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什麼是歷史地理

什麼是歷史地理

發布時間:2022-04-28 05:54:43

Ⅰ 中國歷史地理的名詞解釋有哪些

歷史方面的有:四大書院 八大古都 四大名樓 淝水之戰 赤壁之戰 貞觀之治 安史之亂 王安石變法 王叔文變法及八司馬 土木堡慘敗 等等.
地理方面的有:1梅雨初夏季節在江淮地區經常出現的一種大范圍的降水氣候特徵.降水豐沛相對濕度大、雲量多、風力、大氣悶熱.
2.寒潮冬半年降溫幅度較大的大氣現象.標准日降溫高於10度溫度天距平高於10度溫度頁距平高5度.
3.伏旱發生在七月下旬八月上旬即梅雨過後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形成的乾旱天氣現象.

4.干濕度地帶性海陸分布及其對比關系形成了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的差別大陸內部和東西兩岸各植被類型的差別以及景觀的干濕度差別這種差別常呈經度分異的方向變化故習稱為經度地帶性或稱為干濕度地帶性.
5.灘塗海陸之間的交接地帶其地貌沉積、土壤都與潮汐、海浪及泥沙來源密切相關.
6.黑潮暖流北太平洋副熱帶總環流系統中的西部邊界流具有流速強流量大流幅狹窄延伸隧道高溫高鹽等特徵為其特色其潮流因水色深藍遠看似黑色故謂黑潮.
7.冷島效應綠洲內部防護林和農作物使風速減速蒸散強烈使用相對濕度增加下墊面的改變使溫度變幅減小且平均值低於周圍荒漠.這些特點不僅有利於綠洲化過程持續進行還對綠洲邊附近的荒漠侵襲起著某種抑製作用.
8.土地資源從自然屬性看是指地質、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其性質取決於土地要素的組合關系和綜合特點.從社會屬性看是具有可促使發展農業生產的具有經濟特徵的社會財富.
9.地域分異規律指整個景觀或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按確定方向發生有規律的空間分異現象.10.區域文化形成於一定地區的地理單元內的以一定地域概念為基礎的相對明確的地域范圍內形成的系統文化.
11.傳統文化是指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並沿傳下來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

Ⅱ 什麼是歷史地理

《歷史地理》是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編輯出版的歷史地理學集刊,供歷史地理學及相關學科的研究者參考。中國歷史地理學以中國歷史時期地理環境變化和發展的學科。近現代學者有顧頡剛、嚴耕望、譚其驤、侯仁之、史念海、陳橋驛、石泉、鄒逸麟、張修桂、葛劍雄、周振鶴、李孝聰、唐曉峰、辛德勇、韓茂莉、吳松弟等。[1]

Ⅲ 什麼是歷史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的性質是什麼

歷史地理學或歷史地理是研究在歷史發展中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基本上歷史地理是把地理學加上時間影晌的因素,所以它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又與沿革地理研究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曾長期局限於研究歷史人文地理。三大體系: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例如:歷史氣候研究。
歷史人文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
區域歷史地理學:中國歷史地理學歷史地圖

