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山海拔是多少米
黃山海拔:1864.8米(蓮花峰)。
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1)黃山區地理溪村海拔多少米擴展閱讀:
黃山位於安徽南部黃山市境內,山境南北長約40千米,東西寬約30千米,總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
其中,黃山風景區面積160.6平方千米,地跨東經118°01'—118°17',北緯30°01'—30°18',東起黃獅,西至小嶺腳,北始二龍橋,南達湯口鎮,分為溫泉、雲谷、玉屏、北海、松谷、釣橋、浮溪、洋湖、福固九個管理區。
緩沖區面積490.9平方千米,以與景區相鄰的五鎮一場(黃山區湯口鎮、譚家橋鎮、三口鎮、耿城鎮、焦村鎮和洋湖林場)的行政邊界為界。
❷ "中國十大名山"各山海拔
中國最美十大名山:
1、南迦巴瓦峰(西藏)
2、貢嘎山(四川)
3、珠穆朗瑪峰(西藏)
4、梅里雪山(雲南)
5、黃山(安徽)
6、稻城三神山(四川)
7、喬戈里峰(新疆)
8、岡仁波齊峰(西藏)
9、泰山(山東)
10、峨眉山(四川)南迦巴瓦峰是喜馬拉雅山東端最高峰,海拔7756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是7000米級山峰中的最高的。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遮霧蓋,難以見其真容。
南迦巴瓦峰也叫那木卓巴爾山,藏語意為「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有「眾山之父」之稱。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南側,它是林芝、墨脫、米林的界山,處於喜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會合處。
南峰所在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地質的構造復雜板塊構造運動強烈,造成南峰地區山壁聳立、地震、雪崩不斷,攀登難度極大,反而使南迦巴瓦很長時間以來成為未被人類登上的最高的一座「處女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聯合登山隊登頂成功。南迦巴瓦在藏語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後一個名字來源於《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在這段中將南迦巴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由這些充滿陽剛的名字里,我們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剛烈與不可征服。
南迦巴瓦峰充滿了神奇的傳說,因為其主峰高聳入雲,當地相傳天上的眾神時常降臨其上聚會和煨桑,那高空風造成的旗雲就是神們燃起的桑煙,據說山頂上還有神宮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峽谷地區的人們對這座陡峭險峻的山峰都有著無比的推崇和敬畏。
關於南迦巴瓦另外還有一個廣為外界所知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壘鎮守東南。弟弟加拉白壘勤奮好學武功高強,個子也是越長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之時將弟弟殺害,將他的頭顱丟了米林縣境內,化成了德拉山。上天為懲罰南迦巴瓦的罪過,於是罰他永遠駐守雅魯藏布江邊,永遠陪伴著被他殺害的弟弟。這個神話故事很生動地向我們解釋了這兩座山的特點:我們現在看到的加拉白壘峰頂永遠都是圓圓的形狀,那是因為它是一座無頭山:南迦巴瓦則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雲遮霧罩不讓外人一窺
貢嘎山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康定、九龍三縣境內,以貢嘎山為中心,由海螺溝、木格錯、五須海、貢嘎南坡等景區組成貢嘎山景區,面積l萬平方公里,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貢嘎山地區為少數民族地區,區內有貢嘎寺、塔公寺等藏傳佛教寺廟,遊客更可領略到藏族、彝族等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
貢嘎山是組成貢嘎山風景名勝區重要景點之,南北長約200公里,面積1000餘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556米,為世界第ll高峰,四川省的最高峰,被譽為蜀中「群山之王」。主峰及姊妹峰終年素裹銀裝,周圍林立著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群峰聳立、雪山相連,氣象萬千。
藏語「貢」是冰雪之意,「嘎」為白色,意為「白色冰山」。貢嘎山以冰川聞名,山麓有現代冰川159條,面積達39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洋性冰川最早發育地區之一。其中著名的有海螺溝一號冰川、貢巴冰川、巴旺冰川、燕子溝冰川和靡子溝冰川,冰層厚度達150-300米,十分壯觀。由於冰川的侵蝕,陡峭的山峰變為金字塔形,高聳入雲,直刺青天。
貢嘎山地勢高低懸殊,自下而上處於亞熱帶、暖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寒冷帶、冰雪帶7個氣候區,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氣候條件,形成了多層次的立體植物帶和特有的自然景觀。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低海拔、無人煙的坡麓地帶森林密布,鬱郁蔥蔥,生態環境原始,森林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小,植被完整,幾乎擁有從亞熱帶到高山寒帶能生存的所有植物物種,珍稀植物種類繁多,擁有植物4880餘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稀物種達400餘種,東部河谷地區還遺留了不少被稱為「活化石」的古老的動植物。而棲息在這里的野生動物達400餘種,珍稀保護動物有28種,堪稱世界野生動、植物的大觀園。
冰山湖泊星羅棋布,10多個高原湖泊分布於景區內。著名的有木格錯、五須海、人中海、巴旺海等,或在冰川腳下,或為森林環抱,水色清澈透明,保持著原始、秀麗的自然風貌,仿若「瑤池仙境」。
