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世界奇異地理現象有哪些

世界奇異地理現象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4 00:43:17

Ⅰ 有哪些有趣的地理現象

1、海平面不是平的

隨著現代衛星測量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其實海洋和陸地一樣,有著一定的起伏。最大落差居然有112米。據衛星調查顯示,世界大洋的海面有三個較大的隆起區,分別位於澳大利亞東北的太平洋、北大西洋和非洲東南的印度洋。

還發現三個較大的凹陷區,其中凹陷最深的是印度半島之南的印度洋,其次是加勒比海,還有一個是美國加利福尼亞以西的太平洋。這個主要和各個洋域的潮汐,海底地形,海水密度,洋流等因素有關。


Ⅱ 世界上最奇異的現象有那些

漫長的征服外部世界與自身、創造文明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人類遭遇到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神秘現象:行蹤詭秘的幽靈島、千年不腐的馬王堆女屍、神秘莫測的百慕大三角區、神出鬼沒的尼斯湖水怪、真真假假的UFO影像……

前言

在漫長的征服外部世界與自身、創造文明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人類遭遇到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神秘現象:行蹤詭秘的幽靈島、千年不腐的馬王堆女屍、神秘莫測的百慕大三角區、神出鬼沒的尼斯湖水怪、真真假假的UFO影像……每一個聽起來近乎天方夜譚的神秘現象背後都蘊含著人類發展的種種契機。而人類天生具有探索征服新奇、不可知事物的強烈慾望,在這種慾望的驅使下,通過對神秘現象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人類一步步從未知到已知,從混沌走向文明;人類智慧因此得到提升,人類潛能亦由此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與開發。

神秘莫測的間歇泉

在中國西藏雅魯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種神奇的泉水—間歇泉。間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噴發之後,隨著一陣震人心魄的巨大響聲,高溫水汽突然沖出泉口,即刻擴展成直徑2米以上、高達20米左右的水柱,柱頂的蒸汽團繼續翻滾騰躍,直沖藍天。它的噴發周期是噴了幾分鍾、幾十分鍾之後就自動停止,隔一段時間才再次噴發。間歇泉即是因它噴噴停停、停停噴噴而得名。

除了中國的間歇泉外,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還有一眼舉世聞名的間歇泉—「蓋策」泉。這個泉在間歇時是一個直徑20米、被熱水灌得滿滿的圓池,熱水緩緩流出。不久,池口清水翻滾暴怒,池下傳出類似開鍋時的呼嚕聲,隨之有一條水柱沖天而起,在蔚藍色的天幕上飄灑著滾熱的細雨,這條水柱最高竟可達70米!

科學家經過考察指出,適宜的地質構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是形成間歇泉最根本的因素,此外,還要有一些特殊的條件:首先,間歇泉必須具有能源,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地區的熾熱的岩漿活動是間歇泉的能源,因而它只能位於地表稍淺的地區。其次,要形成間歇性的噴發,它還要有一套復雜的供水系統來連接一條深泉水通道。在通道最下部,地下水被熾熱的岩漿烤熱,但在通道上部,泉水在高壓水柱的壓力下又不能自由翻滾沸騰。同時,由於通道狹窄,泉水也不能進行隨意的上下對流。這樣,通道下面的水在不斷地加熱中積蓄能量,當水道上部水壓的壓力小於水柱底部的蒸汽壓力時,通道中的水被地下高壓、高溫的熱氣和熱水頂出地表,造成強大的噴發。噴發後,壓力減低,水溫下降,噴發因而暫停,為下一次新的噴發積蓄能量。

科學家雖已揭開了間歇泉的神秘面紗,但人們仍為它雄偉而瑰麗的噴發景觀所傾倒。

神奇的尼亞加拉瀑布

您看過雜技表演藝術家布朗亭在尼亞加拉瀑布的奔騰激流上方160英尺高處架起長達1000英尺的鋼索,成功地空著雙手走了過去嗎?您看過他蒙上雙眼、頭套口袋,也同樣成功地走過這1000英尺的鋼索嗎?您看過同樣的一個人踩著獨輪小車過去,踩著高蹺過去,背上背著人過去,坐在鋼索上烹調了一個煎蛋餅還將它吃了嗎?是什麼使勇敢而偉大的布朗亭有如此的力量呢?那就是尼亞加拉瀑布,是它給予了布朗亭偉大而神奇的力量。

尼亞加拉瀑布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為神奇的地方之一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視尼亞加拉瀑布的傳說之謎吧。

