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地城文化,氣候狀況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為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平原面積佔36.4%,丘陵面積佔30.4%,山區面積佔33.2%。平原地區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坡降0.3%。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平均海拔約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位於岷江幹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網呈扇形展開在廣闊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
正在載入位於成都CBD中心的IFS 成都國際金融中心
成都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成都平原中部。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現轄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雙流縣、郫縣、溫江區、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等9區6縣,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4市。
地形地貌多樣
成都市,從西到東,地形分為山地、平原、丘陵三個部分。
成都西部,是龍門山和邛崍山地。山峰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上,大邑縣境內的苗基嶺,海拔5364米,是全市的最高峰。由各種岩石風化後發育而成的山地棕壤,是主要的森林土壤。山地植被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針闊葉混交林帶,垂直分布比較明顯,森林樹種異常豐富,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觀。除重要的林業價值以外,更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旅遊價值。
成都中部,是廣闊的成都平原,面積約佔全市總面積一半,海拔在450—720米之間,相對高差一般不超過20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便於引水自流灌溉。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從上游地區帶來大量礫石、泥沙沉積成為深厚的沖積層,形成沖積土。幾千年來,成都平原的表層土壤發育成肥沃的水稻土,而且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兩千多年來,由於都江堰水利系統的興建,成都平原上河網交錯,灌渠密布,水旱從人,成為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天府之國。
成都東部,是低矮的龍泉山,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由紫色砂岩、泥岩組成,這些較為松軟的岩石風化以後形成肥沃的紫色土。龍泉山植被多遭破壞,水土流失較嚴重,現分布著一些次生青掆林、馬尾松林和經濟林木。丘陵區谷地寬闊平坦,丘坡梯田層疊,沖田相連。金堂縣雲合鄉河谷低處海拔僅387米,是全市的最低點。
氣候濕潤
成都地處中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熱量充足,雨量豐富,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除西北邊緣部分山地以外,成都大部分地區表現出的氣候特點是:夏無酷暑,冬少冰雪,氣候溫和,夏長冬短,無霜期長,秋雨和夜雨較多,風速小,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有利於農業生產。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35攝氏度),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在5攝氏度以上,但由於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兩個月,冬春兩季乾旱少雨,極少冰雪。
水文特徵
成都市的大部分地處岷江中游地區,河流眾多。大小河流共有四十多條,絕大部分屬於岷江水系,流域面積佔全市流域面積的85%。少數地區屬於沱江流域,流域面積約佔10%。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氣候宜人,加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流灌溉,使成都地區自古以來就成為聞名遐邇的「天府之國」。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同時也是成都兩千多年以來一直得以作為巴蜀地區,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雄厚物質基礎。
B.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的五個主城區是: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和成華區。
錦江區位於城區的東部至東南部,是成都的老工業區和老商業區,很多大型企業之前都在這里。後來隨著其他地區的發展,錦江區的發展相對滯後。近年來,為保護環境,原有的大型重工企業也都逐漸遷至郊區。但仍保留了鹽市口、春熙路等傳統的商業區。這些地區目前仍是成都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成都近年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振興東部和北部,錦江區也是優先發展的地區。
和錦江區相對的是青羊區,它位於城區的西部,擁有獨特的環境優勢,旅遊資源相對豐富,青羊宮、金沙遺址、寬窄巷子等都在這里。綠化率很較高,人均綠地面積在五城區中最好,百花潭公園、人民公園、文化公園、金沙公園等雲集於此。很多政府官員也多居住於此,有「成都貪官住西門」一說。藉助改革的契機,青羊區在五城區發展得較為順暢,環境優勢進一步體現,規劃建設也做得比較好。區域內發展相對較為平衡,配套設施較為齊全。
金牛區位於城區的北部至西北部,因為有火車站和荷花池市場,這里發展得相對較早,成為各種小商品和大型工業原料配件批發及零售的集散地。目前也仍是城區的交通中心。但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金牛區的外來人口多,人員構成相對復雜,治安不如其他幾個區。近年來,金牛區依靠自己位於西北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和開拓羊西線、沙西線等標志區域,不僅建成了高新西區(高新技術開發西區),還鞏固了成都通往都江堰的交通優勢。但總體說來,區域內的發展並不平衡。
武侯區位於城區南部,是個後起的富貴區。這里雲集了四川大學、華西醫大、西南民大、成都體院等高等學府,文教優勢明顯。有因為外國人來成都留學,其家庭也居住在附近,後來為了方便外籍人員工作,外資企業大多也都建在武侯區。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區)就在這里。這樣一來,武侯區成了成都外國人最多的地區,中華園、錦綉花園、銀都花園、大世界家樂福、羅浮世家等高檔小區里,外國人比比皆是。由此,這里的高檔小區也是全成都最多的。生活配套設施極為完備。富裕程度也是五區里最高的。
成華區位於城區東北部。雖然該區成立較晚,但集合了東部的老工業區和北部的交通,是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如今的萬年場、府青路、一號橋等地仍是名聲較為響亮的地名。但和其不相稱的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位置和作用。因為成華區發展相對較慢,歷史上的名聲在如今已經完全被其他地區超過。加之沒有錦江區那樣的標志性商業中心,這里的發展始終落後於其他地區。其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等各方面都沒有其他地區影響大。這里也是成都振興東部和北部的重點扶持地區。
