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差異要列表的詳細的
你好!
手機屏比較小,不好列表。
地形:北方地區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南方地區地形比較復雜,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都有分布;西北地區以高原和盆地為主;青藏地區以高原為主,高原上有盆地和許多山地;
氣候:北方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平均氣溫低於0度,年降水量在400 至800毫米之間;南方地區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還有小面積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平均氣溫高於0度,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西北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一些地方甚至不足50毫米,東西差異比較大,乾旱特徵明顯;青藏地區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全年氣溫比較低;
河流:北方地區河流水量比較小,汛期短,冬季結冰;南方地區河流多,水量大,汛期長,冬季不結冰;西北地區河流較少,內流河為主,一些河流冬季斷流;青藏地區海拔高,是許多大河的源頭,河流水量比較小;
植被:北方地區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南方地區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西北地區以草原和荒漠為主,青藏地區以高寒植被為主;
農業生產:北方地區以種植業為主,農作物一年一熟到一年兩熟;南方地區以種植業為主,一年兩熟到一年三熟,種植水稻,油菜等;西北地區以草原畜牧業為主,還有綠洲農業;青藏地區以高寒畜牧業為主,還有河谷農業;
『貳』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特點和差異是什麼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是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中國西北內陸的一個區域,是中國四大地理區域之一。地理上包括黃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內蒙古高原西部,柴達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廣大區域。通常簡稱「西北」。
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西部甘肅西南部和新疆南部邊緣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不足全國的1%。這里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國,也是世界面積最大地勢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
北方地區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龍根所在地,因此更具傳統性。尤其以黃河文化為發源地的中原文化為背景。南方地區的中國人 ,大多數是一種客家人的文化概念:或是做官,或是流浪,或是發配,或是躲避朝廷的追殺等等。直到湖廣填四川後,朝廷發布消除一切歷史舊賬,帶籍入戶,才開始把隱匿在各地的人吸引到南方。
西北地區與我國東部季風區中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有明顯的差異。它地處內陸,東西距離很長,區內高原面積廣大,有大興安嶺等山脈與東部平原相隔,這種位置和地形決定了從海洋上吹來的夏季風基本上不能到達這里,而且,越往西距離海洋越遠,受海洋的影響越小。所以,氣候乾旱是西北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徵
在乾旱的大陸性氣候條件下,風力顯著,沙漠面積廣大,因而直接影響著本區的農牧業生產,也影響著這里的人民生活。
『叄』 四大地理區域的地理差異
南方地區多為丘陵平原
北方地區多為平原高原
西北地區多為盆地山地
青藏地區多為高原山地
『肆』 根據我國劃分的四大地理區域,說出各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有何不同
我國四大區域各有不同:
。北方【即東北、華北和淮河以北的地區】
北方地理特徵:地勢較為平坦,主要是平原和山地丘陵,以華北、東北平原為代表。
氣候條件:溫帶落葉闊葉林【季風、濕潤氣候】
華北地區屬於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受海上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呈現出炎熱多雨的景象;冬季受蒙古高壓和極低大陸氣團的影響,呈現出寒冷乾燥的景象。
地方文化:東北文化、華北文化和陝北文化
東北文化:以二人轉為代表 食物以腌制食品和麵粉加工食品為主
華北文化:四合院、胡同【北京】 食物以麵粉加工食品為主
陝北文化:安塞腰鼓 食物以麵粉加工食品為主
。南方【即淮河以南、華南地區】
南方地理特徵:以山地丘陵為主,長江流經地區屬於平原區,以東南丘陵、雲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為代表。
氣候條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季風、濕潤氣候】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是熱帶與溫帶氣候的過渡帶,季風影響較為明顯,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氣團控制,呈現高溫多雨;冬季受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呈現溫和少雨。
地方文化:東南文化【又稱閩南文化】、江南文化、港澳文化和西南文化
東南文化:閩南客家閣樓、普渡 食物以海鮮類和肉類為主【特色:海蠣、肉粽】
江南文化:水鄉、樓閣 食物以肉類為主【特色:小籠包、東坡肉】
港澳文化:中西方文化交融處 食物以海鮮魚肉類為主
西南文化:又稱少數民族文化 民族特色有:傣家竹樓等 食物各有不同【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西北【指新疆、內蒙古中西部、甘肅西北和青海西北地區】
西北地理特徵:地勢起伏較大,多盆地、高原和山地,以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和內蒙古高原為主。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又分為:溫帶沙漠氣候、溫帶草原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西北地區氣候條件極差,塔里木盆地呈現溫帶沙漠氣候,氣溫年較差大;內蒙古高原呈現溫帶草原氣候,溫度較低、雨水稀少;昆侖山脈和天山山脈呈現高原山地氣候,溫度較低,不適合人居住。因而西北地區無人區較多。
地方文化:維吾爾民族文化、蒙古文化和西北漢族文化:
維吾爾民族文化:維吾爾舞蹈 食物:哈密瓜和葡萄等耐旱水果
蒙古文化:草原文化【騎射等】 食物以牛羊肉和乳製品為主
西北漢族文化:敦煌莫高窟 食物:麵粉加工食品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地理特徵:以高原、山地為主,代表為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
氣候條件:高原山地氣候
青藏高原海拔較高,這里只生長著極少的苔蘚類植物,到了一定高度,植物已不能再繼續生長,山地地區終年積雪,十分寒冷。高原地區降水稀少,多數地方難以生存,為高原無人區。
地區文化:藏族文化
藏族人信仰大乘佛教 民族禮儀是獻哈達 食物以牛羊肉和乳製品為主
謝謝採納【純手打】
『伍』 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域的地理位置、范圍及劃分依據;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拜託大家啦。。。真的
『陸』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范圍.區域間存在那些差異,
四大地理區:
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南方和北方以秦嶺--淮河(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依據:氣候
