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分為哪幾類
地理主要有三類: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又包括天體系統、氣候類型、水循環及板塊之間的運動;世界地理包括世界地形和各個國家的經濟特點、氣候特點、環境狀況;人文地理包括人口與環境、人類的農業工業的生產和文化旅遊的活動、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2. 高中地理分為幾個部分
高中地理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部分以及區域地理。自然地理主要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主要是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
3. 中國的地理區域分哪些
4大地理區域.
分別是:北方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海拔高,氣候寒冷.
四大地理區.分別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4. 世界地理區域共劃分為多少個地區分別是哪些
地理區域一共分為13個:歐洲西部
歐洲東部和北亞
中亞
東亞
西亞
南亞
東南亞
大洋洲
南極洲
北美
拉丁美洲
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地球五帶: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五帶的劃分
帶是個天文氣溫帶。所以,五帶的劃分只考慮天文因素,而不考慮地理因素。劃分五帶的天文因素是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因此,五帶實質上是天文帶。五帶的劃分,是根據兩條天文線:回歸線和極圈,即南北緯23°26』和66°34』兩條線。前者是太陽回歸運動的南北極限,為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後者是極晝極夜的界線,是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這兩條線之和為90°,具有互補性,取決於現代的黃赤交角值。
各帶的特徵
熱帶
天文上的低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之間,跨緯度46°52』,佔地表面積的39.8%。有直射陽光,終年常夏無冬,晝夜長短變化小,白晝長為10時35分~13時25分。
溫帶
天文上的中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與南北緯66°34』之間。南北溫帶各跨緯度43°08』,合佔地表面積的51.9%。這里既無直射陽光,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晝夜長短變化大,白晝長的變化幅度為2時50分到24時。
寒帶
天文上的高緯地帶,在南北緯66°34』到90°之間。南北寒帶各跨緯度23°26』,二者合佔地表面積的8.3%。太陽高度角小,終年無夏。有極晝極夜現象,其持續時間在極圈為一日,在兩極為半年。
五帶的成因
五帶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公轉,公轉時地軸與軌道面的鉛垂線有23°26』的傾斜,而且傾斜方向不變,因而導致太陽直射點徘徊於南北緯23°26』之間。這樣,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產生晝夜長短變化,在極圈內出現極晝極夜現象;另一方面,產生了氣溫高低變化,使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這是太陽高度角從赤道向兩極逐漸變小的結果,最後形成了地球五帶。
5. 地理學的分支是什麼
地理學主要分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其他分支三種.
更加細化的分支:
自然地理學:生物地理學、氣候學、海洋地理學、地貌學、水文學、冰川學、土壤學、古地理學、海洋學、環境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發展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歷史地理學、語言地理學、軍事地理學、政治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時間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醫學地理學、工業地理學、交通地理學、人種地理學
其他:地圖學、地名學、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應用地理學、方誌學、地理數量方法、地理信息系統、景觀生態學、地球空間信息學
6. 中國七大地理分區是什麼
中國七大地理分區是華東地區、華南地區、華北地區、華中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七大地理分區的為區劃:
1、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東省、福建省、台灣省)。
2、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3、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4、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5、西南(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6、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阿拉善盟)。
7、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東部)。
中國地理其他情況簡介。
在我國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中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中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7. 地理包括什麼
地理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
3.區域;區劃。
4.地址。
5.風水。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⑥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8. 高中地理分為哪三部分
純高中地理可以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這兩塊吧;就高考來說可分為高中地理和區域地理兩塊。但是又都是不可分割的。復習時不要過分強調幾塊,而應該強調知識體系更好一些。
高三地理復習建議:
地理有也有兩條線,一條線是高中必修教材,另外一條線就是地圖(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高中教材可以用於構建知識網路,把教材相關的知識點背過並能記住他們在課本上的位置,地理需要補充的內容比較多,這些補充內容也要落實在教材的章節中。人文地理和少量的自然地理與地圖也有關系,只要涉及到哪個地區的情況就需要落實在地圖的位置,這樣經過一個積累的過程後,每一個區域都有了相關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況,這樣分析問題就有了依據。
9. 地理的分類是如何劃分的
1、中國地理區域分為四部分: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高原地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淮河---秦嶺,南方地區和青藏高原地區的分界線是橫斷山脈,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是興安嶺賀蘭山脈,祁連山脈,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地區的分界線是昆侖山脈``
2、從西到東可分為三大階梯:第一階梯;青藏高原;第二階梯主要就是高原了;第三階梯:及時平原、山地了。
10. 中國七大地理分區是什麼
中國七大地理分區分別是: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和西南。
中國七大自然地理分區的基本依據,是在科學的基礎上,綜合歷史、民族等多種維度,遵循相關的區劃原則進而確定的,分別是:
1、華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
2、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3、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東省、福建省,以及台灣省;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
其他地理分區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全國又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1、北方地區,中國的北方地區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東部與北部,江蘇及安徽的北部,面積約為213.1萬平方千米。
2、南方地區,中國的南方地區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部為青藏高原,東部與南部瀕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行政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251.8萬平方千米。
3、西北地區,中國的西北地區深居內陸,位於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西,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和甘肅省的西北部等。本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24.3%。
4、青藏地區,中國的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邊陲,橫斷山脈及其以西,喜馬拉雅山及其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及其以南。行政上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區的全部、四川省西部,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甘肅省一隅,總面積約260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的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