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8年九宮飛星怎麼排
九宮飛星圖、或稱玄空飛星圖、紫元飛白圖,而判斷宅命的方法。所以有將:九宮飛星圖、玄空飛星圖、紫元飛白圖俗稱為宅命圖的。宅命圖是將洛書配九星,變形為九宮,再按照順和逆排布,由此而形成不同的星曜組合。洛書的九個數與九星相配,代表北斗七星與左輔右弼輪流值班及氣場的運動規律。中國風水學將這一規律抽象為九個數字元號方便簡化運算,頗似西方現代數學、物理學、化學等的代表符號。請注意此處用的是後天八卦規律。
九宮按洛書排布,飛星軌跡由中宮作起點,然後按照洛書數序飛移,因此,飛星軌跡又稱洛書軌跡(洛書步法)。
順飛:數字由小到大排列。逆飛:數字由大到小排列。
順逆飛排列順序,按洛書由中一乾一兌一良一離一坎一坤一震一中排列。
1)三元九運 由黃帝始,使用六十甲子干支來推演歷法,直至今天,已有七十八個花甲。一元分三運,一運為二十年。
一元:一個花甲六十年;一元分三運,一運為二十年;
正元:三個花甲一百八十年;正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又叫三元。每一正元有九運;
大元:三個三元五百四十年;
一運:又分為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及九紫運,一直循環不息。
現將最近"二元九運表
『貳』 什麼是玄空數
玄空代表數字1到9,因為1到9不是按照規定的排列,而有很多種變化,所以以玄空代替。 玄空主要運用在地理風水學上,故地理風水上有一派別為玄空風水。
《沈氏玄空學》中「論玄空」章節如下解釋玄空之意:
「是玄空二字,代一至九之謂然,一至九非定數也,有錯綜參悟存乎於其間,故以玄空二字代之。」
其意是說:玄空代表數字1到9,因為1到9不是按照規定的排列,而有很多種變化,所以以玄空代替。
玄空主要運用在地理風水學上,故地理風水上有一派別為玄空風水。
另有一說,玄者,天時也,空者,三維地理空間也,所謂玄空風水,正是既注重空間地理巒頭形勢,又注重三元九運之天時,故稱之為玄空風水
玄空飛星派:
玄空飛星派把元運分開為三元九運,而每運佔二十年,每六十年為一元,上元分有一、二、三運;中元分有四、五、六運,下元分有七、八、九運;三元九運共有一百八十年了。
在不同的運勢中,玄空飛星的方式不同,這樣為同一房屋看風水所得出的吉凶結論就不同。
一為一白,貪狼星。二為二黑,巨門星。三為三碧,祿存星。四為四綠,文曲星。五為五黃,廉貞星。六為六白,武曲星。七為七赤,破軍星。八為八白,左輔星。九為九紫,右弼星。上應北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玄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玄空飛星風水
『叄』 上元甲子、中元甲子、下元甲子是怎麼化分的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
古人把20年劃分為一運,三個20年也就是三運,形成一元。三個元運就是上元、中元、下元,每一元三個運,合稱為「三元九運」。上元是一、二、三運;中元是四、五、六運;下元是七、八、九運。每一個元運六十年,三元總共是180年。
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土星與木星每隔20年就要相會一次,處於同一直線;每隔60年,土星、木星、水星就要相會一次;每隔180年,九大行星就會處於太陽的同一側,分布在一個小的扇面中,形成「九星連珠」。因這種天體運行規律永不改變,所以天文學家根據這種規律劃定「三元九運」的時間體系,以180年為一正元,每一正元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60年,每元分三運,即一至九運。
最早從黃帝時代開始演算法。
(3)地理中三運怎麼分擴展閱讀
現將最近「三元九運表」列出:
上元
一運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運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運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中元
四運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五運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運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下元
七運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八運2004年--202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九運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注意:以上公歷年份和干支歷年份只是大概對應關系,公歷和干支歷的年份起點不同。
『肆』 九宮飛星圖,後天八卦,三元九運
此地無銀三百兩
我剛才根本沒提到「迷信」兩字
據我所知易學只對算命相面批八字起名字的有用
明白的說易學只對研究易學的人有用
但是研究易學的人除了在易學以外 似乎毫無成就
第一節 天干 地支 五行
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
十天干五行方位:甲乙為東方木、內丁為南方火、戊己為中央土、庚辛為西方金、壬癸為北方水。2、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
十二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戍為陽;丑、卯、已、未、酉、亥為陰。
十二地支五行方位:寅卯東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戍丑未四季土3、十二地支配月建:(以"節"為界限劃分)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已、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戍、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4、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5、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及元乘、僅侮的特點:
a、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b、五行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c、五行亢乘:物盛極為亢為太過。凡事物亢極則乘,強而欺弱,這叫做乘。事物亢極,太過往往易折,如金剛易折,便是這個道理。
d、五行反侮:在五行相生相剋之中,並不只是存在順克,如旺克衰,強克弱,有時也會出現逆克,衰克旺,弱克強的現象。如土旺木折,木受土克;木旺金缺,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如此等等,便稱為反侮。尤在四柱命理中應用頗為廣泛,習研者不可不知!