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為界,依據:夏季風的影響
青藏地區和其他地區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一、二階梯分界線)
南方與北方的差異:自然差異:南方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北方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南方是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北方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
南方河流流量大,沒有結冰期,北方河流流量小,有結冰期
南方的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方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人文差異:南方房屋方頂尖,牆體高,北方房屋方頂平,牆體厚
南方運輸方式以水運為主,交通工具是船,北方運輸方式已陸運為主,交通工具為馬車
南方傳統體育運動是游泳、劃船,北方為滑雪
西北地區顯著的特徵是乾旱,青藏地區是高寒
第五章
『柒』 四大地理區域的地理環境差異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勢等因素的影響,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其中氣候較為乾旱的是3西北地區,冬冷夏涼的是4青藏地區,水熱條件最為優越的是2南方地區,平原面積較廣的是1北方地區;
(2)3西北地區是我國主要的牧區,所出產的肉、奶、皮、毛等畜產品在國內占據突出地位.內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場是重要的畜牧基地.2南方地區熱量充足,降水豐沛,具有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
(3)中國季風氣候區面積廣大.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主要位於非季風區,南方和北方地區主要位於季風區;
(4)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可判定圖中的廣州、武漢、北京、哈爾濱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廣州,平均氣溫最低的是哈爾濱,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廣州,緯度較高的是哈爾濱;
(5)秦嶺與淮河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受氣候和地形的影響,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
(6)中國季風氣候區面積廣大.習慣上以(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4青藏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
(7)4青藏地區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都發源在這里.本區擁有大量的珍稀動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驢等.保護本區的自然環境,防止和控制生態破壞、草場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8)西北地區地處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本區河流稀少,且大多數是內流河.總的來說,乾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水資源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4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氣溫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9)西北地區地處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新疆的東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魯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遜年降水量僅5.9毫米,是全國降水最少的地方.從東到西,西北地區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
故答案為:(1)3;4;2;1;(2)3;2;(3)1、2;3、4;(4)廣州;哈爾濱;廣州;哈爾濱;(5)氣候;地形;(6)氣候;地形;(7)4;(8)乾旱;水資源;高寒;氣溫;(9)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西北地區的降水自東向西逐漸減少造成的.
『捌』 八下地理四大地理區域南方與北方地區有哪些顯著的地理差異,原因
原因:緯度高低影響熱量
1、氣溫: 1月份0℃等溫線
2、日均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3、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線
5、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6、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7、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
8、水稻生產與小麥生產的分界線
9、植物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
10、河流:該線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變化大、有結冰期、含沙量大 該線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變化小、無結冰期、含沙量小
11、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12、地形:該線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為主。 該線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為主。
13、區域: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14、我國華中和華北的分界
15、農作物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的分界線
區域界限
1、地理分區上: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2、氣候類型上:溫帶季風氣候(北)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南)的分界線。
3、溫度帶上: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的分界線。
4、自然帶上: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的分界線。
5、典型植被上:溫帶落葉闊葉林(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的分界線。
6、土壤上:棕壤(北)和紅、黃壤(南)的分界線。
7、水文上: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
8、干濕地區上:半濕潤地區(北)與濕潤地區(南)的分界線。
9、地形上:華北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線。
10、一月份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經過地區。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12、農業:小麥主產區(北方旱作農業)與水稻主產區(南方水田農業)的分界線。 13、亞熱帶水果柑橘生長的北限(橘生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