本身,更接近教育真相。
⑼ 生物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2008年6月分類)根據方法的理論基礎差異及其產生的歷史意義,生物地理學研究方法主要有:擴散生物地理學(Dispersalism);泛生物地理學(Panbiogeography);特有性簡約性分析(Parsimony analysis of endemicity);分支生物地理學(Cladistic biogeography);基於事件的方法(Event-based methods);系統發生生物地理學(Phylogeography);實驗生物地理學(Experimental biogeography);島嶼生物地理學(Island biogeography);基於地理信息系統的方法(GIS-based method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