第二節 三元九運
1、 何謂三元?即以180年為一個周天,分為上、中、下三元,每一元為60年。
2、何謂九運?即指每一元中又包含著三運,三元共計九運,每運20年,九運共180年。亦即上元分1、2、3運;中元分數線4、5、6、運;下元分7、8、9運。
3、 三元、九運分布狀況:
上元三運:
上元一運:1864年--1883年
上元二運:1884年--1903年
上元三運:1904年--1923年
中元三運:
中元四運:1924年--1943年
中元五運:1944年--1963年
中元六運:1964年--1983年
下元三運:
下元七運:1984年--2003年
下元八運:2004年--2023年
下元九運:2024年--2043年
4、三元九運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我們現在正處於下元七運(1984--2003年)待到2004年,將進入下元八運,故在1984--2003年期間所營造的房屋都屬於七運宅。
第三節 八卦與廿四山方位
一 八卦是我國祖先發明的,是舉世無雙的國寶。
八卦分伏羲先天八卦和後天文王八卦。在"易壇泰斗"邵偉華所著的《周易與預測學》中有詳述,現摘錄如下:
先天八卦之說是宋朝造出來的,他們根據"說卦"中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而造出一個先天八卦圖來。所以,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兌東南的方位來。
先天八卦在人事上表現了老與走,少與少相對,即老父與老母相對,長男與長女相對,中男與中女相對,少男與少女相對。
文王後天八卦是按"說卦"中"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勞乎坎成言乎艮"各卦的方位而畫的後天八卦圖。
先天八卦是乾坤定南北、離坎定東西,後天八卦是離坎定南北,震兌定東西。故後天八卦卦數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其方位是乾西北、坎北、艮東北、震東、巽東南、離南、坤西南、爻西。
先天八卦是老與老,少與少相對,後天八卦除坎離外,其餘都是老少相對。
在玄空飛星風水學中用後天八卦圖,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克之次序,且用洛書之數而與六爻中八卦數不同,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是也。
二、正針二十四山
每一個卦代表一個方位,而一個方位由三個山組成故心個卦共有廿四山。廿四山即有二十四個方向。由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八個天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四個卦(乾、巽、艮、坤)組成。
為什麼羅盤僅有廿四山呢?二十四山者,從入卦十二支而出。蓋卦有二十四爻;支有二十四氣,故經盤必二十四而後可用也。八卦分四正,四隅。而正四卦,正當地支子、午、卯、酉之位。故去卦而存支,其支即其卦也。其正四位,則輔之以八干。東加甲乙,西加庚辛北加壬癸,南加丙丁。其四隅位,則輔之以地支,丑寅夾艮辰已夾巽,未申夾坤,戍亥夾乾。四堆八干十二支,共二十四位皆天造地設之向,其用頗大!在廿四山中,順時針看,前為地亢龍、中為天亢龍、後為人亢龍,這一點很重要一定要弄清楚,並記住,其次序。
二十四山配卦:
北方: 壬子癸 坎卦
東北方 丑艮寅 艮卦
東方: 甲卯乙 震卦
東南方:辰巽已 巽卦
南方: 丙午丁 離卦
西南方:未坤申 坤卦
西方: 庚酉辛 兌卦
西北方:戍乾亥 乾卦三、八卦、天干、地支配人體
八卦配人體 天干配人體 子 耳
八卦配人體天干配人體子耳卦名外五行內五行天干身體臟腑丑胞肚巽股膽甲頭膽寅手震足肝乙肩肝卯指離目心丙客小腸辰肩、胸丁齒心已面咽齒艮 手脾戊鼻胃午眼坤腹胃己面脾未脊樑乾首肺庚筋大腸申經絡兌口肺辛胸肺酉精血坎耳腎壬脛膀胱戍命門足腿癸足腎亥頭
第四節 玄空飛星排盤規律
正確地進行飛星排盤是學好玄空風水的前提,為了幫助玄空飛星風水學愛好者正確排盤,現總結如下,供參考。
一、 三元龍的八宮所屬圖示:
a.地元龍元旦盤:
辰丙未53 75 97 五七九 183186一 二八 丑 壬 戍
辰 丙 未
4 9 2
甲 3 5 7 庚
8 1 6
丑 壬 戍
其中:甲、丙、庚、王為陽;余者為陰。
b.天元龍元旦盤:
c.人元龍元旦盤:
說明:由坐向定出使用哪一元龍排盤,如坐向為地元龍,則因地元龍排盤;如坐向為天元龍,則用天元龍排盤;如坐向為人元龍,則用人元龍排盤。
玄空飛星派把元運分開為三元九運,而每運佔二十年,每六十年為一元,上元分有一、二、三運;中元分有四、五、六運,下元分有七、八、九運;三元九運共有一百八十年了。
上、中、下元運一百八十運年是永遠不斷循環的,例如現今的三元九運完了,又論到另一個三元九運。每個方位的吉凶在二十年後便會改變,可能變成凶方,亦可能變成閑方。飛星派最重要是講究二宅風水有沒有運,有運則催財催丁,盡在掌握之中,沒運則丁財兩敗,飛星除了要講究元運外,亦講究主命與宅之配合。
玄空飛星則是以地運、坐星、向星以及年月飛星的組合生克來斷住宅吉凶,其推斷過程為:
1 確定住宅的坐向,以確定住宅的山星、向星,同一大廈內的所有住宅坐向是相同的,但其開位方位則各不相同。
