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位置的功用
揭示自然要素
前面已經論述,自然地理位置能很好的向人們展示出一個地理事物所具有的獨特延期要素。
氣候
以中國隴縣為例,它位於中國大興安嶺--蘭州--岡底斯山線以西,在非季風區內,屬於過渡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但也會伴隨著季風強弱的因素,有時也顯示出季風性的特點。境內根據地形地貌的特點,從北到南,大致可分三個氣候區:
Ⅰ、北部半乾旱溫和氣候區;
因本地地處中國西北內陸區,遠離海洋,加上重重山嶺阻擋,海洋水汽難以大量到達。這種位置形成了這種特殊的氣候。
Ⅱ、中南部淺山溫涼半濕潤區;其地形因素因海拔較低,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會產生一些影響,導致本區相對氣候溫暖濕潤些。
Ⅲ、南部中山濕潤寒冷區。
另外,縣城所在的川道地區,因處於我國暖溫帶位置,常年年平均氣溫10.7℃,≥0℃的平均積溫4000℃,≥10℃的平均積溫3400℃;年平均降雨量600.1毫米;無霜期為200天;年平均日照2033.3小時,日照百分率46%,≥0℃期間的平均日照1605.5小時,≥10℃期間的平均日照1103.8小時。表現出溫帶季風性氣候的特徵。總體而言,本區的氣候狀況我們是可以從所處我國的海陸位置和經緯度僮大致歸納出其氣候表現的。
地貌
地理位置從另一個方面可反應出地形地貌的大致分布格局。隴縣是一個地貌類型多樣,地形破碎復雜的少數縣之一,它位於關山和渭北高原西部的千山之間,其縣城坐落在千河谷地的中部,總地勢是西北高而東南低。看其地貌大勢,位於中國第二級階梯上,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黃土高原地區的一分子。這種背景決定其地形地貌不會脫離這種格局的影響。而這種表現也在某種程度上由中國大致格局第二極階梯的地形位置特徵所概括。全縣有大小山頭3429座,大小溝道1746條,主要河流四條,四條河的主要支流64條,其中最大的千河由西北流向東南,斜貫縣境中部,其餘三條分別流向南、北,交錯切割,自然形成山嶺重疊,溝壑縱橫,梁峁谷坡,彼起此伏的復雜地形。這些復雜多樣類型的形成,是各種自然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主導因素是是氣候及其它外營力作用所致等。
地質
隴縣按照世界所公認的板塊構造學說來判斷,應該處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互擠壓斷裂地帶,地殼較為活躍。因此,其地質條件復雜,地質構造系統代表著不同的構造形式。境內可分為五個地貌單元:
1、 千山低山丘陵、黃土梁溝壑區;
2、合谷階地區;
3、關山山區;
4、六盤山丘陵山地區;
5、景福山區。
當然,自然地理位置不只是揭示出這些要素,比如還可大致顯示其他氣象現象發生的情況。例如,台風多發地,梅雨發生地等,都需要用到其自然地理位置來刻畫。
表徵人文功能
地理位置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地方,它能先天地與人們的主觀需要發生不謀而合的結合,從而表徵出獨特的區位優勢。
地理位置影響交通發展
地理位置對於交通事業的發展不容懷疑。例如,中國的海洋運輸事業自古以來就很發達,首先歸功於中國擁有東部曲折的海岸線,多優良港灣,為發展海洋運輸帶來奠定基礎。隨著人們交往的增多,物流量人流量的增多,其交通價值更是明顯。這個功能也主要顯示出強烈的地理位置優勢,向東可到日本,美洲等國家,向南可到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等地區;另外,中國大陸又背靠亞歐大陸,為建設陸上發達交通提供可能。中國的「第二亞歐大陸橋」可以一直從連雲港向西到達歐洲荷蘭國家境內。這充分顯示出我國海陸位置的天然區位優勢。這是從大尺度考察功能性位置的方面。當然,它首先是以自然地理位置為基礎的。又如,歐洲各國的發達,也無不得益於便利的海運。海運的發達首先是離不開天然的曲折通幽的海岸線條件,有利於成就像早先發達的海運大國--英國。
地理位置影響經濟開發
優良的地理位置,可以形成世界的集散中心。人流與物流會異常的興盛。這特別是在世界經濟貿易迅速發展的時期。例如,中國的香港,雖然在早期只是個小小的轉運碼頭,但是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卻是得天獨厚的。不僅是太平洋與亞洲邊線的完美結合點,也是大西洋尤其是東岸英國與大西泮洋西岸尤其是美國連線的反向延長線的時區中點位置。這個位置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香港可以不受時差的限制而24小時全程全球性地開展業務工作。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地理位置影響政治中心選擇
