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一帶一路怎麼答

地理一帶一路怎麼答

發布時間:2022-04-23 12:10:12

❶ 什麼叫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帶一路的好處:

首先,通過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中國的對外開放將變得更加平衡、更加可持續。盡管中國對外開放戰略實施伊始就是全面對外開放,但由於歷史和現實因素,開放的重心主要是面向我國港澳台地區以及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其中美國又是重中之重,從地理方位來說,可以說是以「向東開放」為主。但隨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以及中國自身發展階段的變化,中國需要在「向南」、「向西」、「向北」開放中下工夫,形成真正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的作用正在於此。

第二,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可以提升沿邊和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促進其發展。過去的「向東開放」,使得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實現了率先發展,但也客觀上造成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水平不高,經濟發展相對滯後,進而帶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後果。一帶一路使中國的開放重點西移,在體制、政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人才、技術等多方面都將會加大對內陸地區的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其對外開放水平,加快觀念和意識的轉變,帶動其經濟發展,同時也有利於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以更高的水平參與國際競爭。

第三,一帶一路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對外開放水平的廣度和深度。除了加強貿易和投資等傳統經貿領域的合作之外,一帶一路還將積極拓展服務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合作等方面的合作,並著重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信息和知識共享、人文交流與民心溝通等領域加大投入,為中國對外開放注入了新的內涵,全面提升了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

第四,一帶一路為樹立開放、務實、包容、共贏的國際合作模式樹立了典範。一帶一路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沿線國家之外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地區組織均可參與,這和一些排他性的國際合作機制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帶一路不刻意追求強制性的制度安排,不急於單方面設立時間表、路線圖,而是從項目合作出發,逐步夯實合作基礎,沿線國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靈活選擇加入的時間、領域和方式,為實現一帶一路建設的目標而共同努力。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的首倡者,堅持平等合作的原則,在積極主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充分尊重其他國家的選擇和作用。在當前復雜困難的國際環境下,一帶一路的建設也將成為各國通過開放、合作、共贏,實現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平衡和可持續增長的新的推動力量。

❷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簡潔點回答

一帶一路的意思:

1、一帶一路是開放性、包容性區域合作倡議,而非排他性、封閉性的中國「小圈子」。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中國認為,只有開放才能發現機遇、抓住用好機遇、主動創造機遇,才能實現國家的奮斗目標。

2、一帶一路是務實合作平台,而非中國的地緣政治工具。「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成為人類共有的歷史財富,「一帶一路」就是秉承這一精神與原則提出的現時代重要倡議。

3、一帶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聯動發展倡議,而非中國的對外援助計劃。「一帶一路」建設是雙邊或多邊聯動基礎上通過具體項目加以推進的,是在進行充分政策溝通、戰略對接以及市場運作後形成的發展倡議與規劃。

❸ 從海路位置分析,我國實施一帶一路的優越條件。

(1)馬六甲海峽是聯系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從海陸位置分析,我國東臨東海,南鄰南海,海上運輸便利,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具有優越條件;
(3)東南亞氣候濕熱,適合天然橡膠的生長,這里接近原料產地,國內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建輪胎廠的主要原因是靠近天然橡膠原料產地.
(4)中東地區地處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里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中東地區發生戰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
(5)我國位於季風區內,受季風的影響,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而阿拉伯半島無法受到季風的影響,故降水稀少,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故答案為:
(1)是溝通印度和太平洋的最近通道;
(2)
①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打通了歐洲大陸東、中、西的陸上經貿往來通道,鐵路運輸便利;
②我國東臨東海,南鄰南海,海上運輸便利;
(3)東南亞氣候溫熱,適合天然橡膠生長,工廠靠近原料產地,能降低企業成本;
(4)地處「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里民族矛盾、文化糾紛、領土糾爭、石油和水資源缺乏等是戰爭和沖突的主要因素;
(5)我國位於季風區內,受季風的影響,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而阿拉伯半島無法受到季風的影響,故降水稀少,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❹ 關於一帶一路的政治歷史地理方面的理解

「一帶一路」分別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初步估算,「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一帶一路」作為中國首倡、高層推動的國家戰略,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屹立於世界的領導地位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是國際合作的新平台。「一帶一路」戰略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
「一帶一路」戰略具體包括以下幾條線路:

中蒙俄經濟帶:主要通過環渤海、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蒙古等國家的的交通與能源通道,並向東連接日本和韓國,向西通過俄羅斯連接歐洲。

新亞歐陸橋經濟帶:通過原來的亞歐大陸橋向西通過新疆連接哈薩克及其中亞、西亞、中東歐等國家。

中國-南亞-西亞經濟帶:通過雲南、廣西連接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國家;通過亞歐陸橋的南線分支連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國家。