2 住宅動工興建的時間,以確定住宅的運盤,地運分為三元九運,每一運二十年。即使坐向相同的住宅,只要住宅的運盤不同,則其每宮的山星、向星、運星組合便不同,吉凶自然也不相同。
3在屋宅大廈平面圖上用幾何的方法計算出屋宅大廈的中心點,用立極規將屋宅大廈分為八宮及二十四山。
4堂局環境,對應平面圖在屋宅大廈的實際八宮區域,先看山川形勢氣脈,再看道路及附近建築物等落於何星宮,辨衰旺以斷吉凶。
附:排飛星盤的方法與步驟
只要大家清楚飛星運行的軌跡,同時明白飛星運行的時間,基本上可以進入風水學時空推算的規則,但在將要進入這項重要的工作之時,我們還有一種關鍵的問題,就是把運星、山星、向星三者組合為整體,也就是排飛星盤重要的步驟。
九宮飛星圖、或稱玄空飛星圖、紫元飛白圖,而判斷宅命的方法。所以有將:九宮飛星圖、玄空飛星圖、紫元飛白圖俗稱為宅命圖的。宅命圖是將洛書配九星,變形為九宮,再按照順和逆排布,由此而形成不同的星曜組合。洛書的九個數與九星相配,代表北斗七星與左輔右弼輪流值班及氣場的運動規律。中國風水學將這一規律抽象為九個數字元號方便簡化運算,請注意此處用的是後天八卦規律。
九宮按洛書排布,飛星軌跡由中宮作起點,然後按照洛書數序飛移。陽順飛:數字由小到大排列。陰逆飛:數字由大到小排列。
順逆飛排列順序,按洛書由中一乾一兌一良一離一坎一坤一震一中排列。
1)三元九運
由黃帝始,使用六十甲子干支來推演歷法,直至今天,已有七十八個花甲。一元分三運,一運為二十年。
一元:一個花甲六十年;一元分三運,一運為二十年;
一運:又分為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及九紫運,一直循環不息。
現將最近"二元九運表"列出:
上元
一運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運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運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四運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中元
五運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運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七運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下元
八運2004年--20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九運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2)九宮飛星圖
九宮飛星圖,或稱宅命圖,由三個星盤組成:運盤、山盤和向盤。九宮飛星盤排布順序,首先排「運盤」。
首先排「運盤」 以運星入中官順飛。例如:下元七運(1984-2003年),將七赤星納入中宮順飛(運星,一般不論陽順陰逆,一概順飛)。一般,盤中只寫星的數,不填星所主的顏色及星名。如「七赤星」便只填「七」字。排「山盤飛星」以運盤坐方飛星排人中宮(左上方),以坐方飛星三元龍陰陽定順逆軌跡,逢陽順飛,逢陰逆飛。排除山盤。
排「向盤」飛星 以「運盤」向方飛星排入中宮(右上方),再以向方飛星的二元龍陰陽決定順逆軌跡,逢陽順飛,逢陰逆飛。
運盤--現時為1997年,是下元七運,以七人中順飛。
山盤--因宅坐方為酉,在圖為九紫;以九紫布入中宮。查二十四山方點陣圖或三元龍表,酉位屬陰逆,此宅坐酉屬陰逆,故以九紫人中逆飛:9-8-7-6-5-4-3-2-1-9,按中-乾-兌-良-離-坎-震-巽-中排列。向盤--因宅向為卯在七運九宮圖中為五黃,以五布入中官,查二十四山方點陣圖及三元龍表,卯為陰,故5黃人中宮逆飛。
玄空風水的特點實際上只是飛星盤上幾個數字中五行生剋制化的關系,把握了玄空風水學中排飛星盤的步驟,就可判斷風水的吉凶禍福。
我說的有錯嗎?
『伍』 三元九運裡面,坐星8白和向星8白同時到向,請問如何壯旺山星。(除了在門口擺設石山)
兩元八運與三元九運
元運之說,飛星派和大卦派都是用三元九運,即上中下三元,一元六十年,一元中又分三運,每運二十年。而談氏六法則采兩元八運,元分上下兩元,上元包含一二三四運,下元則是六七八九運。
元運在應用上,通常是與八卦及九星數結合起來討論的,於是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即卦與數相配落在九宮方位上會出現五在中宮無卦可配的情形。為了處理這個情況,在三元九運的理論中,因為每運都是二十年,所以就把五運的那二十年均分為二,前面十年歸屬於四運,並以四運所配的卦來一體適用,後面十年則歸於六運,也是以六運所配的卦來一體適用。所以嚴格說來,中元四五六運這六十年在實際運用上變成是四運的三十年加上六運的三十年所組成的。
兩元八運理論在處理五入中宮無卦可配的情況時,是直接把五運拿掉,剩下八個運分成一二三四運為一組,屬於上元,六七八九運為一組,屬於下元,如此則各運均有相對應之卦與之相配。而各運的年數,就不是固定的二十年了,而是根據各運所配之卦,其陰陽爻的多寡來計算的,陰爻以六年計,陽爻以九年計,如此則一運坤卦有18年,二運巽卦24年,三運離卦24年,四運兌卦24年,上元一二三四運共90年。而六運艮卦有21年,七運坎卦21年,八運震卦21年,九運乾卦27年,下元六七八九運也是90年,上下兩元共180年。這與三元九運的總年數是一樣的,兩者的一運均從甲子年開始,中間歷經三次六十甲子的循環,最後終止於癸亥年,總共180年。
