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看地理圖啊
學習地理,看不懂地圖是學不好地理的,地圖要怎麼看因人而異,做事情都有個目的,看地圖也是如此。在看地圖的同時給自己找個目的,今天要看什麼,要多看,沒事看看,就算是看看一個國家,一個省市有哪些地方名也是可以的,久而久之你就對地圖熟悉了,lz可以試試哦
❷ 地理怎麼看
在地球表面上兩地之間的最短距離(或航線)應指的是經過這兩點的球大圓在這兩點間的一段劣弧長度,這個圓的圓心必須經過球心(即地心).在中學地理應試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晨昏線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該晨昏線上兩點之間的劣弧部分.如圖1右圖中的的陰影部分為黑夜,GH之間的最短航線是沿著晨昏線的劣弧走:先東南,再向正東,後東北,即經過GMH,而不是GYH.
2.赤道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赤道上兩點之間的劣弧部分.如圖1左圖中的AB之間的最短航線:A到B走為正東或B到A走為正西.
3.經線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該經線上兩點之間劣弧部分.如圖1左圖中的CD之間的最短航線:C到D為正北或D到A為正南.
4.若兩地間的經度差等於180°,則經過兩點的大圓一定是經線圈.這兩點間的最短航程須經過極點,其結果只能是先正北後正南或先正南後正北.
⑴同位於北半球的兩點,最短航線必須經過北極點,其航行方向一定是先向正北,過北極點後再向正南.如圖1左圖中的EF之間的最短航線為先正北後正南,即經過ENF三個點的經線圈的劣弧線,而不是沿EF的緯線走.
⑵同位於南半球的兩點,最短航線必須經過南極點,其航行方向一定是先向正南,過北極點後再向正北.
⑶兩地位於不同半球時,這時需要考慮是經過北極點為劣弧,還是經過南極點為劣弧,然後再確定最短航程的走向.如圖1左圖中的E點到X點的最短航線為先正北後正南,即經過經線圈的ENFX四個點的劣弧線;而不是先正南後正北,即不是經過經線圈的ESX三個點弧線.注意:上述四種情況中赤道、經線、經線圈、晨昏線都是大圓或大圓的一部分,故直接可截取球面距離.
5.若兩地經度差不等於180°,則過兩地的大圓不是經線圈,而是與經線圈斜交,其最短航線不經過極點,具體分兩種情況.
⑴若甲位於乙的東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線可分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後向西南;若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後向西北;若位於不同的半球時,需要討論哪一段為劣弧段.
⑵若甲位於乙的西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線可分為:同在北半球,先向東北,再向東,最後向東南;若同在南半球先向東南,再向東,最後向東北;若位於不同的半球時,需要討論哪一段為劣弧段.
❸ 地理圖怎樣看
高中地理裡面有幾張圖必須記住,
1.世界地形圖。
2.世界氣候圖。
3.世界的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4.中國地形圖。
5.中國行政區劃圖。
6.世界洋流圖。
7.世界自然帶分布圖。
其餘的就要記住世界著名的山脈,平原,盆地,河流,湖泊,城市。
特別是世界氣候分布,考試用的特別多,一定要記住。
看完了好評我哦~~
❹ 地理經緯度怎麼看
1、經度
經度分為360度,每15度1個時區,其中0度的叫本初子午線,是第一個進入新一天的地方,然後向西每過1個時區就相差1小時。例如是早上5點,那麼向西一個時區就是早上4點,再過1個時區就是早上3點,依此類推,向東則相反,一直到本初子午線,也就是說本初子午線兩側剛好相差23個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緯度越來越高。赤道是劃分南北兩半球的分界線
經緯度1度=60分=3600秒,這個六十進制是古巴比倫人定製的,我們今天仍然在使用,只要關於角度和圓都是一樣。
2、緯度
赤道的緯度為0°,將行星平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
緯度是指某點與地球球心的連線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線面角,其數值在0至90度之間。位於赤道以北的點的緯度叫北緯,記為N,位於赤道以南的點的緯度稱南緯,記為S。
緯度數值在0至3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低緯地區,緯度數值在30至6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中緯地區,緯度數值在60至9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高緯地區。
赤道、南回歸線、北回歸線、南極圈和北極圈是特殊的緯線。
(4)地理如何看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這座古老的圖書館里研究天文學、地理學。他就是克羅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認為繪制地圖應根據已知經緯度的定點做根據,提出地圖上繪制經緯度線網的概念。
為此,托勒密測量了地中海一帶重要城市和據點的經緯度,編寫了8卷地理學著作。其中包括8000個地方的經緯度。為使地球上的經緯線能在平面上描繪出來,他設法把經緯線繪成簡單的扇形,從而繪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圖」。
15世紀初,航海家亨利開始把「托勒密地圖」付諸實踐。但是,經過反復考察,卻發現這幅地圖並不實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長遺憾地說:「盡管我們對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們發現事實都與他說的相反。」
正確地測定經緯度,關鍵需要有「標准鍾」。製造准確的鍾表在海上計時,顯然比依靠天體計時要方便,實用得多。
18世紀機械工藝的進步,終於為解決這個長久的難題創造了條件。英國約克郡有位鍾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時間,連續製造了5台計時器,一台比一台精確、完美,精確度也越來越高。第五台只有懷表那麼大小,測定經度時引起的誤差只有1/3英里。
差不多同時,法國制鍾匠皮埃爾·勒魯瓦設計製造的一種海上計時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測定經度的問題,終於初步得到了解決。
❺ 怎樣看地理地圖
我是學文科的大一新生,可以給你一些小小建議。總的來說要掌握兩幅圖(中國地圖,世界地圖)