珠穆朗瑪峰是喜瑪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8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於東經 86.9°,北緯27.9°。地處中尼邊界東段,北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的定曰縣境內,南坡在尼泊爾王國境內,藏語稱 「珠穆朗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編繪的《皇輿全覽圖》中作「朱母朗馬阿林」],意為「神女第三」。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異常復雜。雪線高度:北坡為5800—6200米,南坡為5500—6100米。東北山脊、 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達7260米。冰川的補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又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生的冰崩雪崩區。
珠峰不僅巍峨宏大,而且氣勢磅礴。在它周圍20公里的范圍內,群峰林立,山巒疊障。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處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窮峰,東南面是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這些巨峰的外圍,還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遙遙相望: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爾和錫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奧友峰和 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形成了群峰來朝,峰頭洶涌的波瀾壯闊的場面
第四名「梅里雪山」它位於德欽縣東北約10公里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稱為「太子十三峰」。它是康巴藏族人民心中的聖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高達6740米,是雲南的第一高峰。太子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於世,早在30年代美國學者就稱贊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中日登山隊連續三次攀登,均未能達峰頂。卡格博峰下,冰斗、冰川連綿,猶如玉龍伸延,冰雪耀眼奪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現代冰川。山下的取登貢寺、袞瑪頂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 當地藏民視為「神山」,每年雲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藏民都要前來朝拜,有濃郁的藏族習俗,是人們登臨探險的旅遊聖地。
梅里雪山是雲南最壯觀的雪山山群,數百里冗立綿延的雪嶺雪峰,佔去德欽縣34.5%的面積。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各顯其姿,又緊緊相連。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雲南最高的山峰。迪慶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腳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跡,也將深厚的文化意蘊賦予了梅里雪山。從州府中甸乘車至德欽縣城,再往城東行數公里,就到了飛來寺。此時,作為梅里雪山主體雪蜂的太子十三蜂,就展現在視野里。若巧逢天氣晴朗,那清遠澄凈的藍天,映襯著高潔雄奇的雪峰,卡瓦 格博峰白色的鋒芒直指蒼宮。其左右排列的各個雪峰,都彷彿受其制約著,又彷彿是其摩下的不可分離的一個整體。
梅里雪山不僅有太子十三蜂,還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種雪域奇觀。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磧遍布,其中的明永恰冰川可謂最壯觀的冰川。此冰川從海拔5500米的地方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帶,長達8公里,寬至500多米,面積有73.5平方公里。此冰川號稱世界上少有的低緯度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
--第五名「黃山」
黃山屹立在中國安徽省南部,盤垣於歙、黟、太平、休寧四縣之間,方圓250平方公里,精華部分154平方公里。黃山原稱作黟山,因傳說軒轅皇帝曾在此修身煉丹,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黃山不僅以奇偉俏麗、靈秀多姿著稱於世,還是一座資源豐富、生態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和生態環境價值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屬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黃山現已成為中國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並與長江、長城、黃河並稱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
黃山為群山構造,「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神奇的冬景和壯美的日出,更讓遊客流連忘返。山中有名可數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們或崔嵬雄渾、或俊俏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巧然天成。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峰奇石奇松更奇,雲飛水飛山亦飛「,遍布峰壑的黃山松,破石而生,盤結於危岩峭壁之上,挺立於風崖絕壑之中,或雄壯挺拔,或婀娜多姿,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黃山無時不松,奇特的古松,難以勝數。最著名者有迎客松、卧龍松、探海松、黑虎松等30餘株。多少年來,它們抵禦風吹雨打,霜劍冰刀,吸取岩石中的點滴水分和營養,迎著陽光穩穩地屹立於峰崖之上。而黃山雲流動於千峰萬壑之間,或成濤濤雲海,浩瀚無際,或與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斕,壯美瑰麗。
第六名「稻城三神山」
