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相對高度這個怎麼看的
相對高度是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之差。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相對高度。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
例如山峰高出鄰近河谷的高度,相對高度是地勢起伏大小的指標:
例如甲山低於乙山的高度,(如:甲山100米,乙山50米,則乙山低於甲山50米)
相對高度是相鄰兩個地點的海拔差 。相對高度是指選某一指定參考平面為基準面,物體重心在空中距離指定參考平面的垂直距離;
⑵ 相對高度怎麼計算
相對高度=A地距離水平面高度-B地距離水平面高度。
因此本題選B
從圖中看,圖中等高距為200米,即每隔200米做一條等高線;B海拔為600米;A海拔為800-1000米之間。
所以AB的相對高度為A海拔減B海拔,其差值在400米-200米之間,所以AB相對高度介於200-400米之間。
相對高度是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之差,即選某一指定參考平面為基準面,物體重心在空中距離指定參考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
(2)地理中相對高度怎麼算擴展閱讀:
山峰高出鄰近河谷的高度,相對高度是地勢起伏大小的指標:
例如甲山低於乙山的高度,(如:甲山100米,乙山50米,則乙山低於甲山50米)
相對高度是相鄰兩個地點的海拔差 。相對高度是指選某一指定參考平面為基準面,物體重心在空中距離指定參考平面的垂直距離;
常用領域:
在建築規范中,相對高度指計算處的高度z與建築物總高度H的比值,即z/H。
在地圖中,人們觀察兩山之間的高度,人們常用等高線來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相對高度
⑶ 地理中的相對高度的計算公式是如何得的出
地理中的相對高度和生活中的相對高度也是一樣的,比如一個人比另一個人高多少,這就是相對高度。所以地理上的相對高度就是一地海拔高度減去另一地海拔高度
⑷ 地理上求地形相對高度該怎麼求
地圖上有時要求計算地形相對高度。相對高度有最大相對高度和最小相對高度。
設兩點間等高線的條數為N,相鄰兩條等高線間的等高距為D,則最小相對高度=(N-1)D
最大相對高度=(N-1)D+2D
對照洋流模式圖記憶,再根據洋流形成原因去掌握。赤道附近形成信風洋流(暖流,向西流),南北緯40°形成西風漂流(向東流,北半球是暖流,南半球是寒流)。大陸東岸中低緯區是暖流,中高緯區是寒流;大陸西岸中低緯區是寒流,中高緯區是暖流。
氣候類型的復習,要記住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的緯度,大陸的東岸還是西岸,如地中海氣候分布於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溫帶季風氣候分布於35°N---50°N的大陸東岸等。
祝你高考成功,相信你定能成功!
⑸ 相對高度是什麼怎麼計算
絕對高度就是從最高點到海平面的距離
例如海拔3000M
絕對高度就是3000米
相對高度就是改變了比較的參照物
例如a地海拔2000
b地3000
兩地的相對高度就是1000米
專業解釋: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相對高度。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
⑹ 地理中的相對高度的計算公式是如何得的出來的是什麼
P的公式啊 絕對高度就是從最高點到海平面的距離 例如海拔3000M 絕對高度就是3000米
相對高度就是改變了比較的參照物 例如a地海拔2000 b地3000 兩地的相對高度就是1000米
專業解釋: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相對高度。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
⑺ 初一地理有關相對高度的問題
A處地形為陡崖。
先糾正你的一個錯誤觀點:它的相對高度不是你所理解的最大的山和最小的山比,這里沒有「山」的概念在裡面!這種地形的相對高度計算有兩種方法。你可以參考一下!不明白再追加問題!
方法一:懸崖的相對高度(H)計算是有計算公式,(n-1)h<=H<(n+1)h,(n為重疊的等高線數,h為等高距),圖中重疊的n=3,h=50米,H最小值=(3-1)*50=100米。
方法二:懸崖頂部H1的海拔值為:250<=H1<300,懸崖底部H2的海拔值為:100<H2<=150,則相對高度H=H1-H2,得到的相對高度范圍是100<=H<200,所以最小值為100米。這里的難點在於怎樣理解海拔范圍這個不等式中的「=」,怎樣對兩個不等式進行減法運算!
PS初一地理不應該做這種題!超出現在的教學大綱了!
⑻ 地理中的相對高度是什麼和絕對高度有什麼區別
絕對高度就是海拔高度,即地面物體相對海平面的高度。比如說某山海拔2000米,就是說它比海平面高出2000米。
那麼什麼又是相對高度呢,再比如還有一座山的海拔是1500米。那麼前面那座山與這一座山的相對高度就是500米。
不難看出,海拔(絕對高度)就是其相對海平面的高度。而相對高度是兩個物體之間相比較得出的高度,以絕對高度為基礎。
⑼ 地理相對高度這個怎麼看的
標注了高度的地圖是地形圖,地形圖上用一圈圈閉合的曲線標注出了海拔高度。這一條條的曲線叫等高線,每條曲線代表同樣的高度,根據曲線上數字,可以判斷出該點的海拔高度。如果位置位於兩條曲線之間,可以根據位置推斷出海拔高度介於兩者之間。地形圖上的等高線越密,表明地表起伏越大,相反則表明地形起伏不大。
⑽ 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如何計算
絕對高度就是相當於海平面的高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海拔,相對高度就是我們要對比的兩個地點的海拔高度差,比如A點海拔3000米,B點海拔300米,這里的海拔高度就是他們的絕對高度,而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就是他們的海拔高度差
,也就是3000-300=2500米,相對高度的計算是以海拔高度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