Ⅳ 什麼是歷史地理學

那就是研究歷史歷代的地理區域了。

Ⅳ 歷史地理環境是什麼意思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

Ⅵ 什麼是歷史地理學派

歷史地理學派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期於芬蘭。其創立者是語文學家兼民俗學家科隆父子(J·Krohn
1835—1888和K·Krohn
1863—1932)。民間文藝學家A·阿爾奈(Antt
Aarne
1867—1925)、W·安德松(Walter
Anderson
1885—1962)也是這一學派的重要代表。這一學派的理論基礎是達爾文進化論和斯賓塞的實證論。
克隆父子認為,民間文化(主要是民間文藝作品)有一個樸素簡陋向繁復精美的演變過程。每一個重要題材,都有它的原始形態,也都有一個發生的時間和原始的發祥地。他們的研究是要通過對不同地區的相關民間文化異文的比較,對題材模式的遷徙和流變狀況進行探索,力圖確定其形成時間和流布的地理范圍,從而盡可能地追尋這種題材模式的最初形態和發源地。
為此,他們便需要對民間創作按情節類型進行分類,做出索引,因為所謂題材模式,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種「固定不變的情節組合」。於是民間傳說故事的分類法及其研究也就應允而生。阿爾奈的《民間故事類型索引》,便是這種研究方法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成果。
這一學派治學態度比較嚴謹,重視材料的搜集,以眼光開闊論證翔實聞名。尤其是他們在方法論運用上,有可貴的自覺性,卡爾·科隆曾撰寫《民俗學方法論》,對此作過系統闡述。其不足之處是喜歡對民間文藝作品提煉出某種公式,有時未免有些片面。另外,考慮外部聯系(如社會生活)的作用較少,也是缺點之一。
摘自鍾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Ⅶ 研究歷史地理學的意義有哪些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它是地理學的年輕分支學科,又與傳統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關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歷代政區和疆域的變遷,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內容十分豐富,在西方也有類似的研究.
一、研究歷史地理是現代地理學發展的需要.
歷史地理學的一個根本論點,就是人類生活環境的諸因素是錯綜復雜、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處於不斷的變化與發展之中.今天的一切地理現象並非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而是從以往不同時代的地理中發展演變而來,植根於過去的地理之中,憑空而生或靜止不變的地理現象從來就不存在.因此,對於任何一個地理現象,只有了解它的過去,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現在,那就首先要把過去時代的地理進行「復原」,並把已經復原了的地理現象,按著歷史發展的順序,聯系起來進行研究,以尋找其發展的原因和演變的規律,從而闡明當前地理現象的形成和特點,這正是地理學的研究必須要藉助於歷史地理學的地方.
歷史地理學各個部門地理發展情況及規律的探討,對於當前地理科學相關部門的發展和研究,都很有關系.例如在現代經濟地理領域中,對於任何經濟區域的研究,必須了解它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正確地估計自然條件在經濟區域的形成和個別經濟部門的分布中的作用,這就必須利用歷史的觀點和方法以及歷史的材料,去探索這些經濟現象在歷史發展不同階段的一般規律或特殊規律,使地理學獲得充分的歷史根據,從而豐富和發展了地理學的內容.
恩格斯曾經指出:「如果地球是某種逐漸生成的東西,那麼它現在的地質的、地理的、氣候的狀況,它的植物和動物,也一定是某種逐漸生成的東西.它一定不僅有在空間中互相鄰近的歷史,而且還有在時間上前後相繼的歷史.如果立即沿著這個方向堅決地繼續研究下去,那末自然科學現在就會進步得多」.地理學與歷史地理學在研究對象上互有滲透,在研究時間上也互有交錯.歷史地理學雖從其相關的學科脫胎而出,獨立發展的時間還不長,還要藉助於相關學科的輔助,但反過來,它還能促進或幫助相關學科的發展.正因為如此,歷史地理學作為現代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它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二、歷史地理學在歷史科學中的重要作用
人類歷史時期的任何歷史事件都發生於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所謂「空間」,也就是指特定的地理環境.它是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依存基礎.每一個不同的時代,都各有其不同的地理環境,因為時間與空間處於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之中,離開了那個時代的地理環境,就不可能真正了解那個時代的歷史.
歷史地理學的任務,就在研究不同時代社會發展所處的具體地理條件,它在人類社會發展不同階段,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它闡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所處的地理場所賦予歷史過程以具體的空間位置,以明確這些歷史事件底某些地理特徵.因為只有從歷史發展過程的許多地域的特性中,才能做到對歷史多方面觀念的具體化和深刻化.
我國傳統的沿革地理學,長期以來一直隸屬於史學的范圍,成為史學的重要輔助學科.對於許多重要歷史事實的研究,如古今都邑的興廢,人口的遷徙,交通路線的變遷,工農業生產的分布等,都要藉助於歷史地理學,但象沿革地理那樣,單純停留在對今昔情況差異的陳述上是不夠的.還必須從特定的空間進行地理學的分析,這就屬於歷史經濟地理的任務,正如同今天的經濟地理學包括城市、人口,交通、物產各部門一樣.
歷史時期人類所生活的自然環境的變化,不論是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的,或是大自然本身的內力、外力循著固有的客觀規律所起的作用而發生的變化,它對人類社會發展都發生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早就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說明史學研究必須探討人和自然(也就是自然環境)的關系,以掌握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因而,歷史科學必須依賴歷史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歷史地理學也就成為歷史科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樣的,歷史地理學也要在與其相關學科歷史學的相互滲透中,發揮其互相幫助與促進的作用.
三、研究歷史地理也是改造自然和生產斗爭的需要
歷史地理對當前地理條件的歷史基礎的調查研究,也直接有助於生產斗爭的順利進行.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任務.要改造、利用自然,就要認識自然本身分布、變遷和發生、發展的規律,同時,也要利用過去在改造自然過程中已經取得的經驗和成就.這兩方面都包括很多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工作,它可以作為分析、評價和規劃的參考,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一定的科學根據.
在歷史自然地理方面,對於古代河道、灌渠、井泉及湖泊分布的復原工作,有助於尋找地下水源,對現在河流、湖泊的綜合開發利用和某些大城市給水問題的解決,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對歷史時期海岸線變遷的研究,可為堤防、海塘及海港建設工程提供必要的依據,歷史上水文資料的研究,可以解決某些堤壩設計工程中的最高洪峰問題;研究歷史時期水、旱災發生的周期規律和歷史上治水的豐富經驗,有助於大規模水利工程的規劃;對歷史上有關地震的記載及區域氣候變遷的研究,對於基本建設和經濟開發也有著直接的聯系;有關古代沙漠的分布、變遷和勞動人民與風沙斗爭的經驗,同樣可為改造沙漠的宏偉計劃做出有益的貢獻.
在歷史經濟地理方面,有關歷史上各地區農作物的分布,邊區屯墾的興廢變遷,森林的破壞更新,山區的開發和農牧界線推移的研究,對於發展當前農業及林業生產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區域開發的研究,對於一個地區的開發經過,開發程度和過去經濟發展中的特點,給予必要的了解,對區域規劃工作也有一定的作用;對於古代交通網分布的復原,可為現代交通上的選線提供一定的依據;城市歷史地理資料,可為城市改建、擴建或重建作規劃時提供各種條件的分析與評價;至於歷史地理查礦法,實踐證明在為礦源勘探提供線索方面也有其一定的應用價值.

