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了解湖北黃石的地理環境
地 理 區 位
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東北臨長江,與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縣,西南與咸寧市、通山縣為鄰,東南與江西省武寧縣、瑞昌縣接壤。境內村村通公路,對外通往全國各地,滬蓉高速公路橫貫市區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寧滬;武(昌)黃(石)九(江)鐵路,東連浙贛線,西接京廣線;水路依託長江可出海對外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黃石市地處幕阜山北側,為幕阜山向長江河床沖積平原,過渡地帶,轄地內多低山。境內較大的山有東方山、黃荊山、雲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為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撥860米,次高峰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處為陽新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撥8.7米。長江自北向東流過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灣,下迄陽新縣天馬嶺,全長76.87公里,市境內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還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馬湖、葛湖、荊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為陽新境內的富水水系,富水河發源於通山,由西向東,注入長江,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內陽新長81公里。
流域面積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境內岩溶地貌發育,溶洞眾多,很多具有旅遊開發價值。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間盆地。崗地坡度一般較為平緩,沿江一帶標高較低。
市區形狀呈「入」字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風光綺麗的磁湖鑲嵌市區中心。有東方山、西塞山、飛雲洞等旅遊景點。磁湖面積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區中心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市區城市建設用地一般在海撥18-50米之間。
黃石市地質條件較好,地耐力一般較高,除個別軟土層低於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間。地下水含量豐富,工程地質性質良好,這些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有利條件。
黃石地震設防烈度為6度。
我是地道的黃石人,可是我不覺得這個城市有任何好的地方,沒什麼前途!
② 湖北黃石市的氣候、飲食、消費水平如何
我是黃石本地人,今年也要去外省讀大學,所以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黃石主要是夏冬兩季,春秋則過度比較快,快到你感覺不到。夏季,酷熱,且時間長。冬季濕冷,好多人剛來時都會有點受不了,慢慢就習慣了。飲食和南方的都一樣,快餐還比較多,消費不算貴,就看你到哪買了,一般學校周邊都會有大超市,因為不知道你到底讀的是哪所,所以也不細說。等你對黃石熟悉後建議你去市內大超市逛逛,買衣服可去市內的集貿買,可還價。還價後不貴,就看你還價的功夫了。吃的就很多了,不過建議不要瞎吃。一大學生啊,....看你男的女的,一般不是亂花錢的600就因該可以了,第一月去可能就要多些......可與父母商量。環境,近幾年在大肆改造,明年是建市60周年,磁湖沿岸正在建設,還不錯啦
③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地理環境
大冶鐵礦東露天采場形成了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邊坡。有亞洲最大的硬質岩復墾基地。2006年7月,以大冶鐵礦區、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區組成的「一園兩區」,確認為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規劃面積為30平方公里。這是中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佔地23.2平方公里,分設大冶鐵礦主園區和銅錄山古礦遺址區。大冶鐵礦全力推進 「日出東方、礦冶峽谷、礦業博覽、井下探幽、天坑飛索、石海綠洲、靈山古剎、雉山煙雨、九龍洞天」等九大景觀建設。在鐵山張之洞廣場旁,全國首座鐵礦博物館——大冶鐵礦博物館巍然聳立。
④ 湖北黃石和湖北荊州相比,哪個城市適合養老
相比來說,黃石更適合養老,具體以下細說:
一、環境方面,黃石的湖泊面積比荊州要廣,是國家級的森林城市 ,山水更養人。
水資源比較多的地方,氣溫要比水資源較少的地區穩定,到老的時候,抵抗力不如從前,如果氣溫比較穩定,就鮮少出現反復的氣溫驟降,因為溫差而產生的疾病也會較少,這樣一來,水資源更多的黃石明顯更為適合養老;
綜上所述,湖北的黃石比荊州要更適合養老,並且,黃石屬於發展中的城市,也適合部分創業者,若上有老、下有小,但是自己想創業,可以試著在這個城市,它的機會不會有多大,但是比較穩。
⑤ 湖北黃石那裡怎麼樣(天氣,飲食,特產~~~)
1===黃石市的特產是:港餅和松花皮蛋,分別以食博園牌港餅和白鴨牌松花皮蛋最好。
上面的是黃石的傳統特產,珍珠果米酒是95年以後的暢銷品牌,也定為地方特產了。
包括大冶/陽新,黃石還有中國勁酒、金柯辣椒 靈溪豆豉 靈溪爽口小蘿卜 猛漢酒等地方特產
現在有上述特產的組合包裝賣,叫做黃石八珍。在京華路西典茶樓對面有專賣店(現在在修路,面門擋住了,不過今天還在營業)
其他的特產還有美而雅西服等
2=鹿獐山公園
大冶兵暴舊址、紅三軍團舊址、湘鄂贛革命烈士紀念碑
·黃石東方山
·黃石西塞山
·黃石磁湖
·黃石麻城龜峰山