構成了部分加拿大與美國的邊境線,將紐約州與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分開的尼亞加拉河從伊利湖向北流向安大略湖,全長將近30英里。它位於北面,面積為25萬平方英里,並成為這些湖的通暢出口。它的最大水流量達到每秒25萬立方英尺,十分令人敬畏。這條河被草莓島和格蘭德島劈開分成3段,頭5英里只有一條河道。向東的美國河道有15英里~16英里長;向西的加拿大河道則較短,只有2英里~3英里長。在格蘭德島後兩個河道又合並到一起,再流過3英里就到了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瀑布。
這條大河最終可到達安大略湖,先後途經7英里的峽谷、一片開闊的湖區平原和7英里~8英里的陸地。尼亞加拉瀑布本身也被哥特島分成兩個部分。馬蹄形瀑布高度接近160英尺,頂部寬度將近3300英尺。比加拿大部分的還要高上大約10英尺,但是寬度只有990英尺的瀑布則位於美國一側。

它的形成在於不尋常的地質構造。在尼亞加拉峽谷中岩石層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僅下降19英尺~22英尺。岩石的頂層由堅硬的大理石構成,下面則是易被水力侵蝕的松軟的地質層。激流能夠從瀑布頂部的懸崖邊緣筆直地飛瀉而下,正是由松軟地層上的那層堅硬的大理石地質層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時期,巨大的大陸冰川後撤,大理石層暴露出來,被從伊里湖流來的洪流淹沒,形成了如今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通過推算冰川後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則有可能是在2.5萬年前形成的。

令人望而卻步的昆侖山「地獄之門」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們放牧的天堂。但是在昆侖山生活的牧羊人卻寧願因沒有肥草吃使牛羊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進入昆侖山那個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

這個谷地即是死亡谷,號稱昆侖山的「地獄之門」。谷里四處布滿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獵人的鋼槍及荒丘孤墳,向世人渲染著一種陰森嚇人的死亡氣息。下面是一個真實的、由新疆地礦局某地質隊親眼所見的故事: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爾牧場的馬因貪吃谷中的肥草而誤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險進入谷地尋馬。幾天過去後,人沒有出現,而馬群卻出現了。後來他的屍體在一座小山上被發現。衣服破碎,光著雙腳,怒目圓睜,嘴巴張大,獵槍還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讓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沒有發現任何的傷痕或被襲擊的痕跡。

這起慘禍發生不久後,在附近工作的地質隊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襲擊。那是1983年7月,外面正是酷熱難當的時候,死亡谷附近卻突然下起了暴風雪。一聲雷吼伴隨著暴風雪突如其來,炊事員當場暈倒過去。根據炊事員回憶,他當時一聽到雷響,頓時感到全身麻木,兩眼發黑,接著就喪失了意識。第二天隊員們出外工作時,驚詫地發現原來的黃土已變成黑土,如同灰燼,動植物已全部被「擊斃」。

地質隊迅速組織起來考察谷地。考察後發現該地區的磁異常極為明顯,而且分布范圍很廣,越深入谷地,磁異常值越高。在電磁效應作用下,雲層中的電荷和谷地的磁場作用,導致電荷放電,使這里成為多雷區,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動物作為襲擊的對象。這種推測是對連續發生的幾個事件的最好解釋。

有行星軌道數據的美洲「黃泉大道」

在美洲的著名古城特奧蒂瓦坎,有一條被稱為「黃泉大道」的縱貫南北的寬闊大道。在公元10世紀時,最早來到這里的阿茲台克人,沿著這條大道來到這座古城時,發現全城沒有一個人,他們認為大道兩旁的建築都是眾神的墳墓,所以就給它起了這個奇怪的名字。

1974年,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頓的人在墨西哥召開的國際美洲人大會上聲稱,他在特奧蒂瓦坎找到一個適合它所有街道和建築的測量單位。通過運用電子計算機計算,這個單位長度為1.059米。例如特奧蒂瓦坎的羽蛇廟、月亮金字塔和太陽金字塔的高度分別是21、42、63個「單位」,其比例為1∶2∶3。

哈列斯頓測量「黃泉大道」兩邊的神廟和金字塔遺址時,發現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情況:「黃泉大道」上那些遺址的距離,恰好表示著太陽系行星的軌道數據。在「城堡」周圍的神廟廢墟里,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為96個「單位」,金星為72,水星為36,火星為144。「城堡」後面有一條運河,它離「城堡」的中軸線為288個「單位」,剛好是木星和火星之間小行星帶的距離。離中軸線520個「單位」處是一座無名神廟的廢墟,這相當於從木星到太陽的距離。再過945個「單位」,又是一座神廟遺址,這是太陽到土星的距離。再走1845個「單位」,就到了月亮金字塔的中心,這剛好是天王星的軌道數據。假如再把「黃泉大道」的直線延長,就到了塞羅戈多山上的兩處遺址。其距離分別為2880個和3780個「單位」,剛好是冥王星和海王星軌道的距離。
「黃泉大道」很明顯是根據太陽系模型建造的,特奧蒂瓦坎的設計者們肯定早已了解整個太陽系的行星運行的情況,並了解了太陽和各個行星之間的軌道數據。但是,人類在1781年才發現天王星,1845年才發現海王星,1930年才發現冥王星。那麼在混沌初開的史前時代,又是哪一隻看不見的手,給建築特奧蒂瓦坎的人們指點出了這一切呢?

