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地理的. 例如:告訴你一個經緯度,你怎樣辨別它所在的半球,和所處溫度帶名稱(搞不懂..
例如:(30°N,120°E)是東半球,也是北半球,是溫帶
先搞清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度向東到東經160度之間是東半球.
溫帶和熱帶的分界:回歸線,也就是南北緯的23.5度,.
溫帶和寒帶的分界:極圈,也就是南北緯的66.5度.
B. 初中地理經緯網怎麼看
N為(North)北,S為(Sorth)南,E為(East)東,W為(West)西
判斷依據:看數字,往東越來越大的是東經(E),往西越來越大的是西經(W),往北越來越大的是北緯(N),往南越來越大的是南緯(S)。
做法:箭頭指示法
按照經緯度數字的變化規律,從小到大繪制箭頭,箭頭指向就是相應的經緯度。
經線和緯線還可以把地球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樣,把地球沿赤道(0°)切開,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經20°和東經160°經線把地球切開,由西經20°向東到東經160°的半球叫東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2)地理的經緯網溫度帶怎麼確定擴展閱讀:
經度(longitude)是地球上一個地點離一根被稱為本初子午線的南北方向走線以東或以西的度數。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點的經度是向東到180°或向西到180°。不象緯度有赤道作為自然的起點,經度沒有自然的起點,做為本初子午線的那條線是人選出來的。
英國的制圖學家使用經過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線作為起點,過去其它國家或人也使用過其它的子午線做起點,比如羅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聖彼得堡、比薩、巴黎和費城等。
經度是指通過某地的經線面與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在本初子午線以西的叫西經。東經用「E」表示,西經用「W」表示。
經度的每一度被分為60角分,每一分被分為60秒。一個經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這樣的:東經23° 27′ 30"或西經23° 27′ 30"。更精確的經度位置中秒被表示為分的小數,比如:東經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數的:東經23.45833°。有時西經被寫做負數:-23.45833°。
經度和緯度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精確位置。
緯度的每個度大約相當於111km,但經度的每個度的距離從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離隨緯度的不同而變化,等於111km乘緯度的餘弦。不過這個距離還不是相隔一經度的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最短的距離是連接這兩點之間的大圓的弧的距離,它比上面所計算出來的距離要小一些。
一個地點的經度一般與它於協調世界時之間的時差相應:每天有24小時,而一個圓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時自轉15度。因此假如一個人的地方時比協調世界時早3小時的話,那麼他在東經45度左右。不過由於時區的分劃也有政治因素在裡面,因此一個人所在的時區不一定與上面的計算相符。
但通過對地方時的測量一個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點的經度。為了計算這個數據,他需要一個指示協調世界時的鍾和需要觀察對太陽經過子午圈的時間。由於地球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太陽旋轉,這個計算和觀察比上面敘述的還要復雜些。
C. 地球經緯度 溫帶
C正確.劃分東西半球是以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為界,東側是東半球,西側是西半球應是西經20度;而劃分溫帶和寒帶的是南北緯66.5度,北側是溫帶,南側是寒帶應在南半球,是南緯66.5度,也就是南極圈.所以答案是C.
D. 如何在經緯網中確定五帶
根據一個地點所在的緯度確定該地點所在的五帶位置。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點是熱帶,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是北溫帶,北極圈以北是北寒帶。南回歸線到南極圈之間是南溫帶,南極圈以內是南寒帶。
E. 初一地理經緯網怎麼看
橫的線就是緯線,豎的線就是經線,0度經線就是本初子午線,以東是東經,以西是西經,東西經180度經線附近就是國際日期變更線,0度緯線就是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南北緯90度緯線就是南北極點。
W表示西經,E表示東經,N表示北緯,S表示南緯。地圖上的方位指示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5)地理的經緯網溫度帶怎麼確定擴展閱讀:
地圖和地球儀上,我們可以看見一條一條的細線,有橫的,也有豎的,很象棋盤上的方格子,這就是經線和緯線。根據這些經緯線,可以准確地定出地面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地球是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地軸是一根通過地球南北兩極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線),在地球中腰畫一個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使圈上的每一點都和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這個圓圈就叫作「赤道」。
一個地點的經度一般與它於協調世界時之間的時差相應:每天有24小時,而一個圓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時自轉15度。
因此假如一個人的地方時比協調世界時早3小時的話,那麼他在東經45度左右。不過由於時區的分劃也有政治因素在裡面,因此一個人所在的時區不一定與上面的計算相符。但通過對地方時的測量一個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點的經度。
為了計算這個數據,他需要一個指示協調世界時的鍾和需要觀察對太陽經過子午圈的時間。由於地球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太陽旋轉,這個計算和觀察比上面敘述的還要復雜些。
F. 怎樣用經緯度劃分地理的熱帶、溫帶與寒帶
由於地球是一個很大的球體,在同一時間內,平行的太陽光線照射地
球表面時,緯度不同的地方,太陽高度角不同、由低緯向兩極方向,太陽高
度角逐漸變小,地面獲得的光熱也隨著緯度的增高而減少。
人們根據各地的光照情況和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
帶。即把有陽光直射現象,獲得太陽光熱最多的地區劃為熱帶;有極晝、極
夜現象,獲得太陽光熱最少的地區劃分為寒帶;把既無陽光直射又無極晝極
夜現象,獲得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的地區劃分為溫帶。
五帶劃分的緯度界線是: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為熱帶;北極圈以北、
南極圈以南的地區為寒帶;南、北半球的回歸線與極圈之間的廣大地區為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