稻城三神山即亞丁風景區,位於甘孜州南部稻城縣日瓦鄉境內,景區海拔2900米(貢嘎河口)至6032米(仙乃日峰),面積5.6萬公頃。景區以仙乃日、央邁勇、夏納多吉三座雪峰為核心區,北南向分布。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形成了獨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觀,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處自然生態系統。
仙乃日(藏語觀世間菩薩)、央邁勇(藏語文殊菩薩)、夏納多吉(藏語金剛手)三座雪山相距不遠,各自拔地而起,呈三角鼎立,藏傳佛教稱為「日松貢布」,意為三怙主神山。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邁勇海拔5958米,東峰夏納多吉海拔5958米,三座雪山峰峰形各異,但都潔白無瑕,一塵不染。山腰茫茫林海,飛泉瀑布於其間,山腳寬谷曲流,鑲嵌著明鏡般的湖泊。雪峰、冰川、森林、溪流、瀑布、草甸、湖泊有機地組合,野生動物出沒於其中,托出了一方靜謐的凈土。
三座神山蜚聲藏區,神山聖湖集於一體,除了它巍峨壯觀和周圍奇絕的自然風光,還有著神秘的宗教文化,是藏區的一處聖地,前來朝覲者絡繹不絕。
被喻為「閃光之山」的俄初山景區,以雲杉、紅杉、高山櫟為主的茫茫原始森林,高山草甸、溪流、峽谷,風景十分迷人。到了秋季,這一帶層林盡染,山巒、谷地、草原遍布紅葉、黃葉、綠葉,譜下了絢麗柔和、五彩斑斕的秋韻曲。
洛絨草場「日松貢布」三座神山環繞,貢嘎河從草場穿梭,林間溪流潺潺,與牧場木屋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令人們進入返樸歸真的境界。這里觀「日松貢布」三座神山盡收眼底。卡斯峽谷狹長深邃,谷台海拔3800米,谷底海拔2900米,谷內森林密布,怪石嵯峨,飛泉瀑布,吼聲震天。谷中霧靄變幻莫測造型各異的岩峰時現時隱,時如天宮,時如仙女下凡,時如天馬行空,騰雲駕霧,真可謂一大奇觀。
喬戈里」,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
喬戈里峰位於東經76。5度,北緯35。9度,座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一 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城縣境內。
喀喇昆侖山脈綿延數千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一般海拔在6000米以上。山脈上高峰密集,包括喬戈里峰在內,這里緊密相連地排列著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著名 高峰:喬戈里峰東側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還有加舒爾布魯木山,海拔8068米;加舒爾布魯木II峰,海拔8035米。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這里就佔了近三分之一。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 多座,北側的斯克洋坎力峰,海拔7545米,西側的斯潘德峰,海拔7385米;往下還有皇冠峰,海拔7295米。因此,這里就成了世界登山家們矚目的第二個登山中心。喬戈里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 為喀喇崑山脈主脊線。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峰巔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滿了雪 崩的溜槽痕跡。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積較大。北側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達45度以上。從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竟達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側的冰川叫喬戈里冰川,地形復雜多 變。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縫縱橫交錯。冰川西側山谷為陡峭岩壁,滾石、冰崩、雪崩頻繁。喬戈里峰兩側,就是長達44公里的音蘇蓋提冰川。
喬戈里峰地區不僅地形險惡氣候,氣候也十分惡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風送來 暖濕的氣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區的雨季。9月中旬以後至翌年4月中旬,強勁的西 風凜冽而至,帶來嚴酷的寒冬。峰頂的最低氣溫可達-50度,最大風速可達到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氣候禁區。在5月--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漲,進山困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6月初進山 ,其時河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是登頂的好時間。
岡仁波齊峰是岡底斯山的主峰,它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文中意為"濕婆的天堂"(濕婆為印度教主神),苯教便發源於此。每年來自印度、尼泊爾、不丹以及我國各大藏區的朝聖隊伍們絡繹不絕,更體現出此峰的神聖意味。至今,仍是一座無人征服的處女峰。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崗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該峰四壁分布極為鮮明對稱,形似圓冠金字塔(藏民稱像"石磨的把手"),特殊的山形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嘆。岡仁波齊峰經常是白雲繚繞,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
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岡仁波齊峰著名的標志: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岩層構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志,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
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岡仁波齊。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苯教時期,岡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苯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苯教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在公元前5-6世紀興起的耆那教中,崗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剎獲得解脫的地方。
