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幾個地理問題,並作回答(初一)。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46分)
1、地球的形狀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 體。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
千米,赤道周長 千米,表面積 千米。
3、為了方便認識地球,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一定的 把它縮小製作的地球的模型,這就是地球儀。並用不同的 、顏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位置、形狀,用不同的文字、數字註明地理事物的 等等。
地軸是人們假想的地球旋轉軸。即地球儀繞著旋轉的那根軸。地軸穿過地心,
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指向 附近(地圖上、地球儀上通常是上方)的一點叫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36分)
( )1.關於赤道說法不正確的是
A.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緯線圈 B.赤道距兩極的距離相等
C.赤道與本初子午線的長度相等 D.赤道的周長是40000千米
( )2.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B.每條經線和緯線都自成一個圓圈
C.所有的緯線相互平行,經線交會於兩極
D.地球上的緯線有180條,經線有360條
A.所有的經線都等長,所有的緯線長度都不等
( )3.關於地球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它的衛星是月球。
B.本初子午線的地面標志在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
C.地球儀的形狀是地球形狀的如實再現。
D.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閱讀材料1,完成4~7小題:倆人同時同速度從赤道不同地點向正北方向走
( )4.他倆能相遇嗎? A.能 B.不能 C.可能能 D.不可能
( )5.若能相遇的話,一定相遇於 A.北極 B.南極 C.地球任意一點 D.沒法預料
( )6.他倆的距離 A.赤道處最近 B.北極點最近 C.南極點最近 D.保持不變
( )7.到達終點,他倆的路程 A.沒法計算 B.不相等 C.相等
閱讀材料2,完成8~11小題:甲從海南、乙從陝西同時同速度從1100E經線的某地向正西方向繞地球一周,請問:
( )8.他倆的垂直距離
A.先近後遠再近 B. 保持不變 C.距離越來越小 D.沒法計算
( )9.他倆能相遇嗎? A.能 B.不能 C.可能能 D.不可能
( )10.他倆回到原地 A.同時 B.不同時 C.甲先 D.乙先
( )11.到達終點,他倆的路程 A.沒法計算 B.不相等 C.相等
( )12.一架飛機以每小時1000km的速度沿赤道飛行一周,大約需要多少小時
A.80 B.8 C.40 D.400
( )13.200緯線和00經線的交點在地球上有
A.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 )14.下列關於緯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所有緯線都自成圓圈 B.緯線長度都相等
C.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D.緯線都相互平行
( )15.緯度400,經度1160的地方在地球上最多有( )個點
A.1 B.2 C.3 D.4
( )16.一架飛機從某地上空出發,依次向南、向西、向北、向東飛行500千米,到達目的地後該機的位置可能是①回到了出發點 ②位於出發點的西面 ③位於出發點的東面 ④位於出發點的北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 表述地球形狀的是
A.地球的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B.地球的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 D.地球是一個球體
( )18. 00緯線和1800經線的交點在地球上有
A.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參考答案:
一、1.球 2.6371 4萬 5.1億平方 3.比例 符號 名稱、高度(深度) 北極星
二、CCCAA BCBBD BCBBD ADA
2. 聯系日常生活,你能提出幾個與地理相關的問題嗎
為什麼中國南方吃桃子削皮而北方不削皮 ?為什麼南方多是綠色植被覆蓋而北方有黃土高原?為什麼地球有時差?為什麼中國的河流大部分往東流?為什麼南北半球氣候不同?希望對你有用為什麼中國的河流大部分往東流?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位置和面積:
中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
中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5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東經112°17』09」E)。
(英語:Lidi Ansha或Lydi Shoal)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中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中國領土遼闊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中國南北相距5500千米,東西相距5200千米。
3. 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有哪些(舉5個)
1、日出日落(地球自轉);
2、一年四季(地球公轉);
3、方向辨別(經緯度);
4、氣候氣象(氣候);
5、地球引力(重力)。
4. 關於地理方面的問題
