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包括哪些方面

地理包括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2022-04-24 00:47:54

⑴ 地理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地理要素包括:

1、圖的注記和顏色:地形圖上的文字、數字統稱為地形圖的注記。它將地理要素中的名稱、數量、意義等表示出來。

2、地物要素:地形圖上的居民地、工礦企業建築物、公共設施、獨立地物、道路及其附屬設施、管線和垣柵、水系及其附屬設施等均屬於地物要素。

3、地貌要素:地貌要素是地形圖最重要的地理要素之一,在地形圖上主要用等高線表示。等高線能精確地表示地面的高程和坡度,正確地反映出山頂、山背、山脊、山谷、鞍部等地貌形態。

地理要素是存在於地球表面的各種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以及它們的分布、聯系和時間變化等,是地圖的主體內容。地理要素根據其性質,可以分為自然地理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兩大類。

(1)地理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地理要素有一個典型的特徵即空間特徵,就是地理要素肯定存在於地理空間的某個位置,具有一定的空間形狀、空間分布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空間關系。從地理要素的定義上不難發現,空間位置特徵、屬性特徵、空間關系特徵和時間特徵是地理要素的四個基本特徵。

地理要素總是存在於地球表面的某個位置,並具有一定的空間形態和幾何分布,這些特徵稱為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特徵,通常把地球表面抽象成一定的坐標系,在其中表達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即是其位於坐標系中的位置。

由地球表面抽象出來的坐標系可以是地理坐標的經緯度、空間直角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或極坐標系等。空間位置特徵有時候也稱為地理要素的幾何圖形特徵,包括地理要素的位置、形狀、大小和空間分布狀況等。

⑵ 地理環境包括哪些方面

地理環境是指一定社會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包括氣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脈、礦藏以及動植物資源等。
地理環境分兩大類: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礦產資源等;
社會環境包括:市場、交通、政策、政治因素、人口、技術等。
地理環境是能量的交錯帶,位於地球表層,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錯帶上,其厚度約10—30千米。自然環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氣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構成的自然綜合體。

高中地理內容都包括哪些方面!

簡單說,總體可分為三部分:
1、地理環境各個構成要素的相互影響和制約關系(如位置、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資源能源、農業、工業、交通、商貿、人口、城市、民族、歷史文化、政策等等)
2、地理環境基本演化原理(如熱力環流、大氣環流、地質運動、經濟區位等等)
3、可持續發展觀(如果建立和諧的人地關系)
4.旅遊地理和自然災害(這兩本是選修)

⑷ 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自然地理特徵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2.氣候(氣候類型,氣溫,降水)

3.地形(地形類型,海拔,地貌)

4.水文(流量,汛期,結冰期,含沙量,水系發育)

5.土壤(種類,肥力)

6.植被(種類,分布狀況)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

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4)地理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廣泛,但主要還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特徵,並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受人類干擾、控制的人為環境的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利用的途徑和整治措施。

⑸ 地理位置包括哪些方面

按劃分標准來分有以下兩大類:

1、自然地理位置: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對性和絕對性,一般分為絕對地理位置和相對地理位置。

(1)相對地理位置是以其參考點的周圍事物進行確定,比如海陸位置,就屬於這一種(例子: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2)而絕對地理位置是以整個地球為參考系,以經緯度為度量標准,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經緯度值,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經緯度位置。

2、人文地理位置: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質來分,可劃分為經濟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文化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5)地理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從另一個方面可反應出地形地貌的大致分布格局。隴縣是一個地貌類型多樣,地形破碎復雜的少數縣之一,它位於關山和渭北高原西部的千山之間,其縣城坐落在千河谷地的中部,總地勢是西北高而東南低。

看其地貌大勢,位於中國第二級階梯上,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黃土高原地區的一分子。這種背景決定其地形地貌不會脫離這種格局的影響。而這種表現也在某種程度上由中國大致格局第二極階梯的地形位置特徵所概括。

地理位置決定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建設,這在很多國家都有先例。以中國為例,自古以來,很多當政者都非常看重地理位置的選擇。政治中心,是一個國家的工作心臟,是國家的大腦。因此,選好政治中心非同小可。

