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地理怎麼學習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⑵ 高中必修一自然地理怎麼這么難,該怎麼學
我是文科生,但我地理很爛。但我可以給你幾點建議畢竟我高三了。首先就是好好聽講了,課堂的重要性我不必多說你清楚,何況你才高一,更尤為重要。學校應該會發一本地圖冊,沒有的話去買一本,裡面東西特別全,把裡面的東西都理解了,那就離成功不遠了。必修一是高中地理最難的一部分,不懂就問。必修一的什麼大氣環流啊熱力環流啊甚至三圈環流,天氣系統等等一系列內容都是很難理解的。你要反復的研究那些圖,反復看,反復畫。大多數同學都不可能在高一就完全理解,高二高三老師還會反復講解,不用太擔心。
⑶ 2020高中自然地理怎麼學才能學得好
多背答案,尤其是大題答案,萬變不離其宗,考過來考過去就是那幾個點。再加上把幾個氣候地形記一記就差不多。總的來說還是要記,理解的記憶。
⑷ 高中地理怎樣學
我是教地理的,今年教的是高一,以後有問題問我:多看地圖,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
學習地理,從自然地理,大氣,水文等,都是規律性的東西,如地球的公轉,自轉,太陽輻射,太陽高度角,時區等,都是規律性的東西,有很多都是有公式的東西,記得它們就可以。
自然地理中,區域地理的自然環境,要記得每個區域劃分的特點。它們的劃分都是有共性的東西。如氣候帶的劃分,日本的是溫帶季風,英國是溫帶海洋,雖然它們都是島國,但由於它們在大陸的東西部,它們的氣候劃分就不一樣。
記得關鍵性的地區,地理標志性東西,如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它們我國冬季是0度等溫線的位置所在。
自然地理中,每個地區資源分布,都是要記得,要知道伊拉克產石油,南非產鑽石,非洲的礦產資源是十分豐富的……
人文地理中,很多東西都是以自然環境為基礎的產生的人文現象,如我國東部城市化進程快,西部地區發展慢,地形,海陸位置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人文地理中,區位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分析一個區位,要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來說明,這是答題的套路,自然條件有,氣候,水文,土壤,地形等。社會經濟條件有,人口,交通,科技水平,政策等。這些在學習地理中都是要記得的。
弄清楚這些規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其實學習地理也並不難。
請多問老師問題,一個好的學生在於多問問題,在提問中獲得知識。
⑸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該怎麼學
嘿嘿,我是文科的。個人自認為自己地理學得不錯。我當時學地理時候,主要是看地圖冊,學校統一發了一本圖冊,每天有時間就看看,提高會很快的。
關鍵不是背,拿著圖冊看,想像,把當想像成是美麗的「風景」呵呵。地理圖冊紅紅綠綠的,有很漂亮,並不是很難看吧。
看圖的同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這些都不難的。說一個例子吧,高中時一道題:黃土高原為什麼水土流失嚴重?