元運之說的起源已經很難去探究,為何古人要這樣計算元運,簡而言之,似乎與六十甲子紀年的規則性有關,而兩元八運之說又與易經卦理有關。據說最早的甲子年約在四千多年前,古人觀察到天上出現「五星連珠」即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排成一直線的現象,也有一說是說天上出現「七政齊一」即五顆行星再加上太陽、月亮二星,排列成一直線的天文現象,於是就把該年定為第一個甲子年,也就是上元一運的開始,然後每二十年即換運。故采三元九運之說的風水家們,普遍認為三元九運的原理應與天上星辰的運行周期有關。
有些研究者則指出每二十年換運的原理應和土木二星交會的周期有關,因為土木二星各自以不同的周期繞著太陽運行,恰好也是每二十年交會一次。所以從第一次七政齊一之後,經過二十年,土木二星再度相逢,而元運也同時改換,之後每二十年土木二星交會而同時也更換一個運數。這個說法乍聽之下似乎頗有道理,但若仔細探究,則會發現其中有謬誤矛盾之處,與現代天文學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不符合的。
土木二星每二十年交會一次這一點雖然沒錯,但其交會之年若對照六十甲子紀年,則會發現一定是在庚辰、庚子、庚申這三個年份交會,而這三個年份均非元運改換之年。一運起於甲子年,經過二十年後,是在甲申年進入二運,再經二十年,則是在甲辰年入三運,之後又再等到下一輪的甲子年開始走四運,所以元運的替換必定在甲子、甲申、甲辰這三個年份,而此三年並非土木二星交會之年。實際上應該是說,元運更換之後要再過十六年土木二星才交會,或者說土木二星交會之後要再過四年才真正換運。
兩元八運之說,雖不如三元九運之廣為人知,但這套理論也並非近人憑空發明,而是有其源遠流長的傳承和實際應用的效驗,只是一直很少有人為此說著述闡揚,廣為宣傳,所以識者不多。就目前可見的資料來看,則有'元運發微』(盧朴民國四年著)、'元空法鑒』(曾懷玉清道光十九年著)、'增釋地理冰海』(清光緒年間.高守中原著,民國.抱朴齋主重編)、以及'乾坤國寶』(據說為楊筠松之嫡傳後代子孫楊藏華著,於清末民初傳至台灣)等書,其中都有與兩元八運有關的論述,可見此說之其來有自。
山運與水運之分
玄空風水理論依照元運的不同,而將四面八方劃分為生旺衰死等不同的磁場能量,再配合巒頭上山水分布的狀況,即山要位於旺方,可以旺人丁,得貴氣,而水要位於衰方,可大發財利。一般而言,在某運當中,山或水位於何方位上,其吉凶如何,均以該運的吉凶法則去推斷,其「有效期間」就是從該運的起始之年到該運的結束之年這段期間,山與水在這有效期間內,均以該運的法則來看,到了下一運,山與水才改用新運的法則來斷吉凶,這是一種大原則。
可是在談養吾的玄空六法中,卻很特別地提出一種山運和水運分開的理論。也就是說山有山的運程,水有水的運程,各自分開來走,所以可能在某一年的時候,山的運程已進入八運,可是對水而言卻仍在走七運,此時就不能只用八運之法則來一體論斷山水之吉凶,也不能光用七運法則來論山水之吉凶,而必須以八運論山,以七運論水。
某方位上有山,此山哪一年開始論吉,哪一年開始論凶,就要根據山運的時間法則來推算。若某方位有水,此水哪一年開始旺,哪一年開始衰,則要依水運的時間法則來推算。所以山運和水運是兩條不同的時間流程。當我們要精確判斷山水的吉凶影響是從哪一年開始,哪一年結束的時候,就要分別應用山運水運的時間法則去推算。
將山運水運分開計算的理論,在談養吾之前,盧朴所著之'元運發微』一書中就已明白提出,其法是以運數配先天卦及洛書,取相對之兩卦來分別計算山運和水運的年數。例如一運就取洛書一宮配先天坤卦,來計算山運的年數,而取其對面九宮配先天乾卦來計算水運年數。依兩元八運法則,坤卦有十八年,乾卦二十七年,所以一運的山運有十八年而水運有二十七年,兩者皆從甲子年開始,到第十八年辛巳年時一運的山運就結束而要進入二運了,可是水運仍在一運,要再過九年到庚寅年時一運水運才結束。這是'元運發微』書中計算山水兩運的方法。
談養吾雖然也采山水兩運分開的理論,但有趣的是,他的計算方式和'元運發微』不同,而且是完全相反。'玄空本義』辨元運章:「如以乾坤一卦之水火而言,坎水為上元一運之正神,龍(即山運)旺二十七年,離火為零神,水(即水運)旺一十八年,如以下元末運論,離火為正神,龍旺一十八年,坎水為零神,水旺二十七年。」此處即指出一運的山運是二十七年,水運則有十八年,如果仔細研究'玄空本義』書中提及有關山運水運起迄年份的線索,就會發現,談氏所說的山運,其實就是'元運發微』中的水運,而談氏所說的水運,恰好就是'元運發微』中的山運。為何會出現這種相反的情況呢?談氏是如何推算其山水兩運的年數呢?談養吾在書中沒有說明,可能是視為秘鑰而藏訣吧。
其實談養吾的山水運排法,是根據易經卦理,配合玄空理論的山水兩片之說,以及先後天形氣相合的原理所推導出來的。關於這部份的內容,目前尚未見到任何相關著作有所探討和解釋,故筆者特於本書的第三章中以文字配合圖解做詳細的說明。
大金龍與零神正神
對於金龍一辭的涵義,各風水學派都有自己的一套詮釋方法,談養吾提出玄空六法的理論,其中非常重要的部份就是有關大金龍的意義及其在實際應用上的要訣,一切吉凶旺衰的判定,都要從「先看金龍動不動」開始。