能「報時」的澳大利亞怪石

岩石能報時?聽起來近乎天方夜譚,但在澳大利亞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沙漠中,確實有一塊能「報時」的奇石。屹立在沙漠中的這塊怪石高達348米,周長約8000米,僅其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幾億噸重。

這塊怪石通過每天很有規律地改變顏色來告訴人們時間的流逝:早晨,旭日東升,陽光普照的時候,它為棕色;中午,烈日當空的時候,它為灰藍色;傍晚,夕陽西沉的時候,它為紅色。它是當地居民的「標准時鍾」,當地居民根據它一日三次的顏色變化來安排農事以及日常生活。

怪石除了隨太陽光強度不同而改變顏色外,還會隨著太陽光照射角度的變化而變幻形象:時而像一條巨大的、悠然漫遊於大海之中的鯊魚的背鰭;時而像一艘半浮在海面上烏黑發亮的潛艇;時而像一位穿著青衣、斜卧在潔白軟床上的巨人……

怪石為何具有「報時」的功能?

為了解釋怪石「報時」的現象,許多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對怪石所處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進行了詳細考察,並對怪石的結構成分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科學家試圖這樣解釋怪石產生的「怪現象」:怪石之所以會變色是由於怪石處在平坦的沙漠,天空終日無雲,空氣稀薄,而怪石的表面比較光滑,在這種情況下,怪石表面有鏡子的作用,能較強反射太陽光,因而從清晨到傍晚天空中顏色的變化能相應地在怪石上得到呈現。

怪石變幻其形象則是由於太陽光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活動而產生反射、折射的數量及角度的不同,這種變化反映到人眼,即成為怪石幻形。

科學家對怪石「報時」的說法雖不能完全解釋怪石現象產生的原因,但也為世人稍微解開了一絲謎團。

蒙著神秘面紗的中國神農架

神農架位於中國長江與漢水間的川鄂蛟界地帶,有「華中屋脊」之稱,面積3250平方公里,林地佔85%以上。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處達3105米,有多種氣候類型。

提起神農架,人們不能不想到「野人」。從古至今,大量的關於野人的記載和野人的傳說讓人難辨真偽。1977~1980年,有關部門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野考,搜集到大量關於野人存在的證據,如野人毛發、腳印、糞便等,還發現野人住過的竹窩。考察結果似乎向人們昭示:神農架的確存在一種不為人們所知的奇異動物。

其實,神農架不僅僅是野人令人稱奇,還有更多的神秘現象。

在一個叫陰峪河的地方,棲息著大量的白色動物。這里終年少有陽光透射,適宜白金絲猴、白熊、白麂、白蛇等動物棲息,此外還有白烏鴉、白貓頭鷹、白龜等等。據說,那裡的白蛇通體潔白無瑕,盤踞時猶如一尊玉雕,挺立時就像一根銀棍,貼地而行,速度奇快。世界原來只在北極地區才發現有白色動物,這么多動物在神農架變白,成了科學上的待解之謎,因為這絕不僅僅是氣候因素能決定的。

1986年,當地農民在深水潭中發現了3隻巨型水怪,它們全身呈灰白色,頭部與大蟾蜍相似,兩只圓眼比飯碗還大,嘴巴張開時有1米多長,兩前肢生有五趾。浮出水面時嘴裡噴出的水柱高達數丈。

不僅如此,與水怪傳聞相呼應的還有關於棺材獸、獨角獸、驢頭狼的傳聞。據說,最早發現棺材獸的地點是神農架東南坡,這是一種長方形怪獸,長著很大的頭、脖子短粗,全身為麻灰色毛,跑起來的慣力可以撞斷樹枝。獨角獸體態像大型蘇門羚羊,後腿略長,頭像馬,前額正中生著一隻牛角一樣的黑色彎角,約40厘米長,從前額彎處呈半圓弧彎向後腦。驢頭狼好像是一頭大灰狼被截去狼頭換上了驢頭,是個體型遠大於狼的灰毛傢伙。
除了奇怪的動物耐人尋味外,神農架還有許多地質奇觀更是蔚為壯觀。在紅花鄉境內有一條潮水河,讓人迷惑不解的是河水一日早、中、晚各漲潮一次,更神奇的是潮水的顏色會因季節而有所不同,梅雨之季水色碧清,乾旱之季水色混濁。

