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祖傳陰宅風水秘訣
只有懂得了陰宅的風水,才能更好的運用風水,從而才能在為逝者選擇墓地修建陰宅時,更加懂得風水的一些講究與禁忌,從而營造好的陰宅風水,庇佑子孫後代的運勢,給世代子孫帶來福氣,那麼祖傳陰宅風水秘訣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祖傳陰宅風水秘訣有哪些
祖傳陰宅風水秘訣有哪些
祖傳陰宅風水覓水的秘訣有哪些
一、下面分別對二十一種水進行細論
1、來水:站在穴前明堂觀來水,來水要深長,屈曲,這樣龍氣才能旺盛,發福必悠久,若直而短促則龍氣不旺,不但不能發福,甚至變凶。
2、出水口:出水口最好是彎環屈曲,迂迴深聚,要有羅星,游魚、北辰、華表、捍門、龜蛇、獅象等獸星,關攔重疊守扶水口為最吉,若直流而急喘則凶。
3、朝水:向穴前流來,而且屈曲有情,悠揚深緩之水,叫朝水,此水最吉,若直急沖射湍怒有聲則凶,"九曲入明堂當朝宰相。"
4、去水:即是穴前見水直流去,此水極凶,古人雲"第一莫葬去水地,立見退家計"。但是有山勢關截高固,鎖抱,又或小勢流去,大勢逆回,非一直流去不為凶可發福,但發福必遲。
5、江水:其勢浩盪,一定要彎抱屈曲為吉,所以長江兩岸很多大城市,如重慶、武漢、南京等都是很吉的風水寶地。
6、湖水:湖水是諸水聚注的地方,汪***洋,萬頃一平是最吉之水,不管大湖、小湖,陰陽二宅見之俱吉。
7、溪澗水:溪澗水是小干龍和小枝龍結穴的地方,所以我們在尋地時一定要注意溪澗之水,如有屈曲、環抱、聚注、深緩定有結穴的地方,而且也是很吉的地方,但是,直喘、太急、流而有聲,則是不吉。
8、平田水:平田水是水散田中,悠緩,不沖不射,不割不穿,不帶兇殺、若有情朝穴,到堂融聚最佳,若無情,不到堂則無用。
9、溝渠水:亦以屈曲,悠匯為吉,如直急,擺撇,沖射,穿割,無情,則不吉。
10、池塘水:池塘水是由地勢周圍之水聚集而成,若是生成的也是儲祿的象徵,穴前得之最吉,但不可填塞,如誤堵塞,禍災立應,若人工開塘,一定要慎重,不要亂開傷殘龍氣,立招凶禍。
11、天池水:天池水是指高山頂上有池水,一定要常年有水,四季不枯才能稱得上天池,宜深、澄、清,完整的為最吉,極榮華富貴,若平淺,時有時無,乾枯則不吉,天池苦一旦乾枯即敗。
12、注脈水:注脈水是指湖水注於穴前的水,也叫"仰天湖"。"天池水"是龍身上的水,注脈水是穴前所有;此水要四季不枯,是真氣融結的地方,我們在行山見到時要特別注意在此尋穴。
13、沮沼水:是指遍山遍地常濕,看不見水,腳踏之鞋底皆濕,或是石山裡常有濕汗,用鋤頭挖坑水即盈滿,春夏有泉水流,秋冬枯乾。這里氣衰脈散的地方,如人有病,血氣不通,是無用之地,見此不要多費心機。
14、臭穢水:是指牛尿、豬尿,或腐臭成槳,濁膿,氣味難聞的水,阻陽二宅皆忌,有此水主女人崩漏,男人痔痿,盲目淫惡、門戶衰落,產業退失,家道不昌。
15、泥漿水:常有泥漿水的地方,此地不吉,地脈疏漏,最為不吉,主客死拋屍,人衰財散。多招痼疾。
16、幹流水:是指高處是山,低處是水,不象泉水的滴瀝水,此是界脈束氣的水,穴位就在左右貼近,若穴下有幹流水,切忌直長傾斜,亦平緩方好。
17、合襟水:上分下合,如胸前衣襟之交合,穴前界脈的水,叫合襟水,脈來有分水引,脈止有合水界,合襟水構成三分三合的,是上吉之格局。穴前後內界水隱微難見的叫一分合,這是審氣脈定穴位之聚散,起止至龍虎所交,外界水分明,明堂定局勢之聚散叫二分合、少祖至山水大會,叫三分合。有分有合則是陰陽交濟。雌雄交配,是真融結,有分無合,陰陽不和,雌雄不配是假融結,請注意審定。
18、元辰水:元辰水是龍虎之內,穴前合襟處之水,不管是幹流,濕流,都屬元辰水,此水稱之為龍之元氣,切忌傾走,一滴也不能泄漏,必須左右有砂關攔,使其屈曲為美,還有元辰水不能直去,主初代不利,元辰水必屈曲而出,主初年亦發,至吉,如果元辰水直長,無砂攔截,不結地極節。
19、天心水:穴前明堂正中處之水叫天心水,天心水一定要融聚,叫"水聚天心",主巨富,顯貴,若是此處的水穿堂直過就是"水破天心"主財不聚,而且人丁稀少,水直穿是氣不聚的表現,不能在此點穴.古人雲:"為人無子只因水破天心"。還有界水臨墓頭,也叫水破天心,所以天心水也一定要彎環屈曲融聚。
20、真應水:指在穴前的泉水,應證真龍之融結。這是好龍旺盛,結穴後秀氣不盡,溢發為泉,應找的真穴。真應水不分大水,但要澄清甘美,春夏不溢,秋冬不竭,瀦而不流,靜而無聲,符合以上條件,必有大貴之地,一定要細心尋找不要錯過機會。
21、祿儲水:指水之融注。比如福祿的積累。在穴前,穴後,或穴之左右,或在水口間,有深議融聚之潭,湖、池、沼、塘,或諸水聚會處是也,但要深大,不涸竭為美,主厚祿,積儲巨富,悠久不衰。
二、泉水
泉水是水法里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很重要的,在地里考察活動中,也經常碰到的,作為一個學地理者不能不了解他對結穴的影響情況和吉凶,現在我把各種泉水集中起來講,使大家在今後的實踐中能夠鑒別其吉凶。
1、嘉泉:其味甘,其色瑩,其氣香也,也有人叫"甘泉",澄之愈清,混之難濁,春夏不盈,秋冬不涸。暑涼寒暖,四時瑩澈,此是最好的泉水。是龍氣旺盛的表現,陰穴近之,乃 大富貴之地,陽宅有此泉水,居民飲用,富貴長壽。
2、冷漿泉:其味淡,其色渾,其氣腥,也叫泥水泉,此水不宜灌溉,不宜飲用,清不能澄,濁不能混,春夏溢流,秋冬枯竭,這是龍氣萎弱,地脈疏漏,是不吉的地方,陰穴近此最凶,陽宅飲之,主瘟疫長病,黃腫,久而滅絕。
3、醴泉:其味甘如醴,古人雲"聖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守,中及萬靈,則醴泉流出"。古人又說這是神物之泉水,是龍氣發泄的特徵,但不一定是旺氣。
4、湯泉:即是溫泉,是有硫磺砂的地方,泉水有溫度,此地泉水沸熱,龍氣散發不能結穴。楊公說。凡是溫泉莫尋地,真陽溫厚化為水,滔滔奔瀉日夜流,且是水口無關攔。
5、礦泉:礦泉者,其下有砂。土面有泉水進出,其色紅,也叫紅泉,是龍脈氣鍾於礦所至,其龍氣鍾於礦而變為寶,不能復結為陰地,有美地也沒有用了。
6、銅泉:其水的顏色和膽汁一樣,又叫"膽泉",是龍脈的旺氣,流於泉水的結果,不能結地,不必求穴。
7、湧泉:是指從地下噴出的泉水,起泡,或從岩石縫中湧出,噴出的水時高時低,這是地氣發泄於泉水,或為勝境仙宮,神靈所居之地,不可求穴。
8、濺泉:迸山如射,非常冷洌,是陰極肅殺之氣所發,最為凶惡,不可求穴。
9、沒泉:所謂沒泉是指從下漏去的水,下有虛竅潛通,水溜其下,不見其去,此是虛陷之地,氣不融結,不必求穴。
10、黃泉:所謂黃泉,不論其色,是指水入於地叫水落黃泉,春天下雨時,其水漲起,雨剛停止,其水即浸入地中,四時乾枯,這是浮沙之地;坑深水淺、水落坑中,龍氣虛耗,這是靈神或鬼魂所棲之處,人居之主貧困無聊,不必尋穴。
11、漏泉:漏泉者,點滴尖漏。是龍氣極弱之處,不可求穴。
12、冷泉:所謂冷泉是指冷冰的泉水,此果受極陰之氣侵人,陰多陽絕,決不能融結。
13、龍湫泉:龍湫泉是孕育蛟龍的屈洞,氣候乾旱時老百姓祈禱輒者亦者。如雁盪山,大龍漱,小龍漱之類,此泉多出在大山亢陰處,為魑魁之都,不可求穴。
14、瀑布泉:即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黃果樹瀑布之類的泉水,水從岩石飛流如下穴前見之,或如孝廉,或如重淚,或如白刃等形態,不吉水流之聲,如轟雷,如槌鼓,如哭泣,如悲傷,都是不祥之兆,如有水廉洞等幽奇岩洞那是神仙住的地方不可求穴。
以上所講諸泉,惟有嘉泉是吉祥的地方可以尋穴,其餘各泉均不宜求穴。醴泉、湯泉、銅泉、龍湫泉,是氣鍾於泉;紅泉,氣鍾於礦,冷漿泉龍氣萎弱;沒泉、黃泉、漏泉、龍氣虛陷;湧泉、濺泉龍氣發泄,冷泉氣之陰殺,瀑布泉氣之陽滲,皆無融結,不必尋求。醴泉、湯泉、銅泉、龍漱泉不結地。沒有災禍相應。冷漿泉主瘟疫,紅泉主葉血,肺癆,殺戮,濺泉。漏泉、冷泉、主崩漏,痔瘺,瘋狂,癲癇等等。