地理位置決定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建設,這在很多國家都有先例。以中國為例,自古以來,很多當政者都非常看重地理位置的選擇。政治中心,是一個國家的工作心臟,是國家的大腦。因此,選好政治中心非同小可。中國把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其主要因素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決定。北京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而且扼守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屬於雄雞的咽喉地帶(中國形狀像一隻雄雞,故有此說),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時,它靠近俄羅斯,蒙古兩國,無戰爭之憂。東有渤海,有遼寧、山東兩個半島拱衛,戰略上十分安全。此外,北京是明清兩代五百年帝都,經受了歷史的嚴格考驗。
當然,地理位置還可以影響其它功能,如對外貿易功能,文化源地形成等。
2. 地理位置定位怎麼開啟
一般手機在系統設置菜單下的「位置服務"中。
如下是具體的設置步驟(不同手機會有差異):
1.打開系統設置。
2.選取更多設置。
3.選取定位服務。
4.設置定位許可權。
3. GPS為什麼能進行高精度定位
普通的GPS模塊定位精度一般在米級,只有內置RTK演算法,配合GNSS地基增強系統,利用局域,區域,廣域的衛星跟蹤基準站數據對導航衛星系統型號的星歷、鍾差、電離層、大氣層傳播延遲等誤差進行建模,並向用戶播報,供實時用戶進行定位修正,提高定位精度。像SKYLAB的高精度定位模塊SKG12UR和SKG12XR,因為模塊內置RTK演算法,可以通過對觀測值各項誤差精密建模、估計及消除,配合全國北斗增強網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可最終實現實時厘米級精度定位。
4. 地理位置和緯度位置的區別
「地理位置」是一個相對坐標概念,它的「坐標原點」精度不高,可以是高山大河,也可以是小門小路口;「緯度位置」是以赤道為基準的地理坐標體系,屬於比較確切的科學概念,它有一定的數值界定。
5. 地理位置特徵怎麼描述舉例說明
地理位置特徵的描述內容: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北緯47-55°,東經5-15°。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其它描述:
1、分析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從地形、氣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幾方面入手。
2、對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3、對地形特徵的描述:
地形組成、地勢特點、海拔地勢、地勢及起伏狀況;主要地形區分布;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圖特徵。
4、對氣候特徵的描述:
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入手。
5、描述天氣及天氣變化:溫度、濕度、風力和風向,陰晴氣壓等。
6、對河流特徵的描述
結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勢,結合迎風坡、背風坡、降水狀況、等高線高差及地貌類型的差異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徵。
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節變化、大小汛期長短、含沙量的大小、有無結冰期、有無凌汛現象水能。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豐富;。
水系特徵:河流長度、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和形態、河網密度、落差和峽谷的分布。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成為水系分水嶺。