宋洛鄉有一處冰洞,洞內溫度與洞外氣候大相徑庭。當洞外自然溫度高於28℃時,洞內就開始結冰,山縫里的水沿洞壁滲出,形成十餘米長的冰簾,晶瑩剔透,美不勝收,滴在洞底的水則結成頂端如蘑茹狀的冰柱,而且為空心。洞外天氣轉冷時,洞內的冰就開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內溫度反而高於洞外。

與宋洛冰洞相應成為另一奇洞的是木魚鎮的冷熱洞,洞中時而冷風習習,時而熱浪滾滾,目前還沒有一個最合理的說法來解釋這一冷熱忽變的現象。還有官封鄉的魚洞,洞里水色伴著春雷產生變化,春雷過後,水色由清變濁,等水色完全渾濁後,成群的魚在洞里游來游去,這些魚如筷子般長短,無鱗無甲、潔白如銀,場面蔚為壯觀。

神農架這塊神奇之地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好奇的人,不知道誰何時才能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冷熱顛倒」的中國地溫異常帶

每當數九寒冬和酷熱的盛夏來臨之際,愛幻想的人們總渴望能有一個冬暖夏涼的地方。雖然春夏秋冬的變換是一種規律,但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地球上竟有一部分幸運的人居住在冬暖夏涼的「地方」,這就是遼寧省東部山區桓仁縣境內被人們稱為「地溫異常帶」的地方。這條「地溫異常帶」一頭開始於渾江左岸滿族鎮政府駐地南1.5千米處的船營溝里,另一端結束於渾江右岸寬甸縣境內的牛蹄山麓。整個「地溫異常帶」長約15千米,面積約10.6萬平方米。

夏天到來時,「地溫異常帶」的地下溫度開始逐漸下降。在氣溫高達30℃的盛夏,這里地下一米深處,溫度竟為零下12℃,達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

入秋後,這里的氣溫開始逐漸上升。在隆冬降臨、朔風凜冽的時候,「地溫異常帶」卻是熱氣騰騰。人們在任家山後的山岡可以看到,雖然大地已經封凍,但是種在這里的角瓜卻依然是蔓葉壯肥,周圍的小草也還是綠色的。任家在這個地方平整了一塊地,在上面蓋上塑料棚,在棚里種上大蔥、大蒜,蒜苗已割了兩茬,大蔥長得翠綠。經過測定,發現在這個棚里的氣溫可保持17℃,地溫保持15℃。在這小岡上整個冬春始終存不住雪。

還有一個具有這種特性的地方,是在河南林縣石板岩鄉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一個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在這里,陽春三月開始結冰,冰期長達5個月;寒冬臘月,卻又熱浪滾滾,從亂石下溢出的泉水溫暖宜人,小溪兩岸奇花異草,鮮艷嫩綠。

人們知道,自然界的氣溫變化取決於太陽的光熱,隨著地球的公轉,當它和太陽距離縮短時,太陽輻射給地球的熱能就會增加,使地球變熱、變暖。反過來,地球就變涼、變冷。這樣就形成了春夏秋冬。而這些奇異的土地卻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出現了神奇的現象,這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員的注意。他們中有些人認為,這里的地下有寒熱兩條儲氣帶同時釋放氣流,遇寒則出熱氣,遇熱則出冷氣。他們還認為,在這種冷熱異常的地帶,它的地下可能有龐大的儲氣結構和特殊的保溫層,在這特殊的地質構造之中產生的大氣對流導致了這奇異的現象。還有人認為,這個地下龐大的儲氣帶的上面帶有一特殊的閥門,冬春自動開閉,從而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但這些分析只是推論而已,這地溫異常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這里的地質結構有什麼與眾不同?還需要科學工作者經過進一步考證。

詭秘幽靈島

西方人酷愛航海,而歷來航海史上怪事多多。在斯匹次培根群島以北的地平線上,1707年英國船長朱利葉斯發現了陸地,但這塊陸地始終無法接近,然而值得肯定的是,這塊陸地不是光學錯覺,於是他便將「陸地」標在海圖上。200年後,乘「葉爾瑪克」號破冰船到北極考察的海軍上將瑪卡洛夫與他的考察隊員們再次發現了一片陸地,而且正是朱利葉斯當年所見到的那塊陸地。航海家沃爾斯列依在1925年經過該地區時,也發現過這個島嶼的輪廓。但科學家們在1928年前去考察時,在此地區卻沒有發現任何島嶼。