1、地面從大氣中獲得的水汽凝結物,總稱為降水,它包括兩部分,一是大氣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結物,如霜、露、霧和霧淞,又稱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結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稱為垂直降水。
(單純的霜、露、霧和霧淞等,不作降水量處理。在中國,國家氣象局地面觀測規范規定,降水量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為降水量處理)
2、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嶺,根據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學說,其成因簡單說是熱地幔物質(熔融岩漿)沿脊軸不斷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組成的新洋殼,並不斷向兩側擴張推移。
3、在等高線地圖上,山地與高原的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但山地等高線彎曲變化復雜,等高線比較密集,而高原等高線主要表現在四周等高線曲折變化復雜,比較密集,但內部表面等高線相對比較稀疏。簡單說,山地的起伏變化更大,高原則是內部平坦而四周邊緣較陡。
關於地理的問題還有以下:
第一個問題:台風發生於夏季,此時海洋形成高壓,陸地形成低壓,風由海洋吹向陸地的;第二個問題:反氣旋又稱高壓,中間氣壓高,四周氣壓低,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偏轉,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在反氣旋中沒有降水。
第三問:季風原理:夏季海洋形成高壓中心(夏威夷高壓),陸地形成低壓中心(印度低壓),風是由高壓吹向低壓,季風都是因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你所說的梅雨,是因為江淮准靜止鋒造成的。
由於兩個氣團的勢力相當所引起的;在我國雲貴地區還有昆明准靜止鋒,這是因為地勢的原因,所以冬天倒霉的就是貴陽了,那裡冬無三日晴。
5. 提出一些關於地理的問題,只要問題,開頭是「為什麼」,簡單些,不要太難 例句:為什麼世界上有些地方人
為什麼中國夏季南北溫差大,冬季南北溫差小?
為什麼黃河含沙量那麼大?
為什麼長江水量那麼大?
為什麼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光照強?
為什麼吐魯番盆地夏季氣溫高?
為什麼四川盆地夜晚降雨多?
~~~
6. 關於地理方面的問題。
1.國際日期更替線
北極圈 南極圈
2.A
3.世界之最:
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納羅亞火山
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
最高的島上山峰:查亞峰
最長的陸上山脈:安第斯山脈
最長的海底山脈:中洋脊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
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人口最多的島嶼:爪哇島
最深的鹹水湖:死海
亞洲之最:
最長的河流:長江
最長的內流河:錫爾河
最大的淡水湖和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
中國之最:
1.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2.最平坦的高原:內蒙古高原 最崎嶇的高原:雲貴高原
3.黃土分布最廣的高原:黃土高原 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
4.地勢最底平的平原:長江中下平原
5.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
6.位於外流區的盆地:四川盆地 最北的盆地:准葛爾盆地
7.最大的沙漠:塔克拉馬干沙漠 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8.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汛期最長的河流:珠江
9.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流最大、年徑流量最大的河流:長江
10.開鑿時間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運河
7. 關於地理的一些問題。
你好,你要的答案是:
1.因為城市有熱島效應:
現代都市的地表構成讓能量吸收多散發慢,整個城市就像一個「熱島「。
原來,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座現代化大都市裡,地表是由水泥、混凝土和柏油馬路所組成,而郊區的地表是由植被和土壤組成的,兩者的熱量平衡特徵存在顯著的差別。
城市特殊的地表使它吸收的陽光的熱量要大於土壤,而且日益普及的空調等電器設備、數以百萬的汽車以及各種人為的熱量,也因此而被超量吸收。
所以城市地表對熱的儲存要遠遠大於市郊地區。加之城市的上空大氣比較混濁,溫室氣體含量較高,明顯影響地面長波輻射的散失,由此導致溫室效應。於是在建築密集的城市裡其氣溫要明顯高於周邊的郊區,使城市就像一個「熱島」一般。
2.因為這種天氣是龍卷風。
3.最熱的地方是 素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以炎熱乾燥聞名於世,被公認為我國氣溫最高的地方。.中國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的漠河。
4.海拔高,氣溫低
海拔每升高100m,氣溫下降0.6度
位於坦尚尼亞和肯亞邊界處的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2米,是非洲第一高峰。盡管該山處於炎熱的赤道附近,但由於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覆蓋。
