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地震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我簡單的說說吧,這只是我的理解
1、位置和領土 由於地震,日本北部島嶼的位置發生側移兩米多,並且使一些地勢低的島嶼和沿岸地區沉入海面以下。
2、地形 日本多山,而且多火山,由於地震,有些火山開始活躍噴發,部分山地發生斷裂、滑坡,加上海水倒灌,形成新的山間湖。
3、氣候 也出現異常,比如震後出現降雪天氣
4、河流 部分河流消失或轉向或被堵塞
5、植被 大量植被被破壞
6、海洋 地震導致核電站出現泄漏,是周圍海域以及大氣出現污染,這屬於次生災害
2. 火山活動和地震對地理環境有何影響
火山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火山爆發時,常常噴出大量的火山特質,主要有灼熱的熔岩、碎屑、灰塵、CO2、H2S,SO2及大量朋汽。這些噴出特質對地理環境有較大的影響,常給人類帶來巨大痛苦和災難,也能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礦產和肥沃的土地。
火山活動對氣溫和降水影響較大。短時間內火山爆發的火山灰和SO2等氣體呈氣體溶膠狀態時,產生「陽傘效應」導致氣候全球變化。火山灰塵隨各種風系漂移擴散,在高空形成火山塵幕影響大氣透明度,對太陽輻射有強烈的反射和散射作用,致使周圍大部分地區氣溫降低。1988年印度尼西亞一座火山噴發致使當年北半球夏季成為「涼夏」。火山物質中上升的大量蒸汽高空冷凝,附著在火山灰與吸濕性的硫化物形成的豐富的凝結核上,空氣發生劇烈對流會出現狂風,暴雨天氣。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的爆發,火山灰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東亞大氣環流產生異常,導致鋒面帶位置長時間地停留在我國江淮地區,造成長江流域發大水。
火山活動對周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污染環境,摧毀建築,危害生物。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圖彭加托火山,位於安第斯山脈南段,估計每秒鍾至少有2300千克的水汽和大量的酸性氣體的逸出,山谷里終日煙霧彌漫,熱氣騰騰,地面上有無數乾裂口,釋放著有毒硫化物對附近居民和其它生物造成危害。1982年墨西哥東南部的喬納爾火山噴出的物質覆蓋地面厚達2米多,四周的12個村莊全被埋入岩塵之中,空中形成高達20千米,厚3米繞地球一周的火山灰雲層,日照減少20%,使高緯度國家(歐美)異常溫暖,而南亞的勢帶國家異常寒冷,或旱澇頻繁,或風雪交加,大批畜牲畜死亡,飲民流離失所。
火山噴發誘發各種地質災害。火山災害中有10%是由泥石流造成的。1985年魯伊期火山噴發,冰雪融化,引發泥石流,受災3萬平方千米,死者2.2萬人。近海及海底火山噴發還伴生地震、海嘯、滑坡、山崩、地陷等造成更大的災害。
火山活動塑造周圍的地表形狀。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就是由一組火山島組成的,幾乎全部是由海底火山噴發物堆積而成,該島每年增長4至5千米,常有熔岩噴出,這些基性熔岩在地表上堆積成大面積的盾狀高地以小於3度的坡度向四面八方展開,整座火山基底長不下600千米,據測定水上部分海撥4169.7米。水下部分4974.9米。總高度超過9000米,比珠穆朗瑪峰還高許多。很難想像這樣高的山峰竟是由海底火山的多次噴發而形成的。
火山活動還為人類提供大面積土地和肥沃的土壤,著名的基拉韋尼火山在1986年的一次噴發中,使夏威夷島面積增加了100多畝,火山灰能夠改良土壤結構。使土質變松,富含水分,火山灰中含大量的N、P、K等營養可以肥沃土壤,有利於植物生長。火山灰散發地區多數成為發達的農牧業區,如印度德干高原上的「黑棉土」,就是玄武岩台地經過長期風化發育而成的。
從火山口和周圍的裂隙中噴出的大量氣體物質中含有較多硫化物和氯化物,與大氣和地表岩石按觸冷卻後在火山口附近沉澱出的硫磺、食鹽、螢石、硼砂等礦物。如我國天然硫磺的主要產地台灣大屯和雲南騰沖就是這樣形成的。
火山能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礦產資源,火山的爆發,可以把含有早期結晶的有用礦物的岩漿噴出地表,或抵達近地表形成噴發岩漿礦床。火山活動能將地殼內的岩漿活動形成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噴發出來,特別是有色金屬中國的金、銀、銅、鈾、鉛、鐵、鋅,非金屬中的明礬石、沸石、硫磺等以及剛玉、鋯石、金剛石、石榴石等寶石礦床,都是當今科技發展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
火山地區有山有湖、溫泉飛瀑、景色秀麗,吸引遊客。多數火山活動區獨特的火山景觀與有益的泉水礦泥是旅遊、療養勝地。我國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天池是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湖泊,有「火山博物館」之稱的五大連池也是由火山噴發的熔岩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每年吸收大量遊客。日本的富士山自然垂直分帶明顯,火山地貌景觀典型,四季風景優美,山下櫻花與山頂的白雪相映獨具魅力。美國夏威夷火山景觀和熱帶風情聞名於世,屬世界遺產。義大利的蘇威士火山爆發後的龐貝和赫庫蘭尼姆兩座古城,成為考古學和地質學的無價寶藏以及旅遊勝地。
3. 火山和地震對地理環境有什麼影響
火山的益處舉凡火山地質、火山地形及後火山作用的地熱和溫泉,肥沃火山土壤,都帶給人們相當多的益處。火山作用對我們並非完全有害無益。例如岩漿只要能留在地表下,就是很好的地熱來源。火山附近常有溫泉或熱泉,這就是因為岩漿散發出的熱度使地下水變熱而形成的。這種熱源我們稱為地熱,規模大的可形成「地熱田」。火山作用的另一個好處是為我們製造陸地。地球表面大約有71%被海水所覆蓋,海底火山經年累月不斷地冒出岩漿,冷凝成岩石,如此長期堆積,直到有一天岩石高出水面形成島嶼。夏威夷群島與冰島就是這么形成的,至今,島上還有活動火山不時噴出岩漿。火山活動還可以形成多種礦產,最常見的是硫磺礦的形成。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在大陸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會引發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地震還會使得大的山脈形成山口.影響風帶的變化。
4. 日本7.5級地震,發布海嘯預警,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有何影響
有的人曾說,世界上最不可避免的三件事情,一件是出生,一件是稅收,另一個就是自然災害。前兩者先不說如何就自然災害,對我們社會所造成的影響,遠遠難以計量。而在世界上每天都會有那種自然災害發生或大或小或嚴重或不嚴重,但都是以數以萬計的倍數在增長著。而日本最近所爆發出的7.5級地震造成的傷害也是人為難以計算的。
房屋被摧毀,心愛的人不在自己的身邊陪伴,生態環境遭到侵蝕。地震所帶來的傷害,是屬是難以用其他東西來衡量的。這種自然災害,在日本是經常性的,給人帶來的傷害也是經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