·黃石大冶雷山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湖北陽新仙島湖旅遊風景區
3==黃石天氣還可以,靠近長江中游,城市工交系統大,有1到22路,坐工交1元,打的3.5元起步
不貴的.理工大學在團城山,學校擴建了好大,學校很棒,師范大學在黃石港
哎呀,我說得最好也沒有用,希望你來看看就知道了,雖說不是什麼特大城市,但算可以的了,我是這么認為的,消費也不大.
說這么多,你還以為我是黃石人,我不是的.我是黃岡人.在黃石對面,隔一條江
希望你先到黃石來玩玩再說撒
⑥ 湖北省黃石市經濟條件怎麼樣
經濟體量低,發展潛力大。因為相比於其他湖北城市而言轄區和行政單位體量比較小,在地級市裡也就比鄂州大,和隨州差不多,在資源枯竭後,gdp趕不上襄宜荊州孝感黃岡荊門,但是論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前三,客觀現實是平均工資很低,但消費卻偏高
拓展:盡管黃石市經濟總量不如荊州、孝感、黃岡等地級市,但最近兩年GDP增長速度較快,並且在省內處於領先水平。以19年為例,全市屬於為數不多經濟增速超8.0%的地級市,同時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進出口貿易等均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促使該市綜合經濟實現穩步提升。 眾所周知,經濟增速是衡量一個城市或地區總體經濟實力增長速度的重要標志,同時也表明該城市經濟發展規模與狀況,而黃石市19年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這意味著該市在投資量、勞動量、生產率水平等多方面均領先於全省部分地級市。其次,湖北省共轄13個地級行政區,按照19年實現的經濟數據來看,黃石市全年GDP為1767.19億元,實際增長8.2%,在省內排名介於十堰市與咸寧市之間,確切來說位居省內第九位,與去年相比排名基本保持相同,全社會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其經濟實力強於隨州市、咸寧市以及鄂州市等,但經濟體量卻遠不及宜昌、荊州等地級市龐大,所以,黃石市經濟總體有點偏弱,不過全年各項指標呈現穩中有升的走勢,助推經濟高質量向前穩步邁進。總的來說,湖北黃石19年經濟增速排名全省第一,這表明該市全年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較快,而在GDP在省內排名仍位居中游,同時與去年相比沒有發生較大變化,各產業仍繼續不斷優化,推動經濟運行穩定、穩中向好。另外,在主要經濟指標當中, 規模以上工業、建築業為主第二產業仍為推動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促使地區經濟逐年穩步攀升,而且經濟總體表現良好。
⑦ 黃石市在哪裡
黃石是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
黃石地理位置:
1、東北臨長江,與黃岡市隔江相望;
2、北接鄂州市鄂城區;
3、西靠武漢市江夏區、鄂州市梁子湖區;
4、西南與咸寧市咸安區、通山縣為鄰;
5、東南與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瑞昌市接壤。
(7)黃石地理條件怎麼樣擴展閱讀:
黃石市歷史沿革:
1949年5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
1949年5月15日,大冶解放。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號文,向中南軍政委員會請求,將石黃工礦區改組為市,定名「黃石市」。
1950年8月21日,湖北省轄黃石市正式成立。
1952年6月,大冶縣劃歸黃岡專署管轄。
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改屬黃石市;同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並入黃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仍屬黃石市。
1979年,黃石正式設立黃石港、石灰窯、下陸、鐵山4個縣級市轄區。
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省級高新技術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4年4月28日,大冶撤縣建市,定名大冶市。
1995年1月1日,大冶正式建市。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陽新縣從咸寧地區劃歸黃石市。
1999年,建立黃石高新產業開發區、花湖開發區、團城山開發區。
2002年,整頓開發區,正式建立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副廳級)。
2010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3年5月,陽新縣所轄的大王鎮、太子鎮和金海煤炭開發區,兩鎮一區由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託管。
⑧ 湖北,黃石市有那些礦業
地理位置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南方銀行的中間長江上游。東北長江,與浠水縣,蘄春縣和武穴市,隔海相望,北鄂州市武昌縣,西,西南咸寧市,通山縣毗鄰,東南與武寧縣,江西省瑞昌縣接壤。地區的鄉村道路通往所有部分國家的外部,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貫穿城市北宇,佟俞榮,在未來1寧滬;武(昌)黃(石)9(江)鐵路,浙東贛線,西接京廣線長江出海國外交通便利,優勢明顯,水路依託。
位於黃石市的幕阜山北側,長江河床沖積平原的過渡地帶,管轄范圍為幕阜山,低山。東方山黃荊山,雲台山,父親和兒子山,七峰山和其他的大山,最高峰為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拔860米,第二個高峰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拔8.7米。長江,北至東在整個北部城市鄂州市艾基阿灣的,在陽新縣天馬嶺,全長的76.87公里,在水資源豐富的河流系統的主要河流系統的城市大冶湖,保安湖系海口湖,磁湖,青山湖,湖,湖花馬滆湖,景山元,巢湖等水系統。富水水系,最大的河流正新的領域府河發源於通山,自西向東,注入長江,全長為196公里,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在城市中的太陽81公里長。