15、泉水鑒別:
(1)初口甜時吸口淡,貴氣已過福祉暫;大地恐被人葬了,陰陽山水無再犯--(謂已過氣)。
(2)初飲香時再飲甜,當有富貴應他年--(謂值生氣)。
(3)初飲甜時開口香,含唇似辯為君分,先出武臣後出富,武藝人精多倉庫--(謂當旺氣)(4)入口旋含閉口若,豈有賢豪居此上。含吞香甜吐酸濕,一去一程廟側,水若冷時濯在手,鐵鐮銅山燃不朽。六月淡時發氣餿,其鄉富貴那能久,下手掏水清且香,嚴冬沃之如溫湯,滴在水面滄滄響,此去數里龍潛庄--論(斷驗法)。
(5)山高水碧神仙地,平時碧水公候地,白水流時近寺觀,清白交流交武居,井水紫白文儒生,水浮紫氣公候位,白氣起時應孝子,忠臣烈士同一類--論(水色與氣法)。
(6)水飛黃氣風吹寒,紫氣橫波堆滿瀾,及有貴氣橫其上,富貴金銀堆滿倉。
三、明堂
所謂明堂,就是穴前水聚交流的地方,要想認識穴位,首先要了解和認識什麼叫做明堂。明堂分為小明堂、中明堂、大明堂,明堂之中最重要的是中明堂,中明堂屬吉,這個穴位可定大、小明堂也美,這個穴位更吉。但在一般情況下,三種明堂都美的很少見,但是,大家要牢記,穴位的成敗,主要決定於中明堂1、小明堂:凡有窩、鉗、乳、突四種穴形時,在穴位四周略低的地段,下雨時有水從上至下向左右兩間分流,交合在穴位下部正中處,此處即是小明堂。
2、中明堂:是指墓穴前面稍遠處,有青龍,白虎山環抱,龍虎山兩支流水聚會所。
3、大明堂:是指案山內水流匯合之處。
4、明堂的形態:明堂的形狀要講究完整屈曲、回環、高低分明,四面平穩,中間低窩。平凈而四周高。這是上吉明堂,橫要橫得好,直要直得好,方要方得好,也屬吉利明堂。
5、明堂吉凶的鑒別:凡山勢來得緩慢,平平結穴,龍虎環抱案台近,則論中明堂,中明堂最好是地面平坦窩鉗,形狀整齊不要太闊,又不可太狹,完整。若有水要清、澄、深,如銅鑼、如鍋底,這是上吉明堂。風山勢來得急,垂下結穴,前案遠則論大明堂。外明堂,必須兩邊寬度不可狹窄,四面山要圍繞、封鎖,無空缺,明堂如片紙,明堂通走馬,為上吉明堂。
如果明堂中有坑窟,土堆、石堆、堵塞,四面山崩缺,界水不明,內明堂太寬,外明堂太窄,惡石林立,圓峰內抱,還有山腳射堂,傾斜崩陷樓台、亭閣,都屬不吉之象。
6、富貴明堂:
圓:如盤心者,主子孫賢良聰明。
方:如棋盤,主享厚祿悠長久遠。
橫:如連案者,主子孫忠誠。
抱:如帶繞者,主子孫孝順。
長:如笏揖者,主尊貴。
平:如展席者,主溫和柔順。
陰宅風水:覓水的方法
廣:大而包容者,主富裕。
豐:廣而能會者,主人丁旺,後代繁衍。
進:照內者,主人進財源。
周:閉密者,主田產照。
靈:金雞、玉犬應者二主清貴。
異:有大石,大樹者,主富且貴。
7、兇殺明堂。
宜:宜去無回者,主破政損財。
曲:曲屬若驚蛇者,主人離財散。
欹:邊高邊低,傾流不止者,主扼殺男女。
虛:水口風至者,損氣耗元。
野:廣漠無收拾者、主凶衰。
散:如龜背者,主退敗。
偏:半大半小者,主受福蔭。食祿不均。
破:半凹半凸者,主死亡。
街:水沖田無應者,主破敗迅速。
纏:水纏卻帶刑殺者,主敗絕。
倒:向後而背趨著,主因陰人破財,鬼怪纏身。
斜:向前面不揖者,主官司,訟訴敗。
促:前後迫近狹窄者,主夭折,損丁。
泣:流泉滴瀝者,主宿疾纏綿,常年卧病。
漏:水入穴而不盈者,主天災死絕。
劫:惡石如刀兵者,主槍傷,觸犯法而亡。
病:積土如死屍者,主瘟疫,火災傷胎。
反:背若弓稍者,主違悖改忤逆,破財。
獄:四周深知井底者,主孤獨貧寒犯牢災,人丁滅。
Ⅱ 歷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堪輿家及著作
汪藏海
Ⅲ 堪輿術是什麼啊
堪輿術,即相地術,俗稱「風水術,是占相陽宅(生人住宅)和陰宅(死者墓葬)的地形、環境、結構、坐向以測斷吉凶休咎的方術。 堪輿術是對宅地或墓地的地脈、山形、水流及坐向的統稱。術家認為,不論陽宅陰宅,風水的好壞,均關乎生人的吉凶休咎。現存最早出現「風水」一詞的文獻為舊題晉郭璞撰的《葬書》:「《經》雲:『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後世術家兼作「堪輿」的代稱,指相宅、相墓之法。
《易·系辭》謂:「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其後,殷、周兩代文獻,亦多有遷都營邑相地相宅的記載,可知相地術與天文學一樣,均起源於初民對大自然的觀測。西漢史學家班固由此認為,相地與相人、相牛馬、相刀劍器物,同屬於「形法」之學(《漢書·藝文志》)。
早期的相地術,以觀察地形為主,占卜吉凶為輔,到了漢代,受當時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影響,把興工動土的人事與天體運行相聯系,產生「黃道」、「太歲」、「月建」等宜忌,以及五音配五姓的圖宅術,地道(空間)的觀察與天道(時間)的占測並行不悖。同時,又認為陰宅位置關乎子孫後代的命運,《後漢書·袁安傳》所載袁安尋地葬父一事正反映了這種世俗觀念。這時期,出現了《宮宅地形》、《圖宅術》、《周公卜宅經》、《堪輿金匱》等專著。魏、晉以後,相地術除承襲陰陽五行、天人感應諸法外,尤其講究審察山川形勢和墓穴、宮室的方位、向背及排列結構,其中突出的傾向是葬地選擇越來越受重視。託名郭璞的《葬書》,明確提出「乘生氣」之說,認為死者的骸骨可通過土中的「生氣」勃勃與在世的子孫產生感應,從而左右他們的命運。其說為後世的術家所尊奉,附會出極為復雜的理論體系,助長了厚葬的習俗。在唐代,相地術開始進入成熟期。著名術家呂才、李淳風、僧一行等編著了不少有影響的專著。
到了宋代,相地術發展為「宗廟」與「江西」兩在流派。宗廟派又名理氣派、屋宇派,專用羅盤二十四山辨空間方位的陰陽,又純取八卦五行,通過飛星的翻布定五行生剋吉凶,它起源兆於秦、漢,至宋代王。始集其大成。其說重卦例推算而輕地形觀察,頗為玄虛附會,在相墓方面的流行遠不如江西派廣泛。江西派又名巒體派、巒頭派,術家相傳始於唐末楊筠松。據說楊厚在唐宮掌管靈台地理,於黃巢攻入長安時,乘亂挾宮中「玉函秘書」逃到江西贛州定居,遂開江西一派。其說重在地形觀測,根據山川的起止定方位坐向,又僅看龍、穴、砂、水的配合,稱為四大綱,其他的拘忌在所不論。該派名家除楊筠松本人外,還有他的弟子曾文辿及宋人廖瑀、吳景鸞、蔡元定等。他們的著作《撼龍經》、《疑龍經》、《葬法倒杖》、《青囊奧語》、《泄天機》、《發微論》等,千百年來,與《葬書》同為術家必讀之書。元、明以後,相墓理論愈趨繁復,著述比以上任何時期都多,但大都不出「江西派」諸家樊籬。陽宅占相則江西、宗廟兩派並舉。具體而言,陽基(城邑、住宅基地)選址偏重江西之法,其中不乏合理因素;宅內形(住宅的形體與結構布局)則純取宗廟之法的理論體系,三元起運、穿宮九星、變爻大游年、玄空裝卦等操作手段被最廣泛地投入應用,在風水羅盤上作趨吉避凶選擇,成為相宅的核心內容,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近代。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四:「自黃帝令大撓定甲子以支幹相配而分五行,今地理家則有大五行之說,如壬屬水,地理家曰屬水之類。」道教亦頗重視地理之術。《儒門崇理折衷堪輿完孝錄·凡例》:「地理,本靜也。古人製作,每於靜中求動,故多用變。」張三豐更認為地理是與天人之理相應的,地有上、中、下三等,應與不同類型的人相配合。《藏外道書》第五冊《三豐先生全書》:「地居三才之中,言地理而天人之理即相應焉。人慾相地,天亦相人;人慾擇地,地亦擇人。」又雲:「今天地有三等,而得地者亦分三層。上等之地,上應星象,下呈輿圖,天地生成,卦行安定,全是天工,而人工不與焉。此等惟聖賢豪傑,人有德行陰功之士乃能得之。中等之地,亦系生成景象,然有變化於其間。八卦相盪,五行相推,一團真氣,隱隱隆隆。此等惟老成忠厚、小有德行陰功之士乃能得之。下等之地,一山一水,隨地鋪陳,十里一見,百里再見,無處非有,無處不可求。然亦要知龍之來歷,山之向背,土之顏色,妙於裁取,巧於安排,以山川合羅盤,不可以羅盤合山川。地人相行,始得其乎。此等凡老成忠厚、無怨無惡者即可得之。此三等之大意也,而其下者不足議矣,並無吉地以處不善之人也。」