談氏玄空六法以五黃為大金龍,在不同的運中,大金龍的位置也不一樣,其推算之法是先以運數入中宮,然後分陰陽,一三七九運為奇數為陽,二四六八運為偶數為陰,陽則順行,即順著洛書九宮數的次序排列,例如一入中,順行則二到干宮,三到兌,四到艮,五到離宮,所以一運時大金龍在離。陰數逆行,例如二運則二入中宮,逆行則三到巽宮,四到震,五黃到坤宮,所以二運時大金龍在坤宮。
求出大金龍的位置,目的是為了判斷該運中何處為動氣之方位,則在此方位上開門引路納氣,或配置水口、路口等動氣之型態,可以旺財,即所謂「動得金龍永不窮」之義。在玄空飛星派的理論中,是以運星入中並且一律順排九宮,然後看五黃落在何宮方位,該方位即動氣方,有水可旺財。以此法則推五黃之方,會發現五黃必定位於該運基本宮之對面,例如一運基本宮為坎,則五黃就落在其對面的離宮,同理二運五黃在坤之對面的艮宮,三運五黃在兌宮。而談氏玄空六法因為有陰陽順逆之區分,所以五黃的位置不是固定在對面宮位,而是一三七九奇數運時才落在對面宮,而二四六八偶數運時,五黃則會落在基本宮,就以目前八運來看,以飛星派的理論推之,則五黃在坤宮,而以談氏玄空六法之理則五黃在艮宮,兩者剛好相反,這是談氏玄空六法與玄空飛星派之間很大的差異,會導致吉凶的判斷完全相反。
在談養吾的玄空六法理論中,求出五黃大金龍的位置,其真正重要的意義是用以判斷零神正神的分布狀況。在飛星派的理論中,是以當運之基本宮位為正神,對面宮(五黃方)為零神,所以正神與零神各佔一個方位。而談養吾的玄空六法中,正神與零神在八方之中各佔四位,其理是以五黃大金龍的所在宮為准,然後按元運之上下、八卦之陰陽、以及山水動靜雌雄之理將之分成兩組,此即「兩片」之說,所謂上元一片、下元一片,陰一片、陽一片,山一片、水一片均是此理。以目前八運而言,五黃大金龍在後天艮宮即先天震卦,所以與震卦同一組的干、坎、艮均為零神,而相對的坤、巽、離、兌則為正神,轉換為後天卦方位即北方一宮、西南二宮、東方三宮、東南四宮此四個方位為正神方,宜靜不宜動,有山可旺人丁而發貴;西北六宮、西方七宮、東北八宮、南方九宮此四個方位為零神方,宜動不宜靜,有水可以旺財。
納氣與立向
陽宅的重點在於納氣,古代的房子幾乎都是合院型式,房子的正面和背面分得很清楚,大門開在正面,為主要納氣口,背面則封閉,甚至連窗戶都沒有。這種房屋的型態若采「坐正向零」的坐向角度,必能符合零神方動氣,正神方安靜的吉利法則而能納得生旺之氣入宅。
但現今的住宅房屋因為受到西方現代建築設計風格的影響,已很少採用合院的形式了,為了符合現代人生活空間上的需求,並且表現出建築師個人的設計理念,房屋的造型遂呈多樣化的面貌,甚至常常連正面和背面都不易區分,就算仍可分出正背面,大門也不一定都開在正面,從側面或背面進出的也不乏其例。
在這種情況下,仍然采坐正向零的坐向角度可不見得是吉利的。因為雖然房子的正面朝著零神方,但最重要的納氣口大門卻可能開在側面或背面的正神方,結果引來衰死之氣而破財傷丁。所以談養吾玄空六法提出,吉凶之判斷是以納氣口的位置是否符合零正動靜的法則來看的,而不是以房屋是否坐正向零或坐零向正來判斷。所以談養吾在'玄空本義』中說:「陽宅即立極復雜,各間有各間納氣重輕緩急之不同,各層有各層納氣之不同,不論宅之坐向,專論納氣方位之合時不合時,坐向之得失無關也。」又說:「如門路或動氣方,為當運生旺之方,則南北東西,任何坐向均吉。如為衰死之氣,則任何坐向均凶,不系乎坐向,全系乎此方之宜動宜靜也。」
在玄空六法的理論中,雖然指出屋宅坐向的吉凶與坐正向零或坐零向正無關,但其實並非完全不考慮坐向,坐向本身雖與零正無關,卻與「城門」一訣有密切的關系,此點容後再述。
挨星
星者乃指九星,即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等。關於挨星的內容,各家風水學派都有自己的一套法則,但總歸而言,所謂挨星就是透過某種推算方法,將九星分布於各個方位上,再看生旺之星在什麼方位,衰死之星在什麼方位,據此判斷龍向山水之吉凶。
談養吾玄空六法的挨星法則是根據先天八卦抽爻換象之卦理推演而來。玄空六法采二十四山方位,所以要先求出二十四山經抽爻換象之後各配以何卦。以壬子癸三山為例,壬子癸在先天坤卦宮,坤卦下爻變(與乾卦交換下爻)即成震卦,配於癸山,坤卦中爻變(與乾卦交換中爻)即成坎卦,配於子山,坤卦上爻變(與乾卦交換上爻)即成艮卦,配於壬山。故先天之坤經由與干交媾,抽爻換象之後即生出震、坎、艮三個子息卦,分別配於癸、子、壬三山。其餘各山亦根據這個法則求得相配之卦。
先天八卦彼此交媾經抽爻換象生出子息卦配於二十四山,這是第一步,接下來則是卦配星的原理,這是將後天卦、九星次序與洛書九宮結合起來所得到的結果。例如癸配震卦,後天震卦在洛書九宮中位於第三宮,而第三宮之九星為祿存,故癸之挨星為祿存。子配坎卦,後天坎卦位於洛書第一宮,而第一宮之九星為貪狼,故子之挨星為貪狼。壬配艮卦,後天艮卦位於洛書第八宮,而第八宮之九星為左輔,故壬之挨星為左輔。此即二十四山先經爻變求得配卦,再依卦配星原理求得挨星。二十四山的挨星求出之後,就可以和元運衰旺、大金龍、零神正神、山水動靜雌雄等原理結合起來,對於各方位之吉凶做更精密、更准確的分析。
以金龍零正的原理來看,目前八運,大金龍在東北艮方,所以東北、西北、西方、南方為零神方,此處有水、有動氣口為吉;北方、西南、東方、東南為正神方,此處有山為吉。今有一棟房子,坐西南朝東北,大門開在東北方,若以金龍零正的法則來看,是符合納氣口(大門)在零神方(東北)的旺財格局,如果房子的後方又有山巒崗埠,則還能旺人丁。可是實際卻非如此,未見旺財旺丁之應,僅平平而已,這是什麼緣故?