Ⅲ 世界最奇妙地理現象

最佳答案1.牛郎織女與星空圖
民間傳說,織女下凡與牛郎過著男耕女織的自由生活,王母聞訊後強行將織女帶回天宮,牛郎挑選著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釵劃出一道天河(銀河)把他們隔開。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織女星與鄰近兩顆較暗的恆星組成三角形,很象織布的梭子,天鷹座的牛郎星與兩顆暗星組成「一」字狀,象是牛郎用扁擔挑著兩個孩子。銀河的走向與牛郎織女星的連線相垂直,就象把他們分隔在「河」兩岸。學生聽了這個故事再去觀察星空,就容易辨認出這兩顆恆星和幾個星座。

2.火燒葫蘆峪與氣旋
三國後期,諸葛亮北伐中原、六齣祁山。一次將司馬懿父子及所率魏軍困在葫蘆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將敵方全部燒死。司馬父子自度難逃此劫,抱頭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場大雨澆滅了山火,司馬氏得以死裡逃生。這場雨其實不是什麼「天意」,恰恰是諸葛亮自己製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區的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氣壓降低。低氣壓區形成氣旋,其中心因空氣上升冷卻凝結而降雨。就是說,葫蘆峪里下了一場氣旋雨。諸葛亮雖然通曉天文地理,但畢竟缺乏現代科學知識,不識「氣旋」是怎麼回事,否則,他可能會用另外的戰術來殲滅魏軍。

3.借東風與季風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軍精心准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機,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周瑜為什麼「欠」東風呢?因為赤壁古戰場在我國東部季風區。當時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風,極少刮東南風。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用火攻反會燒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氣候規律性。而所謂「借」東風,其實是諸葛亮預測到冬至前後短時間天氣反常現象,故弄玄虛而已。由這則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風、氣候、天氣等概念。

4.德軍潛艇與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潛艇經常從地中海出入直布羅陀海峽,在大西洋襲擊盟軍。盟軍吃了幾次虧,便派戰艦守住海峽,用聲納監聽,計劃一聽到潛艇的馬達聲便用深水炸彈將其炸毀。監聽多日,毫無聲響,德軍潛艇竟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出海峽,出現在大西洋中。原來,直布羅陀海峽表層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層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軍利用這一點,過直布羅陀海峽時,關閉所有的機器,藉助海流而行,盟軍守株待兔卻讓「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這股海流屬於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課本要學的內容。

5.尋找石獸與流水侵蝕作用
清代學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游「跑」呢?原因在於,石獸落水後對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圍水速更快,沖刷能力更強,其下面迎水流一側的泥沙逐漸被水沖走,成為空穴。久之,石獸因重力作用朝著迎水流的方向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動了一截。可見老兵的判斷是正確的,流水的侵蝕和搬運作用,使石獸能「逆水而行」。

6.海灣戰爭與自然帶
在侵越戰爭和海灣戰爭中,美國都打出了空軍王牌,但結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兩地自然環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處熱帶季雨林帶,在「胡志明小道」沿線,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嶇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難觀察到地面的軍事動態。美軍用電子監聽等高科技手段來確定轟炸目標,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與科威特大部分地區是熱帶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極少,面對多國部隊「地毯式」轟炸,伊軍毫無隱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戰鬥力嚴重損傷,註定了吃敗仗的結局。由此可見,自然帶與地形,對於空襲戰,起了不可小覷的客觀影響。

關於阿艾石窟的千年猜想
來源: 網易論壇
人們目睹這些文明的碎片,總會升起種種疑團,是誰,在什麼時候,在如此險峻的地方開鑿這個洞窟呢?
被稱為天山大峽谷的庫車北部的克孜利亞峽谷有著地質構造學上的奇觀。它曲折幽深、怪石嶙峋,最寬處有幾十米,狹窄處僅可容一個人通過。春、夏季,山洪會注滿河谷;秋、冬季,峽谷內斷斷續續滲出的細流慢慢融入溝口處的銅廠河。銅廠河是史書中所說的「東川水」,它以恆久的姿勢流淌著,不僅滋潤和豐饒了這片古老的土地而且孕育和發展了人類文化,至今保留的諸多遺址如阿艾古城,蘇巴士佛教遺址及煉銅冶鐵遺址都在這條河邊。滾滾不息的河水承載和見證著歷史、現在、還有將來。
迂迴的山崖峭壁一次次地阻隔著人們的視線,使得許多不解之謎經過千年的封存保留到了今天。

1999年4月的一天,庫車縣北部天山河谷中的阿格鄉牧民阿布來提同往常一樣挎上采葯背包和用具在崎嶇的山道間跋涉跳躍,矯健得如同羚羊。他尋找著,采擷著。在離谷底三十多米處的絕壁間他發現了一叢綠色。他沒有猶豫,他在抓住綠色藤蔓的同時,一腳踏進了塵封一千多年的石窟。
http://tech.163.com/06/0710/13/2LM4922R00091N9G.html

