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多少世紀地理大發現

多少世紀地理大發現

發布時間:2022-04-29 05:17:05

『壹』 歐洲地理大發現的時間,是幾世紀

所謂"地理大發現",是指歐洲人對離之遙遠的地方的發現。事實上,早在公元9—10 世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維京人早已發現了美洲,包括西方學者在內,許多學者考證認為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有殷民東遷說、漢北匈奴東遷說、五世紀慧深發現美洲說、法顯發現美洲說等。關於繞非洲的航線也早在公元前600 年由埃及法老派遺腓尼基人完成。就是歐洲本身在此以前已早被中國人、阿拉伯人所發現,只是受當時經濟技術條件的限制,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而已,或者因為那些"歐洲中心"的文化史家們不願宣傳的緣故,所以不像"地理大發現"那樣稱著於世。"地理大發現"正處於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勃興時期,國際關系已廣泛建立,所以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地理大發現"的本來目的並非是為求知而探險,主要是出於宗教需要和經濟需要,一是傳播基督教的熱誠,二是對黃金、香料的渴求,以後又轉入為了販賣奴隸。繼中國鄭和七次遠征之後,歐洲掀起了探險熱、殖民地熱。上述慾望促使葡萄牙、西班牙的王公商會不惜重資派人去海上探險。

『貳』 「地理大發現」開始於哪個世紀又有哪些主要事件

地理大發現,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倫布、達伽馬、卡布拉爾、迪亞士、德萊昂、麥哲倫等。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新航路的發現

從十五世紀起,葡萄牙人不斷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占據了一些島嶼和沿海地區,掠奪當地財富。1487~1488年葡萄牙人巴托羅繆·迪亞士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成為探尋新航路的一次重要突破。葡萄牙貴族瓦斯哥·達·伽馬奉葡王之命於1497年7月8日從里斯本出發,繞過好望角,沿非洲東海岸北上,之後由阿拉伯水手馬季得領航橫渡印度洋,於1498年5月20日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庫特,次年載著大量香料、絲綢、寶石和象牙等返抵里斯本。這是第一次繞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被稱之為「新航路的發現」。
新大陸的發現

在葡萄牙組織探尋新航路的同時,西班牙也力圖尋求前往印度和中國的航路。1492年8月3日義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倫布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從巴羅斯港(即古都塞維爾,今稱塞維利亞)出發,率領探險隊西行,橫渡大西洋,同年11月12日,到達了巴哈馬群島的聖薩爾瓦多島(華特林島),之後又到了古巴島和海地島,並於1493年3月15日回航至巴羅斯港。此後哥倫布又三次西航,陸續抵達西印度群島、中美洲和南美大陸的一些地區,掠奪了大量白銀和黃金之後返回西班牙。這就是人們所稱謂的「新大陸的發現」。
第一次環球航行

1519年9月20日,葡葡牙航海家斐南多·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探險隊從巴羅斯港出發,橫渡大西洋,沿巴西東海岸南下,繞過南美大陸南端與火地島之間的海峽(即後來所稱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1521年3月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死於此地。其後,麥哲倫的同伴繼續航行,終於到達了「香料群島」(今馬魯古群島)中的哈馬黑拉島。之後,滿載香料又經小巽他群島,穿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循非洲西海岸北行,於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地理大發現」是社會生產發展的產物,是應封建社會日趨衰落、資本主義開始興起的時代要求,是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產生與發展對於擴大原料產地、市場以及交換手段的必然需要。它促進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過程,對世界生產力分布也有重大影響。
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

開創了歐洲主導世界的世紀,但是其主要的誘導動因確是由於原來的傳統東西方經濟交流道路被當時強悍的奧斯曼帝國阻礙而被迫進行的。通常改革都是因為現有的社會形態不能進一步前進成為了桎梏而進行的,這是很有趣的一點。即便是在被紀念的哥倫布也是懷著尋找東方的夢想經過了偶然的巧合才發現了美洲的,他在登陸了古巴後就認為自己到了日本附近。歷史的巧合就是這樣。
同時期亞洲航海發展