流域面積?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多公里,570平方公里的湖泊部門安全。地區的喀斯特地貌和眾多的洞穴,有很多的旅遊開發價值。由西南向東北,地形破碎,值得整個國家的潛在傾斜,形成一個完整的山間盆地。一般在比較平緩的坡崗沿河海拔。
城市形態形成,周圍的山邊美麗的城市濱江,磁湖鑲嵌市區中心。東方山西塞山飛雲洞景點。磁湖面積?80000平方公里喜歡鑲嵌在城市中心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市城市建設用地一般海拔18-50米之間。
湖北省黃石市地質條件較好,地耐力一般較高,除以下10t/m2更多的個人軟土,一般之間15-20t/m2。地下水豐富,良好的工程地質性質,這些都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有利條件。
黃石地震烈度為6度。
的黃石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黃石市商務局的統計
在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以科學的發展觀,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深化各項改革,狠抓項目建設,努力提高經濟發展的環境。為了促進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教育,科學,技術,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的進步,在「十一五」期間實現了良好開局。
全面
初步核算,生產總值(GDP)在2006年,全市共完成406.47十億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2%,最高的增長速度,因為1997年。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82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1.253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6.5%,第三產業為16.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6%。經濟結構優化,二,三產業比例7.8:52.3:39.9。同時,綜合經濟實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2006年,全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044元,比上年增長11.7%。
黃石經濟增長,擴大內需的重要的作用,已得到增強,外部需求緊張。初步測算,投資需求促進了經濟增長速度47.9%,拉動GDP增長6.8個百分點,消費需求促進了經濟的增長速度為45.6%,拉動GDP增長6.48個百分點,出口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6.5%,拉動GDP增長0.92個百分點。
市場價格平穩運行。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3%,比上年同期上漲1.3%。分品種看,食品價格上漲1.5%,居住類價格上漲4.8%,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6.9%,家庭設備及用品價格上漲1.9%。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7%,交通和通信類價格同比下降2.3%,衣著類價格下降2.1%,煙酒及用品類價格與上年持平。全年完成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3.6%,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8%。
的就業和再就業的重大成效。年底全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7890萬,凈增0.9萬人。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在城市地區為498萬,幫助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394萬人,其中「4050」人員185萬。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面臨的困難的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增長,增加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削弱了工業投資,就業和再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和社會保障壓力,一些居民的生活更加困難。
二,農業,
農業經濟形勢繼續改善。年度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總產值4.911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5%,比上年。農業增加值3.182十億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9%。種植增加值1.7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林實現增加值11.3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畜牧業實現增加值57.4億人民幣,同比下降0.6%,漁業實現增加值69.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5.6%,林業,畜牧業,漁業服務增加值0.5億元,同比下降1.7%。
農作物播種面積穩步增加。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27.44千公頃,4.97千公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23%。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36220公頃,同比增長4.22千公頃,比上年增長3.2%,經濟作物和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的?91220000公頃,同比增長0.8%。