堪輿歷史
始於東漢
東漢初,班固《漢書·藝文志第十》中,始見載堪輿術專著,有謂"《堪輿金匱》十四卷",與言陰陽五行、時令日辰、災應諸書同列"五行家"類,為當時"數術"六種之一。
班固評五行家之流:"其法亦起五德終始,推其極則無不至,而小數家因此以為吉凶,而行於世,浸以相亂"。又在《數術略》末總說雲:"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窺其意,
《堪輿金匱》作為其時堪輿家專著之一,奧旨不外與《史記》所述者同。
據《後漢書·王景傳》載,與班團同時代的水利專家王景,曾"以六經所載皆有卜筮,作事舉止質於蓍龜,而眾書雜糅,吉兇相反,乃參紀眾家數術文書,冢宅禁忌、堪輿日相之屬,適於事用者,集為《大衍玄基》。"
由此可見,堪輿之術確如司馬遷和班固評述,乃由漢以前占卜之術傳承分化而來。
堪輿一詞的釋義,東漢許慎曾謂:"堪,天道;輿,地道"
測堪輿是謂天地之道。許慎此語,出自唐代初顏師古引注《漢書·藝文志》之"《堪輿金匱》十四卷"條下。
稍後,李善注《文選》中揚雄《甘泉賦》"堪輿"之句也引了許慎此語。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堪,地突也","輿,車輿也",並沒有"堪輿"一詞的聯綿解釋。顏師古和李善所引許慎語,很可能是出自唐初尚傳世未佚的許慎注《淮南子》所涉"堪輿"句(參見《隋書·經籍志》)。而綜觀《淮南子》、《史記》、《甘泉賦》、《漢書·藝文志》所涉"堪輿",解釋為天地之道,是說得通的。
許慎之後,有鄭玄注《周禮》,提及堪輿,是術書之名。其解《春官宗伯第三 》所雲"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 注謂:"星土,星所主封也;封,猶界也。大界則曰九州,州中諸國中之封域,於星亦有分焉,其書亡矣。《堪輿》雖有郡國所入度,非古數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紀,吳越也;玄枵,齊也;娜訾,衛也;降婁,魯也;大梁,趙也、實沈,晉也;鶉首,秦也;鶉火,周也;鶉尾,楚也;壽星,鄭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此分野之妖祥,主用客星、慧孛之氣為象。"
按鄭玄說,漢以前即有《堪輿晰書》,後代所作《堪輿》以十二次論分野,尚存可言古者。鄭說後出《堪輿》,即或班固謂堪輿家之《堪輿金匱》。而其術尚宗古代占星之法,即將木星或謂歲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的軌道,等分為十二,稱之十二次,又對應於地上之郡國,即所謂分野,視各天區星象變異而預兆對應地域世道吉凶。
盛行於漢代
從有關史實看,堪輿術在漢代甚為流行,占卜日辰吉凶是其主要內容,多屬無稽迷信。對此,當時的有識之士,曾予非議或批判。如東漢王充《論衡·譏日篇》曾指出,其時流行於世的"《堪輿歷》,歷上諸神非一,聖人不言,諸子不傳,殆無其實。"
漢末應動《風俗通》提到,其時"《堪輿》書雲:上朔會客必有斗爭。"應助以事實批駁此說荒謬:"按,劉君陽為南陽牧,嘗上朔盛撰,了無斗者。"
後至三國時,魏人張晏曾有釋義雲:"堪輿,天地總名。"語出顏師古引注《漢書·揚雄傳》之《甘泉賦》,也出李善引注《文選》中揚雄《甘泉賦》"堪輿"句。此說與許慎釋堪輿為天地之道稍有出入而已,
堪輿
[4]綜觀《淮南子》、《甘泉賦》、《日者傳》、《堪輿金匾》、《後漢
書·王景傳》各所涉堪輿之語,及鄭玄、王充、應劭等提及的《堪輿》,以此解釋,也是說得通的。
堪輿一詞釋義與相度風水直接聯系,就目前所知,最早出自三國時魏人孟康。曾謂:"堪輿,神名,造《圖宅書》者。"見於顏師古注《漢書·揚雄傳》中《甘泉賦》"堪輿"句所引述者。
Ⅳ 風水地理初學必背口訣
風水地理口訣,如'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又雲: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還有入地眼看來龍,一高一吋山,低一吋水,在地理上,高一吋就是山,低一吋就是水,龍就是來龍,穴就是焦點,砂就是周圍的景物,水就是流動的氣,向就是方向,這幾個要點非常重要。
風水地理口訣
彭祖弟子青衣說:「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晉人郭璞《葬經》解釋風水:「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漢朝淮南王所著《淮南子》論述道:「天地運行之道,至月令有陰陽變化,有相沖克之時,有相合之時,前者凶,後者吉。蓋堪輿之義實為天地之道也」。
風水金口訣
金口訣中有這樣一句斷語;大樹死時家長死。據說,孫臏就是運用金口訣這個原理成功策劃了「馬陵之戰」。孫臏事先推算出金口訣卦象,選擇有利的時空條件,在馬陵道設下埋伏,將一棵大樹的樹皮剝下一片,上面寫著「龐涓必死於此樹之下」。當龐涓帶領部隊行到此地時,已是夜幕降臨,他手持火把看到這些內容後,氣急敗壞,拔劍斬斷大樹,伏兵遂萬箭齊發,龐涓一命嗚。
甲乙為林單見樹,見金枝損及皮傷。丙丁旺處為高嶺,庚辛為斜道宜詳。戊己為墳看旺處,土為墳壟痛苦秧。壬癸長河及溝澗,彎環曲折見刑傷。
貴神神祠並宅道,太陰錐磨共相聯;前一騰蛇為窯灶,朱雀巢窩有克傷,六合樹木看生死,溝辰渠澗土堆灘,青龍神樹並槍刃,天後池塘澗水泉,玄武鬼神並圖書,太常酒食五穀昌,白虎道路及刀劍,天空廟宇道僧仙。
風水地理尋龍點穴口訣
一、 尋龍
堪輿口訣不多傳,尋龍認祖看尖圓。列屏列帳多頓跌,辭樓下殿降峰巒。蜂腰鶴膝龍穿變,余枝夾送轉抱環。活龍活蛇龍擺折,一起一伏斷又連。帶倉帶庫從龍走,過關過峽自護躔。前迎後送無斷續,藕斷絲連玄又玄。五星金、木、水、火、土,木、火文明產貴賢;土星多出萬金富,金、水行龍富貴全。
二、 辨砂
堪輿看砂須抱躔,前官後鬼要周全。左右蟬翼來交護,龍降虎伏轉灣環。遠案秀峰峰連帳,近案環抱足下眠。天乙、太乙之星應,文筆、三台尖、秀、圓。貴人、祿馬高並聳,玉屏、展誥對面懸。水口、關鎖截橫欄,木、火星辰疊相連。砂證明堂堂證穴,倉庫分明居兩邊。下砂逆關兜上砂,世代兒孫產貴賢。順兜斜走不回顧,粗惡捶飽忌直牽。
三、 點穴
堪輿點穴納山川,高山平地穴天然。但看暈圓並應落,巒頭寶頂正方圓。楓、茶、個字三爻穴,朝放高低左右扦。窩、鉗、乳、突生泡節,土、牛急緩自鋪氈。橫斜直撞金鬥口,天心十道枕尖圓。到頭陰陽相交接,倒枝生死順逆穿。蓋、粘、倚、撞分上下,呑、吐、浮、沉截球檐。羅紋、土宿定強弱,五色分明穴可安。風吹、水劫無氈、褥,左空右缺怕孤寒。
四、 納水
堪輿潮水穴宜高,屈曲朝來產英豪。遠朝不如近朝好,明朝不如暗朝高。朝水一勺能積富,橫流放出要灣環。元辰、玉帶、金魚水,水聚天心富滔滔。來山去水穴宜低,三分三合水交繞,灣灣曲曲金鉤水,左回右抱迎來朝。水躔玄武千秋富,水繞青龍貴聲高。水來水去之、玄走,何愁富貴不堅牢。沖心、射脅、漏腮水,割腳、斜傾怕反跳。
風水地理口訣,如'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又雲: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還有入地眼看來龍,一高一吋山,低一吋水,在地理上,高一吋就是山,低一吋就是水,龍就是來龍,穴就是焦點,砂就是周圍的景物,水就是流動的氣,向就是方向,這幾個要點非常重要。
