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旅遊地理知識點
地圖是基礎吧,就像英語單詞
要不然隨便出個經緯度你就不知道是哪裡
所以把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洋流等地圖看熟吧
❷ 談談對旅遊地理學的認識
從學術問題到學術規范:旅遊地理學者的自覺性反思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遊地理學經歷了30年的積累,一些旅遊地理學者逐漸認識和反思旅遊地理學科發展與學術貢獻、實用價值的關系,積極回顧和評價學科發展問題。一方面,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的歷史背景下,學者從社會發展宏觀背景、學術發展整體背景以及旅遊業實踐背景的視角,回顧了中國旅遊地理學30年的發展,總結了不同時期研究的價值取向對學科發展的影響。另一方面,從學科內部發展的角度,學者們就某些研究方向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內容涉及社區旅遊、山地旅遊、遺產旅遊、探險旅遊、旅遊目的地、旅遊規劃、旅遊城市化
❸ 旅遊地理知識
1、什麼是旅遊業?
旅遊業是練習旅遊者和旅遊資源的紐帶,是以旅遊者為對象,為他們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務的綜合性產業,它不僅能滿足現代人的旅遊需求,而且對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氣者促進和帶動作用。
旅遊者是以旅遊者為服務對象,為其旅遊活動創造條件並提供服務的綜合性產業。
簡言之,旅遊業是旅遊(地理)發展而形成的一種產業模式(經濟)。
2、現代旅遊業的主要特點
①綜合性;②服務性;③涉外性;④帶動性;⑤脆弱性。
3.旅遊的定義與判定
旅遊是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的一種人類社會經濟活動,表現為人們以娛樂、享受為主要目的,暫時離開常住地的一種綜合性的物質文化生活。
4.判定方法與技巧:
旅遊活動以「活動空間」的「異地性」區別於「其他休閑活動」;
旅遊活動以「活動目的」的「娛樂性」區別於「其他經濟活動」;
旅遊活動以「活動時間」的「臨時性」區別於「人口遷移」;
旅遊活動以「消費活動」的「高層次性」區別於「一般的消費活動」;
旅遊活動一定要和消費結合起來。
5.旅遊資源的概念和內涵
旅遊資源的概念
旅遊資源是指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直接用於旅遊目的的人工創造物。
旅遊資源的核心是對旅遊者的吸引力。
旅遊資源既可以是風景,也可以是風俗民情。
旅遊資源的內涵
①能夠吸引旅遊者,並直接用於欣賞、消遣,一般包括為旅遊提供服務的設施;
②能夠被旅遊業開發利用
③能夠產生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旅遊資源的類型
根據旅遊資源的本質屬性,一般講旅遊資源劃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種類型。
6.旅遊資源的價值
美學價值
美學價值主要針對自然景觀而言。自然風景名勝區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們具有美學價值。人們到自然風景名勝區觀光、度假、療養,主要目的就是感受自然景觀的美。
各類自然景觀組合而形成的自然風景區,其美學價值要高出各類自然景觀單獨具有的美學價值的機械累加。例如河、湖、溪、瀑、泉等水文景觀,以山石為主的地貌景觀的組合,可產生動與靜、剛與柔、曠與幽等不同美感。在山水風景的基礎上,動植物不僅豐富了自然美的內容,而且使自然界煥發生機;變化萬千的氣象,以及氣候上的季節變化,使自然美因時因季節不同。
科學價值
科學價值主要針對自然景觀而言。眾多的風景名勝區,在地學上往往具有某種典型性。例如,夏威夷的火山、東非的大裂谷、北歐的冰川地貌等,都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名勝。我國的泰山、廬山是形象高大的斷塊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黃山是典型的花崗岩地貌;長江三峽是典型的河流峽谷地貌。許多名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則是生物資源豐富的地區。風景名山對研究高山氣候、山地垂直自然帶、雲霧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價值。
歷史文化價值
旅遊資源的歷史文化價值主要是針對人文景觀而言。
如古代建築、摩崖石刻、書畫題記,以及名人活動的遺跡和舊址等。
經濟價值
所有旅遊資源的開發,都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目前,旅遊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業部門之一。