Ⅳ 請你和大家分享你知道的一些十分神奇的地理現象,請將這個現象用語言描述出來

鄱陽湖魔鬼三角
長期以來,表面上看起來恬靜、優美的鄱陽湖卻成為「死亡之湖」,那裡屢屢發生沉船事件。近日,科學家經研究發現,來自「奇秀甲天下」廬山頻發的大風是數百起船毀人亡事件的「罪魁禍首」。

打撈專家親歷奇境

「幾天內,我和3個夥伴在水下幾公里的水域搜尋『神戶丸』號,但沒有發現一點蹤影,龐然大物究竟在哪裡呢?」
「正當我們沿著湖底繼續向西北方向搜尋時,我忽然覺得眼前一亮,透過防水鏡,發現前面不遠處閃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飛快地向我射來。」
「頓時,平靜的湖底出現了劇烈的震動,身邊呼嘯如雷的巨聲滾滾而來,一股強大的引力將我緊緊吸住。我感到頭昏眼花、神志麻木,身體無奈地隨著吸力昏昏向前。」
「這時,有一樣東西重重地捶擊了我的腰部,我忙用手抓住它,原來是一隻大箱子。劇烈的疼痛使我的神志變得清醒起來,拚命與吸引力抗衡。」
「白光肆虐地在鄱陽湖底翻滾,我的同伴隨著白光而去,就此下落不明……」
20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的潛水打撈專家愛德華·波爾在《聯合國環境報》上發表的回憶文章,披露了他在鄱陽湖底親歷的這一奇境。
死裡逃生的經歷,使愛德華·波爾終生難忘。他眼中的鄱陽湖是「『魔鬼三角』,湖面恬靜、優美,湖底神奇、恐怖,是一生中遇到的最危險、最可怕、最令人心驚的死亡之湖。」
事情要追溯到抗日戰爭末期。
1945年4月16日,2000噸級的日本「神戶丸」號運輸船裝滿了從中國各地掠奪而來的金銀財寶,從鄱陽湖畔起錨,准備出長江回日本。但運輸船在無任何徵兆的情況下,悄無聲息地沉入湖底,船上200多人無一生還。
消息傳出後,駐九江的日軍大為震驚,派出一支優秀的潛水隊伍,到事發地搜尋。然而,令人意外的事情又發生了,在30多米深的水域內,除了山下提昭一人外,其餘的潛水員均一去不復返。而山下提昭上岸後,也是神色異常、恐懼萬分,說不出話來,不久便精神失常了。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政府自然不會放棄「神戶丸」號上的財寶,於是專門請來了以美國著名的潛水打撈專家愛德華·波爾為首的潛水隊。
打撈從1946年夏季開始,耗資數萬、費時數月,但不僅沒有找到「神戶丸」,潛水隊中也有幾名成員不幸失蹤。
更為奇怪的是,所有生還者對打撈過程均三緘其口,真相不得而知。

潛水員終遭不測

鄱陽湖的奇異現象引起了有關方面的注意。
1990年,江西省政府組織了一支專家考察隊到鄱陽湖水域考察,海軍方面還派去了幾名優秀潛水員協助。然而,當他們潛入水域後,發現方圓幾十里不見沉船蹤影,千百年來在此沉沒的大小船隻竟都不翼而飛了。
一位名叫申大海的潛水員心有不甘,與助手小王一起私自決定入水取樣。誰知3個小時後,申大海也不見返回,小王遂鳴槍報警,全體潛水員下水搜尋,終不見申大海蹤影。直到次日下午,當地農民在老爺廟後15公里的昌芭山湖發現了申大海的屍體。
奇怪的是,昌芭山湖不僅高出鄱陽湖12米,而且與鄱陽湖互不相通,申大海的屍體怎麼會在此出現了呢?人們百思不得其解。
據說從1970年夏季開始,人們便發現湖內有一神奇的怪物在此興風作浪。而且,目擊者說法不一,有的說「湖怪」像幾十丈長的「大掃帚」,有的說似一條「白龍」,也有的說像個張開的大降落傘,渾身長滿眼睛,還閃著「金光」。
不僅如此,一旦「湖怪」出現,鄱陽湖上空必定是風雨雷電同來、嘯聲震耳欲聾,而鄱陽湖內也如翻江倒海一般。黑夜裡,湖面上會閃爍出巨大的熒光圈,附近老百姓的井裡也會發出奇怪聲響……考察隊設立的3個氣象觀測站,經過風力測試以及地勢、水域勘察,得出4項結論:其一,沉船事故是由於突然出現的狂濤巨浪引起的;其二,風浪持續時間極短,僅僅幾分鍾;其三,風浪來時,黑霧彌漫、怪嘯不斷,能見度極差;其四,沉船事件多發生在春夏之交。
令人驚訝的是,老爺廟正處在北緯30度線上。
北緯30度是許多不可思議的奇跡、奇聞和奇謎匯集的焦點地區。沿地球北緯30度線前行,眼前既有許多奇妙的自然景觀,又是世界上許多令人難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謎所在地。比如,恰好建在地球大陸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令人難解的獅身人面像之謎、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達西里的「火神火種」壁畫、死海、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令人驚恐萬狀的「百慕大三角區」以及讓無數個世紀的人類嘆為觀止的遠古瑪雅文明遺址。這些令人驚訝不已的古建築和令人費解的神秘之地匯聚於此,不能不叫人感到異常蹊蹺和驚奇。
北緯30度線也常常是飛機、輪船失事的地方,所以人們把這個區域稱為「死亡旋渦區」。