風水地理口訣
彭祖弟子青衣說:「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晉人郭璞《葬經》解釋風水:「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漢朝淮南王所著《淮南子》論述道:「天地運行之道,至月令有陰陽變化,有相沖克之時,有相合之時,前者凶,後者吉。蓋堪輿之義實為天地之道也」。
風水金口訣
金口訣中有這樣一句斷語;大樹死時家長死。據說,孫臏就是運用金口訣這個原理成功策劃了「馬陵之戰」。孫臏事先推算出金口訣卦象,選擇有利的時空條件,在馬陵道設下埋伏,將一棵大樹的樹皮剝下一片,上面寫著「龐涓必死於此樹之下」。當龐涓帶領部隊行到此地時,已是夜幕降臨,他手持火把看到這些內容後,氣急敗壞,拔劍斬斷大樹,伏兵遂萬箭齊發,龐涓一命嗚。(易經天下公眾平台yfask-com)
甲乙為林單見樹,見金枝損及皮傷。丙丁旺處為高嶺,庚辛為斜道宜詳。戊己為墳看旺處,土為墳壟痛苦秧。壬癸長河及溝澗,彎環曲折見刑傷。
貴神神祠並宅道,太陰錐磨共相聯;前一騰蛇為窯灶,朱雀巢窩有克傷,六合樹木看生死,溝辰渠澗土堆灘,青龍神樹並槍刃,天後池塘澗水泉,玄武鬼神並圖書,太常酒食五穀昌,白虎道路及刀劍,天空廟宇道僧仙。
風水地理尋龍點穴口訣
一、 尋龍
堪輿口訣不多傳,尋龍認祖看尖圓。列屏列帳多頓跌,辭樓下殿降峰巒。蜂腰鶴膝龍穿變,余枝夾送轉抱環。活龍活蛇龍擺折,一起一伏斷又連。帶倉帶庫從龍走,過關過峽自護躔。前迎後送無斷續,藕斷絲連玄又玄。五星金、木、水、火、土,木、火文明產貴賢;土星多出萬金富,金、水行龍富貴全。
二、 辨砂
堪輿看砂須抱躔,前官後鬼要周全。左右蟬翼來交護,龍降虎伏轉灣環。遠案秀峰峰連帳,近案環抱足下眠。天乙、太乙之星應,文筆、三台尖、秀、圓。貴人、祿馬高並聳,玉屏、展誥對面懸。水口、關鎖截橫欄,木、火星辰疊相連。砂證明堂堂證穴,倉庫分明居兩邊。下砂逆關兜上砂,世代兒孫產貴賢。順兜斜走不回顧,粗惡捶飽忌直牽。
三、 點穴
堪輿點穴納山川,高山平地穴天然。但看暈圓並應落,巒頭寶頂正方圓。楓、茶、個字三爻穴,朝放高低左右扦。窩、鉗、乳、突生泡節,土、牛急緩自鋪氈。橫斜直撞金鬥口,天心十道枕尖圓。到頭陰陽相交接,倒枝生死順逆穿。蓋、粘、倚、撞分上下,呑、吐、浮、沉截球檐。羅紋、土宿定強弱,五色分明穴可安。風吹、水劫無氈、褥,左空右缺怕孤寒。
四、 納水
堪輿潮水穴宜高,屈曲朝來產英豪。遠朝不如近朝好,明朝不如暗朝高。朝水一勺能積富,橫流放出要灣環。元辰、玉帶、金魚水,水聚天心富滔滔。來山去水穴宜低,三分三合水交繞,灣灣曲曲金鉤水,左回右抱迎來朝。水躔玄武千秋富,水繞青龍貴聲高。水來水去之、玄走,何愁富貴不堅牢。沖心、射脅、漏腮水,割腳、斜傾怕反跳
Ⅳ 談談怎樣才能學懂學好風水學(朱積生)
然而,自古至今,多少人孜孜以求,有的甚至耗盡畢生的精力,最終卻以似懂非懂而告終,真正學懂學好並能正確運用風水學的人很少。近代以至於今天,有些人懂得一點風水學的皮毛知識,對風水學的真義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片茫然,則標新立異,嘩眾取寵,「自創門派」,處心積慮,臆造風水術中的「秘中秘」, 蠱惑人心,弄巧成拙,在實際運用中似是而非,濫竽充數,害人不淺。其實風水學是一門系統工程學,它與太極、陰陽、五行、天星、九宮、奇門節氣、 三元紫白、擇日、命理等知識融匯到一起形成一門系統復雜的學科。風水學不單是由龍、穴、砂、水、向五大要素組成,它的每個要素與太極、陰陽、五行、天星、九宮等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甚至「龍、穴、砂、水、向」是由太極、陰陽、五行、天星等左右的。那麼,怎樣才能學懂學好風水學這門學科呢?本站老師認為,應從以下八個方面去下功夫:一、冷靜思考,走出誤區。本站老師認為地理風水學自古至今就是一派,即楊公派——形氣派。陰陽之氣寓於形體之中,氣不現,形可察,見形則可見氣。氣在先,形在後,形在先,氣在後,氣形一理,形氣一體,互為先後。無氣則無形,無形則無氣,氣在形先,形在氣先,相互作用,互為陰陽。巒頭形體與陰陽之氣,相輔相存。形體相應於天星,理氣則是對形體時空中陰陽中和、五行生剋制化、天星克應、九宮神煞之氣的運用。巒頭講形,巒頭無形則難以載陰陽中和之氣,而氣不現,則無生氣可言,哪來「龍穴」可尋?陰陽五行順逆生克制化之氣相互作用形成各種巒頭形體,巒頭形體反過來承載陰陽五行順逆生克制化交媾之氣。古代、近代許多帝皇陵寢無龍無穴,脫龍就局納前朝,終究成為敗穴。古書言:「坐下若無真氣脈,面前空對萬重山」。理氣就是如何駕馭陰陽中和之氣、五行生剋制化之氣、天星神煞取用、太陽行度與奇門四時節氣、九宮神煞互相作用之氣、十二長生宮神煞之氣等與龍、穴、砂、水、向、生命、亡命配合,融天、地、人於時空的和諧之中,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至於什麼玄空、八卦、九宮、奇門等風水學「門派」,有些置真龍真穴砂水形體於不顧而去言理氣,宛如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其實,玄空、八卦、九宮、九星、奇門等風水門派講的都是奇門節元中的九宮飛星,只是很少人能夠破譯其中奧秘而已。巒頭形體既成,自然置於八卦、九宮之中,陰陽、五行順逆生克制化之氣附於其體內外,而舍巒頭形體去言理氣,其氣何理?舍巒頭形體而去言理氣的「門派」可信嗎?完整的風水學應該是由太極、陰陽五行、天星、三元奇門節氣等基礎知識、尋龍知識、點穴知識、觀砂知識、察水知識、立向知識、羅盤運用知識、日課擇選知識、命理格局分析知識構成風水學的基本內容。因此,掌握太極、陰陽五行、天星、三元奇門節氣等基礎知識,學會尋龍、點穴(尋龍點穴是風水學中的重中之重,是核心部份。尋不到龍,點不準穴,則什麼都是空談),學會觀砂、察水,學會立向,學會使用羅盤,學會擇選日課,學會命理格局分析,並能准確熟練地綜合應用,則風水學成矣。二、有一種執著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信心。學習風水學要做到有信心、有恆心、有決心、有耐心、有誠心。時刻要有一種激情和熱情。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學習風水學,既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能不求甚解,急於求成,需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准備。碰到一個問題,就去設法弄懂一個問題,然後把所有弄懂了的問題綜合起來加以系統化,上升到一種理論高度,並與實踐結合起來進行觀察思考、對比分析、總結提高,以達到學懂學好風水學的目的。三、學懂學好風水學,必須掌握好陰陽五行等基礎知識。那麼什麼是學懂學好風水學必須掌握的陰陽五行基礎知識呢?例如,太極圖、太極暈、陰陽、八卦、九宮神煞、天星、五行、雙山五行、天乾地支、奇門節氣、三元紫白、十二長生宮、擇選日課、命理格局分析等,這些都是學懂學好風水學必備的基礎知識。比如太極圖,講起來人人都懂,就是「負陰抱陽、負陽抱陰」,「陰生陽死,陽生陰死」, 「陰陽互根」,萬物都有一太極。其實懂得太極圖真正含義並能准確運用的人很少。在當今學術派專家學者中能准確運用太極圖知識於風水實踐中的人無疑是鳳毛麟角。即使有個別人懂,也是懂點皮毛,卻始終也悟不出其中的道道來。太極是一個宏觀概念,也是一個微觀概念,就象數學中的極限一樣,可以無窮大,可以無窮小,是萬物的起點,亦是萬物的終點。