幾個世紀以來,岡仁波齊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或者說至今還沒有人膽敢觸犯這座世界的中心。旅行者把目光投向這塊聖潔之地不過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不過人數依然不多。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為我國五嶽之東岳。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之譽。早在夏、商時代,就有72個君王來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秦始皇統一中國封禪泰山後,漢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繼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 歷代著名的文人學士,也都慕名相繼來此,贊頌泰山的詩詞、歌賦多達一千餘首。杜甫的<<望岳>>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詩。
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因而廟宇、名勝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僅有雄奇壯麗的山勢,而且有眾多的文物古跡,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頂更有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實乃一處名冠世界的文物寶庫和游覽勝地。1987年底,世界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委員會已將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泰山風景名勝以泰山主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泰山山體高大,形象雄偉。尤其是南坡,山勢陡峻,主峰突兀,山巒疊起,氣勢非凡,蘊藏著奇、險、秀、幽、奧、曠等自然景觀特點。人文景觀,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 三重空間。岱廟是山下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前連通天街,後接盤道,形成山城一體。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而由「人間」進入「天庭仙界」。
"五嶽之首」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燦爛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泰山自古便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歷朝歷代,無論誰當上皇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泰山也因此成為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名人宗師,都對泰山仰慕備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傳為佳話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峨眉山旅遊資源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為「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游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閑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
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 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 峨眉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約300人,寺廟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頂華藏寺、萬年寺……等。寺廟中的佛教造像 有泥塑、木雕、玉刻、銅鐵鑄、瓷製、脫紗等,造型生動,工藝精湛。如萬年寺的銅鑄「普賢騎象」,堪稱山中一絕,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彌陀佛銅像,三身佛銅像,報國寺內的脫紗七佛等,均為珍貴的佛教造像。還有貝葉經、華嚴銅塔、聖積晚鍾、金頂銅碑、普賢金印,均為珍貴的佛教文物。峨眉山佛教音樂豐富多彩,獨樹一幟。峨眉山武術作為中國武術三大流派之一享譽海內外。這些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❸ 浙江省各城市的海拔是多少及全省的海拔概況
1、寧波市:海拔4-5.8米
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市區海拔4-5.8米,郊區海拔為3.6-4米。地貌分為山地、丘陵、台地、谷(盆)地和平原。全市山地面積占陸域的24.9%,丘陵佔25.2%,台地佔1.5%,谷(盆)地佔8.1%,平原佔40.3%。
2、溫州市:海拔1611米
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相連,北和東北部與台州市接壤。全境介於北緯27度03分-28度36分、東經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間。
全市陸域面積1208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
境內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呈現梯形傾斜。綿亘有洞宮、括蒼、雁盪諸山脈,泰順的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全市最高峰。東部平原地區,人工河道縱橫交錯。
主要水系有甌江、飛雲江、螯江,境內大小河流150餘條。溫州陸地海岸線長355公里,有島嶼436個。海岸線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3、紹興市:海拔1194.6米