廬山的「傑作」

科學是不能穿鑿附會的,先後來到老爺廟水域考察、研究的50多位科研人員,根據所得數據,終於揭開了沉船之謎。
老爺廟水域是鄱陽湖少有的大風區,這一水域大風頻發歷史上早已有記載,科學研究證實正是大風造成了沉

Ⅳ 神奇的地理現象有哪些

丹霞地貌
卡斯特地貌
大峽谷
大裂谷
大瀑布
珊瑚礁
.

Ⅵ 世界上有哪些有趣的地理現象

一、瀕臨海洋的荒漠地區

寒流和暖流交匯的海區,浮游生物的滋長和繁殖特別迅速,魚類餌料豐。

(參考資料:新浪網)

Ⅶ 地球之上有哪些奇妙的地理現象

墨西哥巨型地下水晶洞。一次在電視紀律片里看到的。由於長期的地質衍變形成的天然地下水晶洞。來自網路:墨西哥巨型水晶洞,位於地下290米深處。洞內到處都是壯觀的發光巨型石柱,直徑4英尺,長度達到50英尺。洞內的巨型石膏晶體在數十萬年時間里一直以極其緩慢的速度生長著。含礦物成分的高溫水冷卻過程中因石膏飽和而結晶析出。水晶洞內溫度很高,(一般在55%左右)其周圍有溫泉。據研究,從水晶洞再往下五公里左右就是熾熱的熔岩岩漿。正是奈卡地區非常獨特的條件造就了這些巨形晶體,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發現類似水晶洞的可能性極低。簡介:這個巨大的水晶洞穴就埋藏在奇瓦瓦沙漠奈加山脈下1000英尺的深處。在2000年,一家名為Peoles工業公司的兩名礦工在挖掘一條地下隧道時發現了這個奇特的洞穴,裡面含有許多巨大的水晶柱。這個洞穴中含有許多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水晶。這些半透明的巨型水晶長度達11米,重達55噸。西班牙格拉那達大學的加西亞-魯伊斯說:「這真是自然奇觀啊!」

研究:為了弄清楚這些水晶是如何長到這么大尺寸的,加西亞-魯伊斯對水晶當中含有的小量水體進行了研究。他說,這些水晶長的很快,因為它們被淹沒在礦物質豐富的水當中,而且這些水的溫度穩定,大致保持在58℃左右。在這個溫度下,無水石膏這種礦物質在大量的水當中就會被分解成為石膏,石膏是一種柔軟的礦物質,它可以形成洞穴當中的水晶。這項新發現將被發表在《地質學》雜志的4月刊上。

奈加礦十分復雜,其中蘊藏著大量的鉛、鋅和銀等金屬。在1910年,礦工們曾在奈加山脈的下面發現過另一個特殊的洞穴。在洞穴的牆壁上插滿了巨大的劍狀水晶,人們將其稱之為「劍之洞」。它要更接近地表一些,大約在400英尺的深處。而就在這個劍之洞的上面也有很多水晶,但它們都很小,大約只有1米長。2000年發現的這個巨型水晶洞是一個寬10米長30米的馬蹄形石灰岩溶洞。巨大的水晶柱從洞穴的上面和四周突出來。加西亞-魯伊斯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的礦物世界能有如此的漂亮了。」奈加山脈形成於2600萬年前的火山活動,其中充滿了高溫的無水石膏,一種水分含量很少的石膏。無水石膏在58℃以上溫度時是穩定的,但如果低於這個溫度時就會分解變成石膏。當奈加山下面的岩漿冷卻下來的時候,溫度就開始下降到58℃以下,這時無水石膏就開始分解,水中硫酸鹽和鈣的含量也逐漸的增加,在洞穴之中經過數百萬年的沉澱後,最終形成了巨大的半透明石膏水晶。加西亞-魯伊斯說:「水晶的大小不會受到限制。」但是,他說,要形成奈加洞穴中這樣巨大的水晶,那裡的溫度就必須保持在接近58℃上百萬年,如果溫度下降的過快,形成的水晶又會很小。加西亞-魯伊斯估計在奈加山脈的其他地方可能還有這種巨型水晶存在。他說:「洞穴裡面要含有巨型水晶,它就必須坐落在一個溫度能夠保持在接近58℃但又不高於這個溫度的深度的地方。」