農業生產保持增長態勢。糧食總產量的649200噸,同比增長1.8%;71200噸石油,同比增長2.3%;蔬菜27,676,000元噸,同比增長0.8%;水產品產量106600噸,同比增長7.7%,雞蛋生產162萬噸,同比增長3.2%。生豬出欄920100,同比增長1.5%;:牛出欄10,244,同比增長25.29%;肉類總產量81500噸,同比增長3%。
農村生產條件繼續改善。 2006年年底,總功率為農業機械469400千瓦,增幅比上年31000千瓦。農村用電7.5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5%。的年度金額化肥(折純)4.0萬噸,同比增長1.5%。有效灌溉面積?35360000公頃,同比增長3.7%,旱澇保收面積?28930000公頃,同比增長8.1%。
快速增長的行業,建築
工業生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的五十二點八○六十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36.3%。重工業產值的四十八點六一七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7.8%,輕工業產值為4.189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4%。衡光工業,重型比例7.9:92.1 2006年,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19.593十億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十八點○一五十億人民幣,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佔91.9%,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8個百分點。工業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城市的經濟增長在2006年工業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56.2%。生產和銷售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好,工業生產保持產銷兩旺的發展趨勢。 2006年,全市工業銷售產值為52.385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6.1%,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 2006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86.9點,比上年同期增長23.2%。其中,總資產貢獻率12.88%,同比增長3.51個百分點;整體勞動成本費用利潤率5.92%,同比增長2.08個百分點; 118.78%,資本保值增值率,同比增長3.27個百分點;生產力的123890元/人,同比增長5.2%; 2.57倍,流動資產周轉次數加快0.42,資產負債率62.08%,同比下降0.53個百分點。要實現年銷售收入為48.857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0.3%,利稅總額為5.2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1%,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2.639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4.2%。
大中型骨幹企業的支持作用增強。十億中等規模的企業在全市產值達到71,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5的總輸出值46.957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4.3%,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出的比例上升至88.7 %從2005年的84.1%,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主導產品產量增長,鋼鐵生產,水泥14837600噸,同比增長15.7%和10.5%,分別2831500噸,鋁,83800噸銅231200噸,年發電量6.37十億千瓦小時,分別同比增長13.8%,20.6%和20.7%;壓縮機生產6081700台,同比增長52%;塗層板生產297700噸,同比增長23.3%;磁卡的產量為205萬,同比增長7.9%。
建築業穩步發展。已完成的建築增加值的1.66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的市以上資質的建築企業實現產值5.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8%的水平。 ?6208000平方米合格的房屋建築面積,同比增長15.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805十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9.9%。小城鎮在投資十二點三八八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5.4%。 ,通過投資主體,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完成投資4.019十億人民幣,約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9.1%,比上年同期減少了9.47個百分點,非國有經濟投資9.786億元,比上年增長49.7%。
工業投資的支持作用增強。在今年的第三產業完成投資65.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42.6%,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許多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耐力,提高黃石經濟發展。主要的新產能在2006年生鐵,120萬噸/年,20萬噸/年的粗鋼,29萬噸/年熱軋鋼材16,484,000元噸/年鐵礦開采,銅礦開采14萬噸/年。