全境處於浙西山地丘陵、浙東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形成群山環繞、盆地內含、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徵,地形骨架呈「山」字形。
地貌可概括為「四山三盆二江一平原」,而在面積分配上,則表現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而下,最高點為位於諸暨境內海拔1194.6米的會稽山脈主峰東白山,最低點為海拔僅3.1米的諸暨「湖田」地區,中部多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和台地。
北部平原地表地貌比較單調,但地下空間比較復雜,發育了分布較復雜的淤泥層、軟土層和硬土層,為地表建築提供了多樣的建設基礎。
4、嘉興市:平均海拔3.7米
市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吳淞高程),其中秀洲區和嘉善北部最為低窪,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間,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餘個,零散分布在錢塘江杭州灣北岸一線,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點是位於海鹽與海寧交界處的高陽山。
市境為太湖邊的淺碟形窪地,地勢大致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由於數千年來人類的墾殖開發,平原被縱橫交錯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錯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種糧、湖盪養魚的立體地形結構,人工地貌明顯,水鄉特色濃郁。
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於北緯30度21分至31度2分與東經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間,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
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市境陸域東西長92公里,南北寬76公里,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5、台州市:高達1382.4米
地處浙江省沿海中部,東瀕東海,南鄰溫州,西連麗水、金華,北接紹興、寧波。陸地總面積9411平方公里,領海和內水面積約6910平方公里,台州市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間,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
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南面以雁盪山為屏,有括蒼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蒼山主峰米篩浪高達1382.4米,是浙東最高峰。椒江水系由西向東流經市區入台州灣。沿海區有椒北平原等三大平原為台州主要產糧區。
大陸海岸線長約740公里,島嶼928個,海島岸線長約941公里,島陸域面積約273.76平方公里,主要有台州列島和東磯列島等。最大島嶼為玉環島,現與大陸相連,人口569萬,其中市區人口152萬。市區由椒江、黃岩、路橋3個區組成,轄臨海、溫嶺、玉環3個縣級市和天台、仙居、三門3個縣。
6、湖州市:海拔1587米
地勢大致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多山,最高峰龍王山海拔1587米。東部為平原水網區,平均海拔僅3米左右。有東苕溪、西苕溪等眾多河流。湖州的地形,西倚天目山脈,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其中龍王山高1587米。
7、杭州市:海拔: 19米
地理坐標為坐標為東經118°21′-120°30′,北緯29°11′-30°33′。市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2′,北緯30°16′。
杭州的城市原點(零公里標志)設在上城區紫薇園坐標原點。紫薇園坐標原點從1913年開始就作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內的建築、道路、水系及名勝古跡,都可根據該原點標出方位和與原點的距離。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密布,物產豐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8、金華市:海拔1560.2米
境內干米以上的山峰有208座。位於武義與遂昌交界處的牛頭山主峰,海拔1560.2米,為金華市最高峰。境內山地以500-1000米低山為主,分布在南北兩側。
金華地處金衢盆地東段,為浙中丘陵盆地地區,地勢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環山夾一川,盆地錯落涵三江」是金華地貌的基本特徵。
市境的東、東北有大盤山、會稽山,南屬仙霞嶺,北、西北接龍門山及千里崗山脈。山地內側散布起伏相對和緩的丘陵,以江山——紹興斷裂帶為界又分為北部丘陵和中部丘陵,市境的中部,以金衢盆地東段為主體,四周鑲嵌著武義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間小盆地,
整個大盆地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西面開口,由盆周向盆地中心呈現出中山、低山、丘陵崗地、河谷平原階梯式層狀分布的特點。盆地底部是寬闊不一的沖積平原,地勢低平。
上游東陽江自東而西流經東陽、義烏、金東區,再匯合武義江而成金華江,其北流在蘭溪城區匯入蘭江。蘭江北流至將軍岩入建德市境。將軍岩海拔22米,為金華市最低點。
9、麗水市:海拔7米
麗水市位於浙閩隆起區組成部分,山脈屬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嶺、洞宮山、括蒼山,呈西南向東北走向,分別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東北部。
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573座,1500米以上山峰244座,其中,龍泉市鳳陽山黃茅尖海拔1929米,慶元縣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別為江浙第一、第二高峰。
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以中山為主,間有低山、丘陵和山間谷地;東北部以低山為主,間有中山及河谷盆地。最低處為青田縣溫溪鎮,海拔7米。