蓋金龍零正之法,是判斷吉凶的大原則,符合此原則之格局,必能避凶免禍,但若要進一步發旺財丁,那就必須從二十四山的挨星上去做更精確的分析了。以前例而言,東北方確為零神方,開門納氣為吉,但東北方還可進一步分為丑、艮、寅三方,這三方在納吉發旺的程度上其實是有差別的,必須根據挨星加以辨別,否則僅以八方來斷吉凶即可,何必再分為二十四山。二十四山挨星的奧義就是要分析出同一卦宮所管的三山之中,何者最吉,何者次吉,何者發於現在,何者旺於將來,何者旺運已過,僅得平安而已。如此則納氣口就必須仔細地安排調整方位,以獲得最好的結果。仍以丑艮寅三方為例,丑挨星為右弼,有水發於一運,艮挨星為破軍,有水發於三運,寅挨星為文曲和巨門,有水發於六運和八運。故以挨星之山水元運取用秘訣來看,東北方之大門應開在寅方,才會於八運時旺財,若開在丑、艮二方,則旺運未至,故不能旺財僅得平安而已。
不同體系的卦配星原理
玄空六法以先天八卦抽爻換象配二十四山,再配以貪狼九星,而視為挨星秘訣。這套挨星法訣與章仲山、沈竹礽等人所使用的九宮山向飛星之法大不相同。談養吾自述此法得自李虔虛道長所傳,在談養吾寫「玄空本義」大力倡導此二十四山抽爻換象挨星法之前,堪輿界中鮮少有人知道此法,少數從明清以前流傳下來的古傳善本書籍當中,或可看見隻字片語或浮光掠影的圖像,但大都語焉不詳或解說模糊,讓人如墜五里霧中。
在少數流傳下來的古書之中,有提到這種先天八卦抽爻換象配二十四山的理論者,以「元空法鑒」一書最受堪輿界的重視。元空法鑒成書於清朝道光十九年,作者曾懷玉,全書以圖為主,配以精簡的文字說明,全書重點在於金龍四大水口的推算,以及水口與立向選擇的關系。其核心理論其實與談養吾之玄空理論有所差異,但是其中的「八卦變易圖」就是在講先天八卦抽爻換象的原理和過程,而另一幅「雌雄交媾生男女配九星圖」其實就是各卦配上九星所構成的挨星圖,可是當我們把這張圖與玄空本義中的挨星圖相對照時,就會發現,這兩張圖中各卦所配的九星是不一樣的。
在元空法鑒書中,其卦配星的方式是:震卦貪狼,艮卦巨門,坎卦祿存,坤卦文曲,廉貞在中宮無卦,乾卦武曲,兌卦破軍,巽卦左輔,離卦右弼。
這種卦與九星的配法,乍看之下很難立即從中理出規則來,讓人難以明了為什麼要這樣配。但是我們卻又發現並非只有元空法鑒一書才有這種配法,另外在「地理冰海」(成書於清光緒年間,作者高守中)這本書中也是採用這種卦配星的方式,而且還編成了歌訣「九星所屬歌」,其訣曰:「震貪巽輔兩隅分,艮巨門兮兌破軍,離巳中央為右弼,即知坎戊祿存星,地理取通山澤氣,山澤通處是乾坤,陽盡干剛為武曲,陰皆坤順乃文明。」而近人陳夢國所著之「中國絕學˙玄宗如意理氣正宗入門深造」一書中,雖語多保留,以天機秘訣視之而不肯輕泄,但通閱全書就會發現其所用之挨星法與元空法鑒是相同的。可見這套卦配星的理論是其來有自,據元空法鑒所言,可能來自於「蓮池心法」的傳承。
至於這套挨星法是如何推演出來的呢?元空法鑒書中對於這個部份只簡單的說:「此圖九星以先天為主」其實它的背後有繁復的理氣推演過程,是根據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及易經的理論所導出,當中隱含有「顛倒」及「形氣相合」的道理,筆者也已將這整套卦配星的推演過成,於本書第四章中以圖文配合的方式完全地揭露。
城門訣
青囊奧語中說:「八國城門鎖正氣」,都天寶照經中也提到:「五星一訣非真術,城門一訣最為良,識得五星城門訣,立宅安墳大吉昌」,所以「城門訣」便成為風水中一項重要的理論。但城門訣的實際內容為何,青囊、都天寶照、天玉等等古傳經典之中並無清楚的說明,於是歷代各家風水門派便根據古經中這寥寥數語,各自做詮釋和理論推演,所以各派風水對「城門訣」的解釋和應用法則也都不同。
『陸』 有誰了解一點風水學中的「九宮飛星法」
風水之九宮飛星法
九宮飛星圖、或稱玄空飛星圖、紫元飛白圖,而判斷宅命的方法。所以有將:九宮飛星圖、玄空飛星圖、紫元飛白圖俗稱為宅命圖的。宅命圖是將洛書配九星,變形為九宮,再按照順和逆排布,由此而形成不同的星曜組合。洛書的九個數與九星相配,代表北斗七星與左輔右弼輪流值班及氣場的運動規律。中國風水學將這一規律抽象為九個數字元號方便簡化運算,頗似西方現代數學、物理學、化學等的代表符號。請注意此處用的是後天八卦規律。
九宮按洛書排布,飛星軌跡由中宮作起點,然後按照洛書數序飛移,因此,飛星軌跡又稱洛書軌跡(洛書步法)。