而龍泉驛區、溫江區、新都區等地是以前的周邊縣更名而成的,離主成區較遠。
C. 成都市溫江區的地理位置如何發展趨勢怎樣
一、成都市溫江區的地理位置:
成都市溫江區位於成都平原腹心,地跨東經103°41′~103°55′北緯30°36′~30°52′。東臨成都市青羊區,南毗雙流縣,西接崇州市,北靠郫縣、都江堰市。溫江城區距成都市中心城區16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18公里。
二、成都市溫江區的發展趨勢
成都市溫江區城西新商業中心光華商圈,台灣百貨零售業巨頭新光三越百貨在溫江打造大規模的單體百貨店;加上已經開業的家樂福、永輝超市、伊藤洋華堂、天來國際廣場、珠江Shopping Mall等,一個全新商業中心在城西呈現。
作為成都西城核心區域,從建區以來,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快速發展,先後榮獲全球「國際花園城市」、榮膺「迪拜」最佳人居良好範例稱號、影響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獎榮譽稱號、首個「生態示範區」等殊譽。「田園溫江」、「生態溫江」、「幸福溫江」廣泛傳播,宜居宜業價值不斷提升。
D. 成都在中國哪個方位
西南方位。
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發祥地,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周太王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 。
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東緣,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與雅安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2°54′~104°53′、北緯30°05~31°26′之間。2016年,全市土地面積為14335平方千米,市區面積為4241.81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837.27平方千米。
(4)成都哪個區地理位置最低擴展閱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概念中,西南地區又被稱作西南五省、自治區、直轄市, 總面積達250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國土面積的24.5% 。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大部。區域地理位置為東經97°21'~110°11',北緯21°08'~33°41'之間。
截至2019年8月,成都市轄1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共259個鄉鎮,116個街道。其中,81個鎮、1個鄉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五城區共有83個街道。成都市人民政府駐地武侯區錦悅西路2號。
E. 成都地理位置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 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平均海拔約500米。 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
F. 成都玉林屬於哪個區
武侯區
G. 成都有幾個區。都在幾環
成都市轄九區:青羊區(原西城區),錦江區(原東城區),金牛區,成華
區,武候區,青白江區,龍泉驛區,新都區,溫江區。其中青
羊、錦江、金牛、成華、武侯為城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有時也
算作城區之一,但高新區不是一級政府建制(其他區有區人民
政府,高新區只有管委會)。
最繁華的應屬青羊錦江兩區,因為市中心在這兩個區。比如春熙路在錦江區,騾馬市、天府廣場在青羊區。當然,高新區也很不錯。
H. 成都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成都
經緯度位置:經度 102°54′E~104°53′E;緯度30°05 ′N~31°26′N
地理位置: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
東西最大橫距192km,南北最大縱距166km,幅員面積12390k㎡,耕地面積4320k㎡。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西與雅安、眉山、阿壩接壤;距離東海1852km,距離南海1090km。
成都別稱蓉城、副省級城市,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西南),國家新一線城市,位於長江流域上游,西南地區最大平原—成都平原東部。
成都是西南地區的經濟、金融、交通、商業、貿易、文化、科教、物流中心,亞洲首個國際「美食之都」。
成都是水旱從人 、不知飢謹的天府之國,是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的七朝之都,是青山碧水、生態宜居的濱江之城,是商貿繁榮、百業昌隆的現代都市。
I. 成都有哪些區
成都有11個區,分別是:武侯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成華區,龍泉驛區,溫江區,新都區,青白江區,雙流區,郫都區。
1、武侯區地處成都市西南部,因境內武侯祠而得名,武侯區與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雙流區接壤。
2、錦江區成立於1991年1月1日,包括原東城區的大部分和原金牛區的琉璃場、三聖兩鄉,是成都市中心城區之一。
3、青羊區地處成都市核心區域,屬成都市中心城區,因區內著名道觀青羊宮而得名,是古蜀文明和詩歌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4、金牛區位於上風上水的西北面,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範區,也是成都市市區中人口最多、商貿最繁榮、經濟最活躍的中心城區。
5、成華區成立於1991年1月1日,東與龍泉驛區交界、南與錦江區毗鄰、西與青羊區相連、北與金牛區、新都區接壤。
(9)成都哪個區地理位置最低擴展閱讀:
1、四川,簡稱川或蜀,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工業、農業、軍事、旅遊大省,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項,世界自然遺產3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1項,世界灌溉工程遺產1項。
2、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19'之間,地處長江上游,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
3、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東緣,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與雅安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
4、成都市主城區設有十陵、成都東站、成都機場、城東、城北、北門、茶店子、石羊場、昭覺寺、五桂橋、五塊石、成都商貿城、新南門等13個客運中心。
J. 成都哪個區的房價較低一些且地理位置較好,空氣比較新鮮的最好。
當然肯定是離市區越近房價越高。各個區的差別應該都不大,越繁華地方當然房價越高。建議遠一點的就是華陽或者金沙那邊,雖然現在比較遠交通不是很方便,但等幾年後地鐵修好了、華陽和金沙肯定會變得繁華,慢慢地在開發了。現在這些地方都很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