房地產開發和高速運轉。完成全市房地產開發和投資為1.696十億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9.7%。 ?2585800平方米年度住房建築面積,同比增長27.3%。活躍在房地產市場的交易,每年的?997300平方米,同比增長24.4%,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商品住宅銷售額達到1.589億元人民幣,其中14.35億元,住宅銷售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的
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增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2006年,全市完成十四點八二七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4.6%。從城市和農村市場,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的發展趨於同步,零售銷售均低於市,縣,全縣完成8.802十億人民幣,2.961十億人民幣和3.064十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5.3%,分別,,分別為13.9%和13.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零售額一十二點一八六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8%。 2.1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餐飲業零售額。
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 2006年,消費品市場在汽車,信息產品,教育服務消費頻繁。 11-11批發和零售貿易,通訊器材類比去年同期增長38.8%,汽車,金銀珠寶首飾銷售增長分別為28.3%和25.5%,報紙和雜志的銷售增長了13%。 2006年,500億美元的消費市場在城市,年營業額達到6.9億元,比上年增長3.2%。
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的快速增長。完成每年的進口和出口創匯1.03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3.1%。其中進口6.35億美元,同比增長49.8%,出口3.98億美元,同比增長33.4%。 ,一般貿易出口2.63億美元,同比增長70.3%,加工貿易出口1.35億美元,同比增長6.3%。進一步提高,2006年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出口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7.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個百分點。
利用外資穩步增長。全年實際利用外商投資2.4億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長7.1%。外商直接投資為168090000美元,減少12.1%。 2006年,全市新批准27家外國投資,其中9中外合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16家,外商投資的股份制企業,合同外資152960000美元。
七,交通運輸,郵政和電信,旅遊等
交通發展加快。年的貨運量6185萬噸,同比增長3.3%;客運完整的3839人,同比增長5%。年貨運營業額6.958億萬噸公里,完成旅客周轉量1.323億人公里,同比增長3.5%和5.8%,分別比上年。 ]
郵電通信業發展迅速。郵政和電信行業全年郵政,電信業務量8.93億元。固定電話用戶達到431700人,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79,100 152,600農村電話用戶。行動電話用戶達到97萬。
旅遊業擴大。每年的國內遊客1982200人次,比上年增長41.5%,國內旅遊收入8.45億元,同比增長41.3%。 3969人海外旅遊人數,同比增長59.5%,外匯收入的1457100美元,同比增長55.39倍。
金融,保險業
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2006年,財政總收入4.133億元,比上年增長30.3%,遠高於經濟增長速度。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1.53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28.3%。去年的稅收收入為3.657十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29.1%,占稅收總收入的百分比財政收入的88.5%。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2%,比上年同期增加一個百分點。每年的開支為32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7.9%。
金融機構的存款和貸款繼續穩步增長。到2006年底,全市金融機構,在平衡的三十二點七二四十億元,一個年 - 上 - 年增長17.6%,存款,儲蓄存款,城鄉居民二十點二一一十億人民幣,一個年,上,今年增長的20.5%。金融機構,十七點二三四十億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的27.3%,比去年同比增長154.9億人民幣貸存差。七十七點七九七十億人民幣的現金收入,同比增長14.4%;八十點零九四十億人民幣的現金支出,同比增長13.3%,凈現金投資2.298十億人民幣,下降14.4%。年保費收入6.53億元,比上年增長18.7%;保險索賠支付了1.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教育