其中得楊公風水真傳民間風水師傅「皮口」中講的,「陰陽氣成穴,陰去陽回,陽去陰回,陰去陰回,陽去陽回,同去同回,死而不死,生而不生,死處逢生、生處見死、同死同生」等一些秘訣,就包含了太極的部分真正含義,不懂太極陰陽五行順逆生克制化交媾之氣真正含義的人,是無法去學懂學好風水學的。上述講到的一些基礎知識都是學懂學好風水學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沒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去盲目的參加什麼風水學培訓班,學習風水學中的「秘中秘」,走捷徑,則是自欺欺人,學談談學好風水學的步驟朱積生 風水文化始於殷周時期,至今已沿逾千年。居廟堂之高的帝皇將相相信它,處江湖之遠的遊民百姓相信它。它為什麼能長期存在,到今天愈演愈烈,證明它本身有一種與事物發展相和諧的合理因素存在,它有強大的生命力,不被時代所拼棄。儒家文化影響了中國幾千年,易經風水文化同樣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儒家文化與易經風水文化在許多方面互相包容,相互交織在一起,對中國歷史的進程產生了深刻而長遠的影響。風水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科學,而不是迷信,只是沒有給它找到一個概括性很高定性很準的科學定義。晉代的郭璞在他的《葬書》中給風水下了一個基本定義:「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在古代又稱「堪輿」,懂「堪輿」的人則被稱為堪輿師,在民間則多被稱為「地理」,懂風水的人則被稱為地理先生、風水先生或陰陽先生。郭璞的風水定義中的第一句「葬者,乘生氣也」。字面上雖只講了墓葬,實際上陽宅的選址自然喻理於其中,道出了風水的真義就是要去尋找有生氣的地方和怎樣去駕馭生氣進行造葬。第二句則道明要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才能找到生氣。由此可以理解,風水就是去尋找適合生者居住和亡者安葬的生氣圈,並利用這個生氣圈使生命和亡命與天地自然盡量達到和諧,對生命和亡命的子孫後代的吉凶禍福產生作用,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這個生氣圈是通過山川形勢的陰陽順逆、五行生剋制化、生死分合、粗老秀嫩來表現的。山川性情,風氣、水氣為先,藏風聚氣,造葬皆須乘生氣。生氣就是陰陽交媾、五行生剋制化而形成的中和之氣。那麼到什麼地方尋找這種中和之氣,怎樣駕馭這種中和之氣,進行造葬,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呢?下面以本站老師的實踐經驗談談陋見。一、牢固掌握風水學基礎知識。風水學基礎知識是學好風水學的起點,也是運用風水學的終點——進行擇地造葬所必須應用的知識。所以,牢固掌握風水學基礎知識對學好風水學至關重要,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對每個基礎概念的含義了解清楚並能正確應用。基礎概念主要包括:太極圖、太極暈、陰陽、八卦、九星、五星、五行、雙山五行、天星、太陽、太陰、天帝、天乾地支、九宮神煞、月建、奇門節氣、三元紫白、十二生長宮等。二、重點理陰陽辨五行。學好風水學,最基礎的知識,最關鍵的知識、最重點的知識、最難懂的知識、最秘訣的知識就是理陰陽辨五行。《雪心賦》雲:「天開地辟,山峙川流,二氣運於期間,一理並行而不悖」這是講陰陽之氣的運行規律。「惟陰陽順逆之難明」,講的是在氣運和形體中很難理清形氣之陰陽。《倒杖》雲:識得文字不識山,兩般都是一般難;若是兩般都識了,任君行去又何難。講的是很難去理清龍之陰陽、穴之陰陽、砂之陰陽、水之陰陽、向之陰陽。「地理千經萬卷機,陰陽二字少人知」。講的是千經萬卷地理書,很少人能講清陰陽二字的含義和作用,或秘而不宣。《青囊經》雲:楊公養老看雌雄,天下諸書對不同,先看金龍動不動,次察血脈認來龍,龍分兩片陰陽取,水對三爻細認蹤。講了如何通過陰陽去認水辨龍。 從以上諸書對陰陽的表述得知,理陰陽對學好風水學是何等重要。五行生剋制化、刑沖破害、三合六合等又是與陰陽二字相互包容、相互作用的。尋龍需要懂陰陽五行,點穴需要懂陰陽五行,觀砂需要懂陰陽五行,察水需要懂陰陽五行,立向需要懂陰陽五行,擇日課、推命理、運用羅盤、因形載氣(如園林設計、樓盤、企業、陽宅的設計、大小高低方圓格局要能承載生氣,以致祥和)、因形氣用事都需要懂陰陽五行。可見陰陽五行知識,是學好風水學最基礎最重要的知識,是重點之中的重點。不懂陰陽五行的含義和應用,是無法學好風水學的。有的人投機取巧走捷徑找秘訣,不知道理陰陽辨五行就是秘訣,理陰陽辨五行就是捷徑。地理風水學的秘訣關鍵在陰陽五行的含義和應用。請問去參加過各種風水學培訓班的同仁哪位學到了風水學的秘訣?有哪位風水學老師給你們講清了陰陽五行的含義和應用?通過學習回來感覺如何?通過實踐運用感覺如何?差之毫釐,謬之千里。陰陽之氣所鍾成生氣,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定陰陽之界,察五行休咎,若有偏枯,需求補救,否則,萬物滅矣。陰陽五行互相制約,互相聯系,互為表裡,對立統一。三、學習擇選日課。擇選日課是風水學中駕馭陰陽五行中和之氣並配合天星、巒頭、生命、亡命進行造葬駕乘生氣的至關重要的一環。主要內容要弄清陰年、陽年之陰陽交替變化,月建、方位之大利年月、奇門節氣、祿馬貴人、太陽、太陰、天帝、三吉六秀峰應天時合生命、亡命、九宮神煞值時在日課中的應用。在造葬過程擇選日課時能順天時、應地運、合座山、生命、亡命等以駕馭陰陽五行中和之氣,消納各種神煞,趨吉避凶。四、掌握四柱命理預測的基礎知識。陰陽順逆,天乾地支,五行生剋制化、天乾地支的陰陽五行刑沖克破、三合、三會及正
Ⅵ 堪輿學的堪輿原則
科學堪輿學十八原則
綜合國內外相關理論,提出如下「董墅評科學堪輿學十八原則」:
科學風水學,就是以中國古典堪輿風水學為基礎,結合現代多學科科學相關學科進行最佳地理位置選擇和布置的學說。整體系統原則 An Integrated and Holistic System
因地制宜原則 Being Suitable and Appropriate to the Restric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 Site
生態修復原則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建築景觀原則 andscape of architecture
山水選擇原則 Bound by Mountains and Near Water
負陰抱陽原則 Carry the Yin and Embrace the Yang
觀形察勢原則 Observe the Form and Examine the Configuration
地質檢驗原則 Examine the Geology of the Land
水質分析原則 Analyze the Quality of Water
定量規定則 Determine the Amount and the Standard
順乘生氣原則 Take Advantage of the Sheng Qi
適中居中原則 Suitably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Residing in the Middle
審美原則 Aesthetic Appreciations
綠化原則 Greening the Environment
改造風水原則 Feng Shui can be Transformed and Improved.
