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文地理從哪幾個方面去總結
地理位置,歷史,民俗,文化,風土人情
⑵ 分析人文地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一、人文地理學研究的調查研究方法
地理社會調查
科技文獻資料
地理調查和信息獲取的新技術與新方法
區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較和歸納
二、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空間模型方法
(一)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要數學模型
統計分析模型規劃與管理模型系統分析模型
(二)數學方法在人文地理學中的應用
分布型分析相互關系分析類型研究 網路分析 趨勢面分析 空間相互作用分析 系統模擬研究 過程模擬與預測研究 空間擴散研究 空間行為研究 地理系統優化調控研究
三、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社會學方法
(一)人文地理學中的現象學方法
(二)時間地理學方法
(三)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社會生態方法
四、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系統分析方法
系統分析是對系統要素的性質、功能、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對系統的各種不確定因素、系統的組織、結構、狀態和可能的變化,通過綜合處理,建立模型,反復驗證,以作出判斷,並提出抉擇方案。
⑶ 地理高考總結復習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點歸納,謝謝!
高考的話,自然地理主要看幾個方面:1.地圖,包括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熟記經緯線所在的,對於各大洲的經緯要有所了解,氣候和寒暖流,這個可以結合著看的。
2.像比如宇宙這種,可以大概了解就行,不會考的太多,一般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3.而接下來就是岩石圈,地貌,水域,地震帶,這個也可以結合地圖去看。比如尼羅河,它的流域面積,含沙量等這些都是可以根據地圖。
這是一種方法。
另一種方法,就是結合降雨類型、水文特徵、鹽度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這些是可以展開的看,關鍵還是在於結合地圖,記得一定要展開,這樣子就比較容易記憶,比如說,洋流,你看洋流的時候可以看看洋流圖,然後就可以知道洋流所帶給流經區域的氣候,結合地形,既然就知道這一地區在這一洋流的影響下是什麼氣候,太多了,講起來很麻煩,你看看就知道了。
而人文地理知道,其實也沒有必要分開來看,就結合自然地理一起看,其實很快的,2~3個星期就能夠看好的。比如南方的屋頂是呈三角型的,這是由於南方的氣候所影響的。等等,一般結合其自然想像就基本能把人文地理解決了。重頭戲還是在於自然地理。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
⑷ 人文地理是什麼
人文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是地理學科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
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不包括經濟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Human Geography)的發展歷經知識的積累、學科的形成和理論的演變、學科的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上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3個階段。
古代階段
人文地理
傳統的人文地理學以小區域研究、經濟區劃和文化景觀類型為其主要論題,則轉向分析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為主,涉及國土整治、環境保護、貧窮和飢餓、種族歧視、資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問題。人文地理學論題的這種方向性轉變,即所謂關聯運動。傳統的人文地理學研究是將復雜現象的組合分裂開來,以便分別研究整個復雜環境中的各個成分,從而導致學科分化階段。20世紀中期以來,人文地理學開始面向社會問題,從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學科人為界線,出現新的綜合。
此外,70年代以來還出現了兩種人文地理學主張:
一為人本主義地理學派,認為數量運動的機械模型壓抑了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主觀性,提出以人為中心的地理學,致力於觀察具有特殊空間概念的社會結構,研究它們和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理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一為激進地理學派,由於60年代後美國經濟衰退,階級、民族矛盾突出,一部分地理學者認為首先應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抨擊,並為革命性的變化提出建議。他們創辦了刊物《對立面》,宣傳自己的觀點和研究成果。
此外,部分學者提出要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武裝地理學,提出新的綜合論方向,反對學科分裂和專業化傾向。
主要分支學科:
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3個大的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主要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⑸ 歸納人文地理特徵(要素)
政治,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發展潛力,宗教及當地習俗,歷史名人.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氣候種類,降水量,月,年平均溫度,空氣質量,日照天數,無霜天數,如果是沿海城市還要有海港結冰天數.
⑹ 歷史人文人文地理包括六個部分
歷史人文人文地理包括的六個部分可以歸納為六個「W」:
What:即什麼人事現象?Where:分布在哪裡?Why:為什麼分布在那裡?When:何時分布在那裡,隨時間怎樣遷移?Who:是誰把它分布在那裡?How:前景如何?
人文地理學是從地域的觀點去研究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規律,著重說明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人文活動和人文特性,探討其研究過程,揭示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並預測其發展變化趨向。
⑺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分別包括什麼我上初
初一初二地理人教版以章節為單位,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三個版塊歸納主要內容:
人文地理: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水平,工農業基礎,歷史傳統, 宗教信仰;
自然地理:地形,氣候(即氣溫與降水),土壤,水文,植被,動物。
⑻ 如何上好人文地理復習課
1.抓核心,構建知識體系
人文地理知識理解並不難,但內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點,因此在復習方法與策略上,應抓住核心知識.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經濟和社會活動為核心,揭示人類活動的地域空間形態,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區位、地域類型及可持續發展,而區位理論是人文地理學的核心,該內容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突出,能夠有效考查獲取信息、分析遷移、解決問題等的能力,所以學會運用區位理論去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是人文地理學習的主要目標.人文地理類在教材上包括高中地理(必修下);高中地理(選修一、選修二),其中,有一條明顯的線索貫穿其中,這就是「區位」.從農業、工業、城市、交通、商業、到旅遊景點、地緣政治區位,把人文地理各章節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成為人文地理部分的「靈魂」.
2.掌握人文規律和原理
人文地理規律和原理主要包括農業、工業、城市、交通、商業、旅遊點等布局原理;區域合作與競爭關系原理、環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原理等,理解、掌握和運用這些規律、原理對人文地理學習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3.時間上合理安排
人文地理復習的時間安排宜放在後階段.一般先復習自然地理、區域地理,然後再復習人文地理,因為對於人文地理問題的分析往往是綜合性的.
4.總結試題的解題規律
(1)人文地理試題應重點分析基本思路和方法
如對於工業問題要注意原料產地、工廠、市場三者之間的關系,注意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在分析環境問題時,要注意環境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主要思路包括分析其現狀、成因、危害及解決措施等方面.
(2)對所給材料進行歸納、提煉信息
一般而言,高考題中所給的任何一個文字都是有用的,切不可輕易放過,對於總量較多的文字,也應認真閱讀,找出這段信息到底是為了說明什麼問題,其中哪些信息是解題必不可少的,甚至於本身就是試題答案;還要注意題中的關鍵字或隱含信息;其次要正確地進行圖文轉換,對於題目所給出的各種圖示信息,要能夠結合圖名、圖例、圖中所標注的文字等獲取有效的信息.
5.強化訓練
通過人文地理練習整理知識體系、進行強化訓練是人文地理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選取高考原題和好的模擬試題進行訓練具有舉一反三的作用,當然人文地理練習最好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情境,在做練習時切忌僅僅滿足於知識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會貫通,從一道題中摸透出題者的用意和規律.
⑼ 對人文地理的認識,心得,及建議
樓上面的太書面化了,很簡單,如果有好奇心、求知慾,那麼肯定會喜歡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與其它(例如:歷史、旅遊、商業、建築等等)學科的綜合。抱著輕松的心態,就像午後的清茶,初秋的涼風,你會發現,認為地理學真的很好看,包羅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