中國生態第一市——麗水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市域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占浙江省陸地面積的1/6,是全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全市戶籍人口269.27萬人,現轄蓮都區、龍泉市、青田縣、雲和縣、慶元縣、縉雲縣、遂昌縣、松陽縣、景寧縣,
9個縣(市、區)均為革命老根據地縣,景寧縣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和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曾八次深入麗水調研,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推動麗水逐步成為名副其實的「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長壽之鄉」。
10、舟山市:海拔544米
舟山市境地質構造復雜。地層大部分為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火山———沉積岩所覆蓋,偶見上古生界變質岩系露頭,新生界第四系分布在各島邊緣。
境內廣布巨厚的中生代火山岩,有火山噴岩、侵入岩、變質岩三大類。群島呈西南-東北走向排列,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南部島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島小,地勢低,分布稀疏。島上丘陵起伏,高丘佔9%,低丘佔61%,平原30%,形成不同土壤類型及農作利用格局。
桃花島對峙山為最高峰,海拔544米。多數島嶼山峰在海拔200米以下,南半地勢差400米。海岸線總長2444千米,其中基岩海岸1855千米,人工海岸(海塘)530千米,砂礫海岸50千米,泥質海岸(塗)13千米。水深15米以上岸線200.7千米,水深20米以上岸線103.7千米。
舟山市位於長江口南測、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海域。舟山群島由嵊泗列島、馬鞍列島、崎嶇列島、川湖列島、中街山列島、浪崗山列島、七姊八妹列島、火山列島和梅散列島組成。
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21°30′~123°25′,北緯29°32′~31°04′。東瀕太平洋,南接象山縣海界,西臨杭州灣,北與上海市海界相接。境域東西長182千米,南北寬169千米,總面積2.22萬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千米。4696個島礁陸地總面積1440.2平方千米,有島嶼1390個。
(3)黃山區地理溪村海拔多少米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的1.1%,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4.63%,平坦地佔20.32%,河流和湖泊佔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
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省最高峰。
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寧紹平原(寧波、紹興)、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
❹ 黃山的海拔是多少
黃山可以根據主峰蓮花峰的海拔推斷出其海拔高度即高達1864.8米。
❺ 求「紅溪村」在哪具體地址
紅溪村處於板溪鄉政府東南方向1.5公里處,村辦公大樓位於紅溪村二組,海拔740米,除了中溪海拔1000多米外,其餘地方都在800米之下。是一個氣候適宜,土地肥沃,交通 ... 紅溪村地處板溪鄉鄉政府東南方向1.5公里處,幅員面積6平方公里,是原來紅杏村、中溪村與九打村合並一起,現有村民小組十個, 祝你好運
採納哦
❻ 新昌縣中溪村海拔多少米
海拔:360.06米
網路地圖:29.3800793666,121.1986101366
騰訊高德:29.3737300000,121.1922100000
圖吧地圖:29.3694859100,121.1879942000
谷歌地球:29.3762759100,121.1878742000
北緯N29°22′34.59″ 東經E121°11′16.35″
海拔:360.06米
靠近: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
中溪村
參考: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巧英鄉中溪村西北方向
❼ 黃山簡介
簡介:
黃山(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
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盪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
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於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7)黃山區地理溪村海拔多少米擴展閱讀
黃山,簡稱徽或黃,安徽省地級市,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西南與江西省景德鎮市、婺源縣交界,東南與浙江省開化、淳安、臨安縣為鄰,東北與安徽省宣城市的績溪、旌德、涇縣接壤,西北與池州市的石台、青陽、東至縣毗鄰。1987年廢除徽州建制,以境內山嶽「黃山」之名設立地級市。
黃山市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轄3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總人口137.37萬人。2015年,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0.9億元,比2014年增長6.1%。
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屬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地形以山地為主,境內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長,熱量豐富。
黃山古稱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響深遠,徽劇是京劇的前身,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黃山市境內的黃山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為世界文化遺產。
❽ 黃山的資料