陰陽調和辯證原則 Yin Yang Dialectics to Achieve Harmony
合時有情原則 Being Timely and Affectionate
化學和物理污染檢測原則 Detection to pollu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整體系統原則】
整體系統論,作為一門完整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產生的;作為一種樸素的方法,中國的先哲很早就開始運用了。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風水學充分注意到環境的整體性。《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發,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清代姚延鑾在《陽宅集成》卷--《丹經口訣》中強調整體功能性,主張「陰宅須擇好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有來龍昂秀發,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為有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二方無障礙,光明正大旺門庭」。
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它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點。
【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壯卦》提出:「適形而止」。先秦時的姜太公倡導因地制宜,《史記、貸殖列傳》記載:「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
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土質也不一樣,建築形式亦不同,西北乾旱少雨,人們就採取穴居式窯洞居住。窯洞位多朝南,施工簡易,不佔土地,節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涼,人可長壽,雞多下蛋。西南潮濕多雨,蟲獸很多,人們就採取欄式竹樓居住。《舊唐書 南蠻傳》日:山有毒草,虱腹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干欄。」樓下空著或養家畜,樓上住人。竹樓空氣流通,涼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處,此外,草原的牧民採用蒙古包為住宅,便於隨水草而遷徙。貴州山區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華中平原人民以土建房,這些建築形式都是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而創立的。
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台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採摘果實相適應。
依山的形勢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環繞,奧中有曠,南面敞開,房屋隱於萬樹叢中,湖南嶽陽縣渭洞鄉張谷英村就處於這樣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來這里定居,五百年來發展六百多戶,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間房子串通一氣,男女老幼尊卑有序,過著安寧祥和的生活。
依山的另一種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蓋著山坡 ,從山腳一起到山腰。長江中上游沿岸的碼頭小鎮都是這樣,背枕山坡,拾級而上,氣宇軒昂。有近百年歷史的武漢大學建築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設計師充分考慮到特定的風水環境,依山建房,學生宿舍貼著山坡,象環曲的城牆,有個城門形的出入口。山項平台上以中孔城門洞為軸線,圖書館居中,教學樓分別立於兩側。主從有序,嚴謹對稱。學校得天然之勢,有城堡之壯,顯示了高等學府的弘大氣派。
六朝古都南京、濱臨長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龍盤之勢。其四邊有秦淮入江、沿江多山磯,從西南往東北有石頭山、馬鞍山、幕府山;東有鍾山;西有富貴山;南有白鷺和長命洲形成夾江。明代高啟有詩贊日:鍾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
【觀形察勢原則】
清代的《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系人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
中國的地理形勢,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條大的緯向構造,如天山-陰山緯向構造;昆侖山-秦嶺緯向構造,南嶺緯向構造。《考工記》雲:「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龍脈源於西北的昆侖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條大龍脈都有干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龍脈的形與勢有別,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是遠景,形是近觀。勢是形之崇,形是勢之積。有勢然後有形,有形然後知勢,勢住於外,形住於內。勢如城郭牆垣,形似樓台門弟。勢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單座的山頭。認勢惟難,觀形則易。勢為來龍,若馬之馳,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強,異而專,行而順。形要厚實、積聚、藏氣。
在龍脈集結處有朝案之山為佳。朝山案山是好似於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擁著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擋風,並且很有曲趣之情。如《朱子語類》論北京的大環境雲:「冀都山脈從雲中發來,前則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山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案,江南五嶺諸山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過於冀,所謂無風以散之,有水以界之。」這是北京城為中心,以全國山脈為朝案,來說明北京地理環境之優越。
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一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凶,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速,就可知身體的一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察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無後顧之憂,而後福乃大。
【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學思想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也證明這是科學的。地質對人的影響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 土壤中含有元素鋅 、鉬、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氣中,直接影響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軌在《耳談》雲:「衡之常寧來陽立錫,其地人語予雲:「凡錫產處不宜生殖,故人必貧而遷徙。比《耳談》早一千多年的《山海經》也記載了不少地質與身體的關系,特別是由特定地質生長出的植物,對人體的體形、體質、生育都有影響。
第二、 潮濕或臭爛的地質,會導致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皮膚病等。潮濕腐敗之地是細菌的天然培養基地,是產生各種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宜建宅。
第三、 是地球磁場的影響。地球是一個被磁場包圍的星球, 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時刻對人發生著作用。強烈的磁場可以治病, 也可以傷人,甚至引起頭暈、嗜睡、或神經衰弱。中國先民很早就認識了地磁,《管子 地數》雲:「上有磁石者,下有銅金。」戰國時有了司南,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針,皆科學運用地磁之舉。風水思想主張順應地磁方位,根據不同的地質形態,分別採用順逆縮綴開穿離沒對截犯頓十二種點穴方法。楊筠松在《十二丈法》指出:「直沖中煞不堪扦,堂氣歸隨在兩(寸)邊。依脈稍離二三尺,法中開杖最精元。」這就是說要稍稍避開來勢很強的地磁,才能得到吉穴。風水師常說巨石和尖角對門窗不吉,實際是擔心巨石放射出的強磁對門窗里住戶的干擾。
第四、 是有害波的影響,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雙層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復雜的地質結構,都可能放射出長振波或污染輻射線或粒子流,導致人頭痛,旋暈、內分泌失調等症狀。
以上四種情況,舊時風水師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能用科學道理加以解釋,在實踐中自覺不自覺地採取迴避措施或使之神秘化。有的風水師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層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水質分析原則】
怎樣辨別水質呢?《管子 地貞》認為:土質決定水質,從水的顏色判斷水的質量,水白而甘,水黃而糗,水黑而苦。風水經典《博山篇》主張「尋龍認氣,認氣嘗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氣香,主上貴。其色白,其味清,其氣溫,主中貴,不足論。」《堪輿漫興》論水之善惡雲:「清漣甘美味非常,此謂嘉泉龍脈長。春不盈兮秋不涸,於此最好覓佳藏。」「漿之氣味惟怕腥,有如熱湯又沸騰,混濁赤紅皆不吉。」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順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終年不斷,熱氣騰騰,當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葯還見效。後經檢驗發現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經 西山經》記載,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
雲南騰沖縣有一個「扯雀泉」,泉水清澈見底,但無生物,鴨子和飛禽一到泉邊就會死掉。經科學家調查發現,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氫,這是殺害生物的巨毒物質。《三國演義》中描寫蜀國士兵深入荒蠻之地,誤飲毒泉,傷亡慘重,可能與這種毒泉有關。在這樣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莊的。
中國的絕大多數泉水具有開發價值,山東濟南稱為泉水城,福建省發現礦泉水點1590處,居全國各省之最,其中可供醫療、飲用的礦泉水865處。廣西鳳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白,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變味。江西永豐縣富溪日鄉九峰嶺腳下有眼一平方米的五味泉,泉水有鮮啤那種酸苦清甘的味道。由於泉水是通過地下礦石過濾的,往往含有鈉、鈣、鎂、硫等礦物質,以之口服,沖洗、沐浴,無疑有益於健康。
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這條原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
