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發布時間:2022-04-26 05:08:48

A. 濟南的冬天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小山把濟南圍了個圈兒」,這是濟南地理環境的特徵,也是濟南「溫晴」的原因。作者從人的感受和對人們的心理描寫,來表現濟南的可愛。

作者把濟南比作嬰兒,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搖籃」,用擬人的方法寫城:「在天底下曬太陽,暖和安適地睡著」;寫山:「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明靜、溫暖和舒適的特點。

(1)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擴展閱讀

濟南的冬天屬於(總分總)結構,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 ),再寫(薄雪覆蓋下的小山城外的遠山)。

文章以「濟南的冬天」為題,簡潔明晰,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地域的冬天。濟南的冬天給作者的印象就是「溫晴」,作者正是抓住這一特點來寫冬天的濟南的。那溫晴的天空,那青山、綠水、藍天,真是令人陶醉。

《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通過對濟南冬天場景的描述,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對濟南這座城市的熱愛之情,以及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生活情操。

B. 初一語文第12課濟南的冬天的全文段的意思

分析第1自然段:
作者用了什麼寫法突出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麼?
明確:
對比寫法:北平(多風) 濟南(無風聲)
倫敦(多霧) 濟南(無重霧)
熱帶(日光毒、「響亮」) 濟南(無毒日)
特點:「溫晴」——推論:「寶地」
6、朗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明確: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7、提問: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明確: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8、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9、小結課文,提示學生熱愛祖國的河山。
10、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2.鞏固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1、背誦第3自然段,思考課文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後的山景,找出表示變化的詞。
明確:按照空間(方位)順序,從山上、山尖、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後山景「妙」在何處?
明確: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3、提問:這段文字用什麼修辭手法寫雪後的山景?
明確: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頂雪矮松;用「花衣」比喻雪色、草色相間;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更美的山的肌膚」「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
4、如何理解「更美的山的肌膚」?
明確:理解為春天來臨後滿山的花草,叫人希望看見滿山的花草,表現作者對春天的憧憬和人們對春天的期盼。
5、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明確: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卧」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水墨畫」。
6、「這是一張水墨畫」中的「這」指的是?
明確:城外山坡上卧著的小村莊。
7、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二。

第三課時
1、朗讀第5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明確:
⑴「綠萍」「冒著熱氣」——水的暖;
⑵「水藻」「拿出」「終年貯蓄的綠色」——水的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⑶「垂柳」「照個影兒」——水的清、亮。
2、「這塊水晶」的這指的是?「空靈」如何理解?
明確: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而且作者視線由下而上仰視:展開想像的翅膀,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用「空靈的藍水晶」比喻,並且把紅屋頂、黃草山、灰色樹影融入這塊藍水晶,在水天一色的廣闊背景下,描繪了冬天整個濟南鮮亮明麗的色彩。「空靈」——靈活而不可捉摸,這里指透明。
3、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明確: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也突出水的多情,把水人格化,充滿春意。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徵。
4、提問: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
明確: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l)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贊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像,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C. 聯系《濟南的冬天》課文寫出濟南的山有什麼特點

《濟南的冬天》中濟南的山的特點:

  1. 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可愛;

  2. 薄雪覆蓋下的山——美麗多彩;

  3. 城外的遠山——是張小水墨畫。

《濟南的冬天》的故事梗概:《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去了西南地區,因此來到被譽為「泉城」的山東省會濟南後,感受非常強烈。標題「濟南的冬天」,簡潔闡明了地點,節令。老舍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

《濟南的冬天》的作者簡介:《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滿族正紅旗人。老舍是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對《濟南的冬天》中山景的賞析:

  1. 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作者仍然從上方俯瞰,描寫了濟南的地理環境;「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描寫交代了濟南冬天溫晴的原因。這里的「整」和「缺」字面上好像是矛盾的,實際並不矛盾,作者意在強調前者,因為「缺」的只是「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一句中的「特別」直接抒發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作者再次強調了「在冬天」,這就隱含了這一圈小山可以擋住冬天呼嘯的北風,保持氣溫的作用。「小搖籃」的比喻和擬人的語言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小搖籃」的「小」正照應了小山的「小」。「安靜不動」是寫神態,「低聲」是寫聲調。這兩個修飾語使人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聲哼著催眠曲的情態,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2. 再寫薄雪覆蓋下的山。這一段圍繞「妙」字,突出「小」字(「小,,是由「溫晴」決定的),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把各個細部的色、態、光一一展現出來。

  3. 最後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這是遠眺。在這幅畫里,遠山是背景。兩個「卧」字用得尤為傳神。「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一句,更增添了「這是張小水墨畫」的真實感。

D. 老舍寫的《濟南的冬天》第二自然段的小山有什麼特點

「小山把濟南圍了個圈兒」,這是濟南地理環境的特徵,也是濟南「溫晴」的原因。作者從人的感受和對人們的心理描寫,來表現濟南的可愛。

作者把濟南比作嬰兒,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搖籃」,用擬人的方法寫城:「在天底下曬太陽,暖和安適地睡著」;寫山:「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明靜、溫暖和舒適的特點。

原文節選: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

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4)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擴展閱讀: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小說家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最初發表於1931年4月,此後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去了西南地區,因此來到被譽為「泉城」的山東省會濟南後,感受非常強烈。標題「濟南的冬天」,簡潔闡明了地點,節令。老舍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

E. 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山的特點

《濟南冬天》中「山」的特點:

1、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可愛。

2、薄雪覆蓋下的山——美麗多彩。

3、城外的遠山——是一張水墨畫。

描繪「山」時使用的描寫手法:

1、用擬人手法:「以個老城,有山有水,……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動詞,烘托出舒適溫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寫出這一圈小山特別可愛。

《濟南的冬天》體現出作者對濟南的無限熱愛之情,以及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生活情操。

(5)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擴展閱讀

《濟南的冬天》老舍一反以往厚重、富有滄桑感的現實主義風格,以輕快、自然的筆調描繪了一塊冬天裡的寶地。該文的主題思想即對濟南特有的冬景的喜愛和贊美。

通過對濟南冬天場景的描述,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對濟南這座城市的熱愛之情,以及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生活情操。

作者多用溫情的意象來描繪濟南冬天溫晴之景,營造出一種溫婉的整體性語感。語言層面寫的是濟南的「溫晴」,所要表達的是濟南冬天的溫情 :「溫晴」是所見的外象 ,是藉以表現心象的客體和媒介 。

「溫情」是心象 (心靈感受),它蘊涵的是作家的主觀情感、生命和人生感悟及審美感受。文章不惜筆墨寫景,實際是抒發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贊美之情,這才真正是文章的意蘊、文章的核心。

在《濟南的冬天》一文中,修辭格的運用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質與量達到完美的統一。全文共八百來字,六個自然段,僅二十多個句子,卻整理出比擬、比喻、錯綜、雙關等近二十種修辭格,很多不常用的辭格在文章中也大量使用,如轉品、示現、迭現等。

創作背景:老舍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據老舍夫人胡絜青回憶,老捨生前「常常懷念的是從婚後到抗戰爆發,在山東度過的那幾年」。

該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原為一系列直接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長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節,發表在《齊大月刊》歐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

作者簡介:老舍(1899-1966),小說家,戲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喪父,北京師范學校畢業,早年任小學校長、勸學員。

1924年赴英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中文,開始寫作,連續在《小說月報》上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成為我國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

F. 濟南冬天的山有什麼特點

《濟南冬天》中「山」的特點:

1、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可愛

2、薄雪覆蓋下的山——美麗多彩

3、城外的遠山——是一張水墨畫

描繪「山」時使用的描寫手法:

1、用擬人手法:「以個老城,有山有水,……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動詞,烘托出舒適溫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寫出這一圈小山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寫:「面上含笑」「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還寫了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人們的笑容,更突出人們舒適溫馨的感受。

(6)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擴展閱讀

對《濟南的冬天》中山景描寫的賞析:

1、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描寫交代了濟南冬天溫晴的原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一句中的「特別」直接抒發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再寫薄雪覆蓋下的山。這一段圍繞「妙」字,突出「小」字,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把各個細部的色、態、光依次展現出來。

3、最後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這是遠眺,在這幅畫里,遠山是背景。「卧」字用得尤為傳神。「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一句,更增添了「這是張水墨畫」的真實感。

G. 濟南的地理特點

濟南地形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境內主要山峰有長城嶺、跑馬嶺、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濟南之所以泉水眾多,是因為它的獨特地形地質構造。濟南處在山東省的心臟地帶,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正好把它夾在中間,為一平緩的單斜構造,高差達500多米,市區的地勢自然也就隨之南高北低,這種南高北低的地勢,利於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區匯集。

濟南地下是可溶性灰岩,在漫長地質變遷年代,經過多次構造運動和長期溶蝕,形成了大量溶溝、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了能夠儲存和輸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網。濟南南部山脈大量的地下水,沿著石灰岩地層潛流,縱橫交錯,一路向北,遇到了北郊組織緊密的岩漿岩的阻擋,如同一面天然設置的石牆,將水脈阻斷攔蓄。

最終,攔蓄在這里的大量地下水,憑著強大壓力,沿地下連接地表的許多裂縫和通道,一股腦的湧出地面,於是就出現了天然湧泉。也正是這樣的地質構造,使得濟南雖然處在河北平原和魯北平原地震帶上,但地下的震動,卻可以被地下水最大限度的有效緩沖。

(7)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擴展閱讀

濟南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中西部、華北平原東部邊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山東半島城市群核心城市,北連首都經濟圈、南接長三角經濟圈,東西連山東半島,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環渤海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濟南八景聞名於世,是擁有「山、泉、湖、河、城」獨特風貌的旅遊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H. 濟南的冬天:「這 圈小山......暖和」這句寫出了濟南什麼地形特點。

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I. 老舍《濟南的冬天》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

描寫濟南的山、水等景物,描寫景物,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突出共同特點是溫晴,表達作者對濟南的無限熱愛之情。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小說家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最初發表於1931年4月,此後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去了西南地區,因此來到被譽為「泉城」的山東省會濟南後,感受非常強烈。

(9)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擴展閱讀:

賞析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這一句,「圍」展現出小山與濟南城親密依偎的情態;「放」表現出了小山對濟南城的呵護和憐愛之情;「說」更是把小山寫活了。

連續用三個動詞,逼真地表現了小山對濟南寵著護著的情態,突出了小山對濟南城的誠摯之情。「小搖籃」則將小山寫得像母親一樣慈祥與體貼,令人不由得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唱催眠曲時的安詳情態。

J. 濟南的冬天雪後的小山特點

地理特點:小山圍城 ; 通過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寫出小山的可愛 ;擬人 :它們安靜的不動聲色的說:「放心吧~準保暖和.」;感受:溫暖的感受 ;按照方位順序來描寫雪後山景 ;妙在雪色,雪光,雪態的描寫;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後的「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是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意思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的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對比,擬人,比喻

閱讀全文

與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