黃山屹立在中國安徽省南部(北緯30度1分,東經118度1分),盤垣於歙、黟、太平、休寧四縣之間,方圓250平方公里,精華部份154平方公里。黃山原稱作黟山,因傳說軒轅皇帝曾在此修身煉 丹,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黃山不僅以奇偉俏麗、靈秀多姿著稱於世,還是一座資源豐富、生態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和生態環境價值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屬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黃山現已成為中國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並與長江、長城、黃河並稱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
黃山為群山構造,「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神奇的冬景和壯美的日出,更讓遊客流連忘返。山中有名可數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們或崔嵬雄渾、或俊俏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巧然天成。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峰奇石奇松更奇,雲飛水飛山亦飛「,遍布峰壑的黃山松,破石而生,盤結於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余風牙決壑之中,或雄壯挺拔,或婀娜多姿,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黃山無時不松,奇特的古松,難以勝數。最著名者有迎客松、卧龍松、探海松、黑虎松等30餘株。多少年來,它們抵禦風吹雨打,霜劍冰刀,吸取岩石中的點滴水分和營養,迎著陽光穩穩地屹立於峰崖之上。而黃山雲流動於千峰萬壑之間,或成濤濤雲海,浩瀚無際,或與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斕,壯美瑰麗。
黃山溫泉,古稱「靈泉」、「湯泉」、「硃砂泉」,水質清澈,可飲可浴,是黃山一絕。黃山是 長江與錢塘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特殊的地理位置,構成36條大峽谷、形成36源,匯流24溪。山水迸瀉,形成飛瀑,懸垂如練,濺珠噴玉。「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泉」,瀑布中著名者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
由於黃山花崗岩體垂直節理十分發育,斷裂和裂隙縱橫交錯,形成瑰麗多姿的花崗岩洞穴與孔道,使之重嶺峽谷,關口處處。更有力帶豐厚的文化積淀,摩崖石刻等名勝古跡200多處。加上日出、日落、雲霧、松濤、佛光、秋色、物松、冰掛等自然奇觀,幽谷泉鳴,鳥語花香,整個景區猶如一幅幅立體的壯麗畫卷。
黃山是美的綜合體,是天地造化的寵兒。隨便一處,或松或石、或雲海清泉,無一不美,無處不奇,置身其間,使人似覺得到了天上人間,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美麗的黃山,以她博大的胸懷,張開了熱情的手臂,迎接著五湖四海的朋友們。
黃山屹立在中國安徽省南部(北緯30度1分,東經118度1分),盤垣於歙、黟、太平、休寧四縣之間,方圓250平方公里,精華部份154平方公里。黃山原稱作黟山,因傳說軒轅皇帝曾在此修身煉 丹,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黃山不僅以奇偉俏麗、靈秀多姿著稱於世,還是一座資源豐富、生態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和生態環境價值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屬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黃山現已成為中國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並與長江、長城、黃河並稱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
黃山為群山構造,「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神奇的冬景和壯美的日出,更讓遊客流連忘返。山中有名可數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們或崔嵬雄渾、或俊俏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巧然天成。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峰奇石奇松更奇,雲飛水飛山亦飛「,遍布峰壑的黃山松,破石而生,盤結於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余風牙決壑之中,或雄壯挺拔,或婀娜多姿,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黃山無時不松,奇特的古松,難以勝數。最著名者有迎客松、卧龍松、探海松、黑虎松等30餘株。多少年來,它們抵禦風吹雨打,霜劍冰刀,吸取岩石中的點滴水分和營養,迎著陽光穩穩地屹立於峰崖之上。而黃山雲流動於千峰萬壑之間,或成濤濤雲海,浩瀚無際,或與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斕,壯美瑰麗。
黃山溫泉,古稱「靈泉」、「湯泉」、「硃砂泉」,水質清澈,可飲可浴,是黃山一絕。黃山是 長江與錢塘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特殊的地理位置,構成36條大峽谷、形成36源,匯流24溪。山水迸瀉,形成飛瀑,懸垂如練,濺珠噴玉。「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泉」,瀑布中著名者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
由於黃山花崗岩體垂直節理十分發育,斷裂和裂隙縱橫交錯,形成瑰麗多姿的花崗岩洞穴與孔道,使之重嶺峽谷,關口處處。更有力帶豐厚的文化積淀,摩崖石刻等名勝古跡200多處。加上日出、日落、雲霧、松濤、佛光、秋色、物松、冰掛等自然奇觀,幽谷泉鳴,鳥語花香,整個景區猶如一幅幅立體的壯麗畫卷。
黃山是美的綜合體,是天地造化的寵兒。隨便一處,或松或石、或雲海清泉,無一不美,無處不奇,置身其間,使人似覺得到了天上人間,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美麗的黃山,以她博大的胸懷,張開了熱情的手臂,迎接著五湖四海的朋友們。
❾ 黃山高多少米
你具體值得是黃山哪裡的高度呢?給你列出一下黃山七十二峰名錄海拔吧。
