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區時如何計算
地理區時計算方法如下:
1.一個原理:
東邊的時刻早。因為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所以東邊先看到日出。東時區區時早於西時區區時;東西時區內越往東區時越早。
2.二種線:
特殊的時間經線:
(1)6時經線: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
(2)18時經線: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
(3)12時經線:平分晝半球的經線的地方時。
(4)24時經線:平分夜半球的經線的地方時。
兩個日期界線:
(1)180°經線:固定性;日期為向東減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時經線:不確定性。
3.計算區時和時區計算的三個步驟
(1)計算當地時區:將已知經度數除以15,若余數小於7.5,則除得的商就是該經度所在的時區數:若余數大於7.5,則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為商+1。東經為東時區,西經為西時區。
(2)計算時區差:同為東時區或同為西時區,時區數相減,一個在東時區一個在西時區,則時區數相加。例如東八區與東二區相差6個時區,東八區與西五區則相差13個時區。
(3)計算區時:利用所得的時區差,向東加向西則減。例如當東二區為6時,東九區區時為6+7=13時;西三區區時為6-5=1時;西7區區時為6-13=-7,24-7=17時(日期減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時,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閏年,才能准確作答。
⑵ 怎麼查詢自己的地理位置所在地區
手機下一個網路地圖(或其它地圖、導航),打開GPS與數據網路,就能知道自己所在的具體位置了
⑶ 求地理區時具體要點和方法計算
時區和區時的計算
①求時區:
(某地的經度+7.5°)÷15°所得的整數商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或某地經度÷15°所得的商若大於7.5,商進1,若小於7.5,商不變,商為該地所在的時區
②求時區差:
若兩地都在同一側時區,即同為東時區或西時區,則時區序號相減,所得的差即為時區差;若兩地不在同一側時區,即一地為東時區,另一地為西時區,則時區序號相加,所得的和即為時區差。簡言之:同側時區相減、異側時相加。
③求區時:
在時差上,兩地相差幾個時區,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若已知區時的地點在東,所求地點在西,則用已知區時減去兩地的時區差;若已知區時節的地點在西,所求地點在東,則用已知區時加上兩地是時區差,即東加西減。所以在時刻上,較東的時區比較西的時區區時要早,簡言之:時刻上是東早西晚。
⑷ 如何計算地理時區時間
時區的計算:用經度數÷15,如果除不盡,小數點後第一位四捨五入。如果是東經度,計算結果就是東時區。如果是西經度,計算結果就是西時區。
例如計算東經123°所在的時區。
123÷158.2≈8,東經123°屬於東八區。
相鄰的兩個時區,它們之間的區時相差一個小時。如果兩個地點之間相差幾個時區,它們的區時相差幾個小時。並且東時區比西時區時間早。
⑸ 地理怎麼算時區
相差一個時區(經度15度)時間相差一小時.
簡單計算口訣:
1.同一個時區的相差時間用減法,
2.不同時區的相差時間用加法.
3東加西減.
例如東八區是8點,問東1區幾點.根據上面口訣1,算:8-1=7,相差7個小時.再用口訣三,東一是在東八西邊,減法.那就是8點-7=1點.
例如二,東八區是20點,求西6區時間:根據上面口訣2,算:8+6=14,那說明時間相差14個小時.再根據口訣三:20點-14=6點.
⑹ 求地理時區的計算公式
所求區時=已知區時+/-兩地時差(所求地在已知地東側用加法,在西側用減法)
時差計算則是:同在東時區(西時區),則時差等於區號相減;若為一東一西則區號相減。
舉例:已知東八區區時為9:00,求東11區、西3區區時?
東11區:9+(11-8)=11時
西3區:9-(8+3)=(-2),時間沒有負數,所以-2+24表示前一天22:00
⑺ 誰能告訴我地理上那個時區是怎麼分的怎麼算的謝謝!
定義:全球按經度分為24個時區,每區各占經度15°。 以本初子午線為中央經線的時區為零時區,由零時區向東、西各分12區,東、西12區都是半時區,共同使用180°經線的地方時。
演算法:用該地的經度除以15度,當余數小於7.5度時,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當余數大於7.5度時,商數加1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
例子:如已知某地位於145度E,用145/15,商數為9,余數為10>7.5,商數加1即為該地的時區數,所以該地位於東10區。
⑻ 地理怎麼求出時區跟區時
你是文科的吧?自然地理時區&區時 ⒈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經度/15度=商……余數.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 2.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2)圖上計算: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4.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方法 兩地之間的太陽高度角的差=兩地之間的緯度差 5.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6.正午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2)圖上推導(略) (3)計算公式(與直射點相比):90度-某地H=直射點緯度與某地緯度的角度差的絕對值 技巧:可以將北緯寫成正數,而將南緯寫成負數.(4)計算公式(與任意緯度相比):甲H-乙H=(甲緯度-乙緯度)的絕對值 注意:北緯度寫成正數,南緯度寫成負數 7.某日(R)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說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計算一年當中某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計算結果若是正值,則為北緯;若為負值,則為南緯; (3)R為某日日期,R-6月22日為該日與6月22日相差的天數,(23°26′*4/365)為太陽直射點一日內移動的緯度距離.(假設其移動是勻速的) 8.極晝極夜的范圍=90-太陽直射點的度數 9.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10.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 即: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11.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 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12.兩點的相對高度公式:(x-1)·h≤H<(x+1)·h,其中H為相對高度,h為等高距,x為等高線條數.13.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注意:比例尺本身沒有單位,但計算時要注意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先換算統一.比例尺大小實際上是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數值上表現為比值的大小.比例尺的縮小或放大是距離的縮放、並非面積的縮放.圖上距離往往需要在地圖上量取.14.實際距離 (1)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在經緯網圖上: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 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⑼ 求地理時區的計算公式
(1)已知某地經度求其所在時區:經度數÷15算到一位小數,得數四捨五入取整數,該整數即為時區數,是東經為東時區,是西經為西時區.
(2)求某地區時:已知區時±時區差(時區差是指你要求的某地所在時區數與已知區時的某地所在的時區數之差,如果兩地同為東時區或西時區,時區差為兩地時區數相減;如果兩地一個是東時區一個是西時區,則時區差為兩地時區數相加)
⑽ 地理時區怎麼算
請問你要的是時區的計算方法?時區和區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求區時就是先求出所在地的時區(東十二區或者西十二區的任意區域),然後按照東加西減的方法計算。例如東京是東九區,北京市是東八區,紐約是西五區。當北京時間是6月6日9:00時,東京時間6月6日10:00, 紐約時間是6月5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