【坐北朝南原則】
中國位於地球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於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於採取陽光。陽光對人的好處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房比北房的溫度高1-2度;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D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預防佝僂病;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採光,還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天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甲骨卜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 律書》雲:「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一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
風有陰風與陽風之別,清末何光廷在《地學指正》雲:「平陽原不畏風,然有陰陽之別,向東向南所受者溫風、暖風,謂之陽風,則無妨。向西向北所受者涼風、寒風,謂之陰風,宜有近案遮攔,否則風吹骨寒,主家道敗衰丁稀。」這就是說要避免西北風。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則是對自然現象的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頤養身體,陶冶情操,地靈方出人傑。
【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盡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論穴雲: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沒,欲其顯而不彰揚暴露,欲其靜而不幽囚啞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適中的風水原則早已在先秦時就產生了。《論語》提倡的中庸,就是無過不及,處事選擇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呂氏春秋 重已》指出:室大則多陰,台高則多陽,多陰則蹶,多陽則接,此陰陽不適之患也。」陰陽平衡就是適中。
風水理論主張山脈、水流、朝向都要與穴地協調,房屋的大與小也要協調,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門大不吉,房大門小不吉。清人吳才鼎在《陽宅撮要》指出:「凡陽宅須地基方正,間架整齊,若東盈西縮,定損丁財」。
適中的另一層意思是居中,中國歷代的都城為什麼不選擇在廣州、上海、昆明、哈爾濱?因為地點太偏。《太平御覽》卷有記載:「王者受命創始建國,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洛陽之所以成為九朝故都,原因在於它位居天下之中,級差地租價就是根據居中的程度而定。銀行和商場只有在鬧市中心才能獲得更大效益。
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兩邊有建築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的。
【順乘生氣原則】
風水理論認為,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於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
【改造風水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為自己服務,《周易》有彖日: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面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人們只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
改造風水的實例很多,四川都江堰就是改造風水的成功範例。岷江泛濫,淹沒良田和民宅,李冰父子就是用修築江堰的方法馴服了岷江,岷江就造福於人類了。
北京城中處處是改造風水的名勝。故宮的護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鎮玄武。北海金代時蓄水成湖,積土為島,以白塔為中心,寺廟以山勢排列。圓明園堆山導水,修建一百多處景點,堪稱:「萬園之園」。
中國的鄉村建設很注重改造風水。如果我們下功夫,花氣力翻撿一遍歷史上留下下的地方誌書和村譜,族譜,每部書的首卷都敘述了地理風水,細加歸納,一定會發現許多改造風水的記載。如深圳、珠海、廣州、汕頭、上海、北京等許多開放城市,都進行了許多的移山填海,建橋鋪路,折舊建新的風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風水學者的任務,就是給有關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使城市和鄉村的風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於人民的健康長壽和經濟的發展.
Ⅶ 地理五行之雜,眾說紛紛,何為堪輿學真正
何為堪輿?《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堪即天,輿即地,堪輿學即天地之學。它是以河圖洛書為基礎,結合八卦九星和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運行和地氣流轉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論體系,從而推斷或改變人的吉凶禍福,壽夭窮通。因此堪輿(風水)與人之命運休戚相關。
從之所以叫風水上又可以看得出,風和水在整個堪輿界學術理論中的重要性。其實,研究風和水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研究「氣」。《黃帝內經》曰:「氣者,人之根本;宅者,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順之則亨,逆之則否。」《易經》曰:「星宿帶動天氣,山川帶動地氣,天氣為陽,地氣為陰,陰陽交泰,天地氤氳,萬物滋生。」因此,可以看出氣對人的重要性。但為什麼要研究風水呢?其實,氣與風水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古書載:氣乘風則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又說:「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學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為上等,以藏風之地為次等。」《水龍經》也有「水飛走則生氣散,水融注則內氣聚」,「未看山時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等等,都說明了風和水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從宏觀上講,靠水的地方就比不靠水的地方要發展的快。比如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在二十世紀中葉,亞洲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得風氣之先,於六、七十年代經濟飛速增長,一躍而成為亞洲經濟的排頭兵,給整個亞洲經濟帶來新的活力,為世界所矚目,被稱作亞洲四小龍。然而當你去研究他們時發現,他們所處位置不同,語言文化不同,經濟體制也不同,但是卻有一個驚人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環海地區。這種現實情況與風水理論不謀而合。而今,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我國,也是沿海地區較內陸發展更為迅猛。當然象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風水理論的真實性和實效性。
自古以來,風水學界的著述,汗牛充棟,浩若煙海,門派也是百家爭鳴,派別林立,但主流無非是形勢和理氣兩派。形勢派注重巒頭方位的結合,理氣派注重時運生克的原理,雖各有所長,但上升到一定層次,其結果、效應卻是一致的,可謂是殊途同歸。
當今風水門派不過八宅、玄空、楊公風水和過路陰陽四大派系。當然還有其它派別,但都是創立時間不長,或是以上四派的分支。
1 、八宅派 由唐代著名僧人一行所創,他精通歷法和天文,著有《大衍歷》。其理論核心是以八卦套九星配八宅為基礎,結合九宮飛星的流年運轉,把人分為東四和西四兩命,納入整個風水體系當中,真正實現了天(九星)地(八卦)人(九宮)三者合一的完美境界,是河圖洛書最直接的體現。理論深合易理,源於河洛,其內容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在經過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日益完善,至今發展成為風水界的一個重要派別。
2 、玄空派 此派也是當今風水界的一大門派,以「沈氏玄空學」為最,屬理氣派,其內以洛書九星(一白水星、二黑土星、三碧木星、四綠木星、五黃土星、六白金星、七赤金星、八白土星、九紫火星)為根本,外取自然環境的山水實物為依據,結合三元運氣學說,通過排龍立穴、飛星布盤和收山出煞等獨特的術數運算,往往應事如神,讓人嘆為觀止。其理論精髓深刻地反應了天道運行,地勢相應的自然法則。
3 、楊公派 楊派也是起源於唐朝,是時任光祿大夫的楊筠松所創,當時他掌管靈台地理,在堪輿奇書《禁中玉函》的基礎上結合個人實踐,創立楊派風水。其理論基礎分五大類,即「龍、砂、水、向、穴」,也就是「尋龍、覓水、觀砂、立向、定穴」。由於其實效性立竿見影,在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風行大江南北,直到今天。
綜上所述,堪輿之學,博大精深,關乎人運家運乃至國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兩次世界大戰前夕,都有彗星出現,這或多或少地都說明了天象運行,地道從之的理論。就象哲人所說:宇宙有大關合,氣運為主,山川有真性情,氣勢為先,地運有推移,而天氣從之,天運有轉變,而地氣應之。因此,我們應努力挖掘風水學之精髓,弘揚我華夏民族之燦爛文明,廣推四海,造福眾生。
Ⅷ 房屋地理位置風水有哪些講究
房子的風水是非常重要的,我國是一個非常講究房子,風水的國家。我國有許多關於風水的書籍,比如說易經以及八卦。房子的風水一般都是有禁忌的,比如說陽台是不可以對著廚房或者大門的,另外,房子內不能有橫梁。關於房子的風水講究還有很多,大家都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來介紹一下房子風水的講究。不了解房子風水的朋友可以看看。
房子的風水講究有哪些:
一、若是陽台正對大門或廚房,可將窗簾長時間拉上以作為阻絕。出入大門的位置不要正對陽台,這形成了所謂的「穿心」,家中會不易聚財,迭有破財事。解決方法:作玄關櫃阻隔大門和陽台之間、在大門入口處放置魚缸(命中忌水者不可放魚缸,可以屏風取代)。可作陽台窗將陽台阻隔或種植盆栽及爬藤植物,窗簾長時間拉上也是可行的方法。
二、陽台也不可正對廚房,這也是一種「穿心」,會使得家中的團聚功能減弱,丈夫易外遇、老婆會紅杏出牆,小孩不受回家。解決方法:作花架種滿爬藤植物或放置盆栽,使其內外隔絕;再則可以作陽台音,也是一個阻隔方法。陽台落地門的窗簾盡量拉上或是在陽台和廚房之間的動線上,以不影響居住者行動為原則,作櫃子或屏風為遮掩,總之就是不要讓陽台直通廚房即可。
三、若是長沙發擺放在橫梁下,可以天花板的裝飾阻斷其沖煞的力量。長沙發與床不可放在梁的下方,久之,長時間使用長沙發和床的人,身體易多病痛。解決方法:長沙發和床避免放在梁下方或以裝潢手法把梁包起來,使其不顯露於外即可。
四、命中忌水者,家中不可放魚缸,並非如外界所認知,只要放魚缸即可聚財。居住者五行喜忌須清楚,有特別忌諱者,家中都應避免。解決方法:查看萬年歷中的居住者五行喜忌,家中有禁忌者應避免放置該屬性物品。五行喜忌火忌水、水忌土、上忌木、木忌金、金忌火。
五、遮雨棚的垂檐要作成弧形、避免箭形。陽台遮雨棚的垂檐,不可呈箭形,對常進出陽台者身體不利。解決方法:不作垂檐,如一定要作垂檐,盡量作弧形而不要作成尖的形狀。
以上就是房子的風水的講究,房子的風水是比較講究的。比如說我們每個人的五行都是不一樣的,五行不相同的人,對房子風水的禁忌是不一樣的。如果命中忌水的人,家裡面是不可以放魚缸的,這樣會形成一個五行相剋,會導致身體不好。另外房子的風水最好是在購買房子之前就請別人來看一下。有些人是百無禁忌的,所以也不必要太在意房子風水!