1、白鵝峰 海拔1768米 2、鼻牛峰 海拔1695米 3、青蛙峰 海拔1695米 4、觀音峰 海拔1686米 5、石筍峰 海拔1683米 6、浮丘峰 海拔1683米 7、薄刀峰 海拔1677米 8、紫雲峰 海拔1665米 9、仙女峰 海拔1650米 10、雲際峰 海拔1645米 11、蝦蟆峰 海拔1642米 12、飛龍峰 海拔1627米 13、石鼓峰 海拔1590米 14、金爐峰 海拔1560米 15、望仙峰 海拔1544米 16、雞公峰 海拔1520米 17、仙都峰 海拔1513米 18、上升峰 海拔1510米 19、五老峰 海拔1485米 20、引針峰 海拔1481米 21、石柱峰 海拔1477米 22、駝背峰 海拔1469米 23、合掌峰 海拔1455米 24、容成峰 海拔1450米 25、卧雲峰 海拔1438米 26、駱駝峰 海拔1436米 27、眉毛峰 海拔1430米 28、書箱峰 海拔1386米 29、寶塔峰 海拔1314米 30、檻窗峰 海拔1222米 31、羅漢峰 海拔1157米 32、採石峰 海拔1122米 33、枕頭峰 海拔1005米 34、醉翁峰 海拔1004米 35、道人峰 海拔988米 36、香爐峰 海拔945米
1、蓮花峰 海拔1864米 2、光明頂 海拔1860米 3、煉丹峰 海拔1827米 4、石門峰 海拔1823米 5、天都峰 海拔1810米 6、鰲魚峰 海拔1780米 7、蓮蕊峰 海拔1770米 8、玉屏峰 海拔1716米 9、佛掌峰 海拔1690米 10、獅子峰 海拔1690米 11、耕雲峰 海拔1685米 12、始信峰 海拔1683米 13、雲外峰 海拔1680米 14、丹霞峰 海拔1664米 15、軒轅峰 海拔1664米 16、筆架峰 海拔1650米 17、雲門峰 海拔1645米 18、筆 峰 海拔1650米 19、聖泉峰 海拔1627米 20、仙人峰 海拔1610米 21、翠微峰 海拔1589米 22、青鸞峰 海拔1589米 23、石床峰 海拔1574米 24、老人峰 海拔1530米 25、棋石峰 海拔1512米 26、清潭峰 海拔1512米 27、九龍峰 海拔1510米 28、疊障峰 海拔1500米 29、牌坊峰 海拔1500米 30、缽盂峰 海拔1486米 31、桃花峰 海拔1460米 32、布水峰 海拔1450米 33、硃砂峰 海拔1370米 34、芙蓉峰 海拔1335米 35、石人峰 海拔1331米 36、紫石峰 海拔1120米
參考資料: http://www.hsljd.com/html/?id=1350
❿ 黃山的海拔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跨市內黟縣、休寧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078平方公里黃山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黃山風景區自然景觀秀麗,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素稱黃山「五絕」,令海內外遊人嘆為觀止。黃山8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並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為中心向三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
黃山歷史悠久,遠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紀,我國母系氏族社會的後期,人類就已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區勞動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時期,這里就居住著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先屬吳,吳亡屬越,越亡屬楚。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實行郡縣制,這里為會稽郡屬地。南朝時開始設置新安郡,郡府搬遷又始終未離開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稱新安,其源蓋出於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詔改為徽州。關於徽州名稱的起源,一說因其境內有徽嶺、徽水、大徽村等,州則因地得名;另一說趙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對這一地區的失而復得。此二說並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歷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時候,就是摘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作為省名的。
[編輯本段]黃山風景區
黃山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黃山風景區(Huangshan Mountain)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73m。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盪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 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黃山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於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無論是艷陽高照下顯現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雲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紛飛的嚴冬處處銀妝素裹下的聖潔之美。
游過黃山的人都說:黃山的「主旋律」是在雲霧中。這就是說黃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帶,而且是有雲霧時為最佳。當人們在高山之巔俯首雲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雲,如臨於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黃山雲海,特別奇絕。漫天的雲霧和層積雲,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迴旋,時而舒展,構成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雲海大觀。每當雲海涌來時,整個黃山景區就被分成諸多雲的海洋。被濃霧籠罩的山峰突然顯露出來,層層疊疊、隱隱約約,山之秀之奇在這里完美的表達出來。飄動著的雲霧如一層面紗在山巒中游曳,景色千變萬化,稍縱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