中國人進行了世界航海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次壯舉,鄭和下西洋,同樣性質的封建國家的不同性質的航海壯舉產生了不同的後果。當今的中國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假設,如果當年鄭和像西方殖民侵略擴張一樣,那麼當今的中國就是另外的樣子了。

『叄』 是誰開始的地理大發現

在西歐,葡萄牙首先發起了大規模的航海探險活動。15世紀早期,航海家恩里克王子創辦地理研究機構,為取得黃金、象牙和奴隸,組織了多次非洲西岸的探險活動,先後發現了馬德拉島、維德角群島,並從直布羅陀沿非洲西海岸到達幾內亞灣。1473年,葡萄牙船隻駛過赤道,後達到剛果河口;1487年,迪亞士的探險隊到達非洲南端,發現好望角,並進入印度洋;1497年,以達迦馬為首的船隊沿迪亞士航線繼續向前,經非洲東岸的莫三比克、肯亞,於1498年到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開辟了從大西洋繞非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線,從而打破了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航路的局面。葡萄牙通過新航路,壟斷了歐洲對東亞、南亞的貿易,成為海上強國。與葡萄牙人探尋新航路的同時,西班牙統治者也極力從事海外擴張
。哥倫布發現美洲,就是這種擴張的最重要收獲。

『肆』 地理大發現開始於哪個世紀

15世紀

地理大發現,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倫布、達伽馬、卡布拉爾、迪亞士、德萊昂、麥哲倫等。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伍』 地理大發現時代是什麼時候

地理大發現是指15~17世紀(又稱大航海時代),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的通稱,它是地理學發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陸』 公元1500年前後的地理大發現,指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和麥哲倫環球航行吧。
其實哥倫布是向西航行,想到中國的。發現新大陸只是誤打誤撞。1492年,哥倫布攜帶著西班牙國王和王後致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船隊從帕洛斯港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後向西航行,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和古巴、海地等島。但是,哥倫布誤以為巴哈馬群島是印度的轄地,把當地土著居民稱為印第安人,並誤認為古巴是中國的一個省。
1493~1496年、1498~1500年和1502~1504年,哥倫布又分別進行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航行,先後發現了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牙買加、特立尼達等島嶼,以及由宏都拉斯到巴拿馬的海岸。第三次航行中在帕里亞灣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哥倫布至死也沒意識到,他發現的這些地方並非中國和印度,而是一塊新大陸。
後來,義大利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到達美洲,才認識到這是一個新大陸。
在人們認識到大西洋西岸的陸地並非亞洲,而是一個新大陸後,人們的地理視野擴大了。
1513年,西班牙探險家巴爾鮑亞越過巴拿馬地峽,看到了西南面的大海,他把這片海域稱為「南海」(今太平洋)。為了到達亞洲,人們努力尋找溝通大西洋和「南海」的海峽,或者象好望角那樣的地角。基於這種願望,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的支持下,開始了新的航海探險活動。麥哲倫曾經參加葡萄牙遠征隊,到過非洲、印度、蘇門答臘、爪哇、班達群島和馬六甲海峽等地。他相信大地球形說。1519年麥哲倫率船隊,從西班牙的桑盧卡爾港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到達南美東岸以後,即沿海南下,在南美大陸和火地島之間,穿過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峽,進入「南海」。起初向西北,後轉向西航。船隊在航行中從未遇到風暴,即把該海域稱為太平洋。1521年船隊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在與當地土著人的沖突中被殺。1522年麥哲倫船隊剩下的「維多利亞」號返回桑盧卡爾港,完成環球航行。

『柒』 地理大發現是14世紀嗎

地理大發現不是發生在14世紀,而是發生在是15世紀到18世紀。

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新航路的開辟,是15世紀到18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