首先要對四大洋,七大洲又一個整體的印象。其次記憶各大洲的主要山脈以及比較重要的海域。再次,就是做一些比較細的工作了,記憶一些重要的經線(東西經0 30 60 90 120 和180 )緯線(0 30 60以及南北回歸線)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的經緯度(如:北京,杭州,拉薩等等一些可以令你作為參照物的城市)。這些都是基礎,只有這些熟練掌握了才能更好的學習地理啊。在做這些工作的同時手中一定要有一本填圖冊,多練一些空圖,這樣會對你有幫助的!我還保存了一些高考時用的電子地圖若需要可以發郵件給我([email protected])
加油,埃下埃下
❻ 地理的圖該怎麼看啊教教我
先說回歸線的問題,有南北兩個回歸線在南北緯30度附近(不到),這兩個線影響季節。找的時候確定赤道上下找就好了親。然後看區域地圖時要看邊界線和區域的形狀以及經緯度(橫緯豎經知道的吧)來確定省分和地區。看局部地圖時要看它的降水線、等高線、河流分布等來推斷該地區的農業交通什麼的。
❼ 地理經緯度怎麼看圖解
1、介紹:
一般的地圖上,橫緯豎經,經線連接南北兩極,緯度是與赤道平行的閉合線圈。經度最高180°,緯度最高90°
2、經度:
經度在劃分的時候,先以穿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經線定為0°經線,也稱為本初子午線。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因此所有的經度中,除了0°和180°經線後不用加東經或者西經外,其他的經度後一定要加上E或者W來表示經度。無論東經還是西經,越靠近本初子午線,度數越小,因此在東經地區,越往東度數越大;而在西經地區,越往東度數越小。
3、緯度:
緯度的劃分以赤道為0°,赤道以南為南緯,赤道以北為北緯,南北極點分別為南北緯90°(所以,緯度中只有赤道0°後面不用加南北緯,其他都必須加上N或者S)。同樣,緯度中越靠近赤道度數越低。因此,在北半球越往北度數越大,而在南半球越往北度數越小。
4、作用:
利用經緯度判斷方向 北緯度增大的方向為北,減小的方向為南;南緯度增大的方向為南,減小的方向為北. 東經度增大的方向為東,減小的方向為西;西經度增大的方向為西,減小的方向為東. 兩點不在同一經線或緯線圈,靠近北極點的在北,靠近南極點的在南.
❽ 地理如何看經緯度確定位置
摘要 可以根據這個網址:http://life.chacuo.net/postion。
❾ 如何看懂地理圖
非專業的人如果想從政區圖,地形圖,旅遊圖(有氣候類型標注的除外)中知道某地的氣候類型還是比較困難的
判讀某地的氣候類型,首先要知道每個氣候類型 它的分布和它的特徵,知道這些特徵才能推斷出此地有什麼樣的景色,當然同時你也要知道什麼樣的植物大概生活在什麼樣的氣候條件下,當你知道了某地的氣候類型就自然知道了它的降水量等一系列的問題。
世界各地的氣候可以劃分為下列11個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等地區,其特點為常年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小,各月平均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較均勻。
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南北兩側,這里年平均氣溫高,但氣溫年較差略大於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間,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離赤道越遠,乾季越長,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系,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區遠多於此數。
4.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其特點為年平均溫高,年溫差較大,日溫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許多地區只有數十毫米,甚至數毫米,降水變率很大,常常連續數年不下雨。
5.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大陸東岸的亞熱帶地區,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6.地中海式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亞熱帶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地區最為典型,故名。這類氣候的特點是冬季溫和,夏季炎熱或暖熱,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乾旱,因此又稱為亞熱帶夏干氣候。
7.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溫帶地區,其特點為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在0℃以上),夏季不熱(7月平均溫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達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地區,朝鮮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地區,其特點為夏季溫暖,冬季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溫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減少。
9.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部,由於全年在大陸氣團控制下,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陸中部形成乾燥或半乾燥氣候;而大陸北部,則由於緯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蒸發不旺,降水雖少,但不幹旱,形成特殊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10.極地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區、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在大陸邊緣地區,冬季長而寒,但夏季最熱月平均溫可達10℃,苔蘚、地衣是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稱為苔原氣候;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等地的絕大部分地區,終年在冰雪覆蓋下,最熱月平均溫也不超過0℃,因此被稱為冰原氣候。
11.高山氣候可能出現在任何緯度,其特點是氣溫和降水都有垂直變化,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隨高度增加而增加,超過這一高度則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❿ 如何學習地理
學好地理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