你可以這樣考慮:從地圖上或是書中介紹,那地方都是黃土,黃土的質地疏鬆,所以它會。。
還有,土的質地松,但沒有水它也不流失,這時你就應該想到,黃土高原處在季風氣候區,對吧? 季風氣候就容易發生暴雨,四季的降水量不均,尤其是夏季,它流失最嚴重。。
還有,它為什麼土的質地松,這時候應該要想人為原因了,人們對植被的破壞,這樣就差不多了。如果還有其他原因,你認為差不多就可以寫上。具體的語言還得你自己來組織。
天氣和陸地那和這差不多少,但一定要把地圖冊上的圖最少了解下,這樣才能得高分。然後就是培養自己的一種邏輯思維能力,至於這個,知道充實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的。300分的文科綜合試卷,地理雖然只佔80-90分,但它是拉分最大的科目了,只要能把地理答好,綜合卷分數一般不會太低的。
還有就是多問都,高中的老師一般都比較客氣的。呵呵。
以上僅是自己高中時學習地理的一點思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⑹ 高中地理怎麼學
我給你說說我的經驗,初一到高三上學期末,地理什麼都不知道,後來3個月的時間,每兩天1個半小時地理,之後考試基本在80以上,高考時候疏忽大意,錯了3個選擇題,後面的全滿分。
1.地理很簡單,真的非常簡單!關鍵是你要入門,要有興趣!最主要的部分是自然地理部分,這是高中地理知識的基礎中的基礎,掌握好自然地理部分,後面的人文部分非常輕松。因此建議你必須花兩個月時間將自然地理部分吃透,鹽度,太陽高度,大氣環流的形成,季風,氣壓,氣旋,洋流,沒有多少內容,你要有堅定的信心
2.多做題,自己要選一套資料,建議選天星的(畢業幾年了,名字應該沒錯),答案詳細,將天星資料上的做完,理解好,你要記住,只有多做題,才能加強記憶,加深理解,最後才能有本質提高!別覺得是一個類型的就跳過不做,不能自欺欺人
3.人文部分的都是一個套路,小意思,你會發現的
4.堅定信心,別被難題怪題嚇到,心態放好 !希望你成功
⑺ 高中自然地理應該怎樣學才能學得透徹明白
自然地理不需要背誦,但需要理解,理解是學好的前提。第一章地球運動是自然地理的開篇之作,地位之重要自然不言而喻,後面幾章都和地球運動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自轉、公轉的特點出發,搞清楚自轉和公轉的意義,為後面各章節服務,比如大氣和氣候一章,大氣運動就是從地轉偏向力談起,氣候的成因要從季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談起,氣候成因脈絡理清了,特點、分布、植被帶就迎刃而解了。
⑻ 怎麼學習高中自然地理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⑼ 自然地理怎麼學習
如果你喜歡自然地理的話,建議不要徘徊,人文地理(不包括經濟地理)相對來說,就業前景要差一些,但經濟地理就業前景比自然地理要好一些,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自己喜歡的!1、先從興趣愛好考慮:地理學專業方向分為三支:自然地理學(研究方向有水文、地貌、氣候、生物、泥炭等)、人文地理學(研究方向有城市規劃、區域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方向有地圖、遙感、GIS等)。具體考試科目不同招考學校也不同,建議進一步咨詢,有的放矢。2、再從從就業方面考慮:1)、中學教師(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學士學位及以上,初中、高中地理教師,所有專業)2)、大學教師(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城鄉規劃、旅遊方向)3)、城鄉規劃研究院(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等)4)、測繪系統(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等)5)、減災系統(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等)6)、國土資源廳(局)(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城市規劃等)7)、相關公司(例如大名鼎鼎的北京超圖信息公司等,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研究方向主要為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等)8)、水文水利廳(局)(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學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等)9)、氣象局(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之氣候變化研究方向等)10)、環境保護局(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學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研究方向為綜合地然地理等)11)、各類研究所(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所有專業)12)、其他就業方向(本人尚未了解到的)自然地理學是一門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空間分異特徵、形成與發展變化規律、以及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在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中,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一道,屬於地理學的二級學科。作為一門課程,自然地理學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學、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核心性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農學、林學、環境科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等相關專業的主要基礎課之一。