Ⅷ 盤點世界十大奇異景觀 全球最奇特地理環境有哪些

1.大藍洞(Great Blue Hole in Belize),貝里斯城
在貝里斯海面上有很多藍洞,但是鄰近燈塔礁(Lighthouse Reef)的大藍洞是最著名的一個,也是最適合潛水的地方。大藍洞直徑約1000英尺(304米),深約400英尺(122米),在貝里斯以東50英里(90km)處。
2.波濤谷(The Wave),亞利桑那州
閉上眼睛,想像著自己走進了一個棕黃色的大桶裡面,夢幻般的漩渦,像一塊要溶化的岩石巧克力。波濤谷就像一個巨大的奧運會的游泳池,牆面是讓人眩暈的波形,由煅黃土和粉色、棕色、淺綠色的材料組成。波濤谷的紋路大部分都是水平走向,有些地方會呈「Z」字形。
3.索科特拉島(Socotra Island),葉門
索科特拉島與大陸板塊已經隔絕1800萬年,這里有很多稀有的動植物,如龍血樹、沙漠玫瑰等。由於其稀有生物品種多,因此被認為是「印度洋的厄瓜多」。索科特拉島是索科特拉島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長期的地理隔離生成了很多隻有在該島才存在的動植物。在索科特拉島825種植物中,有37%是地方特有的;90%的爬行動物和95%的蝸牛也是島上獨有的。
4.螺旋形防波堤(Spiral Jetty),猶他州
大地藝術螺旋形防波堤,位於布里格姆(Brigham)以西30英里處,在大鹽湖的北部。這個特殊的雕塑由藝術家羅伯特·史密森於1970年用玄武岩和泥土創造而成。螺旋長1500英尺(450米),一直延伸到湖深處。之後,由於湖面上升,這個螺旋形防波堤沉於水下,1999年又重出湖面。
5.下羚羊峽谷(Lower Antelope Canyon),亞利桑那州
位於亞利桑那州南部鮑威爾湖邊上的下羚羊峽谷是由風沙和湖水雕琢沙岩而形成的一種很抽象的形狀。從上面看,峽谷和亞利桑那其他峽谷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從底部看,你會覺得自己深處一件很精美的藝術品中。峽谷的有些地方很狹窄,只允許一人通過。
6.掛在樹上的餐廳(Yellow Treehouse restaurant),紐西蘭
這個不尋常的餐廳理念起初是給紐西蘭某公司做廣告,餐廳所用的原材料都來源於該公司。餐廳位於紐西蘭奧克蘭北部沃克沃思的一棵紅杉樹上,離地面30英尺(9米)。
7.尖角海灘(Zlatni Rat),克羅埃西亞
那些認為海灘都是千篇一律,只要水、沙子和波浪的人可能需要改變一下觀點了。尖角海灘的一端伸入海中,並且會隨著風向的改變而改變。因此,這是一個多變的海灘 。
8.葡萄酒桶酒店(Hotel de Vrouwe van Stavoren),瑞士
該酒店一大特點是每個房間都有14500升由瑞士運來的酒桶。從酒店可以看到風景優美的海港和綠油油的梯田,在這里你還可以品嘗到當地特色小吃和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烹飪特色。
9.鯊魚灣,澳大利亞
鯊魚灣位於澳大利亞西部,以多樣化的自然美而聞名於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草床、大量當地特色的動物、五種瀕臨滅絕的哺乳動物和澳大利亞1/3的鳥類品種。鯊魚灣最大的特點是由藍綠色海藻形成的疊層岩和形似岩石的結構。
10.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土耳其
位於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多西亞以其童話般的斑點岩層而聞名:奇特的岩石構造、岩洞和半隱居人群的歷史遺跡令人神往。這里起初是基督教徒躲避羅馬迫害的避難處,公元4世紀,一群僧侶建立了卡帕多西亞的主要部分。
http://j.news.163.com/docs/99/2014091214/A5UV720300364MNT.html

Ⅸ 世界上的地理奇特現象

世界地理上的地理的奇特現象,其實在世界地理上的確是有一些奇怪的現象,比方說在北緯30度的地方就有很多奇異的事情,以及一些偉大的建築比方說埃及的金字塔啊,中國的長城,泰姬陵等等一些比較有名的建築以及遠古遺跡,都是在這個緯度出現。
百慕大三角都是在這個緯度。

閱讀全文

與世界奇異地理現象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