9。這個城市的高校和大學在校學生在2006年年底,2950000人,一個增加的008萬,比上年,同比增長2.78%;成人大專學生128萬; 22類型的次級職業教育學校,學生在學校的316萬人次,同比增長33.67%; 146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117萬,同比增長1.14%;普通小學700所學校,學生2445萬,跌幅為9.87%。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8%。
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1100年度專利申請,專利授權319。組織申報國家,52個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爭取省級和國家級的科研和技改資金778萬元。市級鑒定的科技成果,40,兩個國際領先水平,居國際先進水平。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創新獎,一等獎,二等獎2 15。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市高新技術產品在2006年的輸出值達到十三點〇八五十億元,一個增加了24.7%,比上年,佔全市工業輸出值佔24.7%;高新技術產業為4.621十億元,同比增長比上年同期的24.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25.7%。高新技術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11.3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2個百分點。
10日益繁榮,文化,衛生和體育文化事業
。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的三,四文化,三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四,六電影放映監管機構結束。電台,電視台,有線電視用戶28萬。全年出版的27萬份,市級報紙,黃石日報「11萬份,超過90,000份的內部刊物。
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66年底,全市共有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1102人,8080張病床,4個,衛生防疫,預防和治療機構,衛生工作者,320。
運動生涯的蓬勃發展。三個人城市的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五次世界冠軍。在游戲中,全省第二屆會議收到的83枚金牌,位居全省第二。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國民體質合格合格率為90.5%,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人口繼續保持低速增長的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6年,黃石市,人口出生率為8.46‰,亡率為4.2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4.24。年底全市總人口為25387萬,其中市區人口為126300000人,鄉村人口12757萬。常住人口計算,2006年黃石市,城鎮化率達到49.75%。
城市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472元,同比增長969元,比上年增長11.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3182元,同比增長了372元,同比增長13.3%上一年度。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吃了持續下跌的生活,學習到外面吃東西,花了顯著增加的比例,文化娛樂,交通和通信類支出的比例。 2006年城鎮居民和農村恩格爾系數為36.3%和43.6%,分別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十二
資源與環境,城市的水資源總量2.704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1070立方米。總供水量1.313億立方米,供水1.281億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源的的0.32億立方米的水。
2006年,黃石市區環境空氣符合國家標準的主要指標。二氧化硫0.038毫克/立方米,0.122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碳0.031毫克/立方米。 86(罰款)的空氣污染指數,空氣達到或優於國家二級標准,優良率79.5%是數天,290天。
3城市的環境監測機構,各級環境監測69。去年28環境污染治理項目,總投資1.67億元。全市建成7個煙控區,控制總面積?75.9平方公里;建成環境雜訊達標區24,雜訊污染是一個總面積?73.6平方公里。
2007年3月15日
歷史
1949年5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隨後成立的石灰窯工業特區辦事處,湖北大冶礦山特區人民政府,黃石市在此基礎上完成了轉型。 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歸黃石市。
大冶縣始建於宋干德五年(967年)前。李鈺南塘為主,豐富的礦產冶煉行業的發展升青山場,並劃武昌三鄉合並,新縣,已經從商朝大興爐冶「,這意味著他們命名大冶縣。
唐雨的世界,地方稅收是2苗。
夏,商,地方稅收是荊州市域。
西周說,湖北,湖北省侯,領土。
周朝七年(公元前887年),王褚胸渠(子爵)攻擊,楊廣東,湖北(鄂州市大冶),封其中子熊紅為王的E,地方稅務局楚蛾王管轄權的狀態。戰國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子納爾遜金陵東部和江南集江夏縣,從湖北縣向南的情況下,江夏,江夏縣,在14個縣(州),縣,湖北省。
三國時期,蜀漢章武的第一年,萎黃,前兩天的野雞系統湖北(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都到鄂(今鄂州),改湖北武昌和削減湖北的簡陽縣南部的武昌,下雉,陽新,柴桑沙羨慕,旬陽六縣武昌郡,州,武昌,武昌縣(今鄂州)境內陽新縣雉縣。
衛乎昂開始的四年(223年),孫權將郡治轉移到