康體娛樂價值
利用旅遊資源開發登山、野營、滑雪、攀岩、狩獵、森林浴、水上運動等旅遊項目,能滿足旅遊者康體娛樂的需要。
社會文化價值和環境價值
一般來說,藝術和美學價值高的旅遊資源,其功能主要表現在觀光方面,文化和科學價值高的旅遊資源,其功能主要表現在文化。
根據某一旅遊資源功能,就可確定其所在地的開發方向。
7.地理位置和交通
旅遊資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直接影響其開發價值。
位置和交通是旅遊資源開發的重要條件之一。
交通條件決定旅遊資源所在地的「可進入性」和旅遊資源開發的難易程度。
很多地方,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增強了吸引力。
如位於經度和時間起點的英國皇家天文台、位於赤道上的厄瓜多的加拉加利鎮,位於北半球極晝極夜起點的瑞典斯德哥爾摩等地均為世界旅遊熱點地。
市場
旅遊地的旅遊經濟價值大小,有時並不一定與其他旅遊資源價值呈正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客源市場。對客源市場的分析與評價,是進行旅遊資源開發的前提。
客源市場評價的主要指標主要有客源地、遊客數量、遊客量的季節變化、停留時間、客源地與旅遊地的距離,以及遊客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水平等。
其中,客源地、客源地與旅遊地的距離是兩個最基本的指標。
客源地
客源地是指遊客的來源地。
客源地的形成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當前國際上客源地多是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如西歐、北美、日本。
一般情況下,旅遊資源所在地的社會經濟較發達,開發能力越強,對旅遊者的吸引力越大。
旅遊地與客源地的距離
旅遊地的吸引半徑是有限的。
一般來講,靠近經濟發達國家或地區(即主要客源地)的旅遊資源,其開發利用價值要優於遠離經濟發達區的資源。旅遊資源所在地與客源所在地距離越遠,旅遊資源吸引力越小,客源數量相應減少。
8.基礎設施
旅遊資源所在地的服務設施(如交通、水電、電信、食宿)條件也會影響旅遊資源的開發的順序和規模。
9.其他條件
其他開發條件包括資金條件、施工條件、現有的開發條件和旅遊服務設施條件等。
首先,旅遊資源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的持續支持。
其次,旅遊資源的開發項目必須考慮工程量的大小和難易程度。
❹ 高考旅遊地理答題有什麼技巧
選修試題中,旅遊地理試題相對難度小,但是對地理術語要求高,因此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用旅遊地理教材中的專用地理術語和關鍵詞回答問題是重中之重。
旅遊地理專題總結
⑴ 欣賞黃山雲海,最佳季節是夏季,最佳天氣是雨過天晴。
⑵ 黃山四絕中的「怪石」在游覽時,應選擇特定的觀賞位置才能欣賞到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⑶ 廬山黃山比較: ① 游覽價值:黃山大,廬山小; ② 市場距離:黃山較短,廬山較長;③ 地區接待能力:黃山較小,廬山較大; ④ 交通通達性:黃山道路較少,交通不便;廬山有京九鐵路和長江航線,通達度較好 ;⑤ 環境承載量:黃山缺少較大平台,環境承載量較小 廬山有較大平台,生活、服務設施齊全,環境承載量大。
⑷ 在規劃黃山旅遊規模時應注意的問題是:旅遊活動的規模與黃山游覽區的環境承載量相適應。
⑸ 黃山與廬山較好協調了旅遊活動的規模與黃山游覽區的環境承載量的關系,均獲「世界人類和自然遺產」殊榮,成為著名旅遊區。
⑹ 制約黃山夏季旅遊遊客數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環境承載量。
⑺ 黃山與廬山兩地開發條件不同,主要原因是:環境承載量,地區接待能力。
⑻ 如何才能體會到「黃山天下奇」:以情觀景,綜合感受,發揮想像,以情於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知求真。
⑼ 到黃山旅遊前,應做好哪些准備工作: 查閱資料,對景觀加以全面了解:
①了解主要景點及其分布,確定旅遊路線;②了解景觀形成原理,以及美學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
變式: 到蘇州旅遊前,應做好哪些准備工作:查閱資料,了解園林的構景手法和景觀特點。
⑽ 對黃山開發為旅遊區的影響作出評價:
利:① 增加地區的經濟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② 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弊:① 帶來環境污染 ② 對動植物的破壞 ③ 對背景環境的破壞 ④ 對文物古跡的破壞 ⑤ 對正常社會秩序的沖擊。
⑾ 對黃山的開發條件作出評價:①旅遊價值(資源質量、集群狀況、地域組合狀況);②市場距離(長度、經濟發達程度);③交通位置及其通達性;④地區接待能力;⑤環境承載量。