Ⅸ 堪輿、風水方面的書籍 那本好 請高手指點 先謝謝了!
1先看看李居明的《進修風水的第一本書》這是普及風格的書本輕易看懂合適剛入門的懂得風水和控制根本辦法;2然後看林國雄的《玄空飛星風水》;這是現代經典本沒有過多的理論直接進入操作;3韓少清的《看玄空分水精論》理論和各類比較深的常識;4胡京國的《玄空風水學》上冊理論多下冊操作;5以上都是現代文的比較輕易懂得。最後就是多看案例了。《二宅實驗》《宅運新案》夠你研究一輩子的案例書。6假如古文程度不錯那就讀讀啊以上屬於自學門路小我不雅點慾望對你有點贊助。
Ⅹ 風水地理五訣指的是什麼東西
「龍、穴、砂、水、向」故為地理五訣,
1 、地理風水學-龍
「龍者何?山脈也。山脈何以龍為?蓋因龍妖嬌活潑,......而山脈亦然,......」 (《周易陰陽宅》)。龍是指蜿蜒而至的山巒,通常為氣脈流貫的山體。到了平原,沒有山體的地方,也是有「龍」的。此時的「龍」已經轉入地下,是指地下的岩土層,地下岩土層也是有走向的。「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平地龍從高脈發,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既認星峰起,平地兩旁尋水勢。兩水夾處是真龍,枝葉周回中者是。」(《撼龍經》)。從地質構造來看,水往低處流,岩層的走向也一樣。我們的成語里也有「來龍去脈」的說法,可見,「龍」是有走向的,「氣」依附於「龍」,走向和「龍脈」一致。「龍」也分吉凶,吉龍為光肥圓潤、尖利秀美、勢雄力足、雄偉磅礴的山脈,這樣的龍稱為「真龍」,能夠迎氣生氣。凶龍為崩石破碎,歪斜臃腫、勢弱力寡、枝腳瘦小、樹木不生的山脈,這樣的龍稱為「老龍」、「死龍」,迎接到的氣也是不好的凶氣。我們通常都說「青山綠水」,「青」就是指山的綠化狀況。山上有大量的樹木就稱為「青山」,樹木能夠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如果山上沒有樹木,就會造成水土流失,「青山綠水」變成「窮山惡水」。山體出現沖溝、滑坡、崩塌等不利於建設的現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風水學認為,「龍」不能斷,「龍」斷則「氣」斷。
2、地理風水學- 「穴」與「明堂」
「穴」 是「氣」隨著「龍」而來所聚集的點,「明堂」才是我們所選擇適合我們居住、生活、工作的地點,「古之地理家,以穴前之地名之曰『明堂』」(《周易陰陽宅》)。它是指「穴」前靠山近水的平坦之處。而「穴」則往往成為城市中比較重要的地點,利於「氣」的集聚。「穴」與「明堂」的關系是「點」與「面」的關系。「穴」起到了一個「控制點」的作用,是明堂的前提。「明堂」的位置也符合西方學者所提出的「邊緣效應」。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說明山與水能夠提供給人類必要的生活、生產資料。近水,則有了生命的保障;近山,則提供給人類各種食物。不能離山太遠或離水太遠,這也是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道」的體現。上海浦東的陸家嘴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黃浦江從西南往東北方向流過,成為傳統風水學中的「玉帶水」模式,後建立起的眾高樓圍繞著一個中心綠地,這個中心綠地就可以認為是「明堂」的位置,從而形成一個典型的「聚氣」的模式。從城市經營的角度來看,它改善了小區域的環境,從而增加了其周圍土地的經濟價值。
3 、地理風水學-砂
「砂者,穴之前後、左右山也。」(《周易陰陽宅》)「砂」是構成穴場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風水學中以中華傳統文化中代表四方的四神獸來命名穴場周圍的砂山:前(南)朱雀,後(北)玄武,左(東)青龍,右(西)白虎,並配以五行學說對砂山所構成的環境做出邏輯的分析判斷。風水學的原則是盡可能利用好的地形建設,對於一些不好的地形環境條件做出相應的改造。這里對地形的考慮就涉及到日照、氣候、土壤、風向等要素,與現代科學提倡的生態建築的基本要求吻合。
「《曲禮》注雲: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黃帝陵之風水砂山意象四方宿名也。然則地理以前山為朱雀、後山為玄武、左山為青龍、右山為白虎,亦假借四方之宿以別四方之山,非謂山之形皆欲如其物也。」(《地理人子須知》)從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典型的風水模式除了有靠山(鎮山)之外,左右兩側還應該有起護衛作用的山,使整個穴場成兜抱狀,來擋住「風」對氣場的破壞,達到更好的聚氣作用,讓人們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同時也能夠提供給人類一些維持生存的物質資料。
4 、地理風水學-水
「水者,龍之血脈。穴外之氣,龍非水送,無以明其來;穴非水界,無以明其止。」 (《周易陰陽宅》)風水學認為,氣也是隨著水而走的,有水必有氣。在現實生活中,人對水的依賴也超出於對山的依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葬書》)故民間一些地區仍有「陰宅(墳墓)重山,陽宅(房屋)重水」的說法。水的走向,就是「氣」的走向。而「氣」又是和水的走向相同的。 「氣」 是貫通於水的,水的流動帶動「氣」的流動。而不同的水所聚到的「氣」所具有的性質也是不同的。水質清明,味覺甘甜為吉;水質濁暗,味覺苦澀為凶。水質的不同,即水中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時,水的性質表現也有所不同,水質良好的地區當地居民的身體素質等方面比其他地方的好,而有的地區人們患有地方病也與水質有關。
水還具有交通的作用,不論古今中外、內河外海,凡是具有良好的水利交通條件的城市,經濟都比較發達。在城市中,道路也被風水家們當作水來看待,凡是交通便利的城市,經濟也較一般地區發達,從歷史上看,各個城市的發展無不與交通的發達程度相關。前面已經說過,山能夠提供給人們必要的生存資料,這也正好體現了民間流傳的「山管人丁水管財」的說法。
5 、地理風水學-向
向指的是朝向,它具有矢量性。同一物體,隨著參照物的不同其方位也不同,故不能單純的說某一物體的方位是「XX」向。在風水家們利用羅經(羅盤)進行選址,或是對某建築進行定向分金時,就是以其手中的羅盤建立起一個相對的坐標系,從而對穴場進行一些邏輯性的、適用性的分析和評價。看周圍的環境是否能夠滿足「聚氣」的要求,即整個穴場是否能夠滿足人類生存的各種需要。
以某一棟建築單體來說,日照和通風是必須滿足的,滿足了則為「吉」,反之則為「凶」。我們知道,最好的朝向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略有偏差。在我國,南方地區炎熱,日照條件很容易滿足,由於潮濕,通風在朝向的考慮上佔主要地位,同時要避免過分的日照,故以南偏東15 為吉;而北方地區因為寒冷,日照在朝向的考慮上佔主要地位,所以盡量要爭取「熱軸」的方向(即南偏西15 )來獲得熱量為吉。進一步說,我國位於北半球,「負陰抱陽」就是指「面南背北」,同樣的「負陰抱陽」到了南半球就成了「面北背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