海上戰略堡壘:分別由環渤海、長三角、海峽西岸、珠三角、北部灣等地區的港口、濱海地帶和島嶼共同連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國家或地區。

❺ 初中地理一帶一路綜合題(大題)

材料二 古「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境內部分示意圖和蘭新高鐵甘肅段分布示意圖。

(1)古今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境內路線基本重合,特別是河西走廊一直是絲綢之路上重要通道,分析其自然原因。 (6 分)
(2)分析高速鐵路成為聯通亞歐大陸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原因。(6分)
【答案】
(1)連接東西的地理位置;地勢相對平坦;山腳下水源較充足(有綠洲)。(6分)
(2)地域廣,運距長;資源、貨物運輸需求量大;沿線部分地區自然環境惡劣;高速鐵路運輸運量大、連續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適應性強。

❻ 為什麼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充滿東方智慧的方案請從地理位置等方面解釋說明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一帶一路連接的地區非常廣泛,有利於促進沿線地區經濟交流與合作!
首先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能夠連接我國西部和中亞國家,進而向西連接歐洲地中海、黑海沿岸甚至歐洲西部的很多地區,這樣能夠促進我國同中亞歐洲西部等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
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能夠向南、向西連接東南亞、南亞、西亞和非洲東岸、歐洲南部的很多國家,能夠促進我國同這些國家的交流和合作!
從兩條路線經過的地區來看,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連接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分國家,輻射范圍廣泛,大大提升了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是一個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倡議!

❼ 高考地理熱點"一帶一路"政策有哪些考點

自己找答案吧哈,我只說出全方位的考點

1、一帶一路輻射了哪幾大洋?哪幾個大洲?
2、一帶經過了那幾個國家?一路經過哪些國家?
3、一帶一路的提出時間(年月)
4、一帶指的是什麼?一路指的是什麼?(一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
5、一帶一路的宗旨與目的是什麼?(宗旨:和平發展,目的:互利共贏)
6、一帶與一路分別的起點是哪個國家哪個城市?終點是哪個國家哪個城市?
7、一路要經過那幾座山脈?
8、一路的附屬分支路線有幾條,分別通往哪個國家?(附屬分支有兩條,一條通往巴基斯坦卡拉奇,一條過寮國、柬埔寨、泰國、到新加坡)
9、一帶要經過哪幾個海峽?
10、一帶停靠哪些著名港口?
11、一路經過哪些著名城市?
12、一帶一路聯系了多少宗教及民族?
13、一帶一路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14、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是什麼?
15、一帶一路的建設原則是什麼?
16、請根據當前世界局勢,談談一帶一路的主要意義。

❽ 關於一帶一路

中國提出兩個符合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戰略,即國家級頂層戰略「一帶一路」戰略:
1、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
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
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涵蓋東南亞經濟整合、涵蓋東北亞經濟整合,並最終融合在一起通向歐洲,形成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趨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從海上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形成一個海上、陸地的閉環。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❾ 一帶一路地理怎麼考

1、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1)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理環境特徵差異明顯,圖中甲乙兩區域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兩個區域,闡述兩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徵,並分析乙區域這些特徵對農業、人口、城市分布的有利影響。
(2)試從地理角度說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新疆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1)甲區域:甲區域位於亞歐大陸西部,西臨大西洋;氣候類型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氣溫年較差較小,降水季節分配均勻;以平原為主的地形;河流補給以大
氣降水補給為主;土壤肥沃等。
乙區域:乙區域位於亞歐大陸內部;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少;河流為多為季節性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以盆地為主的地形,沙漠廣布,水源處有綠洲分布。
有利影響:乙區域夏季熱量充足,白天光照強烈,夜晚降溫很快,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水少,利於瓜果積累大量糖分。(同理,由於光熱資源充足,降水稀少而有比較穩定的灌溉水源,該區域成為我國重要的長絨棉產區。)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該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帶,這里水源相對比較穩定。
(2)促進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帶動就業;能夠將當地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能夠加強與周邊地區互聯互通,促進貿易與旅遊等發展;能夠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 2、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回答問題。 (1)某海輪從廣州到阿曼運送貨物。為節約燃料,請建議其出發季節並說明理由。 (2)航行途經印度尼西亞。該國地震多發,請分析其原因。
(3)建設陸上絲綢之路——鐵路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條件有哪些? (1)冬季冬季東亞、南亞盛行西北風和東北風,印度洋洋流逆時針流動,航行過程中可以順風順水。

❿ 什麼是一帶一路

簡單來說這個「一帶一路」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說得再直白點就是中國要和這兩條線路上的國家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共同發展致富。

3、增加就業機會

「一帶一路」必然會增加很多國際性的大項目,比如高鐵、公路的建設等,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那麼對於農民來說,不愁沒有工作啦,這些項目必然會缺少勞動力。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一帶一路怎麼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