培養具有地球表層系統科學研究能力、堅定的愛國主義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質、朴實的作風與較深的文化素質修養的研究、教育、規劃與管理專家。碩士學位:掌握自然地理學及有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野外工作及實驗技術,了解本領域的研究動態,基本上能獨立開展與本學科有關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獲得者應系統掌握自然地理學有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具有寬廣和堅實的基礎、野外工作能力和基本實驗操作技術,熟悉本學科的發展歷史、現狀和最新動態,能獨立承擔與本學科有關的研究課題及教學工作。學位論文應是研究生本人的原始研究成果,要求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較高的創新性。(註:各個學校的專業研究方向、考試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學為例)自然地理學(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學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環境或其組成部分的科學。按研究的特點,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性和部門性的兩組分支科學。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在高中的學習當中,很多人都抱怨地理很難,也的確是這樣的所以在高三地理的學習當中,掌握方法相當重要,可以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高三地理可以分為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每個部分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也應有不同的方法。第一是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相對最難的部分,有很多計算,對於文科生來說絕對是個難點。 對於自然地理,首先掌握書上的相關概念是前提,平時要養成多看書的習慣。但也不是說要花很多時間去看,而是要善於利用零碎時間,比如說課間、睡覺前、起床後。看過後也要經常溫習,經常回顧。然後,就是要做題目,做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做的題量不用太多,但也不能不做,要培養做題目的感覺。做題要仔細閱讀題目,抓住每個信息點來解題。碰到不會做的題目就要認真聽老師的分析,要理解老師講的東西。我不喜歡用錯題集,因為錯題實在是太多了,收集起來有點煩的,而且每道題目中總不會一點都不懂的,把你每道題目中不懂的地方所謂的盲點,或者是新的知識點集中起來,復習時可以多看這本的,第二是世界地理。世界地理的關鍵是看地圖,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重要的經緯線一定要背得出來。平時要多看地圖,基本上要在腦中形成地圖的大致輪廓。同學之間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拿著地圖冊互相問問題,大家一起看地圖比較有味道。此外,要善於聯想,比方說看到赤道,就會聯想到赤道穿過哪些國家,赤道附近的氣候等,再聯想到穿過赤道的國家的有什麼地理特徵,氣候,資源,經濟,綜合國力,等等。看到某樣事物就會樹枝狀般聯想開去,那這樣掌握的知識點就多了,面也廣了。第三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相對比較簡單,沒啥技巧可言的,關鍵是背誦。但是背誦也有技 巧,要善於把要背誦的知識點與自己已經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樣背起來就比較容易了,而且最大的好處是這樣背不太容易忘記。此外,背誦過的內容要經常回味,可以在吃飯時或走路時或躺在床上時在心裡默背;也可以在背過之後把每章的內容都列個框架,再羅列出每個重要的知識點,學習能到這種程度也是超有成就感的。
⑽ 高中自然地理怎麼學好
跟樓主一樣,我也是讀文科的,因為實在受不了物理化學那啥
初中的時候對地理沒什麼感覺,一般般學的,成績也一般。但是到高中以後突然覺得其實還挺好學的,所以我先說一聲初中過去就過去了,現在才高一,不要受以前的影響太多。
高一剛開始的那部分自然地理的確有點難的,我們老師都說了。雖然是屬於文科的,但是自然地理部分比較偏理,所以學的時候死記是絕對不行的!就拿地球運動那章說,先要曉得是怎樣的運動軌跡,二分二至日的四個特殊位置,夜半球在哪一邊……什麼的。 樓主說的黃赤交角,就是公轉平面跟地軸的夾角啊,書上那圖要仔細琢磨,覺得復雜的話,可以畫個簡化的幾何圖很直觀的。
學這章還要點空間想像力,先弄清楚經緯線的排列規律,記起來就不亂了。有地球儀的話更方便。
反正一個地球本身(包括經緯網、自轉...),再個公轉運動(包括四個特殊位置、近遠日點位置。。。),這些東西最好理解的爛熟,就好像腦子里有幅立體的圖。做題的時候才好對付,因為題目出的都蠻活,表面的理解還不夠。
除了理解很重要外,聯系也是方法之一。我覺得地理這科知識點前後聯系很緊,而且還是因果聯系。比如正因為存在黃赤交角,所以太陽直射點才會南北移動。。。以後還有很多,像這樣可以推導出來的。學的時候不要孤立某個知識點。
也不是說只用理解就可以了,地圖是一定要記熟,對以後很極幫助的!
我個人有個看書的方法,就是先看圖,不看解說,先自己試著分析某個現象產生的原理,然後再看文字解說,對比自己想的跟書上有什麼漏掉的地方。遇到不會的也不要急著問老師,先自己多想想,實在不行再問老師同學。因為考試的時候有題目會要求用已學知識分析新問題,這樣看的話可以鍛煉下思維分析問題,個人覺得不錯
總之多思考,多看看地圖。很多東西要理解,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有人覺得難,有人又覺得比像歷史,政治那種幾乎純記憶(很文科)的科目要好學。
希望有幫助,樓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