5.19世紀以前,人們尚未開始系統地研究地球整體的地質構造,對海洋與大陸是否變動,並沒有形成固定的認識。1910年德國的地球物理學家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在偶然看世界地圖時,發現一個奇特現象:大西洋的兩岸——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北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來;如果從地圖上把這兩塊大陸剪下來,再拼在一起,就能拼湊成一個大致上吻合的整體。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輪廓比較一下,更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遠遠深入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幾內亞灣的凹進部分。
魏格納結合他的考察經歷,認為這絕非偶然的巧合,並形成了一個大膽的假設:推斷在距今3億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和島嶼都連結在一塊,構成一個龐大的原始大陸,叫做泛大陸。泛大陸被一個更加遼闊的原始大洋所包圍。後來從大約距今兩億年時,泛大陸先後在多處出現裂縫。每一裂縫的兩側,向相反的方向移動。裂縫擴大,海水侵入,就產生了新的海洋。相反地,原始大洋則逐漸縮小。分裂開的陸塊各自漂移到現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人們熟悉的陸地分布狀態。
魏格納少年時便嚮往到北極去探險,由於父親的阻止,他沒能在高中畢業後就加入探險隊,而是進入大學學習氣象學。1905年,他以優異成績獲得氣象學博士學位後,致力於高空氣象學的研究。1906年,他和弟弟兩人駕駛高空氣球在空中連續飛行了52小時,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後來他又參加了去格陵蘭島的探險隊,島上巨大冰山的緩慢運動留給他的極其深刻的印象可能催化了後來他面對世界地圖迸發的聯想和興趣。他開始利用業余時間搜集地學資料,查找海陸漂移的證據。
1912年1月6日,魏格納在法蘭克福地質學會上做了題為「大陸與海洋的起源」的演講,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此後,由於研究冰川學和古氣候學第二次去了格陵蘭。在隨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的研究工作中斷了,在戰場上身負重傷,養病期間他於1915年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系統地闡述了大陸漂移說。他在《大陸和海洋的形成》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復地球物理、地理學、氣象學及地質學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因各學科的專門化發展被割斷——用綜合的方法來論證大陸漂移。魏格納的研究表明科學是一項精美的人類活動,並不是機械地收集客觀信息。在人們習慣用流行的理論解釋事實時,只有少數傑出的人有勇氣打破舊框架提出新理論。但由於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大陸漂移由於缺乏合理的動力學機制遭到正統學者的非議。魏格納的學說成了超越時代的理念。
大陸漂移說一提出,就在地質學界引起軒然大波。年輕一代為此理論歡呼,認為開創了地質學的新時代,但老一代均不承認這一新學說。魏格納在反對聲中繼續為他的理論搜集證據,為此他又兩次去格陵蘭考察,發現格陵蘭島相對於歐洲大陸依然有漂移運動,他測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約1米。1930年11月2日,魏格納在第4次考察格陵蘭時遭到暴風雪的襲擊,倒在茫茫雪原上,那是他50歲生日的第二天。直到次年4月,搜索隊才找到他的遺體。
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6大板塊的主張,它們是——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板塊、南極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板塊學說很好地解決了魏格納生前一直沒有解決的漂移動力問題,使地質學在一個新的高度上獲得了全面的綜合。隨著板塊運動被確立為地球地質運動的基本形式,地學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大陸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海洋時而擴張、時而封閉,已成為人們接受的地殼構造圖景。到了20世紀80年代,人們確實相信,從大陸漂移說的提出到板塊學說的確立,構成了一次名副其實的現代地學領域的偉大的革命。
6.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葬。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東郊。長沙為漢長沙國首府臨湘縣所在地。該墓地曾被訛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稱馬王堆;又曾被附會為長沙王劉發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雙女」。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發掘了1號墓。1973至1974年初,發掘了2號、3號墓。
8. 一些簡單的地理問題~
1.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
2.因為版塊擠壓 非洲和亞歐版快
3.消亡邊界其實是生長邊界逐漸消失 有擠壓的意思
生長邊界是說邊界出現或者更明顯了 有板塊分開的意思
4.板塊張裂陸地形成裂谷 如東非大裂谷
板塊張裂海洋會形成海嶺
板塊擠壓陸地會形成山 島嶼 如喜馬拉雅山 如日本島
板塊擠壓海洋會形成海溝
9. 提幾個中國地理的問題。
1、橡膠、椰子;
2、內蒙古:綿羊、山羊、三河馬、三河牛。
新疆:細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馬。
西藏:藏氂牛、藏羊、藏馬。
青海:藏氂牛、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