中國把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其主要因素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決定。北京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而且扼守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屬於雄雞的咽喉地帶(中國形狀像一隻雄雞,故有此說),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同時,它靠近俄羅斯,蒙古兩國,無戰爭之憂。東有渤海,有遼寧、山東兩個半島拱衛,戰略上十分安全。此外,北京是明清兩代五百年帝都,經受了歷史的嚴格考驗。

⑹ 地理環境包括

地理環境是指一定社會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包括氣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脈、礦藏以及動植物資源等。地理環境是能量的交錯帶,位於地球表層,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錯帶上,其厚度約10—30千米。自然環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氣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構成的自然綜合體。

同人類社會直接有關的地球自然環境部分。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之一。它既區別於作為地球存在條件的宇宙空間環境和地外環境,也區別於人們周圍的社會環境和技術環境,而是指一定社會所處的地理位置和這一位置上的地形、土壤、氣候、水系、礦藏、動物、植物以及其他生態條件等等,是一種社會物質前提的因素。

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必要的和經常的物質條件,是人們活動的場所,它為社會物質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質和能量資源,地理環境條件的優劣能夠加速或延緩社會的發展。但是,地理環境不能對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方向起決定作用。地理環境的變化極其緩慢,而社會的發展則比較迅速,對於極不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同時存在著大體相同的社會制度,基本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同時存在著很不相同的社會制度等現象,單從地理環境方面是無法說明的。把地理環境誇大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是錯誤的。

地理環境和人類社會是相互作用的。人類依賴於地理環境,同時又能動地改造它,使之成為人化自然。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以及人類征服自然的廣度和深度的不斷發展,地理環境的面貌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地理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相統一的基礎,是社會實踐,首先是生產實踐。

整體性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綜合體內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內部具有相對一致性、外部具有獨特性的整體。地理環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地理環境中這一要素影響另外的要素,這一要素的變化影響到另外要素的變化。如副熱帶高氣壓帶及信風帶控制的大陸中心和大陸西岸,由於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氣流及來自內陸的信風控制,因此,氣候極其乾燥。由於水分不足,地表徑流淺或全無,物理風化強烈,風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礫漠,植被稀疏,動物則因食物不足而相當貧乏。以上各要素之間是一環扣一環,一個要素影響另外的要素。當其中一個要素發生變化時,其它要素因受其影響,相應的也會發生變化。

其次,地理環境中,這一部分會影響到另外的部分,這一部分的變化,會影響到另外部分的變化。

再次,全球大小各級自然綜合體內部,任何一個要素和部分的發展變化,都要受到整體的制約。自然綜合體一經形成就具有穩定性,其內部各要素和各部分是整體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單獨改變其中任一要素和部分是困難的。當然,在人類強有力的影響下,地理環境也會發生局部的變化,如由於人工灌溉、沙漠地區可以出現局部綠洲;由於人為濫伐,熱帶雨林可以局部出現草原及半荒漠景觀,但一旦人類的影響停止,讓其自然發展,只要大氣環流形勢不變,最終地理環境仍然要恢復它原來的面貌。這表明任何一個要素和部分的發展變化都要受到地理環境整體的制約。

⑺ 地理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地理要素總包括分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生物、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人文要素包括:資源能源(有時也可以放在自然要素中)、農業、工業、交通、商業貿易、旅遊、人口、城市、市場、政策、科技等

⑻ 地理學包括哪些

地理學是一個廣泛的學科,其中包括地質學,氣象學等,研究范圍廣泛,人文自然都有,農業地理,水文,風向,氣候,地形等等很多很多。
而地質學則研究地質方面的問題,地形地貌啦,岩石啦,和石油鑽探有那麼一點關系。
說白了地質學是研究地殼及地殼以下的東西,而地理學研究所有你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所有東西。
中國研究地理學最好的大學嘛~個人認為南京大學肯定的,南大地理系我去過,那裡的學術氛圍,很嚮往啊~而且其本上南大有一批建國以來很有權威性的學者,師資力量絕對沒問題的。

⑼ 地理分為哪幾類

地理主要有三類: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又包括天體系統、氣候類型、水循環及板塊之間的運動;世界地理包括世界地形和各個國家的經濟特點、氣候特點、環境狀況;人文地理包括人口與環境、人類的農業工業的生產和文化旅遊的活動、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⑽ 地理包括什麼

地理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

3.區域;區劃。

4.地址。

5.風水。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⑥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閱讀全文

與地理包括哪些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