西靳台第一年(280),改江夏縣武昌縣,武昌夏口(漢口)。也改變了武昌縣江夏縣縣江夏縣為武昌,陽新縣。柴桑縣,陽新,湖北沙羨慕,沙陽,高陵等七縣地。都道府縣在湖北武昌縣,陽新縣。不久,武昌,鄂縣合並仍然是武昌縣,市地在武昌陽新縣境內。 BR p>東晉元帝建武年(317年)江州禹洲搬到武昌。至孝武帝太2009年(384年),初名移位旬陽。安迪易息2008年(412年),下雉縣到陽信縣地方稅務局在武昌,陽新縣境內。
南朝蕭建元年(589年),改陽新富川,很快改變富川永興都道府縣在武昌,西嶺縣在永興縣。束家在這里,後廢。
,唐代縣在鄂州武昌永興縣境內。唐,南仿舊國崛起的縣烏領土。湯艾天?兩年(905)下午,吳楊行密永興縣和武昌的國王畫一個站點設置青山碼,大規模的開采,冶煉。縣在鄔阿謅境內。
五代和十三國時,都道府縣在鄂州市武昌縣,永興縣境內,梁唐
宋干德五年(967年),吳晉,漢,後周北宋開始,當前的政治局勢南塘。南唐始建大冶縣。從那時起,自宋代至民國的國家實德隊的成員興國路,興國州,武昌區政府,大冶縣。
在16年(1927年),大冶縣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湖南,湖北,江西革命根據地,成立於1930年,大冶縣蘇維埃政府,湖北東部,湖北,湖南,湖北,江西革命委員會,蘇聯政府鄂東辦事處,湖南,湖北,江西,湖北東南部蘇聯政府21年(1932年)國民政府之間建立了省,縣,湖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機構的情況下,湖北省大冶縣第二縣的變化是在1938年的第一個機構。
27年(1938年)大冶秋季建立的傀儡政權,日軍在大冶,盜的「中華民國大冶縣政府,鎮建石灰窯和Huangshigang的,將施乎骯示範區,國民黨大冶縣政府在流亡的羊毛店及其他地方。 31(1942),領導中國共產黨,新四軍五師14旅,並已建立了一個大型的湖北省政府事務委員會在大冶,陽新,鄂城。的地方,楊湖北行政專責委員會管理專責委員會,該系統屬於鄂南管委會領導。 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國民黨大冶縣政府接管一套復雜的窯和Huangshigang的下兩鎮,大冶縣轄。 37年的中華民國(1948年),石灰窯和Huangshigang兩鎮合並石黃鎮,大冶縣的一部分。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不久,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臨時政府的湖北大冶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同年l0月,成立了大冶礦區特區人民政府。 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轄黃石市。
人口資源
(根據2005年的抽樣調查,1%的人口在黃石市公報)
總人口
結束2005年,全市總人口25280萬,其中常住人口為2.399億人(半年以上的人口居住城市)。總人口到2000年年底相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總人口為24775萬,同比增長505萬人,同比增長2.04%,平均每年增加101萬,年平均增長率為0.41%。
二,就業和失業人口
城市的人口,到2005年底,140萬的就業人口,在上一年度的170萬以上的凈增長。城鎮就業人口為77.3萬,在上一年度的280萬以上的凈增長。
⑨ 黃石的地理位置,地形概況氣候情況著名景點,主要產物
鄂東南,丘陵,亞熱帶季風氣候,梅雨、伏旱、寒潮和霜依凍春夏秋冬次第出現,過去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銅、鐵礦產地,水稻果品也不錯,芝麻花生茶葉都能產,不失為江南富庶之地。
⑩ 黃石是屬於哪個省份的
黃石是屬於湖北省的。
黃石是湖北省轄地級市,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最早設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
(10)黃石地理條件怎麼樣擴展閱讀:
1949年5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1949年5月15日,大冶解放。
1949年6月12日,「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石灰窯工業特區特派員辦事處」成立。不久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設置「湖北大冶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領導。
6月9日,成立大冶縣人民政府。9月29日,劃石黃鎮、鐵麓等鄉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礦特區人民政府」。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號文,向中南軍政委員會請求,將石黃工礦區改組為市,定名「黃石市」。
1950年8月21日,湖北省轄黃石市正式成立。1952年6月,大冶縣劃歸黃岡專署管轄。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改屬黃石市;同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並入黃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仍屬黃石市。1979年,黃石正式設立黃石港、石灰窯、下陸、鐵山4個縣級市轄區。
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省級高新技術和經濟技術開發區。1994年4月28日,大冶撤縣建市,定名大冶市。
1995年1月1日,大冶正式建市。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陽新縣從咸寧地區劃歸黃石市。1999年,建立黃石高新產業開發區、花湖開發區、團城山開發區。
2002年,整頓開發區,正式建立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副廳級)。2010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3年5月,陽新縣所轄的大王鎮、太子鎮和金海煤炭開發區,兩鎮一區由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