順飛:數字由小到大排列。逆飛:數字由大到小排列。
順逆飛排列順序,按洛書由中一乾一兌一良一離一坎一坤一震一中排列。
1)三元九運 由黃帝始,使用六十甲子干支來推演歷法,直至今天,已有七十八個花甲。一元分三運,一運為二十年。
一元:一個花甲六十年;一元分三運,一運為二十年;
正元:三個花甲一百八十年;正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又叫三元。每一正元有九運;
大元:三個三元五百四十年;
一運:又分為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及九紫運,一直循環不息。
現將最近"二元九運表"列出:
上元
一運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運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運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四運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中元
五運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運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七運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下元
八運2004年--20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九運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2)九宮飛星圖 九宮飛星圖,或稱宅命圖,由三個星盤組成:運盤、山盤和向盤。九宮飛星盤排布順序,首先排"運盤"。
首先排"運盤" 以運星入中官順飛。例如:下元七運(1984-2003年),將七赤星納入中宮順飛(運星,一般不論陽順陰逆,一概順飛)。一般,盤中只寫星的數,不填星所主的顏色及星名。如"七赤星"便只填"七"字。
排"山盤飛星" 以運盤坐方飛星排人中宮(左上方),以坐方飛星三元龍陰陽定順逆軌跡,逢陽順飛,逢陰逆飛。排除山盤。
排"向盤"飛星 以"運盤"向方飛星排入中宮(右上方),再以向方飛星的二元龍陰陽決定順逆軌跡,逢陽順飛,逢陰逆飛。
運盤--現時為1997年,是下元七運,以七人中順飛。
山盤--因宅坐方為酉,在圖為九紫;以九紫布入中宮。查二十四山方點陣圖或三元龍表,酉位屬陰逆,此宅坐酉屬陰逆,故以九紫人中逆飛:9-8-7-6-5-4-3-2-1-9,按中-乾-兌-良-離-坎-震-巽-中排列。
向盤--因宅向為卯在七運九宮圖中為五黃,以五布入中官,查二十四山方點陣圖及三元龍表,卯為陰,故5黃人中宮逆飛。
『柒』 風水中的三運指的是什麼
指的是上元第60年,三運所謂就是;三碧;代表方位震 離宮
『捌』 請問古代人(干支歷)怎麼確定年份是哪一年 比如現在是2017年(干支歷:丁
所我所知, 古代人所用的干支歷還存在三元九運一個說法, 比如2017年屬於下元八白土運.三元九運是中國劃分大時間的方法,自古便記載於黃歷上,並結合干支歷使用,多用於風水學上。
中國古代先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經過漫長時期的觀測,發現太陽系各大行星的運轉規律與地球上的自然和人事現象的運動變化規律之間存在著某種內在規律性聯系,特別是木星和土星的運行規律對地球影響很大。古人洞悉這一天機,以一百八十年作為一個正元,每一正元包括三個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元六十年,再分為三個運,每運為二十年,即上元是一運、二運、三運,中元是四運、五運、六運,下元是七運、八運、九運,從而構成了完整的三元和九運體系。
例如: 現在是農歷 二零一七(雞)年七月初六 巳時 ,那麼對應古代人的干支歷是:丁酉年 戊申月 丙戌日 癸巳時. 三元九運是下元八白土運.