Ⅷ 誰能解釋一下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什麼的是側重歷史還是側重地理

什麼是歷史地理學?它究竟講些什麼東西?有人認為是歷史加地理,這當然不正確。實際上,歷史地理是一門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的變遷及其規律的學科。它研究的對象和現代地理學沒什麼兩樣,只是個別要素因材料短缺而無法研究。兩者的區別主要是時間不同,現代地理學是研究現在的環境變化,而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的。

那麼,歷史時期怎樣劃分?我們認為,歷史學是講人類活動的,歷史地理的歷史時期也就是歷史上人類對地理環境有所影響開始。人類對自然環境發生最大影響是從人類有了農業開始,過於原始的人對地理環境幾乎沒有影響或影響甚微。關於農業起源於何時,至今仍有不少爭論,但在新石器時代,農業發展確實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稻穀遺存,據考證是人種的而非野生,這顯然已不是原始農業,因此,歷史時期的上限基本是在一萬年前。下限很難定,大致是以地理環境變化到與現在現狀完全相同為止,之後,便是現代地理學的任務而非歷史地理學范疇。

歷史地理學與現代地理學一樣,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大分支。自然地理主要是研究自然環境如河流、湖泊、沙漠等等,人文地理主要是研究如人口、經濟、城市、風俗、文化等,前者屬自然科學,後者屬社會科學。中國傳統歷史上有沿革地理學,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了。

Ⅸ 歷史地理學的定義

從國家教育部分類定義應該屬於地理學分支,即是國家規定定義的,那麼自然是有道理的。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它是地理學的年輕分支學科,又與傳統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關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歷代政區和疆域的變遷,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內容十分豐富,在西方也有類似的研究。然而,歷史地理學作為現代地理學的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發展起來的。

但,個人覺得,從學科角度來講,歷史地理學應歸屬為歷史學中分支,其下含三大體系:歷史自然、歷史人文、區域歷史。即,可以這樣理解,歷史地理學中地理是為研究歷史而研究的。

不過,在這說,文史本一家,歷史地理學中的歷史和地理在歷史地理學中發揮的作用也如同這一斑,互生互存,互利共生。如果實要給它下一個上級學科定義,實在是有些矛盾。任何地理學上的成就都能說有一部分也是歷史學的成就,相反,任何歷史學的成就也可以說有一部分亦為地理學之成就

Ⅹ 歷史地理學的概念及研究對象是什麼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地理學分支學科。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歷史時期地理環境,也就是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地理環境。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歷史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