『捌』 地理大發現在什麼時代

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新航路的開辟,是15世紀到18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
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與此同時,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胡安·德拉科薩、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喬瓦尼·卡波托、胡安·龐塞·德萊昂、斐迪南·麥哲倫、亞美利哥·韋斯普奇與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等。
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准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
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玖』 地理大發現的背景和影響

地理大發現的背景和影響。
VIP專享文檔 2019-12-03 2頁
地理大發現的背景和影響。

(一)地理大發現的背景:

地理大發現是對15世紀末以來歐洲人開始的一系列探險性航海活動及其結果的總稱。

哥倫布發現美洲、達?伽馬開辟繞非洲到東方的新航線及麥哲倫等人完成的環球航行,是地理大發現的主要內容。

地理大發現的歷史背景

由多種因素的交錯而促成。

①首先是經濟動因。人口與資源的矛盾:中世紀晚期歐洲人口增長,對糧食的需求不斷增大,在耕作技術不能提高的情況下擴大耕地面積是唯一的出路,但耕地面積終歸有限,於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歐洲人特別要求進行空間擴張,陸上空間擴張已有十字軍東征、德意志的東部移民等先例,海上新航路的開辟可以為空間擴張創造更好的條件。

傳統商路壟斷說:新航路開辟以前歐洲人與東方世界存在廣泛的陸上貿易聯系,以滿足他們對東方貴重商品和香料、樟腦等生活必需品的迫切需求。但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後壟斷了東西方傳統的貿易商路,歐洲商人渴望一條通往東方的新商路。

「尋金熱」的出現:16世紀初伴隨資本主義的萌芽,歐洲商品貨幣經濟日益發達,貨幣作為普遍的交換手段漸趨成為財富的象徵,而黃金是貨幣的最好載體,於是「尋金熱」彌漫歐洲。加之《馬可?波羅行記》對中國的描述,使得歐洲各國的君主、貴族、僧侶和正在形成中的新興資產階級都渴望到遍地黃金的東方攫取金銀財寶。

②其次是精神動因。傳播基督教福音,宣揚自己文化的普世價值,對付穆斯林世界,是促成歐洲人完成地理大發現的精神動因。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理念所蘊含的為創造現實幸福而努力奮斗、發揮人的潛能的精神,也為航海探險事業提供了思想支撐。

③此外,航海技術的改進、海上武器和戰術的進步、專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緣優勢等,也使地理大發現的發生具有了客觀的、有利的條件。

(二)影響

地理大發現的歷史影響

①早期殖民擴張:地理大發現拉開了歐洲早期殖民擴張的序幕,歐洲人紛紛到亞、非、拉美等地展開殖民掠奪,葡萄牙東方殖民帝國的建立和西班牙對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證。

②商業革命: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商業革命,表現為世界市場擴大,流通的商品種類增多,新的產品出現在各國市場上,特別是美洲的特產逐漸傳播到歐亞大陸。世界貿易中心也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導致了

義大利商業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興城市的崛起。

③價格革命:新航路的開辟還引起了「價格革命」,即美洲的

白銀大量湧入歐洲,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僱傭勞動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損失,正在形成中的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則從中牟取了暴利。

④世界聯系的加強:地理大發現和隨之而來的世界市場的擴大,開闊了人類的視野,增進了彼此的交流。在商業貿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世界經濟體系,在殖民擴張基礎上形成的世界殖民體系,推動了世界歷史的橫向發展。
地理大發現(Age of Exploration),又名探索時代或發現時代、新航路的開辟,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

『拾』 16世紀前後「地理大發現」指的是什麼歷史

地理大發現也叫大航海時代,是指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多國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對象。
在地理大發現事件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如發現了馬德拉群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好望角、美洲大陸、澳洲大陸、太平洋諸島等,實現了環球航行。與此同時,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如哥倫布、達·伽馬、迪亞士、麥哲倫等。

閱讀全文

與多少世紀地理大發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