『玖』 風水學家稱的「三元九運」是什麼意思
三元九運總共是180年。而這三元,又分成上元,中元,下元。一元恰好60年,正好一個甲子。
上元:甲子年到癸亥年,包含一、二、三運。
中元:甲子年到癸亥年,包含四、五、六運。
下元:甲子年到癸亥年,包含七、八、九運。這個一到九運,在玄空中古人把它和玄空九星配合。
上元一運甲子甲戌二十年,配合一白,叫一白運。
上元二運甲申甲午二十年,配合二黑,叫二黑運。
上元三運甲辰甲寅二十年,配合三碧,叫三碧運。
中元一運甲子甲戌二十年,配合四綠,叫四綠運。
中元二運甲申甲午二十年,配合五黃,叫五黃運。
中元三運甲辰甲寅二十年,配合六白,叫六白運。
下元一運甲子甲戌二十年,配合七赤,叫七赤運。
下元二運甲申甲午二十年,配合八白,叫八白運。
下元三運甲辰甲寅二十年,配合九紫,叫九紫運。
從1984到2004,走的是下元七赤運。七赤破軍星當令,對應的是八卦中的兌卦。從七赤運可以看出這二十年世界的大概:破軍當令,是世界大變革的時期,破壞大於建設;對應兌卦,兌為折毀,兌為口舌,兌也為刀兵。在人事上,兌為少女(中國體育,少女強於男人),兌為五術,在這二十年間,五術發展迅速。這些分析大家只要熟悉八卦當可自行推出更多。
『拾』 無常派玄空風水特點有哪些
無常派玄空風水特點有哪些
鑒往知來冊
百家號|02-13 12:34
關注
風水大家們表示,傳世的玄空地理中,以無常派最為靈驗。玄空風水有哪些派別?無常派玄空風水有什麼特點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無常派玄空風水最細致解讀玄空,一般來說,玄指天,表示時間,空指地,表示空間。沈氏認為,玄者,一也,空之憑借,即竅也。竅有九,故曰九竅。是玄空二字,至一至九之謂。一至九,即九星,玄空術,即九星飛布原理在風水羅盤上的具體運用。理論基礎即是秦、漢以來流行的九宮八卦之說與九星術。無常,指江蘇無錫和常州兩地名,此派因宗江蘇無錫玄空地理大師章仲山而得名。正玄空理氣風水自東晉郭璞,傳世著作有《葬書》和《青囊經》,至唐代丘延翰、楊筠松,宋初陳摶傳授吳克誠,再至吳景鸞,元末明初冷謙、目講師。明末清初蔣大鴻得無極真人、吳天柱和武夷道人傳授,之後有范宜賓、朱小鶴、尹一勺、張心言、蔡岷山,再傳至清代無錫章仲山,民國沈紹勛、孔昭蘇、談養吾、吳師青、沈祖綿、尤雪行(演本大師),近現代王亭之、鍾義明等。玄空學自晉至清一千多年後,至沈紹勛才著書公開於世。在傳世的玄空地理中,以無常派最為靈驗。
玄空地理特點,以《易學》中的河洛、太極、八卦理論為根本,應用上有很多獨特創舉,與其他門派差別很大。(一)首重時空的周期性。元運是玄空地理的靈魂,其推地運以20年為一運,三運60年為一元,180年為三元。故又稱三元玄空地理。玄空地理認為地運是有周期性的,自然界的山水、方位是不變的,而往來於天地間的氣卻是變動的。此派能夠揭示氣運周期性吉凶變化原因、奧秘的本領,是其他風水派所做不到的。(二)用九宮挨星分辨吉凶。玄空地理運用九宮挨星法,以分辨山向及周圍山水的旺衰,配合形局,並看向星與山星會合的吉凶,來判斷丁、財、貴、秀、賢、愚、疾厄、房分等均十分靈驗。(三)羅經用法不同。一般羅經有三盤,正針(內圈)為地盤,中針(中圈)為人盤,縫針(外圈)為天盤。三合派以正針格龍、立向,中針消砂,縫針納水。也有些人竟用中針和縫針來立向,是錯誤的。玄空地理一律都用正針。(正針以地磁方位為坐標)(四)收山、收水方法特殊。玄空地理注重將山星的生、旺氣排到山,退、死、煞氣排到水;將向星的生、旺氣排到水,退、死、煞氣排到山,這樣才為收得山來,出得煞去,正神正位裝,撥水入零堂。(五)反、伏吟解釋。玄空地理把當山向挨星與元旦盤相同時,稱為伏吟,相反時稱為反吟。反、伏吟當令時尚可,失令時則發禍猛烈,這現象只有用玄空地理理論才能作出解釋。(六)分金方法特別。流行的120分金,是指每山作5格分金,二十四山共有120分金。玄空地理將每山中間三格範圍內的稱為下卦,最左和最右一格稱為替卦或起星。在用法上,下卦和替卦的差別很大,這是玄空地理的創舉。
二、玄空風水六大派簡介清末一百七十年間,治玄空地理者分六大派。唯有章仲山獨悟玄空飛星風水真締,名滿大江南北三十年。1、無常派,宗章仲山。民國以後,沈祖綿與江志伊、王則先,搜集先德遺著,增以秘本,編著《沈氏玄空學》、《地理疑義答問》、《玄空古義四種通釋》、《玄空捷訣》。尤雪行、榮柏雲著《宅運新案》、《二宅實驗》、《人間天眼指南》。劉訓升著《陰陽學》,談養吾著《大玄空路透》、《大玄空實驗》、《辨正新解》,孔昭蘇著《孔氏玄空寶鑒》。2、滇南派,宗范宜賓,名寅旭,號半池,一七五八年著《乾坤法竅》。3、蘇州派,宗朱小鶴,著《地理辨正補》。4、上虞派,宗徐迪惠,號鹿苑,浙江上虞人。端木國瑚著有《地理元文》。5、湘楚派,宗尹有本(尹一勺),一八零六年著《四秘全書》。湘陰人蔣國,字宗城,號雲庵,一八一四年著《地理正宗》。江西南安人鄧恭,字仙卿,號夢覺山人,著《地理知本金鎖秘》、《地理黃金屋》。
6、廣東派,宗蔡岷山,名本江,號東瑚散人,澄海東湖鄉人,著《辨正求真》。其子蔡書雲,字麟士,著有《巒頭心法圖訣》。吳師青著《地學鐵骨秘》,孔昭蘇著《孔氏玄空寶鑒》,劉禮讓著《三元地理一脈真傳》,王亭之(談錫永)著《中州派玄空學》。此外,還有楊藏華的「先後天派」,著有《乾坤國寶》、《劈破荊山》、《總斷黃金策》》。言易經卦理者尚有張心言,字綺石,江蘇鹽城人,一八二七年著《地理辨正疏》,後人稱六十四卦「易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