①「黃山天下奇」,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質量較高;② 集群狀況優良;③ 附近沒有雷同景點,具有較好的地域組合狀況。
⑿ 西歐旅遊業發達的原因:① 歐洲西部自然條件多種多樣,自然景觀豐富;② 歷史文化燦爛,各地有獨特的風土人情,人文景觀豐富;③ 歐洲西部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❺ 旅遊地理的問題
1湖北和重慶都舉辦節日都是為了刺激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也都是為了開發旅遊業,增加當地的知名度。
2還需要當地的文化部門,和傳媒加大宣傳,還需要當當地的公安部門和消防部門聯合以確保景區的安全,當然還需要醫療部門的聯合,確保景區發生意外後可以得到及時救治,還要和環保部門加強聯合,確保景區的環境衛生。
3我覺得在發展三峽旅遊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生態建設,不要因為發展經濟而破壞了生態環境,同時還要在保證環境的情況下,大力發展旅遊業,刺激當地經濟大發展。
補充問題:
巴蜀荊楚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風景氣候也都很好,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2巴蜀荊楚地有好多險山峻峰,還有好多湖水了,水資源比較豐富,都是很好的旅遊資源。
3四川有峨眉山,九寨溝,湖北有武當山 ,黃鶴樓啊 等等好多景點
4九寨溝就是一個很好的生態旅遊路線啊 ,在九寨溝我們可以與大自然親密的接觸,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5旅遊交通最大的特點就是水路啊 因為這些地方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啊,而且還緊鄰長江。
6主要的開發水上的旅遊資源,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❻ 怎麼解答旅遊地理
旅遊價值
分析
從
環境承載量
客源市場遠近
交通通達度
地區接待能力
旅遊資源自身價值
如「科學價值
旅遊價值
人文價值
地域組合狀況
經濟發達狀況等回答」
絕對萬能答法
❼ 什麼是旅遊地理學簡答
旅遊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系指觀光旅遊而言,娛樂地理學則包娛樂在內,是廣義的旅遊地理學,二者均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旅遊地理學不僅同地理學的許多分支關系密切,而且與社會學、民俗學、考古學、歷史學、建築學、園林學、經濟學彼此滲透,因此它又是一門邊緣學科。
❽ 旅遊地理區劃應遵循哪些原則
旅遊地理區劃應遵循的原則:綜合性和整體性原則;相似性原則;主導因素原則;完整性原則;旅遊中心和交通便捷性原則;區域社會經濟原則。
❾ 旅遊地理學的幾個問題。高分!~~~
1 泰山,地球上最古老的岩層(30億年)玄武岩形成的山。
2 地質作用與地殼運動 板塊構造的關系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是個地殼物質循環的問題。
簡單點回答是;地殼運動 板塊構造、岩漿活動等地質作用生成新的岩石,並隆起高山使地面和洋底凹凸不平。而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地質作用以及水流、冰川和風的地質作用使岩石風化、破碎、溶解並搬運到盆地沉積起到削高補低的作用。而大洋盆地是地球上的最低點,陸地上的物質原則上都要回到洋底去,並在洋底沉積為岩石(包括化學沉積、生物沉積和固體碎屑沉積)。最後隨著板塊運動回到地幔中消亡。這就是地殼物質循環。
通過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同時回答了兩個難題。
1 地殼里為什麼沒找到三十億年以上的岩石,原因就是地殼物質已經全部循環了一次。
2 世界上越高的山越年輕。原因就是高山都由新洋底形成。
地殼物質循環的基本動力原於地幔物質緩慢對流。
3 鑽石顆粒越大越值錢。
4 水晶,化學成分SiO2,具六面體晶體,無色透明,莫氏硬度6.瑪瑙,含雜質的SiO2,五彩色,莫氏硬度7。石英,無定型SiO2,主要的造岩礦物,如砂的主要成分。
5 翡翠,即緬甸玉,鈉長石的變質岩,屬低溫高壓變質帶,即海溝島弧系的海洋一側變質帶。莫氏硬度6.5--7,純凈的 翡翠呈無色透明,是翡翠中的極品。含鉄時呈綠色,稱祖母綠,也是極品。
6 大理石、漢白玉皆為石灰岩的變質岩,屬於高溫高壓變質岩,例如玉龍山頂是石灰岩,底部虎跳峽是大理石和漢白玉。含雜質時是大理石,純凈時是漢白玉。
7 中國的世界遺產有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記憶遺產和非物質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