7、確定有關自然帶類型
1、水平面上的氣候對應的自然帶;
2、高度坡向(陽坡陰坡,背風否)。
6. 怎麼確定微信地理位置精確度
可以看下公眾平台的接入文檔,地理位置的消息類型應該是event,事件類型LOCATION,解析消息地如果滿足這兩個要求就表示是位置請求,消息體中有緯度和經度,之後再處理
7. 微信開發中,獲取地理位置介面中,返回的數據中有一個精度的參數,那麼這個參數的單位是什麼,表示什麼意
Precision 表示定位的坐標經緯度跟實際地點可能存在的偏差。比如你圖上的數據說明定位的地點跟實際位置的偏差大概在119米內
8. GPS的定位精度與地理位置有關嗎
GPS的定位精度與地理位置還是有一定關系的,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例如樹木樓房等,造成多路徑效應,使得定位結果精度降低。是因為GPS的定位精度可在靜態與動態情況下進行考察,且動態定位效果優於靜態定位。GPS模塊所標稱的定位參數是指在完全開放的天空下,衛星信號優良的情況下測得。所以在常規的測試中很難達到標稱的定位時間與定位精度。
如果您是找室外定位模塊的話,GPS模塊基本能滿足需求;如果是室內定位方案的話,可以考慮SKYLAB的藍牙Beacon室內定位解決方案;而且在室內定位、多種環境下的混合定位的室內外一體化定位解決方案,室外依然應用成熟的GPS/BDS衛星定位+移動基站輔助定位,室內則是利用藍牙定位技術的定位解決方案。
9. 微信開發中地理位置的精度怎麼用
你好,由於微信方面出於安全考慮,給出的數據都是大概的距離,只能估計。方法如下,前提這個人靜止,本人拿手機通過查看附近的人,記下與該人的距離,然後在其他兩個地方(最好相距400米以上),再次查看附近的人,記下距離。以每次本人點為圓心,距離為半徑畫圓,三者的交點就是那個人的位置。
10. 界址線鄰近的地物點測量精度應什麼界址點的測量精度
界址點坐標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標系中界址點地理位置的數學表達。它是確定地塊(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據,是量算宗地面積的基礎數據。界址點坐標對實地的界址點起著法律上的保護作用。一旦界址點標志被移動或破壞,則可根據已有的界址點坐標,用測量放樣的方法恢復界址點的位置。如把界址點坐標輸入計算機,則可以方便地進行管理和用於規劃設計。
界址點坐標的精度,可根據土地經濟價值和界址點的重要程度來加以選擇。德國、奧地利、荷蘭等國家對界址點坐標的精度要求很高,一般為±(3~5)cm。在日本則分為6個等級,具體見表7-1。表中列出的界址點位置誤差是指界址點相對於鄰近控制點的誤差。具體的施測精度等級由日本國土廳官房長官確定。
表7-1 日本地籍測量規范中對界址點測量精度的規定
精度等級
界址點位置限差
中誤差/cm
最大限差/cm
甲1
甲2
甲3
乙1
乙2
乙3
2
7
15
25
50
100
6
20
45
75
150
300
在我國,考慮到地域之廣大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對界址點精度的要求有不同的等級,具體規定見表7-2。
表7-2 《城鎮地籍調查規程》中對界址點精度的規定
級 別
界址點相對於對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cm)
相鄰界址點之間的允許誤差
(cm)
適用范圍
中誤差
允許誤差
一
5.0
10.0
10
地價高的地區、城鎮街坊外圍界址點街坊內明顯的界址點。
二
7.5
15.0
15
地價較高的地區,城鎮街坊內部隱蔽的界址點及村莊內部界點。
三
10.0
20.0
20
地價一般的地區。
註:界址點相對於對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系指採用解析法測量的界址點應滿足的精度要求;界址點間距允許誤差是指採用各種方法測量的界址點應滿足的精度。
第一節 界址點的測量方法
界址點測量方法一般有解析法和圖解法兩種。無論採用何種方法獲得的界址點坐標,一旦履行確權手續,就成為確定土地權屬主用地界址線的准確依據之一。界址點坐標取位至0.01m。
(1) 解析法。根據角度和距離測量結果按公式解算出界址點坐標的方法叫解析法。地籍圖根控制點及以上等級的控制點均可作為界址點坐標的起算點。可採用極坐標法、正交法、截距法、距離交會法等方法實測界址點與控制點或界址點與界址點之間的幾何關系元素,按相應的數學公式求得界址點坐標。在地籍測量中要求界址點精度為±0.05m時必須解析法測量界址點。所使用的主體測量儀器可以是光學經緯儀、全站型電子速測儀、電磁波測距儀和電子經緯儀或GPS接收機等。